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那批住宿龙门客栈以试探虚实的部族商队,终于有了确切结果。原来这看似平常的客栈,竟是个暗藏凶险的夺命客栈,同时还是一个马匪窝点。他们平日里就以龙门客栈为巧妙掩护,暗中谋划着各种歹毒勾当。
他们利用龙门客栈做幌子,招待过往的客商,遇到人少的客商,就下蒙汗药或者用迷魂香,放倒客商,先刑讯逼供,勒索赎金,收取赎金后再杀人灭迹,由于没有人能活着离开客栈,所以多年来都没有被举报告发。
不知道有多少来往客商被勒索杀害,有多少行脚的客人,客死他乡为异鬼,可谓罪孽深重,人神共愤!
商队首领得知消息后,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愤怒与警惕。他立刻召集商队成员,低声却坚定地说道:“咱们不能坐视这些马匪继续为非作歹,必须想个办法将他们一举歼灭。”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满是斗志。
商队经过一番周密谋划,决定趁夜晚马匪们放松警惕之时,里外接应发动突袭。把整个客栈的马匪,全部抓获,逐一拷问,交待出全部罪行,给惨死的客商和行脚客一个慰藉!
当部族“斥候”把“商队头人”侍卫长的建议,传递给拓跋丹阳族长和头领呼延灼后,头领呼延灼没有丝毫犹豫不决就同意了。
头领呼延灼思忖一会儿,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后手”,根据呼延灼长期带兵打仗的经验,能够经验那么多年都不被发现,肯定客栈内一定修有密道,通往附近的看似不起眼的凉亭,草垛或者是牛羊围场,拓跋丹阳族长听了之后,站起身用大宋朝的拱手礼,深深给呼延灼行了一礼,拽着大宋朝儒雅的话语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领教了,领教了!”
把大宋朝的一众人员都逗笑了,纷纷拱手回礼,一时间气氛融洽,彬彬有礼!没有了之前大战之前的浓浓战意。
事不宜迟,拓跋丹阳马上派出“斥候”带领一队队人马,围绕着客栈五里之内的范围,展开地毯式的搜索,经过长时间搜索,真的在东西方向各找到一条暗道,一个在牧场里,马匪守着抓来的牧羊人,替他们放牧牛羊,守着暗道同时为客栈提供肉食,可谓处心积虑啊!
另一条密道的选址简直堪称绝妙,马匪们巧妙地伪装成一家人,两位慈祥的老人带着儿子、儿媳、闺女以及几个天真活泼的孩童,在大道旁开设了一家歇脚店。这家店主要售卖茶水和炊饼鸡蛋,为过往的商客提供一个歇脚休息的地方,同时也可以让他们顺便吃点东西,补充一下体力。
然而,如果不是那位曾经担任过土匪头子的“斥候”小头目,恐怕就很难发现这个歇脚店背后隐藏的秘密了。这位小头目在店里喝茶吃炊饼鸡蛋的时候,无意间注意到了一些异常的情况。他发现那位老婆子对儿子和儿媳妇的态度非常恶劣,不仅背着人对他们又打又骂,而且当儿媳妇送茶水和炊饼鸡蛋过来时,他还注意到她的手臂上露出了一道道明显的伤痕。
这些细节让小头目心生疑虑,他开始对这个看似普通的歇脚店产生了怀疑。经过一番观察和思考,他终于意识到这个歇脚店可能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很有可能是马匪客栈的另一条密道的出口所在!
与此同时,密道口的发现,无疑给拓跋丹阳族长和头领呼延灼带来了更多的忧虑和担忧。他们意识到,这个客栈的头领绝非等闲之辈。从他能够如此巧妙地隐藏密道口这一点来看,就足以证明他的智谋和手段都非常人所能及。
这个客栈的头领显然是个心思缜密、筹划运作客栈的高手。他不仅将客栈的布局安排得井井有条,还能在不引起任何人怀疑的情况下,将密道口隐藏得如此之深。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在考虑事情时能够做到面面俱到,没有留下任何明显的破绽。
然而,最让拓跋丹阳族长和头领呼延灼感到棘手的是,他们目前处于明处,而客栈的头领却在暗处。这意味着他们在行动时很容易被对方察觉,而对方却可以轻易地避开他们的追捕。如此一来,想要成功抓捕这个客栈的头领,难度无疑会大大增加,被他逃脱的风险更是奇高无比。
拓跋丹阳族长一脸严肃地站在部族士兵面前,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听好了,今晚我们有一项重要任务。”部族士兵们整齐地排列着,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族长的命令。
拓跋丹阳族长继续说道:“我们要去抓捕一个极其危险的目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大家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部族士兵,让他们感受到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带上足够的绊马索。”拓跋丹阳族长强调道,“这些绊马索要布置在关键位置,一旦目标进入陷阱,就能迅速将其绊倒。”部族士兵们纷纷点头,表示明白。
“其次,麻绳捕网也要准备好。”拓跋丹阳族长接着说,“这是我们最后的防线,绝对不能让目标逃脱。”他详细地讲解了如何使用麻绳捕网,以及在抓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最后,拓跋丹阳族长鼓励部族士兵们:“这次任务虽然艰巨,但我相信大家的能力。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成功完成任务。”部族士兵们士气高昂,齐声回应族长,表示一定会全力以赴。
这次的客栈头领是个狡猾的家伙啊!他不仅心思缜密,而且还能将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让人完全找不到破绽。拓跋丹阳族长和头领呼延灼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计划。
他们决定趁着三更半让部族士兵假扮部族商队,前去客栈住宿,给客栈来个出其不意。首先,商队要表现得若无其事,让客栈的人放松警惕。然后,以打水、上菜和挑剔房间等各种理由,将客栈的人员分散开来,各个击破马匪,打晕抓捕捆绑好,这样就可以趁机肃清客栈外围的马匪。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了。拓跋丹阳族长和呼延灼会率领着他们的精锐部队,悄悄地包围客栈,然后突然发动攻击,一举擒获客栈的匪首团伙。当然,他们的目标是尽量做到兵不血刃,将这些土匪全部活捉,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这个计划虽然有些冒险,但只要执行得当,应该能够成功。拓跋丹阳族长和呼延灼对自己的计划充满信心,他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战胜这个狡猾的客栈头领,为民除害。
当夜幕降临,三更半夜之时,部族商队成员们骑着马,赶着马车浩浩荡荡地靠近客栈。商队头人侍卫长亲自上前敲门,不一会儿,大门就在“店小二”骂骂咧咧的声音中打开了!
看到那么大的一个商队,小二瞬间没有了精神,不过还是客气的把客人迎进门,让人准备客房,再把侧门打开,让马匹和马车进入马棚,一切安排得临危不乱,井井有条,根本没有匪窝的蛛丝马迹。
大家假装把重要的物品卸下马车,抬入自己房间,其实是把铠甲抬进屋子,穿戴整齐再罩上外袍,做好自身的防护。
接下来,就是大呼小叫的,开始呼叫小二们,把前院的小二们叫入客房,全部打晕,捆绑起来。
部族士兵们身手敏捷地翻过围墙,潜入客栈内部。黑暗中,一场激烈的战斗瞬间爆发。商队成员们个个英勇无畏,与马匪展开殊死搏斗。
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在寂静的夜里回荡。马匪们没想到会遭到突然袭击,一时间阵脚大乱。经过一番激烈拼杀,商队成功将马匪尽数抓捕。
头领呼延灼亲自带领手下,开始突审抓获的客栈马匪,手下用凉水泼醒被打晕的客栈马匪,没想到客栈马匪大多数都是“硬骨头”,倒打一耙,大骂头领呼延灼他们是大逆不道的马匪,不明真相的客商们躲在客栈房间里瑟瑟发抖。赶快把身上的银票和金银珠宝拿出来,藏匿在客房里,以防被马匪收走。
头领呼延灼扫视了一下,捆绑的客栈马匪,点出几个穿着华丽的马匪,带到旁边的房间审查,几个人都是大义凛然,舍生忘死的样子,问他们客栈的暗室和密道口在哪里?都回答他们是正正经经的生意人,哪会私自修建密道。只有两个地窖存储酒水和蔬菜。刚刚头领的手下已经查看过了,如他们所说,就是大户人家存储保鲜货物的地窖。
找不到暗室和密道口,就没有直接证据,客栈里还有很多客商和行脚客,如果处理不当,就真的会背上马匪抢劫客栈的罪名。就在头领呼延灼一筹莫展,审批陷入僵局之时,“斥候”小头领押着一个五花大绑着的大汉,走进了客栈,头领呼延灼得到禀报,马上带人在另外房见审查大汉,找到突破口。这个大汉是从牧场密道去通风报信的!没想到才出密道口,盖好通道口,就被铺天盖地的麻绳捕网盖住,被抓捕捆绑送到客栈。
头领呼延灼让手下收身,大汉身上只有一袋干粮和几张银票和一些散碎银子。问起为什么会从密道出来,大汉理直气壮的说,客栈遭遇马匪袭击,自己是出去官府通风报信,让官府出兵剿灭马匪的。把贼喊捉贼演绎得无懈可击!线索又断了。
就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却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个密道口的一家人和一名从密道出来的人也被带到,“老人家”五花大绑的儿子和儿媳妇,双双跪在头领呼延灼面前,举报马匪的罪行,原来他们一家十多口人,是从西夏国回大宋朝的一个小家族,没想到一路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却在这个看似人畜无害的客栈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一家人拖家带口的来到这个最大客栈住宿一晚,第二天早起两个时辰,就可以到大宋朝城门楼了,因而大家都放松了警惕,被客栈马匪下了蒙汗药和迷香,一家人都被抓了起来,扔进地牢,一家人奋斗了一辈子的财产都归了马匪,爹娘醒过来之后,当看到昏暗的灯光下,一家老小齐齐整整都被捆在一起,孙子孙女都不放过。直接就被气得背过气去,再也没有醒过来。
等他们饿得快要晕厥的时候,下来了五个人,其中一个就是客栈的大掌柜耶律马五,手下拿出大儿子塞在嘴里的布条,大掌柜审问这一家人从何而来,大儿子就把他们一家是从西夏国王城而来,父母趁着还能动弹,带领一家老小,回归大宋朝,落叶归根。又询问了以前在西夏国作何营生,得知一家人几十年都是在西夏国开客栈,就让手下把小孩子的绳索解开,嘱咐大儿子看好孩子,如果胆敢解开绳索,就把小孩子的双手砍了。然后放下一罐水和一罐泔水饭菜,就走了!小孩子拿出大人们嘴里塞着的布条,用勺子先给大人们喂水,然后喂饭,边喂边被旁边爷奶的遗体吓得小声哭泣,被娘亲赶快出声制止了哭泣。
一家人喝了点水,吃了些残羹冷炙,恢复了一些神智,也不知道接下来会是怎么样的结局,心如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