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萨郊区的别墅区藏在一片缓坡之后,出租车在别墅区外围的铁艺大门外停下。
林观潮付完车费,刚推开车门,就被一阵带着薰衣草香气的风裹住。
她正低头整理裙摆上的褶皱,一声低沉而熟悉的呼唤突然传来:“林小姐?”
林观潮抬头望去,只见不远处的梧桐树下,站着一个身形挺拔的男人。
是贾斯珀。
他今天穿着一件米白色的亚麻衬衫,袖口随意地挽到小臂,露出线条清晰的腕骨。
浅棕色的头发没有刻意打理,几缕碎发垂在额前,阳光落在他的发梢,镀上一层淡淡的金光。
他的五官本就精致,灰色的眼眸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像蒙着薄雾的湖面,多了几分温度。
“贾斯珀?”林观潮有些惊讶,她没想到贾斯珀会亲自来门口接她,“你怎么会在这里?”
贾斯珀朝着她走近,脚步轻缓,像是怕惊扰了周围的宁静。
他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容,这对素来表情寡淡的他而言,已是难得的温柔:“这里的别墅布局很复杂,岔路多,我怕你第一次来会走错路,索性过来等你。”
他说着,上前一步,很自然地接过林观潮手里的画夹,“里面是你带来的作品?”
林观潮点头,心里泛起一丝暖意。
她当然知道,“怕走错路”只是贾斯珀的借口——他是想趁着这段路程,和她聊聊沙龙的细节,让她提前熟悉环境,避免尴尬。
这种细腻的体贴,与他外表的孤傲截然不同,让林观潮更加确定,他是个外冷内热的人。
“谢谢你,”林观潮笑着说,“提前见到你,我心里踏实多了。”
两人并肩往别墅走去,脚下的石板路两旁种满了薰衣草,淡紫色的花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一片流动的紫色海洋。
空气里弥漫着清甜的香气,混合着泥土的湿润气息,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
走到别墅门口,林观潮才发现这栋房子比想象中更有韵味。
浅灰色的外墙爬满了绿色的藤蔓,藤蔓间点缀着白色的小花;门口的木质门廊上挂着两个复古的灯笼,灯笼上画着简单的油画图案。
贾斯珀推开厚重的木门,“吱呀”一声,门后传来轻柔的音乐和低声的交谈声。
别墅内部远比想象中开阔,挑高的屋顶悬挂着一盏巨大的水晶吊灯,阳光透过墙面的巨大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格外温暖。
靠墙的位置摆满了画架,上面陈列着其他艺术家的作品:有印象派风格的圣萨街景,色彩浓烈而奔放;有抽象派的人像,线条扭曲却充满张力;还有几幅写实主义的静物画,细节刻画得栩栩如生。
室内已经聚集了十几个人,大多穿着休闲却不失格调的服饰,手里或拿着画笔,或端着酒杯,三三两两地围着画布交流,低声的讨论声与画笔摩擦画布的“沙沙”声,还有角落里唱片机传出的爵士乐,交织成一幅充满艺术氛围的画面。
贾斯珀没有直接带林观潮走进人群,而是带着她轻轻往角落走去。
角落的画架上放着一幅未被标注作者的油画,画的是圣萨老城区的雨夜。
深灰色的天空下,路灯的暖光透过细密的雨丝,晕开一圈圈光斑。画面的角落,还有一把被遗忘在长椅上的黑色雨伞,伞面上沾着水珠。
整幅画没有人物,却透着一种孤独又温暖的氛围感,像是在讲述一个未完的故事。
“这幅画……”林观潮凑近画布,目光落在雨丝的刻画上,忍不住开口,“光影处理太妙了。雨丝的朦胧感用淡灰色的薄涂表现,而路灯的实感用厚涂的暖黄色突出,虚实对比间,像是能让人听到雨声落在伞面和地面的声音,甚至能感受到雨夜的微凉。”
贾斯珀站在她身边,灰色的眼眸里闪过一丝惊喜,像是找到了知音。
他一直觉得这幅画的精髓在于“氛围的传递”,却很少有人能如此精准地捕捉到——大多数人只会夸赞色彩的搭配,却忽略了光影背后的情绪。
“你很懂光影,”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尤其是对‘情绪光影’的理解,很敏锐。”
他没有说的是,这幅画正是他三年前的作品,当时他刚经历母亲离世的痛苦,独自在画室待了一个夜,创作了这幅画,却一直没敢标注作者,怕别人读懂画里的脆弱。
“其实我只是更关注‘细节里的情绪’,”林观潮转过身,看着贾斯珀,语气认真,“比如这幅画里的雨伞,它不是简单的道具,而是‘孤独’的象征——或许是有人忘记带走,或许是特意留下,这种留白让画面有了故事感。就像东方水墨里的‘飞白’,看似空白,实则藏着更多想象空间。”
贾斯珀的心猛地一震。
他创作这幅画时,确实想通过雨伞传递“孤独”的情绪,却从未与人说起过。
而林观潮,仅仅通过观察,就读懂了他藏在画面里的心思。
这种灵魂层面的共鸣,让他觉得既惊讶又温暖。
他突然想起,自己少年时曾读过一首法国诗人的小诗:“当风读懂了花的摇曳,当光看懂了影的徘徊,当你眼中的星,恰好落在我心底的海——那便是命运的留白。”
那时的他,对这种浪漫的诗句不以为然,觉得太过矫情。
可此刻,看着眼前的林观潮,那些尘封的句子突然变得生动起来,像是为她量身定做。
他看着她认真谈论艺术的侧脸,心里某个坚硬的角落,正被这份共鸣悄悄融化。
两人的对话吸引了周围几位艺术家的注意。
一位头发花白、戴着圆框眼镜的老画家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支沾着颜料的画笔。
他看着林观潮,眼神里满是好奇:“这位小姐是?贾斯珀,你怎么不介绍介绍?”
“这位是林观潮小姐,来自中国的画家,”贾斯珀介绍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她对光影和色彩的理解,很有自己的想法。”
接着,他又转向林观潮,“这位是马库斯先生,圣萨本地很有名的风景画家,擅长用色彩表现情绪,他的《阿尔卑斯的雪》在去年的国家美术馆展出过,你应该看过相关报道。”
马库斯笑着摆了摆手,语气谦逊:“都是过去的事了。”
他打量着林观潮,目光落在她手里的画夹上,笑着说:“噢,原来你就是贾斯珀之前提到的‘有灵气的东方画家’。刚才听你点评这幅画,很有见地,尤其是对‘情绪留白’的理解,很独特。不知道你带来了自己的作品吗?我们都很想看看东方艺术家眼中的圣萨,肯定和我们这些本地人的视角不一样。”
周围的艺术家们也纷纷附和,眼神里满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