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一年前,高育良调任秀州市,任秀州市市长,正值祁同伟所提出的长三角经济圈规划如火如荼推进的时期。
(吕州工业园区,并不仅仅辐射本地。还有与魔都的港口、汉南的配套零部件产业相串联等等。)
祁同伟在吕州打造的千亿级产业园区,不仅带动了本地经济,其辐射效应也让周边城市受益匪浅。
秀州,这座经济原本发展滞后的三线城市,在短短的一年内,便因承接了吕州工业园区的部分配套企业,以及物流产业园的落户,经济增速一跃成为了汉南全省前列。
高育良初到秀州时,面对的是一个财政吃紧、城建落后、产业单一的局面。秀州前两任市长因贪腐、和引发群体性事件皆落马,连带着当时的市委书记也被问责,据传明年将退居二线,去省政协养老。一时之间,整个秀州官场人心惶惶,发展停滞不前。
在2000年中旬,高育良刚到秀州,苦思破局之策时,祁同伟给他提了一些建议!
“老师,秀州现在最缺的,一是产业,二是城市吸引力。”祁同伟的声音沉稳而笃定,“企业来了,人才留不住,最终还是白忙一场。”
高育良沉吟片刻,问道:“你的意思是?”
“土地财政。”祁同伟直截了当,“先放开房地产开发限制,用卖地的钱搞基建,提升医疗、教育、交通,吸引人才和企业。企业来了,税收增加,地价上涨,财政自然宽裕,形成良性循环。”
高育良眉头微皱:“这会不会步子有些迈得太大?要知道前任姚市长就是因为拆迁,引发了群体性事件这才……”
“万一因为拆迁再引发群体性……” 高育良忧愁道。
“不会。”祁同伟语气笃定,“长三角经济圈的红利才刚刚开始,平心而论,姚市长他的方法方式并没有错!秀州地价现在处于低位,地理位置上,东临魔都,西临余杭!在未来发展上大有可期!”
“此时正是大开发的最佳时机。只要控制好节奏,给地产企业下达拆迁保护价,不会出问题。”
高育良思索良久,最终点头。
经汉南省政府同意,高育良放宽了秀州土拍政策!政策一放开,嗅觉敏锐的开发商立刻蜂拥而至。秀州原本荒芜的城郊地块,短短半年内被各大房企争相竞拍。土地出让金暴涨,市财政一下子宽裕起来。
高育良没有浪费这笔钱。他亲自督导,将资金重点投入城市基建。
在教育上,引进省内名校分校,新建三所重点中小学,大大提升了本地教育水平。
在医疗上,通过与省人民医院和魔都某知名三甲医院的合作,为秀州带来了两家知名三甲医院分院。及扩建秀州市人民医院、秀州市中心医院,引入高端医疗设备等,大大的提升了秀州人民的医疗救治水平!
在交通上,启动城市高架桥、快速路规划,拓宽主干道,修建跨江大桥,打通城市脉络。
商业上,引进了多家大型商业综合体,配合新开发的房产企业,打造了多个现代化商圈,大大的提升了城市的形象。
高育良上任秀州市市长的这一年来,提出的这些举措立竿见影。原本对秀州持观望态度的企业,看到秀州的城市配套日渐完善,纷纷加大了投资力度。
而随着就业机会增多,外来人口涌入,住房需求激增,房价稳步上涨,土地出让价格也随之攀升。
秀州的经济,也因此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
今年(2002)年初,原秀州市市委书记因历史遗留问题被正式问责,调任至省政协退休养老。这一变动,本就在高育良的预料之中。
毕竟,前两任市长接连落马,作为一把手的市委书记都难辞其咎。更何况,如今的秀州早已今非昔比,省里需要一个更懂经济、更有魄力的人来掌舵。
而高育良,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省委组织部的任命文件下来那天,高育良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窗外日渐繁华的秀州城区,嘴角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这一步,他走得极为漂亮。
从市长到市委书记,看似只是升了半级,但背后的意义却远非表面那么简单。
从市长升至市委书记,这意味着高育良,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与其他十多位地级市的市委书记,站在了同一起跑线!更意味着将来,他是可以“平调”至省会或者副省会城市当一把手的!
而一旦自己到了省会或者副省会城市,这在某种程度上,便意味着,自己将来,可以入常!那个位置(省委书记),自己也不是不能搏一搏!
高育良他知道,自己能顺利上位,除了政绩突出,更得益于祁同伟在背后的运作。
然而,权力场上从来没有真正的安稳。
高育良刚刚坐回自己的位置上,就收到了一个消息——
“赵书记的人,盯上吕州了。” 电话那头,祁同伟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
高育良眼神一沉:“什么意思?”
祁同伟低声道,“他们看中了吕州的发展潜力,想摘桃子。”
高育良听后不禁点燃了一根香烟,在抽了几口后对祁同伟笑着说道:“想摘你这个省委书记女婿的桃子?哪有那么容易。”
祁同伟沉默片刻,缓缓说道:“老师,现在的吕州,已经成了香饽饽。”
“接下来,恐怕不会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