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改革法令的颁布,各地开始筹备学校的建设。然而,资金的筹集并不顺利。一些富商虽然表面上答应捐赠,但实际却拖延时间,不愿拿出真金白银。
“这些富商,只看重眼前利益,对教育的长远意义认识不足。”大臣气愤地向苏璃汇报。
苏璃决定亲自拜访这些富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育关乎新宸的未来,你们的捐赠不仅能帮助孩子们改变命运,也能为帝国培养更多人才,为商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在苏璃的努力下,一些富商终于被说服,开始捐赠资金。但与此同时,师资问题又凸显出来。许多有学识之人对教师这份职业心存顾虑,担心待遇不够优厚,且社会地位不高。
苏璃立刻调整政策,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给予教师们崇高的社会地位,还设立了教师表彰制度。“教师是新宸未来的塑造者,他们理应得到尊重和回报。”
然而,就在学校建设逐步推进时,一些地方官员却阳奉阴违,在学校建设中偷工减料。苏璃能否及时发现并惩治这些官员,确保学校建设的质量?教育普及的道路上,困难接踵而至,她又该如何应对?
商业法典的艰难制定
苏璃在推进基础医疗和教育普及的同时,深知商业繁荣对国家的重要性。她决定制定一部完善的商业法典,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商业发展。
苏璃召集了帝国的商业精英、律法专家以及学者,共同商讨法典的制定。“我们要打造一个公平、公正、开放的商业环境,让新宸的商业蓬勃发展。”苏璃说道。
然而,各方利益诉求不同,在法典制定过程中,争论不断。商业精英们希望法典能给予他们更多的经营自由,而律法专家则强调严格的规范和监管。
“如果限制过多,商业活动会受到束缚,难以发展。”一位富商说道。
“但缺乏监管,市场将陷入混乱,最终损害的还是大家的利益。”律法专家反驳道。
苏璃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努力寻找平衡。“我们既要保障商家的合理权益,也要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对于欺诈、垄断等行为,必须严厉打击。”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修改,商业法典的初稿终于完成。但在公开征求意见时,却遭到了一些传统商会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法典对传统商业模式冲击过大,会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
苏璃能否说服这些传统商会,让商业法典顺利推行?商业法典在实施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实际问题?新宸的商业发展,能否在法典的规范下,迎来新的繁荣?
商业法典的推行风波
面对传统商会的反对,苏璃决定召开一场商业论坛,邀请各方代表参加,共同探讨商业法典的实施问题。
在论坛上,传统商会的会长率先发言:“陛下,商业法典虽立意良好,但对我们传统商会的经营模式冲击太大,许多条款我们难以接受。”
苏璃微笑着回应:“我理解你们的担忧,但商业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法典的目的是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这对所有商家都是有益的。而且,我们会给予一定的过渡时间,帮助你们适应新的规则。”
然而,传统商会并不买账,他们暗中联合起来,抵制商业法典的推行。一些商家开始囤积货物,造成市场供应紧张,物价上涨。
“陛下,如今市场物价飞涨,百姓怨声载道,这都是传统商会抵制法典的后果。”大臣焦急地汇报。
苏璃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一方面下令严查商家囤积货物的行为,另一方面加大对商业法典好处的宣传力度,让百姓和其他商家了解法典对商业繁荣和民生的重要意义。
但传统商会的抵制行动是否会进一步升级?苏璃能否打破他们的联合抵制,让商业法典顺利实施?商业市场的动荡,又是否会影响到基础医疗和教育普及的推进?
军力强化的初步构想
看着商业上的风波,苏璃深知,强大的军力是国家稳定发展的保障。她开始思考如何强化新宸帝国的军事力量。
苏璃与帝国的军事将领们召开会议,说道:“我们的帝国在不断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增多,必须强化军力。”
将领们纷纷表示赞同,但也提出了困难。“陛下,强化军力需要大量的资源,包括武器装备的更新、士兵的训练以及军事人才的培养。目前帝国的财政在基础医疗、教育和商业改革上已经投入巨大,再投入军事,恐怕压力不小。”
苏璃思考后说道:“我们可以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配置。对于武器装备,鼓励国内的工匠研发新的技术,提高武器的质量和性能,同时建立军事工业体系,实现武器的自给自足。士兵训练方面,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率。至于军事人才培养,在各大城市设立军事学院,选拔有潜力的年轻人进行专业培养。”
然而,建立军事工业体系并非易事,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和资金投入。而且,设立军事学院也面临着师资和教材的问题。苏璃能否克服这些困难,成功迈出军力强化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是否会引发其他势力的关注和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