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2日|晴
今天太阳很大,晨会还没开始,阳光就斜斜地照进了办公室,打在玻璃墙上,晃得我眼睛有些发涩。我刚坐下,就听见主管李姐在前排喊:“周磊,待会你来会议室一下,新项目的临时组名单下来了,有你。”
我一愣,下意识看向魏鹏,他挑了下眉,嘴型清晰地说了个“哟”字。
我点了点头,应了一声“好”,心里却泛起点不太踏实的波澜。
八点半准时开会,李姐点了五个人的名字,我排在第三个。还有两个老面孔,一个是策划的老许,另一个是市场部的小叶,还有技术部那边的胡工——平时没怎么打交道,只知道他脾气倔,写邮件用全英文,哪怕收件人全是中文名。
会议室的空调有点冷,我坐在最靠边的位置,手心却出了一点汗。李姐打开ppt,页面标题是:《“乐业通”小程序优化升级试点计划》。
“这个项目,是总部‘新动能’试点之一,郑州作为A类城市,被选为首轮运营改版的样板。也就是说,做得好,我们部门就能上去汇报;做不好……”她顿了顿,“可能也得背锅。”
这话一出,几个人都轻轻点了点头。我没说话,只是把她的每一页ppt内容都一一记下了重点。
“周磊,你负责用户端调研,尤其是服务使用反馈,还有线下门店配合情况。你以前做过线下促销,有经验,这块交给你。”
我愣了一下:“是长期驻点,还是……?”
“先从三周开始试运行,看数据再决定。”
我点头,说:“好。”
会议结束时已是十点多,几人简单交换了微信,我跟着老许一起走回办公室。他侧头看了我一眼:“小周,年轻啊,这种事儿交给你们挺锻炼人。”
我谦虚地笑笑:“主要是调研,不难。”
“呵,你真以为调研简单?你见过门店员工一边扫地一边应付你问卷的吗?你得把自己当客户、当地痞、当小舅子。”
我心头一紧,知道这是提醒我别掉以轻心。
回到座位,我把调研计划草稿简单列了一下,刚敲了几行,魏鹏就探头过来:“你真要跑线下门店啊?”
我说:“暂定是三周,可能去连锁的那几个点试点问卷。”
“那你有空采样的话,别忘了把附近的早餐铺子也一并打探了,郑州好吃的早点可不少。”
“你就知道吃。”
“哥,人在江湖,吃为先。再说了,你这是苦差事,早点吃好了,一天才有劲。”
我白了他一眼,继续敲文档。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没和大家一起去食堂,而是拎着从昨天快递里带的腊肠干菜自己煮了点,在楼下角落的休息区吃。热气一腾腾地飘上来,带着点家乡的味道。我想起妈打电话时说的那句:“你爸种的辣椒被啄了几棵”,突然有些想回家帮他把那鸡撵走。
吃到一半,小叶从门口路过,停下来闻了闻,说:“周哥,你这饭菜有点香啊。”
我笑:“家里寄的。”
她眼睛亮了一下:“我爸也老寄,不过都是泡菜。”
“泡菜配米饭,那是绝了。”
“对吧!下次给你尝尝我们家的藕带,辣里透甜。”
我们随便聊了两句,她才说:“对了,李姐刚发群了,调研第一站是金水路那家旗舰店,下周一开始跑。”
“收到。”我点头。
下午我坐下来,开始做调研提纲。桌面上堆满了几份过往调研案例,外加我自己拍脑袋写的一些问题:用户平均使用频次?对支付流程是否满意?是否存在重复点击或信息卡顿?……
写着写着,我脑子里不自觉地开始转:三周线下跑店,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对我来说,算是这半年以来工作节奏里的一次“抽调”。说不定……真是个机会。
我把这话告诉了魏鹏,他顿了一下,说:“是机会,但也可能是背锅。你得记住,临时组有功是团队的,有错是个人的。”
我点头,说:“所以每一步,我都得留痕留底。”
“对。”他说,“你小子,脑子转得挺快。”
“你看得起我?”
“我看得起腊肠。”他咧嘴一笑。
晚上下班前,我去打印了几份草稿计划,一页页地摞好,放进档案袋里。路过窗台时,看见外头天已经黑了,办公楼前的小广场人影稀疏,只剩几个送外卖的电动车穿梭而过。
手机响了一下,是李倩发来的消息:
今天怎么样?听说你被调去新项目啦?
我回她:“嗯,是个试点,三周,可能要多跑几个门店。”
她发了个“鼓掌”的表情,又补了一句:“加油宝,我这边今天忙到下午才吃饭。”
我想了想,说:“要不周末视频?”
她回:“好啊,周六晚吧,我在宿舍。”
我点了点头,收起手机,深吸一口气,明天还得准备第一家门店的背景资料。
一出电梯口,夜风扑面而来,天高气爽,街角便利店的灯牌还亮着,我走过去,买了一瓶运动饮料,咕咚一口喝下,嘴角泛起点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