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的市委常委会上,省组织副部长宣读了省委任命文件。掌声中,祁同伟起身鞠躬致谢。散会后,市委书记王军留下他单独谈话。
\"同伟啊,你现在是全省最年轻的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了。\"王军递给他一支烟到:\"省里对你的期望很高,吕州要打造成为汉东省的经济增长极。\"
祁同伟接过烟却没有点燃:\"王书记,我准备启动园区三期扩建工程,同时加强科技孵化器建设...\"
\"这些都好说。\"王军摆摆手,\"我要提醒你的是,位置越高,盯着你的人就越多。最近省纪委收到几封匿名信,反映园区企业环保不达标的问题。\"
祁同伟心头一震:\"这绝对是无稽之谈,我们的环保监测数据...\"
\"我当然相信你。\"王军打断他,\"但政治就是这么微妙。你现在风头正劲,难免有人眼红。\"他意味深长地说,\"特别是...你的老搭档李达康调任光明区后,据说在争取省里对老工业区改造的支持。\"
回到办公室,祁同伟点燃一支烟,站在窗前凝视着吕州繁华的夜景。袅袅升起的烟雾中,他细细复盘着这段时间发生的一切,特别是王军方才那番意味深长的提醒。
烟雾缭绕间,祁同伟的眉头渐渐紧锁。刘省长的谈话,王军的暗示,这些看似平常的交流背后,实则暗藏玄机。
他其实在走出刘和光办公室时就意识到,自己这个吕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工业园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的位置,恐怕早已成为了某些人眼中的\"肥肉\"。
吕州作为汉东省的经济重镇,其核心区的领导岗位向来是各方势力角逐的焦点。特别是他主抓的千亿级产业园区项目初见成效后,这个位置的价值更是水涨船高。祁同伟掐灭烟头,踱步到办公桌前,目光紧盯墙后的汉东省地图。
\"赵家班...\"祁同伟喃喃自语。他清楚地知道,作为省委书记赵立春一手打造的派系,赵家班在汉东政坛树大根深。如今虽正值赵立春与钟正国这位同僚之间的\"蜜月期\",但政治上的平衡往往暗流涌动。自己这个\"钟家女婿\"的身份,在赵系人马眼中,非“赵家班”成员,恐怕就是最大的原罪。
想到这里,祁同伟不禁冷笑。那些觊觎这个位置的人,恐怕早在他提出工业园区产业升级、未来规划时就已经对自己虎视眈眈了。
只是碍于自家大伯钟逸礼当时的地位,才迟迟没有动作。
如今产业园区渐入佳境,成绩斐然,反倒成了催生变数的催化剂。
刘和光提出的\"提拔自己为吕州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看似是提拔,实则恐怕是,代赵立春提出的,与自己的一种政治交换!
通过自己在吕州市的政绩,将自己提半级。好为未来,将自己调任至林城,为赵系人马腾出位置。这种政治交换的手段,他再熟悉不过了。
窗外,吕州的灯火依旧璀璨。祁同伟深吸一口气,脑海中已经勾勒出自己未来变化后的政治版图。如果他的判断没错,最迟明年年中,快则三个月内,他就将告别这座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城市。而等待他的,很可能是林城市委副书记兼(代)市长的位置。
这个认知让祁同伟的内心像是被点燃了一团火,愤怒和兴奋交织在一起,让他的情绪异常复杂。
如果他还在吕州,这个经济繁荣的大都市,凭借着这些年来的卓越政绩,他相信自己迟早会升迁至市委副书记兼常务副市长,乃至市委副书记兼市政府一把手这个的位置上!
然而,突如其来的这场政治交换,虽然将他提拔到了正厅级(代)的位置上,但林城市与吕州相比,在经济及未来发展前景上,简直是天壤之别。
林城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内陆城市,与吕州的繁华和机遇相比,那里无疑是一片荒芜之地。
祁同伟不禁想起了自己这些年,在吕州的努力和付出,那些为了城市发展而日夜奔波的日子,那些与同事们共同奋斗的时刻,如今都成了泡影。他的果实被无情地抢走,他这个“功臣”将要面临被调到了那个,看似高升实则前途未卜的林城市。
坐在椅子上,祁同伟沉思了整整四十分钟。他的脑海中不断闪过未来可能会经历的各种可能。越想祁同伟的心情愈发沉重。但最终,他的目光渐渐变得深邃而坚定。既然游戏规则已经如此,他决定不再抱怨,而是勇敢地去面对。
“好,既然如此,那我就陪他们好好玩一玩!”祁同伟暗暗对自己说。他要在林城市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他都不会退缩,一定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