黄副局长走出教师办公室,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变得严肃而凝重。对身边的保卫科干事低声道。
“小刘,你去总务处,找张处长,了解一下省柴灶技术汇报、校内讨论和所谓‘集体成果’提法的具体经过,特别是时间节点和参会人员。注意方式方法。”
“是,黄局。”
小刘干事心领神会,立刻转身离开。
“小王,你跟我去食堂。”黄副局长对记录员说。他需要找到最直接的当事人和证据——食堂的赵师傅。
食堂里,早餐高峰已过,赵师傅正带着徒弟们收拾灶台,准备午餐食材。
看到黄副局长一行人进来,赵师傅愣了一下,赶紧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迎上来。
“哎呦!领导?您...您怎么到这儿来了?这油烟大...”
“没事,赵师傅,找你了解点情况。”
黄副局长态度和蔼,“听说徐蒙老师搞了个省柴灶,效果很好?你还亲自试验过?”
一提这个,赵师傅立刻来了精神,脸上的拘谨也少了。
“对对对!领导!徐主任那灶,神了!”
赵师傅唾沫横飞,把那天早上在食堂后院试验的过程又详细描述了一遍,重点强调了省时省柴的具体数据和效果。
“...真不是吹的!烧开半锅水,比平时省了快一斤柴!时间也快了好几分钟!徐主任画的那图,清清楚楚!原理我都懂点了!”
“哦?图?徐老师画的图纸还在吗?”
黄副局长敏锐地抓住了关键。
“在!在!”
赵师傅连忙从油腻的围裙兜里掏出那张被他小心卷好、边缘已经有些磨损的白纸图纸,献宝似的展开。
“您看!就这个!进风口、炉箅、聚火膛、拦火圈、回烟道...徐主任都标得明明白白!这技术,没得说!我们食堂就等着周日学生放假,按这个图把灶都改了!”
黄副局长仔细看着图纸,线条清晰,标注专业,关键结构和原理一目了然,完全是技术人员的思维产物。
右下角还签着一个刚劲有力的日期和名字:徐蒙。这无疑是徐蒙独立完成的原始设计证据!
“这图纸,是徐老师什么时候给你的?”黄副局长问。
“就是试验完第二天一大早啊!徐主任专门来找我的!”
赵师傅毫不犹豫地回答,“他说让我看看,能不能在食堂用上。我试了,效果好,就让我跟李副校长汇报!”
“那后来呢?学校领导知道后,是什么反应?有没有组织讨论什么的?”
黄副局长引导着问。
“讨论?”
赵师傅挠挠头,“李校长是后来知道的。我试验完,觉得这事儿太好了,我就拿着图纸去找李校长汇报了。李校长开始好像不太信,我说我亲自试了,省柴省时间,他才点了头。”
“后来...后来好像是开了个会?具体开啥会我就不知道了。再后来,总务处张处长就来找我,说学校很重视,要作为集体成果推广,让我配合改造啥的...”
赵师傅语气有些困惑,“我就觉得吧,这灶明明是徐主任一个人琢磨出来的,图纸也是他画的,咋就成集体的了?不过领导这么说,咱听着就是了。”
黄副局长点点头,心中已然有数,收好那张关键的原始图纸。
“赵师傅,这张图,作为重要物证,你保管好了,后面谁要也不给,直到食堂改造完之后。”你
黄副局长站起来,对赵师傅说:“赵师傅,反映的情况很真实,很重要。继续好好工作,配合学校改造灶台,给学生们省下钱来加餐!”
“哎!好嘞!您放心!”赵师傅憨厚地笑着。
......
与此同时,教导主任朱永福的办公室里,气氛却截然不同。
朱永福看着坐在对面的黄副局长,心里七上八下,后背有点冒汗。黄副局长没找校长,先找徐蒙,又直奔食堂,现在来找自己...这路线,太不寻常了!
“朱主任,别紧张,就是例行了解点情况。”
黄副局长笑容温和,像拉家常,“关于徐蒙老师那个省柴灶的事情,学校这边挺重视啊?听说还专门开会研究了?”
朱永福定了定神,努力挤出笑容。
“是是是,黄局长!徐老师这个发明,确实是个好事!李校长高度重视!亲自指示我们班子开会讨论,充分肯定了徐老师的创新精神和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贡献!校方一致决定要大力表彰,并积极向上级汇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