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工厂保卫科长赵铁柱盯着桌上摊开的三张图纸,浓眉拧成了疙瘩。这些天接连发生怪事:刚修好的机枪在试射时炸膛,新到的无缝钢管少了三根,现在又发现设计图被人动过手脚。
\"您看这个退弹槽的尺寸。\"徐念秋指着图纸某处,\"改了0.3毫米,子弹就会卡壳。\"
赵铁柱摸着下巴上的胡茬:\"昨晚谁最后离开绘图室?\"
\"应该是吴会计,他说要核对材料清单。\"小刘插嘴道,突然压低声音,\"不过...我前天看见他在镇上和个卖烟土的搭话。\"
月光透过岩缝,在溶洞里投下斑驳的光影。赵铁柱把玩着手中的鲁格手枪,突然计上心头。次日清晨,一份标着\"新型冲锋枪\"的图纸\"偶然\"落在吴天佑必经之路。
果然,午饭时分,吴天佑借口肚子疼提前离岗。赵铁柱带着两个侦察兵尾随其后,看着他鬼鬼祟祟钻进山后的松树林。树丛里等着的,正是那个\"卖烟土\"的——日军特高课安插在根据地的眼线。
\"砰!\"赵铁柱的枪声惊起一群山雀。吴天佑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裤裆已经湿了一片。从他贴身的暗袋里,搜出了叠成方块的图纸和一张盖着关东军印章的委任状。
于学忠审问叛徒时,洞顶的水珠滴答作响,像某种残酷的倒计时。吴天佑的供词令人心惊——日军已经掌握兵工厂大致方位,计划在下个月发动扫荡。
\"总司令饶命啊!\"吴天佑鼻涕眼泪糊了满脸,\"他们抓了我老娘...我也是不得已...\"
于学忠背对着他,望向岩壁上跳动的火光。恍惚间,他想起那个抱着炸药包冲向卡车的年轻学生,想起林小满说的\"焦炭比命重要\"。
\"按战时条例处置。\"他的声音不大,却在溶洞里激起冰冷的回音。
黎明前的山崖边,吴天佑的惨叫划破寂静。赵铁柱回来复命时,于学忠正在修改防御部署图:\"把处决叛徒的消息传出去,特别是那几个和吴天佑走得近的。\"
\"已经安排了。\"赵铁柱犹豫片刻,\"总司令,要不要转移兵工厂?\"
于学忠的钢笔在纸上顿住,墨迹晕开成一个小小的黑洞:\"不,我们要给鬼子准备个惊喜。\"
五天后,了望哨的铜锣突然炸响。三架日军侦察机像嗅到血腥的秃鹫,在山区上空盘旋。正在测试新枪的工人们顿时乱作一团。
\"按三号预案!\"徐念秋的吼声压过了引擎轰鸣。士兵们迅速用浸湿的毛毯盖住设备,工人们两人一组抬起精密仪器,沿着事先标记的路线撤往备用洞穴。
于学忠站在制高点,望远镜里清晰可见机翼下的太阳旗。领航的九七式侦察机突然俯冲,机腹闪过一道刺目的反光——那是航空相机在作业。
\"暴露了。\"王勇紧张地握住冲锋枪,仿佛这样就能打下飞机。
出乎意料的是,于学忠嘴角竟浮起一丝冷笑:\"让他们拍。\"
当天下午,炸弹如约而至。山体在爆炸中震颤,碎石像暴雨般砸在隐蔽所顶部的防护木上。徐念秋抱着一箱精密量具,听见不远处传来岩层坍塌的闷响。
\"完了...\"有人小声啜泣。
\"闭嘴!\"老周呵斥道,\"总司令早就把重要设备...\"他的话被又一轮爆炸打断。
硝烟散尽时,溶洞入口已被彻底炸塌。日军电台得意洋洋地宣布\"摧毁鲁苏战区最大兵工厂\"。而在五里外的废弃煤窑里,徐念秋正调试着连夜转移的机床,第一批用马车弹簧改造的机枪零件已经下线。
\"这是陈技术员设计的保险装置。\"林小满指着图纸上某个精巧的结构,\"他说...说这样就不会再炸膛了。\"少年的声音哽了一下。
于学忠抚摸着崭新的枪管,金属冰凉的温度透过手套传来。洞外,暮色中的沂蒙山沉默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