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还挂在草叶上时,李青已经站在合作社的智能监控室里。
曲面屏上跳动着来自西藏高原的实时数据,海拔四千七百米的地热温室在晨光中反射着冷冽的银光。她轻轻调整耳麦,声音在空旷的监控室里格外清晰:\"小陈,把b3区的补光强度再提升5%。\"
屏幕那端的技术员小陈应了一声,冻得通红的脸凑近镜头:\"李社长,昨晚的暴风雪把外接传感器冻坏了两个,不过备用系统马上......\"
\"用一号方案。\"李青打断他,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滑动,\"地热管切换到二级循环模式,滴灌间隔延长到四十分钟一次。\"
菌生顶着鸡窝头闯进来,手里端着两杯冒着热气的咖啡。年轻人眼下的黑眼圈浓得像泼墨,但眼睛亮得惊人:\"王总的设计太神了!高原组刚传回数据,能耗比预期还低八个点!\"他放下咖啡,突然压低声音,\"梨叶姐通宵了,刚把世农组织的评估报告发过去。\"
李青接过咖啡抿了一口,苦涩中带着一丝回甘。窗外,晨光正漫过青山村的田野,给智能温室的玻璃顶棚镀上一层金边。她忽然想起什么,转头问道:\"王轱辘呢?\"
\"在试验田。\"菌生咧嘴一笑,露出两颗虎牙,\"带着国际学校那帮小洋鬼子种麦子呢。\"
试验田里,王轱辘的轮椅停在划定的\"一\"号方格旁。十几个不同肤色的孩子围着他,七嘴八舌地问着问题。他手里托着两粒深褐色的麦种,种皮在阳光下泛着油润的光泽。
\"王爷爷,这是什么种子呀?\"金发男孩马克踮着脚,蓝眼睛一眨不眨。
王轱辘布满皱纹的脸上漾开笑意:\"这是回家的种子。\"他转动轮椅,合金轮圈碾过松软的泥土,在田垄边停下。孩子们默契地递来小铲子,看着他粗糙的手指在土里挖出一个小坑。
铁器入土的闷响惊飞了田埂上的麻雀。一粒跨越赤道的麦种沉入温热的土壤时,老张婶挎着满篮荠菜路过,故意扬声:\"老王头,你那洋轮椅挡我道啦!\"她弯腰抓了把土,撒在刚覆膜的田垄上,\"紧着点,露水重了膜要飘。\"
王轱辘笑着应了一声,继续给孩子们讲解:\"根要扎得深,秆才立得稳。看见没?这分蘖的架势,像不像张开胳膊抱娃娃?\"孩子们咯咯笑着模仿,稚嫩的声音在田野上回荡。
合作社的广播突然响起,梨叶的声音通过扬声器传遍全村:\"紧急通知,世农组织专家组提前抵达,一小时后到访!重复,世农组织专家组提前......\"
监控室里,李青和菌生同时跳了起来。年轻人手忙脚乱地整理数据,李青则快速检查着演示系统。屏幕一角弹出视频请求,是远在澳洲的梨生。画面里,他抱着王青山,Emily搂着王思远,两个小家伙正冲着镜头咿咿呀呀地挥手。
\"妈!听说专家组要来了?\"梨生的声音透着兴奋,\"我刚把牧场的数据打包发回去了,咱们的智能灌溉系统在澳洲节水效果达到43%!\"
李青匆匆应了几句就挂断电话。她快步走向试验田,远远看见王轱辘正被孩子们推着轮椅往回走。阳光下,他灰白的头发像镀了一层银粉,左腿上的支架反射着冷光。
\"专家组提前到了。\"李青接过轮椅把手,\"你来讲地热系统部分?\"
王轱辘摇摇头,拍了拍腿上的泥土:\"让菌生讲吧,图纸他都吃透了。\"他抬头看向李青,眼神温和而坚定,\"我这把老骨头,还是适合在田里折腾。\"
一小时后,合作社的会议厅座无虚席。菌生站在全息投影前,侃侃而谈地热温室的技术细节。李青注意到,这个曾经腼腆的年轻人,如今举手投足间已经有了王轱辘当年的风采。梨叶的影像通过远程系统参与讨论,她栗色头发上的澳洲国旗发卡有些歪斜,但讲解的逻辑清晰有力。
专家组组长,一位银发的法国老人,在听完汇报后站起身:\"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正在见证农业的未来。\"他转向李青,\"你们把最先进的技术带到了世界屋脊,这不仅是中国的成就,更是全人类的福音。\"
掌声雷动中,李青的目光穿过人群,落在窗外那片试验田上。王轱辘的轮椅停在田埂边,他正弯腰查看新种的麦苗,背影佝偻却坚韧。二十多年前那个在暴雨中扛着抽水机奔跑的青年,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但眼中的光芒从未熄灭。
傍晚时分,李青推着王轱辘的轮椅走在村间小路上。自动化农机正返回仓库,发出轻微的嗡鸣。国际学校的孩子们骑着自行车从身边掠过,洒下一串笑声。
\"西藏那边怎么样?\"王轱辘突然问。
\"很好。\"李青轻声回答,\"小陈说第一批小白菜已经可以收获了,当地牧民的孩子第一次吃上新鲜蔬菜。\"
王轱辘点点头,目光投向远处的青山。夕阳给山峦描上金边,云霞像燃烧的火焰。\"七......\"他顿了顿,改口道,\"老张婶说,明天要给我们送荠菜饺子。\"
回到家中,梨叶的视频电话打了过来。她身后是省农科院灯火通明的实验室,桌上堆满了文件和样品。\"爸妈!专家组完全被震住了!\"她的声音因为兴奋而略微发颤,\"他们提议把我们的技术列入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广项目!\"
挂断电话,李青发现王轱辘已经靠在沙发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那本厚厚的笔记本。她轻轻抽出本子,发现最新一页上画着新型地热管的草图,旁边密密麻麻记满了数据。在页面角落,有一行小字:\"给青山和思远留着,等他们长大了看。\"
窗外,最后一缕阳光隐没在山后。合作社的灯光次第亮起,像散落的星辰。智能温室里的补光灯也亮了起来,为夜间的作物提供光照。在这片土地上,生命与希望永远在生长,如同那些深埋地下的种子,终将破土而出,迎向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