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越一回到镇上,就吩咐附近的小弟们去打听:那条道上有抛锚的大货车,还有车辆维修处也去打听下消息。
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有个瘦高个小弟骑着自行车急匆匆回来,扶着车窗气喘吁吁地汇报:
“越哥,出去检修的师傅打电话回来说,车已经修好。韩科长在国营饭店请他们吃饭呢。”
沈越指尖在方向盘上轻敲两下,嘴角微扬:“知道了。”随手递了一张大团结,“给兄弟们加份肉。”
“谢谢,越哥!”
国营饭店的包厢里,宴席已到了尾声,桌上的菜肴所剩无几,服务员刚送来一壶新沏大麦茶,浓郁的香味冲散了空气中的酒气。
大家都惬意地靠在椅背上,端着茶杯小口的喝着,这喝了酒再喝点茶,是要舒服多了。
段朝看了眼手表,率先起身:“时间不早了,咱们别耽误各位师傅下午工作。”
“不耽误、不耽误,”
“对啊,段同志客气了!……”
大家陆续起身往外走,一行人刚走出饭店大门,等在路边的沈越,立刻看了过来。
当目光扫到人群中的韩硕时,明显怔了一瞬,猛然想起去年唐宋偶然间提过,韩副书记曾托村长关照江宁的事。
怎么就把这茬给忘了!
沈越大步上前,在距离对方一米处停下,礼貌地伸出手:“韩科长您好,我是沈越,前几天托林队长引荐过。”
韩硕皱了皱眉,正要回应,走在最后的江宁和齐江也走出了饭店大门。
见到沈越,江宁也明显愣了下,随即反应过来,连忙快步上前,走到沈越旁边:“表哥,你怎么在这儿?”
韩硕若有所思地挑眉:“他是你表哥?”
“是啊韩科长,”江宁温和的笑道,接着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对沈越说道:“哥,你前几天说的就是韩科长啊?”
沈越从善如流地接话:“对,你怎么在这儿?”
“我和齐哥过来支援啊!”江宁朝齐江那边抬了抬下巴。
段朝看着这出突如其来的意外,也明白过来沈越的目的,但几人站在饭店门口说话,实在有些不妥,便笑着打圆场:
“这儿人来人往的,说话也不太方便。要不找个清静地方坐下聊?”
沈越立即接过话头:“前面拐角有家清源茶楼,环境还不错。不知道韩科长方不方便?”
韩硕目光在沈越身上停留片刻,应道:“那走吧,正好下午没什么安排。”
江宁跟齐江打了声招呼,就跟着三人往茶楼方向走去。
路上,段朝打量着沈越,这人一看就不简单,表哥?故意打趣道:“你们家基因真不错,表哥也是一表人才。”
江宁笑嘻嘻地说:“我也这么觉得!不过我妈和我大姨是远房亲戚,但以前关系特好。”
段朝被他的厚脸皮逗乐:“你还真不谦虚。”
“那不事实嘛!”江宁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
段朝只能无奈笑道:“行吧,你说的有道理。”
走在旁边的韩硕和沈越,也没聊什么,就听着两人闲聊,不由得扬起嘴角。
说笑间几分钟就到了茶楼,正是中午十二点多的光景,大堂里客人也不多,表演更是要一点半左右才开始。
伙计热情地将四人引至二楼的雅间,沈越推开雕花木门,侧身让众人进入,等大家在红木圆桌前坐定后,便亲切的介绍:
“这儿的明前龙井是招牌,都是新茶。要是喜欢醇厚些的,还有武夷岩茶。点心有核桃酥、绿豆糕,今天新做了豌豆黄……”
韩硕手指轻叩桌面:“就来壶龙井吧。\"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沈越又加了几样精致的茶点,吩咐伙计先去准备。趁着伙计离开的间隙,韩硕隐晦地瞥了眼段朝。
段朝立即会意,起身走到窗边推开木窗,朝楼下街道望了望,转身笑道:“这干坐着也是无聊,我下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奇的。”
江宁也立刻站起来,接过话:“我带你去吧,这我还挺熟。”
“行啊!”段朝爽快地应道,顺手整理了下衣服。
两人一前一后走下了楼梯,木制台阶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待雅间门合上,沈越执起青瓷茶壶为韩硕斟茶,琥珀色的茶汤在白瓷杯中微微荡漾着。
他脸上带着歉意说道:“今天唐突了,这杯茶算我给韩科长赔礼。”
韩硕端坐如松,指尖轻触杯沿示意:“客气,前几天事务繁杂,希望沈同志不要介意。”
“不会,韩科长日理万机嘛。”沈越笑容不变,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这绕来绕去,最后还是托了自家媳妇的关系。
他原以为韩硕是个铁面无私的,没想到也会给人情开绿灯。
韩硕也打量着对面这个年轻,穿着普通的黑色衬衣,但锐利的眼神和举手投足间透出的气势,能看出不是个简单的角色。
之所以破例,一部分确实是因为江宁,但更多是对沈越这个人的欣赏。
他早就怀疑过,李鹤洲当初在哈市找人,江宁还去市里参加过培训,怎么可能完全避开那些耳目?
刚刚见到沈越,就顿时明了,肯定是这人在背后周旋保护。
其实韩硕最初一直拒绝与沈越接触,就是觉得这些人都是投机分子,说难听点就是挖社会主义的墙角,利益熏心之辈。
但李鹤洲是什么人?李家的势力在黑省盘根错节,在哈市更是只手遮天,多少干部子弟见了都要绕道走。
可沈越不仅抵住了诱惑,还顶住了这份压力,没有把江宁的信息透露出去,足见此人重情重义、风骨不凡。
正是这份担当,让韩硕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不过赏识归赏识,在原则问题上韩科长可是丝毫不会让步,他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等着沈越先开口。
沈越会意,从包里取出一份手绘的路线图铺在桌上,指着图纸详细说明:“韩科长,这是市里几条主要运输线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