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命体,第一世做了80%的善事,20%的恶事,当80%的善事达到一百这个值,这时候恶事的值大约就只有二十五这个值。”我顿了顿,“假如它这一生的禄值是一百,那么,这个生命体就因为善业满了,该投生新的生命形态了。”
“哈哈,感觉像灵魂脱壳。”言言笑了笑。
“差不多吧。”我顿了顿,“这个新生命体,也许是人,也许是阿修罗,也许是畜生,也许是恶鬼……因为一百这个值不高嘛。这时候,这个新生命体可以因为受善业引,投生为人,投生为阿修罗,也可以受恶业引,投生为畜生,投生为恶鬼……”
“这下我明白你想表达的了。你强调生生世世,就是在说,生生世世,都在累积善和恶,修善多,作恶少,下一辈子可以享受的善业就多,遭遇的恶事就少,对吗?”言言伸了一个懒腰,问道。
“对。这就是很多人很好奇,为什么有些猫啊,狗啊,它们的待遇比很多人享受的待遇还要好。”我嘻嘻一笑,“不过呢,人比较懂得选择行善或者作恶,所以,人如果能坚持善良,后世就能越来越幸福。”
“哈,这种理论,恐怕张委是不可能接受的。”言言笑了,“所以,他一直在及时行乐,作威作福,呃,甚至无恶不作。”
“是啊,如果仅仅这么说,很多人当然不愿意想未来怎样,只想着现在怎样舒服怎样来了。”我耸耸肩,“可张委直接因为作恶太多,死在了粪坑里。这就是老百姓所说的现世报。无论行善还是作恶,当数值累积到一定的情况时,就会出现所谓的现世报了。”
“哈哈,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你为什么特别主张坚持善良,也明白张委为什么作恶多端还能作威作福了。”言言笑着,“所以,你的意思是,张委消耗了他所有的福,消耗了他所有的禄,对吗?”
“福尽祸至,禄尽人亡。”我想了想,“大约意思应该是福禄消耗到了差不多的时候,祸事就出现了,距离死亡也就不远了。在古代,亡,不止表示死,还表示最衰弱的状态。这里有互文的问题。”
“好吧。”言言耸耸肩,“你的意思很明确了,你觉得古代这些认识很有道理,对吗?”
“有很重要的启发。能解释为什么人出生,有的人含着金钥匙,有的人出生就面临苦难和死亡。”我顿了顿,“所以,即使不能完全采信那些理念,也是可以参考着来理解人生很多问题的。至于在人世间的所有行动,我想,正向积累还是负向积累,呃,现在人们流行说增长和负增长,大约能指导我们,积累会实现量变到质变。”
“怪不得你能理解灌园叟。”言言笑着,“看来,他也是不断在量变到质变。”
“对咯,对咯,灌园叟秋公,他的一生不断在积累中质变,花园从零到整,从无到有;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从独享到分享;他自己的人生状态,从人变仙……”我又笑了,“他的人生,就是一步一步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尽管,我们很多人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仙,但灌园叟后来能够放开花园,大家一起共享,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很仙、很潇洒、很飘逸的状态啊。”
我一口气说了一大堆,自己都被自己的分析搞得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