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了!他要这么多奴仆干啥?”
“这一天得吃多少粮食啊?”
“他有那个钱吗?”
村民们纷纷议论。
八百多人,比桑溪村的人都多。
拿什么养他们?
“小芸,你得劝劝通哥儿,就算挣了点钱,也不能这样花。”王婆子对魏芸道。
魏芸摇头道:“通哥儿做事肯定有自己的打算,我能做的就是听他的。”
“你啊,不要什么都听他的,以后你就是他妻子,要学会管着他,不能让他乱花钱,不然哪天带回别人女人都不知道。”另一个妇女道。
魏芸咬着嘴唇:“通哥儿有自己的主意,我哪能管他。”
“你完了。”
周围的村民纷纷摇头。
那些人听了王通的话原地坐下,有家有口的聚在一起,父母搂着孩子,丈夫搂着妻子,都茫然的看着远处大山,等着命运降临。
王通拉着杨奇回到家,道:“一路辛苦了,先坐着歇会儿。”
王通进去拿了一锭银子出来塞进杨奇手里:“别嫌弃。”
杨奇一摸就知道是二两的银子,顿时乐开了花,道:“王大哥你太客气了,我不过是跑跑腿,哪能要你的钱呢。”
“诶,咱们哥俩客气啥?”
王通把银子塞进杨奇手里,道:“以后让你跑腿的事还多着呢。”
杨奇连忙道:“有什么事你尽管吩咐,皱一下眉头我就不是人。”
王通笑着拍了拍他肩膀:“言重了言重了。你我兄弟,不用这么客气。”
杨奇再不怎样,那也是霍希的人,王通自然对他客气点,省得在中间出什么岔子。
向来都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对了,掌柜的说了,粮食随后到,木料青石明天送来。”杨奇道。
“好!替我多谢掌柜的。”王通点头道。
“一下多这么多人,王大哥肯定很忙,我就不打扰了,先过去催催粮食。”杨奇告辞道。
“我送你。”
王通目送杨奇离开,这才回到那群人面前。
看着王通过来,这些人一阵骚动。
有人赶紧站起来,其他人也跟着学,纷纷站起来。
王通抬手往下压了压,道:“都坐下。”
这些人又赶紧坐下。
王通一个个看过去。
这些人里面青壮占多数,少数是老弱,显然是其中一些人的家人。
他们都面带菜色,一个个面黄肌瘦,哪怕那些青壮也都瘦的不成样子,不知道饿了多久。
王通思索着道:“既然来到这,想必你们已经做好准备了。我可以给你们提供吃穿住,相应的,你们需要献上你们的忠诚。”
“从此以后,你们就是我王通的仆人。我要你们活,你们才能活。要你们死,你们就得死。”
“谁要是接受不了,现在离开。”
八百多人你看我我看你,都鸦雀无声,没一个出声的。
正如王通所说,来到这里其实已经做好了为奴为仆的准备,只要管饭,只要不饿死,做什么都行。
有时候这些人其实很简单,他们只要活着,哪怕没有尊严的活着。
“好!既然没人离开,就说明你们已经做出决定。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我王通的仆人。我王通,就是你们的主人!”王通大声道。
周围的村民一阵骚动。
那些人倒是安静得很,显然早就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不过你们也不用悲观,只要做得好,立下功劳,我不仅可以赐给你们土地,还能让你们免去奴籍,成为自由人。”王通道。
有些人的眼睛一下就亮了。
谁不想做一个有房有地的自由人?
原本只以为做一辈子的奴仆,子子孙孙也都是奴仆。
没想到这个年轻的不像话的主人似乎很大方的样子。
但是也有很多人不信。
这些有钱人都是吝啬鬼,既然让自己做了奴仆,哪舍得放人离开。
这时车轱辘声音响起,几辆大车在骡子的拉扯下过来,杨奇走在最前面。
“王大哥,粮食来了。”杨奇道。
他们不敢让那些奴仆一起赶着粮食过来,怕半路给抢了。
“好,麻烦杨兄弟了,卸在空地上就行。”王通道。
十辆大车,一辆大车拉了一千斤的高粱米,整整一万斤。
按照每包一百斤来算,就是一百包,在村子的空地上堆成了一大堆,看的所有人都眼红。
好在高粱米便宜,每斤只有5文钱,总共50两银子。
送走杨奇,王通道:“里长,麻烦你组织一下,做够他们吃的一顿饭。做饭的人每人10文钱的辛苦费。”
孙瑞沉默着应了声,挑了一些人去做饭了。
王通又吩咐道:“王小六,你带几个人去我家,把桌子搬出来,顺便把我房间的笔墨纸砚拿出来。”
王小六赶紧带了两个人去搬东西。
王通这才站在那八百多人面前,道:“有没有识字的?”
片刻后,有个人站起来:“老爷,我、我识字。”
王通看了一眼,这是一个老学究一样的人,穿着一身破破烂烂的长袍,点头道:“还有吗?”
又站起来两个。
八百多人,竟然只有三个人识字,王通都对这个世界的文盲率绝望了。
“你们三个叫什么名字?”王通问道。
“回老爷,我叫薛文究。”那个老学究一样的人赶紧道。
“我叫钱子睿。”
“毛书伟。”
另两个赶紧道。
王通点点头:“你们三个负责把他们的名字都登记上。”
王小六也搬着桌子过来了。
“每个人叫什么,是男是女,多大了,擅长什么,有无家人,原籍哪里都记下来。”
王通吩咐道:“做得好,以后你们就负责做文书工作,不用干累活。”
薛文究三人喜出望外,连忙道:“老爷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做,绝不会出错。”
其他人都羡慕的看着三人。
登记了足足一个半时辰,三人累的胳膊都酸了,这才把所有人的信息登记好。
这时候饭也做好了。
“很好,先去吃饭。”
王通拿着那些记录文册,道:“成年人一碗,孩子半碗,排队领,不许抢。谁抢没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