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1,马特贝睡了一觉,起来之后继续查北汽蓝谷的情况。
之前一直没解决的问题是极狐t1、极狐S3和极狐考拉的生产制造工厂没得到确认。
今天算是出了一个具体的结果。
极狐t1\/S3的生产归属:株洲基地主导。
官方申报实锤——生产企业:工信部备案信息显示,t1和S3的生产企业均为 “北汽(株洲)汽车有限公司”(VIN代码前缀 LNbSc,代表株洲基地)。
地址溯源:该代码与北汽株洲分公司(位于湖南株洲天元区)完全匹配,而镇江基地代码为 LNbJA。
生产模式解析:
株洲工厂角色:作为北汽集团老牌生产基地,株洲工厂承接 经济型走量车型(如 EU 系列、考拉、t1\/S3),采用成熟产线降本增效。
麦格纳技术支持:t1虽在株洲生产,但 制造标准由镇江麦格纳团队输出(如焊接工艺、质检体系),故铭牌标注“麦格纳联合制造”是为品质背书。
考拉的特殊性:株洲代工,铭牌“麦格纳”的真相。
生产与资质分离:
生产端:考拉由株洲工厂制造,但 制造标准由麦格纳团队监督(如车身防腐工艺、电池安全测试)。
品牌端:为维持“极狐高端子品牌”定位,铭牌标注 “北汽麦格纳” 联合制造,实为技术授权而非产地声明。
销量统计口径
产量归属:计入 北汽股份株洲公司(因生产资质归属);
销量归属:由于品牌运营和销售渠道属北汽蓝谷,故 销量合并至北汽蓝谷财报。
极狐t1的生产地确定:流水线位于株洲天元区工厂;技术管理方为麦格纳:品控标准、工艺文件由镇江麦格纳团队提供并监督执行。麦格纳作为“制造解决方案提供方”,对其技术输出负责,符合《汽车行业代工合作规范》第11条关于“联合制造”的定义。
但马特贝比较关心的还是北汽蓝谷的生产经营快报里面有没有包括极狐考拉。
镇江工厂产能释放(极狐5系\/6系增产),但株洲代工车型(如考拉、t1)的产量归属未计入北汽蓝谷产能。
马特贝查到快报的原文:销量中包含部分由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由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对外销售的合作车型。
年报原文:产销量情况说明:销量中包含部分由北汽新能源与北京汽车联合开发,由北京汽车生产、北汽新能源对外销售的合作车型。
但并没有明确解释产量的统计范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委托加工模式下,委托方(北汽蓝谷)通常将代工产品的生产成本计入存货,而生产方(株洲工厂)的产能不计入委托方的产能统计。因此,考拉和 t1 的产量可能未在北汽蓝谷的产能公告中单独列示,但相关成本会反映在财报的营业成本中。
从2024年的情况看,享界的设计产能是12万辆\/年,实际产能是6万辆\/年;镇江极狐的产能是15万辆\/年,实际产能是7.5万辆\/年。
也就是两个工厂月实际产能分别是享界5000辆\/月和极狐6250辆,如果考拉的产量没有算到北汽蓝谷的产量里,按2024年的月产量最高只有辆,现在月产量增加到辆,明显产能是提升了,具体看中报怎么解释。
马特贝查完这些资料,也算是心里有个数,今天最开心的还是胖纸中考的666,虽然没上第二批,也是第三批的最高分了,进入到心仪的学校概率很大,等着下周二收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