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大唐日报》的头版头条,以触目惊心的巨大标题,刊登了一篇由太子李承乾亲自授意,报社总编连夜写就的雄文——《论信息革命对大唐未来百年的深远影响》。
文章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未来画卷。
“试想一下,当你在长安,却能在半个时辰内,得知万里之外广州港的丝绸价格,这意味着什么?”
“试想一下,当你的商队在遥远的西域遭遇沙暴,你不再需要等待数月才能收到消息,而是在当天就能调动资源进行救援,这意味着什么?”
“试-想一下,当远征在外的将士,不再需要靠着一纸家书以慰思念,而是能通过‘电报’,在几个时辰内,就收到来自家人的平安问候,这又意味着什么?”
文章没有用任何华丽的辞藻,只是用一个个直击人心的问题,将“电报”这个新奇事物,与所有人的切身利益——财富、安全、亲情——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文章的最后,更是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太子殿下决定,成立“大唐皇家电报总公司”,面向全天下发行股票与债券,集全民之资,建全民之路!让每一个大唐子民,都有机会成为这场“信息革命”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这篇报道,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整个长安城,乃至整个大唐,都激起了千层浪。
“乖乖!这电报这么厉害?”
“岂止是厉害!这简直就是顺风耳啊!谁先用上,谁就能发大财!”
“快看!报纸上说,三天后,太子殿下要在东宫召开‘招商大会’,亲自讲解这个电报公司的前景!还要现场发售第一批原始股!”
“原始股?就是跟当初的水泥路债券一样的东西?我的天,那得赶紧去抢啊!上次没抢到,我肠子都悔青了!”
一时间,整个长安城都疯了。
无数的商人、地主、甚至是一些手有余钱的普通市民,都削尖了脑袋,想方设法地想要弄到一张能进入东宫“招-商大会”的请柬。
请柬的价格,在黑市上被炒到了一个令人咋舌的天价。
而此时,东宫之内,李承乾正悠闲地品着茶,听着长孙冲的汇报。
“殿下,您这招真是太高了!”长孙冲的脸上写满了佩服,“现在外面为了咱们的请柬,都快打起来了。我爹让我来问问,咱们长孙家,这次能分到多少股?”
李承乾放下茶杯,笑了笑:“你爹倒是猴急。放心,少不了你们的。”
他看着程处默、秦怀道等人,说道:“今天叫你们来,就是为了这事。三天后的招商大会,你们几个,都给我打扮得人模狗样的,坐在第一排!你们,就是我李承乾的金字招牌!”
“没问题!太子哥!”程处默拍着胸脯,一脸得意,“我早就让人做了好几身新衣服!保证到时候闪瞎那帮人的狗眼!”
“殿下,您搞这么大阵仗,真的只是为了建电报网?”秦怀道比较细心,他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李承乾赞许地看了他一眼:“当然不止。”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已经换成了整个大唐的疆域地图。
“建电报网,只是第一步。我要的,是钱,是人,是整个大唐所有能动用的资源!”他的声音沉了下来,“南海那边,有一条不听话的疯狗,需要我们动用全部的力量,去把它彻底按死。”
“我需要钱,去武装我的舰队,去给我的士兵最好的装备。”
“我需要人,需要全天下最聪明的工匠,为我打造最强大的武器。”
“我需要整个大唐的工业体系,都为了这一场即将到来的战争,高速运转起来!”
“而这场招商大会,就是我的战争动员令!”李承乾的眼中闪烁着骇人的光芒,“我要让所有人都以为,我李承乾在为了赚钱而疯狂。我要让他们把数不清的钱,数不清的珍贵材料,都送到我的面前。然后,我再用这些钱,这些材料,去打造一柄能决定帝国命运的利剑!”
“至于电报网,当然也要建。等我打完了仗,这条信息高速公路,就是我掌控这个庞大帝国的神经中枢!”
这番话,听得程处默等人目瞪口呆,脊背发凉。
阳谋!
这才是真正的阳谋!
以一个足以让所有人都为之疯狂的商业计划为诱饵,暗地里,却是在为一场不为人知的绝密战争,进行着最大规模的资源整合与动员!
“太子哥……你……你真是个变态……”程处默憋了半天,才说出这么一句话。
李承乾哈哈大笑。
而就在此时,一名东宫的内侍匆匆走了进来。
“启禀殿下,魏王殿下在宫外求见。”
“李泰?”李承乾的笑声戛然而止,眉头微微一挑,“他来干什么?”
自从之前·被他敲打过后,李泰就一直很安分,整天躲在他的王府里,带着一批儒生文人,捣鼓他那本《括地志》,几乎不在公开场合露面。
今天怎么突然跑来了?
“让他进来。”李承乾倒想看看,他这个好四弟,又想玩什么花样。
很快,坐在轮椅上的李泰,被下人推了进来。
他看起来清瘦了不少,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臣弟李泰,参见太子殿下。”他对着李承乾,微微躬身。
“免了。”李承乾摆摆手,语气平淡,“四弟今日不在府中编书,怎么有空到我这东宫来了?”
李泰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太子殿下就别取笑臣弟了。臣弟今日前来,是有一事相求。”
“哦?说来听听。”
“臣弟……也想入股电报总公司。”李泰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李承乾,“臣弟愿将这些年所有的积蓄,共计二十万贯,全部投入!只求……能占千分之一的股份。”
此言一出,不仅是李承乾,连程处默等人都愣住了。
前几天还在背后引经据典,批判电报是“奇技淫巧”的魏王李泰,现在竟然主动上门,要倾家荡产地入股?
这太阳是从西边出来了?
“四弟,你不是说,此物有违天和,恐伤国脉吗?”李承乾饶有兴致地问道,嘴角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
李泰的脸瞬间涨得通红,他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巨大的决心,沉声道:“此一时,彼一时。以前是臣弟愚钝,有眼不识泰山,看不清时代大势。这几日,臣弟反复研读太子殿下在《大唐日报》上的雄文,夜不能寐,方才幡然醒悟!”
“什么狗屁天和国脉!能让大唐富强,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才是真正的天道!太子殿下您,走的才是真正的康庄大道!臣弟以前,是被那些腐儒给蒙蔽了!”
他这番话,说得是斩钉截铁,情真意切。
程处默等人都听傻了。这还是那个眼高于顶,自命不凡的魏王吗?这转变也太快了吧?
李承乾静静地看着他,没有说话。
他当然不相信李泰是真的幡然醒悟了。
这个好四弟,心高气傲,野心勃勃。他之所以这么做,只有一种可能——他看明白了,自己已经彻底输了。
在李承乾掀起的这股名为“格物”与“变革”的时代浪潮面前,他那点靠着拉拢腐儒,编撰故纸堆建立起来的所谓声望,简直不堪一击。
他如果再不调转船头,就只有被这股浪潮,拍死在沙滩上一个下场。
所以,他今天来,不是来投诚,而是来投降的。
他是在用这种倾家荡产的方式,向李承乾表明一个态度:我认输了,我服了,我愿意上你的船,只求你给我留一条活路。
“有点意思。”李承乾在心里笑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在现实面前,不得不低下高傲头颅的弟弟,突然觉得有些索然无味。
一个连与自己为敌的勇气都失去了的对手,已经不值得他再投入任何精力了。
“行吧。”李承乾淡淡地开口,“既然四弟有这个心,孤就给你这个机会。千分之一的股份,准了。”
“谢……谢太子殿下!”李泰的眼中,瞬间爆发出狂喜的光芒,他激动得连声音都在颤抖。
自己赌对了!
太子殿下,终究还是念及了一丝兄弟之情,接纳了他的投降。
“不过,”李承乾话锋一转,冷冷地说道,“从今往后,你还是孤的好弟弟,你想做什么,合理范围之内尽管去做,有我一口肉吃,就不会少你一口汤喝,知道吗?”
李泰的身体猛地一颤,心中还是有些感动的,连忙低下头激动道:“臣弟……谢殿下!”
“嗯,回去吧。”李承乾挥了挥手,李泰欣喜,连忙让下人推着自己退出了东宫。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程处默才凑了过来,一脸不解地问道:“太子哥,就这么放过他了?这家伙以前可没少给你使绊子。”
“无所吊谓了。”李承乾不以为意地说道,“留着他,还能给朝中那些老古董们一个榜样看看。告诉他们,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他重新坐回主位,眼中闪过一丝冷冽。
解决了李泰这个小插曲,他的心思,再次飞到了遥远的南海。
三天后,招商大会如期举行。
整个东宫,车水马龙,人满为患。大唐最有权势,最富有的一群人,齐聚一堂。
李承乾身着太子紫袍,站在高台之上,面对着台下无数双狂热而贪婪的眼睛,发表了一场极具煽动性的演讲。
他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用最直白的数据和案例,向所有人展示了电报所能带来的,无与伦比的商业价值。
最后,他宣布,“大唐皇家电报总公司”首批发行的股票,就在今日,现场认购!
整个会场,瞬间沸腾!
“我出一百万贯!要百分之五的股份!”
“我清河崔氏,愿出三百万贯!”
“滚开!我们博陵崔氏出五百万贯!”
那些平日里道貌岸然的世家大族家主们,此刻像疯了一样,争相竞价,场面一度失控。
短短一个时辰,建设全国电报网所需的数千万贯巨资,便被超额认购一空。
李承乾站在高台上,冷眼看着这一切。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整个大唐最强大的经济力量,已经被他牢牢地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
而就在所有人都在为这场资本的狂欢而兴奋不已时,李承乾的心里却只回荡着一句话。
“郑和,你的舰队,该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