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帆骂了半天又不甘心硬闯了军营一次。
这次不只是被赶出军营,还被看守的兵士暴打了一顿。
要不是大将军放话,徐帆就不只是挨一顿打,还会被当作细作抓起来严刑审问。
徐帆再不甘,也不敢再硬闯军营,只能被打的一瘸一拐的离开。
“大将军为何要放此等小人一命?”
顾九楼眼中弥漫杀意,徐帆竟然拿莫须有的婚约在外面叫嚷,俨然是知道难以接近周梓桃,就想毁了她名声。
“毕竟是姑姑曾经寄予重望的儿子,杀了他,姑姑怕是会伤心。”
徐浩可以杀,徐帆却不行,谁让他身体里流着一半周家血,即便是死也不能死在她手里,否则世人会说她冷血无情,不念亲情血缘。
不过是跳梁小丑,且容他蹦哒两日,等周家军歇息过后攻进赤水城,徐家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两日后,休整过来的周家军朝赤水县进发,本是做好打一场硬仗准备。
没想到赤水县拿下很顺利,县令早在前几日攻打其他城时就携家眷弃城而逃了,一些迫害过平民百姓的富户乡绅们也逃的逃走的走。
剩余百姓巴不得周家军早日攻来,早早打开城门迎周家军入内,顺利的简直不像话。
就算如此,周家军也不敢掉以轻心,先派一部分先锋部队入城,没发现有埋伏后,周梓桃和顾九才携带一部分兵力入城。
望着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周梓桃,隐没在两旁人群里的徐家父子眼神愈发沉郁。
对方根本不搭理他们,也根本不在意什么狗屁婚约,甚至前一日找人在赤水县不到半日功夫把他们父子所作所为传扬出去。
瑶娘已经偷跑回了娘家,并加油添醋的向周围人夸大了他们父子恶行。
导致才过了一天一夜,父子俩就成了赤水县人人喊打的存在。
还有人说徐帆不念母亲生养之恩,和父亲一起合谋逼亲生母亲和离,不悌不孝畜牲不如,应该革去秀才功名。
赤水县里人都说他们父子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活该周大将军不认他们这门亲戚。
徐家父子不甘心就这么身败名裂,徐帆更害怕周梓桃会革去他的秀才功名,本想着今日出来当众跪地求情,把身上的脏水洗清。
谁知街道两旁围满了百姓不说,路两边还有手持长枪或大刀的兵士开路,他们根本近不了周梓桃的身。
望着前面闪发着森冷光芒的大刀和长枪,父子二人怂了,不敢硬闯出去。
怕还没到周梓桃身边,就会被当作刺客给误杀。
“走吧,以后再找机会。”徐浩叹了叹。
说是这样说,父子二人却都知道以后怕是难以有机会了,毕竟赤水县只是一个小县城,周梓桃不会在此停留多久就会再次向西出征。
这一刻他们才认识到周梓桃与他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他们甚至都无法轻易见到和接近周梓桃,更不要说其他想法,之前他们是有多痴心妄想终于体现出来。
人家拿你当亲戚你才是盘菜,不拿你当亲戚,你就是她脚下的蚂蚁。
两只蚂蚁妄图撼动大象,简直是痴人说梦。
父子俩沮丧回家不久,就被瑶娘带着一队兵马闯了进来。
吓了徐家二老和父子俩一大跳。
“你这个女人还敢回来?”
一看到瑶娘,徐浩气不打一处来,这个女人竟然私跑回娘家不说,还到处败坏他们父子名声,说他们谋财害命,为了谋夺她的钱财,想要给她投毒,他的前妻就是被他们父子联手逼走的。
正是瑶娘这番话,众人对城里刚起来的关于徐家父子的流言蜚语讨论的更热烈,大多数人相信了瑶娘的话,父子二人一天一夜之间风评直下。
“我为什么不敢回来?”
瑶娘知道此番来要回钱财也进不了她的腰包,但她还是跟着来了,就是为了看徐家一家子人财两空计划败落什么都得不到的下场。
“你们想要谋财害命也要看我瑶娘答不答应,我可不是周修仪那蠢货,任你欺负,今日来就是拿回属于我的嫁妆的。”
“什么嫁妆?”
徐家二老蹦了起来,“进了我家的门就是我家东西,你已经被我们休了,赶紧滚。”
“老东西,”瑶娘丝毫不留情面骂出声,“你们徐家又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当真以为无人能治得了你们了是吧,各位官爷你们也听到了,就是徐家人吞并了我的嫁妆不愿给,而且我并没有接到休书,也不承认休妻一说,我就算要走也是与他徐浩和离。”
自己嫁妆都给周家军,要一封和离书不过分吧!
“你想的美。”徐浩连忙解释,“这瑶娘不是好东西,前夫梁大龙还没死时,她就与我勾勾搭搭,她的话不可信,她还想逼我谋害周氏,就是为了让我早日娶她。”
“呸!你胡说。”瑶娘恼羞成怒,她当时的确鬼迷心窍嫌弃周氏碍眼,但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承认,否则周大将军说不定连她一起清算,徐浩本就对周氏起了杀意,而她当时不过顺势把话点出来,“明明是你嫌弃周氏不解风情,故意来勾搭我,你本就对周氏时常接济娘家不满,起了让她腾位置心思。”
两人越骂越凶,把之前二人婚内出轨不堪往事全都说了一遍,还非说对方勾引自己。
好一个狗咬狗一嘴毛,带队的张勇和蓝灵听得津津有味,也不急着搜家了。
已经是五品游击将军的张勇来完全是大材小用,他不是为了挣外快,纯粹是听说这家人是周大将军那前便宜姑丈家,就跟着蓝灵他们想来看看这家人是什么奇葩让周大将军如此不待见。
倒是没白来,看了一场渣男渣女互相揭短的好戏,也看清了徐家一家人贪得无厌的嘴脸。
怪不得周大将军要没收瑶娘全部嫁妆呢,合着这位也不是啥好人。
趁他们互相扯皮功夫,手下兵士已经翻遍徐家上下,查验了所有财物,大概有八千多两。
其中徐浩手里有四千多两,徐帆手里有两千多两,剩下不到两千两在徐家二老手里。
这些一大部分是瑶娘带进来的嫁妆,一小部分是徐家世代行船积攒的几百两。
要不是要供徐帆读书科考,徐帆这人被徐家二老惯坏什么都要最好的,徐家不止这么些家底。
周修仪在徐家二十年,上伺候公婆下哺育三个孩子,还要操持家务,所付出的辛苦一点儿不比在外面跑的徐浩少。
可就算这样,就因为一年回娘家一次,给了几两银子就遭到徐浩逐渐不满。
正好这些钱财全部收走,算是给周修仪在徐家辛苦二十年的补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