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孝瞻说:推论大运的方法与分析命理没有不同的法则。
分析命理需以四柱(年柱、月柱、日柱、时柱)的天干地支配合月令的喜神与忌神(五行生克关系),而推究大运则要以大运的天干地支,配合八字中的喜神与忌神。
因此,大运中每运行一个天干或地支,都必须将这一字与命局八字综合观察,判断其为喜神还是忌神,吉凶便一目了然了。
什么是喜神?
命局中所喜用的五行,大运能助益它的情况即是喜。
例如:
正官格用印绶制伤官(如日主为木,官星为金,伤官为火,印绶为水),若大运助印绶(如水运),则官星得护,为吉。
财星生官星但日主身弱(如日主为火,财星为土,官星为金),若大运助日主(木运生火),则身强可担财官,为吉。
印绶格以财星为忌(如日主为土,印绶为火,财星为水),若大运见劫财(土运)克制财星,为吉。
食神格带七杀成格(如日主为土,食神为金,七杀为木),若大运逢印绶(水运生木),化杀生身,为吉。
七杀旺而日主身弱(如日主为金,七杀为火),若大运助食神(土运泄火生金),为吉。
伤官佩印格(如日主为木,伤官为火,印绶为水),若大运行官杀(金运生水),官杀可助印绶制伤官,为吉。
阳刃格用官星(如日主为木,阳刃为卯木,官星为金),若大运助财星(土运生金),财官相生,为吉。
月劫格用财星(如日主为木,月劫为寅木,财星为土),若大运行伤食(火运生土),食伤生财,为吉。
诸如此类,都属于吉利的运势。
什么是忌神?
命局中所忌讳的五行,大运却增强它的情况即是忌。
例如:
正官格无印绶护官(如日主为木,官星为金,无水印制伤官之火),若大运行伤官(火运),直接克官,为凶。
财星格不透食神(如日主为火,财星为土,无金食神通关),若大运行七杀(木运克土),七杀制身夺财,为凶。
印绶格用官星(如日主为土,印绶为火,官星为木),若大运合化官星(如亥卯未合木),增强官星克身之力,为凶。
食神格带七杀(如日主为土,食神为金,七杀为木),若大运行财星(水运生木),财生杀攻身,为凶。
七杀格用食神制杀(如日主为金,七杀为火,食神为土),若大运逢枭神(木运克土),枭夺食而杀无制,为凶。
伤官佩印格(如日主为木,伤官为火,印绶为水),若大运行财星(土运克水),财星破印,伤官无制,为凶。
阳刃格用七杀(如日主为木,阳刃为卯,七杀为金),若大运逢食神(火运克金),食神制杀而刃无制,为凶。
建禄格用官星(如日主为火,建禄为午火,官星为水),若大运行伤官(土运克水),伤官克官,为凶。
诸如此类,都属于凶险的运势。
还有看似吉利实则凶险的情况,为什么?
例如正官格逢印运(如日主为木,官星为金,印运为水),但命局中原有地支合化官星(如巳酉丑合金),导致印星无法制伤官而官星过旺,反成压力;或印绶格逢官运(如日主为土,印为火,官为木),但命局本用七杀(金),官杀混杂反生祸患。
有看似凶险实则吉利的情况,为什么?
例如正官格逢伤官运(如日主为木,官为金,伤官为火),但命局透印星(水)制伤官护官,凶中有救;或财星格行七杀运(如日主为火,财为土,杀为木),但命局透食神(金)制杀通关,杀化为权。
又有行天干而不行地支的情况,为什么?
例如丙火日主生于子月(水旺)、亥年(水旺),大运逢丙丁(火)可帮身抗水,但若逢巳午(火)地支,则与亥子形成亥巳冲、子午冲,反而激发水火相战,看似助身实为动荡。
有行地支而不行天干的情况,为什么?
例如甲木日主生于酉月(辛金正官透干),官星本弱(酉为辛金临官),若大运逢申酉(金)地支,可增强官星根基;若逢庚辛(金)天干,则出现官杀混杂(庚金为七杀),反而破坏正官格局。
有天干同属一类但不可同行的情况,为什么?
例如丁火日主生于亥月(水旺为七杀),年柱透壬水正官,大运逢丙火(劫财)可帮身抗官杀,若逢丁火(比肩),则丁壬合化木(为印星),虽化杀生身,但合官星为忌,反招是非。
有地支同属一类但不可同行的情况,为什么?
例如戊土日主生于卯月(木旺为正官)、巳年(巳中藏丙火印星),大运逢申(申为戊土长生)可助身,若逢酉(酉与巳半合火局为伤官),则官星被伤官克制,反损事业。
又有同样是冲克,却分缓急的情况,为什么?
冲克年柱、月柱(代表早年、家庭)则影响急骤,冲克日柱、时柱(代表自身、晚年)则影响和缓。
有同样是冲克,却分轻重的情况,为什么?
若大运本为吉利(如助用神),逢冲克则影响较轻;若大运本为忌神(如助忌神),再逢冲克则凶祸加重。
有看似冲克却实际不冲的情况,为什么?
例如甲木日主用酉金为正官,大运逢卯木冲酉,但若命局中有巳酉丑合金局(巳火与酉金半合),则卯木冲力被合化消解;或年支为亥、未,卯木与亥未合木局(亥卯未三合),反而不冲月支酉官。
有一冲而引发两重冲克的情况,为什么?
例如乙木日主用申金为正官,命局中有两个申金,原不冲一寅木(寅申冲),若大运再逢寅木,则大运与命局合成两个寅木,对冲两个申金,冲克之力倍增。
以上都是推究大运的关键法则,学习者应当细心体会其中的道理。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原文:
辛亥人得壬辰日时,壬辰人得辛亥日时,如见丁亥为正入格。
翻译:
辛亥年(或辛亥日)出生的人,若日时柱为壬辰;或壬辰年(或壬辰日)出生的人,若日时柱为辛亥,若再见到丁亥(如日柱或时柱为丁亥),则属于正宗的“龙跃天门”格局。
解析:
- 核心组合:
亥为天门(乾宫),辰为龙,壬辰(长流水)与辛亥(钗钏金)、丁亥(屋上土)形成特殊呼应。
- 壬辰水见辛亥金,金生水(母生子),象征“龙得水源”;
- 丁亥中丁壬合木(木为食伤),亥为壬水禄位(壬禄在亥),合禄则贵气凝聚。
- 正格条件:
需年日时柱中同时出现辰、亥,且天干见丁壬合(如丁亥),强化“龙跃天门”的意象,缺一不可。
原文:
天门在西北处乾位,得壬辰水正印而六龙在御,见亥所以为福。
翻译:
“天门”位于西北方,对应《易经》乾卦之位(乾为天),若命局中见壬辰水(壬为阳水,辰为水库)作为“正印”(生身之本),则如同“六龙驾驭天车”(六龙象征天干六壬或辰中藏干),逢亥(天门)则福气汇聚,因亥为壬水临官之地(壬水在亥得气),龙入天门而升腾。
解析:
- 方位与卦象:
亥配乾宫(西北),为“天门”,辰为龙(震卦象),辰亥组合暗合“震卦升天”之意,象征阳刚之气(龙)突破界限(天门)。
- 正印的作用:
壬辰纳音长流水,为日主壬水的正印,代表“天命护持”,需水势旺盛(如多壬癸水),方能“龙有所依”,避免土旺克水(如辰戌冲)。
原文:
若得丁亥,则干神合壬禄在亥,入此格者,有润泽生民,济世功业。
翻译:
若命局中出现丁亥(丁火为壬水正财),则天干丁壬合木(合为食伤),同时壬水禄位在亥(亥中藏壬水),此为“合禄藏贵”。入此格局者,象征其德行如水润万物,能成就惠及百姓、济世安民的大功业。
解析:
- 天干合禄:
丁壬合为木,木为壬水食伤,代表才华与行动;亥为壬禄,合禄则“贵气坐实”,需月令为水旺之季(如亥子月),方能水木相生,才华得以施展。
- 格局层次:
“润泽生民”对应水的特性(润下),需八字中无强火土克制(如巳午未),否则水涸龙困。若逢驿马(如申子辰马在寅),则利动中取贵,成就功名。
总结:
此段文字以“辰亥为龙与天门”为核心,强调壬辰与辛亥的纳音相生(金生水)、丁壬合禄(合木助食伤)的组合,需配合方位(西北乾宫)与神煞(禄位、正印),形成“龙跃天门”的贵气格局。其逻辑内核在于:以水势(龙)贯通天门(亥),借天干合化引动贵气,最终以食伤(木)彰显济世之功,体现了传统命理中“象(龙)、数(纳音)、理(五行)”合一的思维。,为大运吉凶的具体表现,需与大运、原局形成联动效应(如大运为喜,流年助之则吉上加吉;大运为忌,流年克之则凶祸加剧)。
- 核心原则:“论运与看命无二法”,即大运需以干支配合八字全局,逐字分析其对喜用神、忌神的生克作用,而非孤立看待。
2. 喜忌的动态平衡
- 喜用神:原局中需扶持的五行(如身弱用印比),行运遇之则增强格局稳定性,主顺遂通达。
- 忌神:原局中需抑制的五行(如身弱财旺),行运遇之则破坏平衡,主坎坷波折。
- 中和原则:袁树珊强调“中和为贵”,行运需调和原局偏枯(如火旺需水济,土旺需木疏),避免五行过旺或过衰。
二、行运吉凶的具体判断方法
1. 干支作用与透清机制
- 天干主导表象:大运天干直接作用于原局天干,生扶喜用神或克制忌神为吉(如原局官星弱,大运透财生官)。
- 地支主导根基:大运地支通过刑冲合会激活原局地支潜力,尤其重视“透清”效应——即地支中藏干通过大运天干透出发挥作用(如原局午火藏丁火,大运透丁则丁火之力增强)。
- 干支联动:需综合判断干支生克关系,如大运甲申(甲木坐申金绝地),前五年甲木虚浮无力,后五年申金直接作用于原局。
2. 五行生克与格局成败
- 顺用与逆用:
- 顺用:如官格用财生官,行财运为吉;印格用官生印,行官运为吉。
- 逆用:如伤官用印制伤,行印运为吉;阳刃用杀制刃,行杀运为吉。
- 忌神克制:原局忌神无制时,行运需克制之(如原局火旺克金,行水运制火存金)。
- 格局维护:大运需保护原局成格要素,如正官格遇伤官,行印运制伤护官为吉;食神制杀格遇枭神,行财运制枭存食为吉。
3. 神煞与特殊组合
- 吉神辅助:天乙贵人、天德、月德等吉神入运,可增强贵气稳定性;驿马、学堂利动迁与才华施展。
- 凶神化解:羊刃、劫煞等凶神需制化(如刃逢杀制,煞逢食制),否则易招灾祸。
- 特殊格局:如原局“伤官伤尽”,行财运可发福;“从杀格”行杀运则贵气升腾,需结合具体格局灵活判断。
三、行运中的关键忌宜与实践要点
1. 忌神与破局因素
- 刑冲克害:大运地支与原局地支相冲(如寅申冲)、相害(如子未害),易引发动荡;合化需看是否助喜(如申子辰合水助身)或助忌(如寅午戌合火克金)。
- 干支背逆:大运天干与原局天干相克(如原局甲木为用,大运透庚金克制),需地支是否有救应(如原局有壬水生甲木)。
- 五行失衡:如原局火旺无水,行木运生火更甚,反成“火炎土燥”,主健康隐患或事业阻滞。
2. 成格要点与层次区分
- 虚实结合:大运需虚实相生,如原局财弱,行食伤运生财为实;原局印旺,行财运破印为虚。
- 阶段性影响:早年行运重根基(如少年怕衰运),中年重发展(如中年怕死绝胎运),晚年重守成(如老年怕生旺运)。
- 全局流通:五行需形成生克链条(如金生水、水生木),避免阻塞(如土旺克水、水旺克火)。
四、袁树珊的独特视角与实践意义
1. 透清理论的深化
袁树珊在《命理探源》中特别强调“支中喜忌逢运透清”,即地支中暗藏的喜忌需通过大运天干透出方能发挥作用。例如,原局地支午火藏丁火(喜用神),若大运透丁,则丁火之力显着增强;若大运透壬水克制丁火,则喜用受损。这一理论细化了传统命理中地支作用的机制,强调“动而待用”的动态思维。
2. 中和原则的灵活应用
袁树珊主张行运需“中和”,但并非绝对平均,而是根据原局特点调整。例如,原局火旺需水济,但水过旺反克火,需行土运制水存火,达到“调候”目的。这种“因病药”的思维体现了传统命理“辩证施治”的智慧。
3. 神煞与五行的综合考量
袁树珊在判断行运时,既重视五行生克,也不忽视神煞影响。例如,原局带天乙贵人,行运遇之可增强贵人运;原局带羊刃,行运遇劫煞则需警惕血光之灾。这种“形气神合一”的分析方法,使行运判断更具实践指导意义。
总结
《命理探源》的“”以五行生克为基础,以干支配合为手段,以中和平衡为目标,构建了一套系统的行运分析框架。其核心在于:通过大运干支与原局的动态互动,判断五行喜忌的生克变化,结合神煞与格局特点,最终得出行运吉凶的结论。袁树珊的理论既继承了传统命理的精髓(如《子平真诠》的干支配合原则),又通过“透清”“中和”等概念深化了行运分析的维度,为命理实践提供了严谨而灵活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