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碎面中,映出他指尖与符文之间的空隙。
**叶凌霄的指尖仍悬在铜镜背面符文前一寸,左臂纹路持续剧烈搏动,银金脉络在皮下不断翻涌,似有一股难以抑制的力量要喷薄而出。**就在那弧线即将触碰的刹那,圆盘中央的符文阵列毫无征兆地亮起,一道微光自裂痕处扩散,整座圆盘表面泛起涟漪般的波动。他猛然抽手后撤,剑意自丹田涌出,压住血脉中骤然窜起的灼痛。
沈清璃立即抬手按上他手腕内侧,死息如细丝渗入经脉,缠绕住那股躁动的银金之力。她的指尖微凉,**一道极淡的纹路在接触处一闪而逝。**她未动声色,只将阴流缓缓推进,稳住他体内紊乱的灵力回流。
“别强行共鸣。”她低声说,声音贴着地面蔓延,不惊动一丝尘埃。
叶凌霄闭眼调息,呼吸沉稳。再睁眼时,目光已从铜镜移向圆盘。符文仍在闪烁,节奏杂乱无章,每一次明灭都引得他左臂抽搐,仿佛有根无形的线在牵引血脉深处。他不再试图压制,而是以剑尖轻点地面沟壑,将残余的龙珠之力缓缓注入石砖缝隙。
灵力如细流渗入环形纹路,顺着沟壑流向圆盘基座。刹那间,符文闪烁的轨迹被短暂勾勒出来——并非随机,而是以某种断续的节律在跳动。他凝神捕捉,发现每三次短促闪烁后,必有一次长亮,如同呼吸的间隙。
“不是乱码。”他低声道,“是信号。”
沈清璃松开手,指尖血珠渗出,在地面迅速画出一道微型符阵。七处器具所在位置被血光连接,形成环形光点网络。她以阴流为引,将各节点的灵力波动转化为可视频率。东南角青铜灯盏的光点每隔三息跳动一次,正北木架上的竹简则在每次跳动后微颤半息,如同回应。
“灯盏触发,竹简承接。”她目光扫过光点网络,“其余五处节点皆有延迟反馈,但源头在灯盏。”
叶凌霄俯身,剑尖沿沟壑划至灯座底部。尘垢被轻轻拨开,露出一行阴刻古文:“光三引脉,息一归元”。字迹极小,深嵌石中,唯有以特定角度才能看清。
“三光一息。”他默念,抬头望向圆盘,“符文闪烁也是三短一长。”
沈清璃点头,指尖血珠再次滴落,封入符阵核心。她闭眼感应,片刻后睁眼:“灯盏灵力微弱,需外力激发才能维持节律。若中断,其余节点将失联。”
叶凌霄站直,将剑收回鞘中。他抬起左手,掌心向下,悬于圆盘上方。左臂纹路微微发烫,但未再剧烈搏动。他不再以血脉强行共鸣,而是以剑意为桥,将龙珠残韵导入地面沟壑,模拟灯盏的三息节律——三缓一急,节奏如心跳。
符文阵列应声而动,蓝光随节律闪烁,频率与灯盏光点完全同步。圆盘边缘一道此前未被注意的细小符文泛起幽蓝光泽,如同被唤醒的沉睡编码。
“有效。”沈清璃低语,右手短刃轻划地面,标记出蓝光符文位置。她指尖微动,阴流自掌心渗出,贴地探向玉鼎残片所在节点。血珠在接近时忽然凝固,形成微型龙首轮廓,悬浮于沟壑之上,不散不化。
她未惊,只将血符封入玉简裂痕。玉简表面新添的锁链纹路微热,但未延伸。她抬头看向叶凌霄:“死息与龙脉残息存在某种呼应,但需特定频率才能激活。”
叶凌霄已退后一步,目光落在圆盘中央凹槽。那不规则的嵌痕边缘磨损严重,显然曾承载某物。阳流与阴流交汇于核心,方能开启锁脉机制。
“试试同步。”他说。
沈清璃会意,掌心覆于玉简裂痕,死息缓缓渗入。她以血为引,将阴流频率调整至与灯盏节律一致——三缓一急,但气息下沉,如死水回旋。与此同时,叶凌霄将龙珠之力注入沟壑,阳流外放,形成稳定基频。
两股灵力在环形沟壑中交错前行,一阳一阴,一升一降。当它们在圆盘正下方交汇时,符文阵列骤然亮起,整座圆盘表面泛起银蓝交织的光晕。中央裂痕处,金光浮现半息,映出一道残缺图纹——形似断裂的龙脊,脊柱中央有一处缺口,如同被强行截断。
光晕消散,符文归于沉寂。
叶凌霄左臂纹路缓缓冷却,皮肤下的银金脉络退回手腕。但他未察觉,那纹路已悄然延伸至手背,隐没于指缝之间。
沈清璃收手,指尖血珠干涸,留下一道细痕。她盯着圆盘中央的凹槽,声音极轻:“那东西,原本是用来接续龙脊的。”
叶凌霄未答。他弯腰,以袖角擦拭剑柄,动作平稳。剑柄上沾了一抹暗红,是先前握剑时渗出的血,已被尘土混成褐色。他未多看,只将剑重新系于腰间。
沈清璃走向铜镜石台,未再俯身。她站在三步之外,目光扫过镜面碎痕。铜镜背面符文仍泛着微光,与叶凌霄左臂纹路同频闪烁了一瞬,随即熄灭。
“你刚才看到什么?”她问。
叶凌霄抬眼,正对上铜镜残片中自己的倒影。指尖微动,袖口滑落半寸,露出手背——一道银金细线正缓缓隐入皮肤。
他未回答。
沈清璃的目光落在他手腕上,死息悄然凝聚于掌心。
铜镜碎面中,倒影的嘴角微微抽动,像是想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