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1日|阴
早上七点半,我一边刷牙一边在脑子里盘算今天的待办事项。手里的牙刷还没搓完第二轮泡沫,手机就“叮”地响了一下。
是魏鹏发来的微信:“今儿回来,办公室见,准备听我讲相声!”
我嘴角一勾,吐掉泡沫,心说这小子出个差都能把自己当脱口秀演员。
魏鹏是我们部门里典型的“拎得清但嘴碎”的主,去年从天津调来郑州,干活不算特别扎实,但胜在脑子快、人也活泛,是我们日常八卦的主要来源之一。前段时间他被临时抽去支援南昌项目,一去就是一周多,今儿终于回来了。
到了公司,刚打完卡,我还没坐热屁股,就听见他带着拉杆箱从走廊那头哐哐当当地走来,一边喊:“哎哟我回来啦,我的北方胃在南方差点崩溃了。”
我一回头,看见他精神头挺足,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身上那件风衣还带着机场的味儿。他一屁股坐到我旁边,拍了拍我的椅背:“老周,你知道南昌那地儿有多能吃辣不?我第一天就被干趴了。”
我笑:“你不是说你当年火锅涮满红油都不眨眼?”
“那是重庆火锅!那种辣是热烈奔放、像谈恋爱,南昌的辣是埋伏在米饭里的冷箭,像职场斗争。”他说着一边从包里掏出几小袋特产,“喏,给你们带的,藠头和拌粉调料,我吃完觉得人都通了。”
我接过来:“你这么说我还真不敢吃。”
他摆摆手:“别怕,辣是辣,但解压。你看我们那边同事,吃完辣的,ppt都比咱们流畅。”
我哈哈一笑:“你是说辣椒能提高绩效?”
“至少能提高肠胃蠕动。”
他话还没讲完,工位那头的小童就凑过来了:“鹏哥,这几天你那边有什么趣闻快分享下呗。”
魏鹏当即来了劲,拿起一次性水杯,一边接水一边开始讲段子:“第一天到了南昌,刚下飞机,项目负责人小赵带我们吃宵夜。吃着吃着,有个南昌小哥拿了瓶辣酱,没看清是‘爆辣’的,咕咚咕咚倒进去。十分钟后,这哥们脸比手机壳还红,眼泪鼻涕全出来,还跟客户解释‘我们团队不怕吃苦’。”
我正喝水,差点没呛出来。
“还有啊,我们去客户办公室,一进门看到墙上贴着一行标语:‘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辣条’。”
“辣条?”
“对!那是他们老板开的副业,推广口号也跟着上墙了。”
我们几个人笑得前仰后合,小童边笑边说:“这才是企业文化深入员工胃里的典范。”
笑完,魏鹏靠在椅背上,说:“不过说实话,那边节奏真快,客户习惯凌晨两点群聊,早上九点视频会,大家都当睡眠是可再生资源。”
我点头:“北方这边算温吞了,起码还有喘气的时间。”
他说:“有压力才有出路吧,我见那边项目的技术小哥,每人都背个腰枕,泡枸杞,晚饭只吃藕汤,活得像精致社畜。”
这时主管李姐从工位走来,拍拍魏鹏的肩膀:“回来了?报告写了没?”
魏鹏马上正襟危坐:“在赶在赶,今天一定交!”
李姐点点头:“调侃归调侃,报告清楚点,尤其是客户的反馈。上次那个报价单,领导还问是谁核的。”
“是是是。”他马上打开电脑。
李姐一走,他凑我耳边小声说:“我昨天才知道领导根本没看那个报价单,他就是想敲打我。”
我:“你咋知道的?”
他得意一笑:“人事小杨偷偷告诉我,领导那天在洗手间边洗手边唱歌,一点都不像在发火。”
我叹口气:“你啊,这路子歪得越来越精了。”
快到中午,我收到了一个快递,是我爸寄来的,外包装写着“易碎小心轻放”,我知道里面是家里晒的干菜和自家做的腊肠。打开箱子那一瞬间,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我突然有点想家。
魏鹏在旁边闻了闻,说:“你家这腊味正宗啊。”
我说:“你要想吃,我晚上煮点带来。”
他眨眨眼:“行啊,就爱蹭你们农村老哥的饭。”
“你不嫌弃土就行。”
“不嫌,我是从土里走出来的城市青年。”
说完这句,他竟然有点感慨地望了我一眼,然后自顾自低头开始敲报告。
午休时我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妈接的。
“最近咋样?”我问。
“挺好,就是你爸种的辣椒让邻居家的鸡啄了几棵。”
“谁家鸡?”
“张二嫂家的,你爸还说等她回来得‘理论理论’。”
我笑:“那行吧,我要是有空就回去看看。”
“你就嘴上说得轻巧,哪次回来不是要你小姨打电话催?”
我挠挠头,望着天花板,心里忽然一酸,却没回嘴。
打完电话我在公司阳台抽了根烟,雨后的空气还有些湿气,楼下新开的奶茶店传来阵阵吆喝声。
魏鹏不知什么时候也走出来,靠在栏杆边说:“老周,你说人为什么一定要离家?在家难道就不能活得好点?”
我摇了摇头:“可能离家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回去吧。”
他“嗯”了一声,也不再多说。
楼下传来阵阵喇叭声,城市又开始喧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