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约言》中说:推算命理的基本法则,不过是五行的相生相克、扶持抑制罢了。
排列出四柱八字后,首先看日干(代表命主自身)属于何种五行,接着看月支(月柱地支,为命局提纲)。
月支五行与日干之间,或是生扶日干(如日干为木,月支为水)、或是克制日干(如日干为木,月支为金),或是日干所生(如日干为木,月支为火)、或是日干所克(如日干为木,月支为土)。
如果月支的本气(月令主气)透现在天干上——例如寅月本气为甲木,若年干或时干透出甲木。
午月本气为丁火,若天干透出丁火——就以这个透出的十神作为“格局”。
若为正官、食神、偏财、偏印等吉神格局:适宜用相生相助的五行来扶持(如正官格喜印星生官、比劫护官)。
若为偏官(七杀)、伤官等凶神格局:适宜用克制或化解的方式处理(如七杀格用印星化杀生身,或用食神制杀。
伤官格用财星泄秀,或用印星制伤官)。
如果月支本气未透出天干,且被其他干支克制——例如寅月本气甲木被庚金克,则不取甲木为官格,而取用寅中所藏的余气丙火(食神)或戊土(偏财)为格。
午月本气丁火被癸水克,则不取丁火为杀格,而取用午中所藏的己土(食神)为格。
如果月支所藏的余气也未透出,且遭克制——例如寅中丙火、戊土都被克,则不取用月支,转而选取八字中其他干支里气势强盛、力量充沛的五行或十神作为格局(如全局金旺成势,则取金为财格或官格)。
至于禄神(如甲木见寅)、刃神(如甲木见卯)、比肩、劫财等代表同类五行的神煞或十神,无论出现在天干还是地支,都不作为取格的依据,仅作为扶持日干的助力(如日干弱时增强日主力量)。
总之,核心原则是:对比日干与财星、官星等十神的强弱——
强者需抑制(如财星过旺则用比劫分财,官星过旺则用食伤制官)。
弱者需扶持(如日干弱则用印星生身、比劫助身,财星弱则用食伤生财)。
若命局本身无法实现扶抑平衡,则通过大运流年的五行来调和。
若某五行强到无法抑制(如旺极),则放弃克制而顺从其势(如从旺格)。
若某五行弱到无法扶持(如衰极),则放弃生扶而顺应其衰(如从弱格)。
但合化格(如甲己合土格)、一气两神格(如两干两支纯金纯土)、暗冲暗合格(如通过地支暗藏冲合形成的特殊格局),不适用上述普通扶抑法则。
总结来说:
命局中五行生克关系浅显易见的,往往是小贵小富。
深层复杂、难以测度的,反而能成大贵大富。
五行清纯、用神有力的命局,主人尊贵安稳。
五行浊杂、气脉虚弱的命局,主人低贱困顿。
纯粹中和(五行平衡、十神有序)的命局,贵显而平安。
奇特偏驳(五行极端、格局特殊)的命局,贵显而多风险。
有人认为“太平盛世多取正格(如正官、正印),动荡之世多取奇格(如七杀、伤官)”,但我曾研究古今数万命例,发现:
生活承平安乐的人,命局中不乏七杀伤官等“凶神”。
开创大业、运筹帷幄的人,命局中也不少正官正印等“吉神”。
所谓“奇格”与“正格”在不同时代的多寡,不过是气运偶然所致,并非“奇格之人生于太平盛世必无用,正格之人生于动荡之世必不贵”。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命理探源》中的“”是八字命理分析的纲领性内容,主要围绕八字排盘、格局判定、用神选取及动态平衡展开,强调系统性与辩证思维的结合。
以下是其核心内容:
一、八字排盘与基础分析
1. 四柱定位
以日柱天干(日主)为核心,代表命主自身;年柱为根基,月柱为提纲,时柱为归宿。
通过干支组合构建命局框架,分析五行生克关系。
2. 月令提纲
月支(月令)为五行旺衰的基准,决定全局能量分布。
例如,甲木生于寅月得令,生于酉月失令。
需结合月令本气、余气及透出天干综合判断。
3. 五行平衡
分析日主与其他干支的生克关系,判断五行是否中和。
若日主过旺(如土重埋金)或过衰(如水弱极),需通过“扶抑”调整:
身旺:用克、泄、耗(如金旺用木、火、土)。
身弱:用生、扶、助(如水弱用金、水)。
二、格局判定与用神选取
1. 正格与变格
正格:以月支本气透出天干为用神,如甲生酉月透辛为正官格,透丁为伤官格。
若本气遭克,则取月支藏干为用(如寅月藏丙火、戊土)。
变格:特殊格局如从旺格、从弱格、化气格等,需日主极旺或极衰,顺势而为(如从财格喜财星,忌比劫)。
2. 用神核心
用神是命局调和的关键,需针对五行失衡“因病药”:
病药理论:衰旺失衡为“病”,克泄生扶为“药”。
例如,土旺克水为病,用木克土为药。
调候与通关:针对寒暖燥湿失衡(如冬木需火调候),或化解五行相克(如木克土用火光通关)。
三、动态分析与岁运影响
1. 大运流年
大运:十年一换,影响命局能量走向。
例如,原局火旺缺木,行木运为得药,反之加重病情。
流年:一年一变,与大运、原局互动。
如原局身弱行印运,流年再逢印星则吉,逢财星则凶。
2. 全局思维
干支互动:天干主动,地支主静;干克支力强,支克干力弱。
例如,甲木坐寅为强根,坐申为受克。
神煞辅助:参考神煞(如天乙贵人、羊刃)辅助判断,但需结合五行生克,避免片面依赖。
四、争议与实践验证
1. 传统争议
部分学者认为月令权重过高,忽视其他因素。
例如,陈素庵批评“无病无药即平庸”,认为大富大贵者可能八字纯粹中和。
2. 袁树珊的创新
动态思维:强调衰旺需结合岁运变化,避免静态分析。
例如,原局火旺极,行木运可泄火,行金运则引发凶灾。
实践验证:融合西方科学思维,通过考订古籍与实践案例(如蒋介石命例)验证理论,增强逻辑性。
五、综合应用与案例示范
1. 案例分析
身旺用财:甲木生于寅月,地支两寅一午,身旺用土财,行土运发富;若行水运生木,则破财。
从杀格:庚金生于申月,地支申酉戌,七杀极旺,从杀格喜火土,忌金水印比。
2. 辩证原则
旺中有衰:日主得令但被强克(如寅月甲木遇庚金重克),需制杀护主。
衰中有旺:日主失令但得印比生扶(如子月甲木得壬水、乙木助),可转弱为强。
总结
“”构建了八字分析的完整框架:从排盘到格局,从用神到岁运,强调系统性与辩证性。袁树珊通过“扶抑调候”“病药理论”等方法,将复杂的命理规律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指南,同时注重动态平衡与实践验证,为后世命理研究提供了重要范式。
尽管存在争议,但其理论至今仍对八字分析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