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约言》又说:推算命理时,首先要分析日干(日主)的状态——是否得时(月令生扶)、是否失时(月令克制),是否得势(有印星比劫生扶)、是否失势(被财官食伤克泄耗)。
日干下方所坐的地支(日支)是什么,紧贴日干的天干(月干、时干)是什么,它们对日干的生克扶抑作用如何?
接着再看其余三个天干(年干、月干、时干中除紧贴者外)和四个地支(年支、月支、日支、时支),整体对日干的生克扶抑关系如何——这是推命的常规方法。
然而,分析对象不仅限于日干。四柱中所有的天干地支,都应当用这种方法逐一研究:
分析年干:先看年干是否得时(与月令五行相生扶)、是否得势(有其他干支生扶)。
年干下方所坐的地支(年支)是什么,紧贴年干的天干(月干)是什么,它们对年干的生克扶抑作用如何?
再看其余三个天干(月干、日干、时干)和四个地支(月支、日支、时支),整体对年干的生克扶抑关系如何。
分析月干、时干:同理,需结合其坐支(月支、时支)及相邻天干(如月干紧贴年干和日干,时干紧贴日干),考察全局生克扶抑。
分析地支:以年支为例,先看年支是否得时(与月令五行同气或相生)、是否得势(有其他地支生扶或透出天干)。
年支上方所临的天干(年干)是什么,紧贴年支的地支(月支)是什么,它们对年支的生克扶抑作用如何?
再看其余三个地支(月支、日支、时支)和四个天干(年干、月干、日干、时干),整体对年支的生克扶抑关系如何。
月支、日支、时支的分析同理。
只有对四柱干支一一进行细致透彻的研究,才能准确判断它们在命局中扮演的角色——是官杀(克制日主的五行)、是财印(日主所克或生扶日主的五行)、还是食伤(日主所生的五行)。
判断它们的强弱态势,明确哪些十神该取用、哪些该舍弃。
如此一来,推命才能精准无误、洞若观火,不被表面现象迷惑。这是看命最重要的第一要诀。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命理探源》中的“”是八字命理分析的进阶方法论,主要围绕十神互动、岁运影响、特殊格局处理及动态平衡展开,强调对命理规律的灵活运用与辩证分析。
以下是其核心内容:
一、十神互动与用神深化
1. 十神特性与组合规律
详细解析比肩、劫财、食神、伤官、偏财、正财、七杀、正官、偏印、正印十种十神的具体含义与相互作用:
吉神与凶神的辩证:如正官代表秩序与责任,需印星生扶(官印相生)方能发挥优势。
七杀(偏官)主压力与挑战,需食神制化或印星化杀生身(杀印相生)。
十神的亲疏关系:比肩为同性助力(如甲见甲),劫财为异性分夺(如甲见乙),食神为直接相生(如甲生丙),伤官为间接相生(如甲生丁),体现五行生克的层次差异。
2. 用神的动态调整
扶抑与调候结合:在“论命总法一”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用神需兼顾五行平衡与寒暖燥湿的调和。
例如,冬木需火调候(如丙火),夏土需水润局(如壬水)。
通关机制:化解五行冲突,如金木相克可用水通关(金生水、水生木),土水相克可用火通关(土生金、金生水)。
二、岁运影响与吉凶判断
1. 大运流年的协同作用
大运定向:十年一换的大运决定命局能量的长期趋势。例如,原局火旺缺木,行木运为得药,行金运则引发凶灾。
流年触发:流年为短期变量,需与大运、原局互动分析。
如原局身弱行印运,流年再逢印星则吉,逢财星则凶。
2. 岁运并临的特殊情形
吉凶判断原则:岁运并临(如大运与流年干支相同)需结合用神分析:
喜用并临:增强用神力量,主吉(如财星为用,岁运并临财星则财运亨通)。
忌神并临:加重失衡,主凶(如七杀为忌,岁运并临七杀则压力骤增)。
化解之道:通过神煞(如天乙贵人、天月德)或五行通关(如七杀为忌时用印星化杀)减轻灾祸。
三、特殊格局的处理策略
1. 专旺格与从格
专旺格:如曲直格(木专旺)、炎上格(火专旺),需顺势而为,忌克制专旺五行。
例如,曲直格喜水木生扶,忌金来克木。
从格:日主极弱或极旺时,需从势而断。
如从财格喜财星、食伤,忌比劫分财;从杀格喜杀星、财星,忌印比助身。
2. 化气格与暗冲暗合
化气格:如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需月令与地支配合(如甲己合化土需辰戌丑未月),化气成功则以化气五行为用神。
暗冲暗合:通过地支暗藏的冲合关系(如寅申暗冲、卯戌暗合)形成特殊格局,需结合全局能量流动分析。
四、动态平衡与实践验证
1. 五行流通与气数转换
全局思维:强调干支互动与能量传导。
例如,天干主外显之事,地支主内在根基;干克支力强,支克干力弱。
气数转换:结合季节与方位分析五行旺衰变化。
如木生于春为旺,生于秋为衰,需通过大运流年调整。
2. 案例验证与辩证思维
实践导向:袁树珊通过考订古籍与实践案例(如蒋介石命例)验证理论,强调命理分析需结合现实情境。
例如,身弱用印者,若印星被财星克制,需看是否有比劫护印。
避免教条:反对片面依赖神煞或固定公式,主张综合判断。
如七杀为忌时,若有制化则反主贵气。
五、争议与创新
1. 对传统理论的批判
部分学者认为月令权重过高,忽视其他因素。
袁树珊则强调需结合全局,如原局月令被克制时,可取他干支为用。
反对“无病无药即平庸”的观点,认为纯粹中和的命局亦可能大富大贵,需看是否暗藏驳杂或浅露。
2. 融合西方科学思维
引入统计与实证方法,通过分析数万命例发现:承平安乐者不乏七杀伤官,开创大业者亦有正官正印,强调“奇正之命”因时势而异。
总结
“”在“论命总法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十神互动、岁运影响、特殊格局处理等核心内容,强调动态平衡与辩证思维。
袁树珊通过“扶抑调候”“通关化气”等方法,将复杂的命理规律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指南,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后世命理研究提供了重要范式。
尽管存在争议,但其系统性与创新性至今仍对八字分析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