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重刋道藏辑要

南华眞经

周漆园吏庄周着     海阳复圭子程以寍注疏

杂篇外物第二十六

狥外则伐生损道有钓利者有盗儒者均之不知神圣自全之道惟得意忘言之人而始可与言内而忘外

外物不可必凡不言性命而言形色人与物皆外物也外物有成必有亏无论善者恶者忠者孝者不孝者均之

不免而不可必也故龙逢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纣佞臣死桀纣亡人

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於江吴王戮之褁鸱夷而浮之

江苌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爲碧周灵王臣被放归蜀刳肠而死藏其血於

地三年化爲碧玉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已忧股高

宗子逐於後母而曾参悲误斵瓜根大杖几死以上俱外物之不可必者木与木相摩则然

木火同侣火阴根阳寄位於木因动而发反伤其母金与火相守则流金本至坚见火则流阴阳

错行则天地大絯音骇於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阴阳

杂其气郁而不伸则雷雨交作或焚树木所谓水中有火也乃五行之不可必者有甚忧两陷而无

所逃至人修眞五志之火一时俱伏不知道者甚忧两陷於利害之中无所逃遁人事阴阳之患两者交相陷也螴

蜳音陈淳不得成怵惕不自安也心若县音悬於天地之闲慰睯音昬沈屯抑郁

陷溺也利害相摩生火甚多众人焚和利害交战燥急心??甚於焦火故焚伤其至和

之气月固不胜火於是乎有僓音颓然而道尽月水母也尙在天涯喻远水不能救

近火於是惟有頽然衰毙而生道尽矣庄周家贫故往贷粟於监河侯监河侯

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

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

子何爲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犹云水官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

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

耳若然可活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鱼之肆庄子贷粟明养生者止於活身

而不必务有余意鱼以水爲天所与者惟水而已一失水则失其所与而无处所矣枯鱼乾鱼也肆处所也任公

子爲大鈎巨缁五十犗音界犍牛也以爲饵喻经世者期於大成蹲乎会稽投

竿东海旦旦而约期年不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鈎錎音陷没

而下惊扬而奋?音须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

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音昔之乾肉也自淛音浙河以东苍梧以北莫

不厌若鱼者已而後世辁音权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吿也夫揭

竿累趋灌渎守鲵鲋其於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於

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於世亦远

矣喻言有大抱负者必有大设施有大设施者必有大成就厌饱饫也辁才小才也累小绳也泷渎田中灌水之渎鲵鲋小

鱼也文气跌宕与巨鱼争雄摘文之士允宜熟读儒以诗礼发冡诗礼古人之陈迹也犹冡爲古人之

臭腐也取陈迹而称迷之何异於发冡而窃古人之臭腐哉大儒胪传自上语下曰胪自下语上曰传故殿

试唱名曰胪传大儒呼小儒亦曰胪传此爲游谈窃先生之绪余者发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

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不须解其裙襦口中有珠在焉诗固有之曰引诗以证

口中有珠青青之麦生於陵陂音披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爲讥富者生而鄙

吝死後含珠以下大儒语小儒之言计取珠之法接其须擪音压以手按之其?音??颐下儒以

金椎控开也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诗礼乃古人口中之珠世儒教子弟窃而取之

又欲其不失古而无损惑哉老莱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吿曰有人

於彼修长也上而趋促也下末偻背微偻而後耳耳帖脑後视若营四海蒿目

而忧当世不知其谁氏之子老莱子曰是??也召而来仲尼至曰

??去汝躬矜身矜持也与汝容知动容知虑斯爲君子矣仲尼揖而退蹙

然改容而问曰业可得进乎老莱子曰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骜

音傲万世之患抑固窭邪亡其略弗及邪骜放也不忍一世放心忧万世岂其命当

窭耶抑其知虑不及此耶惠以欢爲骜终身之丑中民之行进焉耳相引

以名相结以隐以恩惠买人之欢爲自得甚可丑也常人之行进於此以耳语耳相引以名也或推心置人腹

中或施恩於人所不知相结以隐也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闭其所誉

不忍一世之伤者莫若尧坐至一世之伤者莫若桀是尧而非桀斯毁誉生吾尧桀两忘则无毁无誉矣反无非

伤也动无非邪也教化必以其渐民亦归正而不觉如顿欲反斯世於唐虞民必以爲骇而伤其天顿欲鼓

动其民舍旧而从新民必放逸而趋邪然则圣人将奈之何哉圣人踌躇以兴事以每成功

奈何哉其载焉终矜尔圣人豫若冬涉川犹若畏四邻踌躇而不轻爲所以往往有成功今汝奈何哉

不忍一世之伤而以万世事自任哉终见其矜持而徒劳尔宋元君夜半而梦人披发闚

阿门曰予自宰路渊名之渊予爲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余音豫且

音趋得予元君觉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君曰渔者有余且乎

左右曰有君曰令余且会朝明日余且朝君曰渔何得对曰且

之网得白龟焉其圆音员五尺君曰献若之龟龟至君再欲杀之

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乃刳音枯龟七十二钻而无

遗筴仲尼曰神龟能见梦於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

十二钻而无遗筴音策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

所不及也神知根於有生之前数定於有生之後老子曰自吾无身复有何患外其身则不囿於数矣虽有

至知万人谋之虽有至知不如与万人谋之合众知以爲知也鱼不畏纲而畏鹈鹕音提

胡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网大而无情犹之万人谋也鹈鹕小而有情犹

之一人智也鱼之畏鹈鹕者畏有情耳小知任已大知任物人能去其任已之知则大知自现善者自善吾不知其善也

人能不有其善而去之则众善毕集而自善矣婴儿生无石师而能言与能言者处

也此习俗之移人见人虽有知亦当与众谋之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

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吕吉甫曰世情以有知有能者爲有用无知无能者爲无用而不知无用者乃

有用之所自出也夫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厠音侧

足而垫音店掘也之致黄泉人尙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

无用之爲用也亦明矣足之所步践地几何必有余地而後始敢於徐行濶步若掘余地至黄泉则人

不敢行无用之用此爲最着庄子曰人有能游且得不游乎人而不能游

且得游乎游卽云游也出家之意人生根器有利钝故游有能有不能胸次飘洒者自然是出世之人尘根太重者

自然是入世之人夫流遁之志决絶之行其非至知厚德之任与音余

覆坠而不反火驰而不顾大抵世缘难断私欲易牵流遁之志决絶之行乃至知厚德之所任常人

不能也夫堕物者谁不反顾火逸者希不顾家今独不然而後可以与游虽相与爲君臣时也易

世而无以相贱故曰至人不留行焉吾观尘世虽一时之闲有贵有贱名爲君臣易世之

後何贵何贱故至人等爲浮云而庙堂之闲无辙迹也所谓人有能游者且得不游乎夫尊古而卑今

学者之流也且以狶音喜韦氏之流观今之世夫孰能不波唯至

人乃能游於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己彼教不学承意不彼夫人

有古今学无古今尊古而卑今者俗学也上遡狶韦下及今世前浪後浪也後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夫孰能禁其不波

波相逐乎惟至人知之游於世而无所偏倚顺於人而不失已居尘出尘也彼教不能游也至人岂惟不学之卽时或承

不能游之意而我自我也彼自彼也岂爲彼教所移哉目彻爲明耳彻爲聪鼻彻爲颤

音鸇口彻爲甘心彻爲知知彻爲德凡道不欲壅壅则哽哽而

不止则跈跈则众害生人耳目口鼻心知不爲声色臭味所壅则爲聪明爲颤甘爲知德壅则哽而不

通不通则相蹍践得失交战众害因之以生也物之有知者恃息其不殷非天之罪

天之穿之日夜无降人则顾塞其窦人息存则生息去则死息之出入随子午以消长循

阴阳而左右不殷气不盛也天爲人穿其孔窍有升有降人顾自塞其窦俾眞元之气不能与天同周流也哀哉胞

有重阆音浪心有天游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豀音奚心无天游则六

凿相攘大林??山之善於人也亦神者不胜陆西星曰此言虚之爲用胞人身脬

膜也重阆空旷之地所以行气者人心亦然中常清净便爲太虚故曰心有天游於室亦然故室有虚空然後长幼各适

不然则妇姑勃豀而怒争矣以况人心而无天游则六凿攘夺终无寍已六凿卽六贼也元神被扰欲求幽静之地以自

安故见大林??山卽以爲善也精神不能胜之故也若吾之精神足以胜之何爲善之哉德溢乎名名溢

乎暴谋稽乎誸音弦知出乎争柴生乎守官事果乎众宜上德不德故无

名有名则德之溢而如水之满也表暴不藏则名之溢也誸急也御下急则人思以智巧当之故用稽彼此交争则智虑

所由出也执滞於物故柴塞於胸中而与物爲梗官者司也谓司事者或宜於一人而不宜於众人则不可果决惟众宜

而後可果断行也春雨日时草木怒生铫鎒於是乎始修草木之到

植者过半而不知其然春雨时若草木沛然而怒生生之速也农人当此时尙知修田器以治田大修

行人不知仿仙师设丹房器皿以采药而接命也独不闻草木之子入土曰种根入土曰栽折彼枝而插此枝上曰到植

草木无知尙可以老而接嫩况人爲万物之灵而命不可接乎故祖师之插梅寄柳亦本乎易之枯杨生稊耳子得仙师

之传而知其然惜人未有信其然者而不思接命何也静然可以补病眦??音恣灭可以

休老寍可以止遽虽然若是劳者之务也非佚佚作逸者之所未

尝过而问焉人知静功而行之则火降水升其病自己眦??灭其嗜慾则老境自安静能鎭动故一止可止众止

遽急遽也皆有病而求药也若佚人则不待遽而先安於止故劳者之务佚者未尝过而问焉圣人之所以

駴音戒天下神人未尝过而问焉贤人所以駴世圣人未尝过而

问焉君子所以駴国贤人未尝过而问焉小人所以合时君子

未尝过而问焉佚者兼神圣而言神圣不同迹贤人君子不同者才君子小人则有义利之分矣駴与骇同耸

人之视听也问讲求也承上而言劳者之务佚者不问则圣人之事神人不问可知君子贤人小人愈失愈下故其所不

问者不过礼乐文物之具小人则惟术数而已道不同不相爲谋是故有过而不问者演门有亲死者

以善毁爵爲官师其党人毁而死者半尧与许由天下许由逃

之汤与务光务光怒之纪他音陀闻之帅弟子而踆音存鄙薄之义於窽

音欵水诸侯吊之三年申徒狄因以踣百仆二音河演门地名善毁是亲死而哭之

哀者上之人以爲善毁爵之而爲官师其党慕之毁而死者过半不得爵而反以丧其生则好名之过也若乃许由避尧

纪他闻之而踆窽务光赴渊申徒狄因之而自沈何爲哉则二子始作俑也名也者非圣人之所贵也故至人无名人不

得而慕之焉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兎得兎而

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

言哉筌鱼笱也蹄兎?可以取兎者旣得则无用矣以言寓意得意则可忘言矣惟忘言之人可与言而行不言之教矣

释氏云渡河须用筏到岸不必船仿此

复圭子曰天下物有内外内者可必而外者不可必也若祸

自外来忠佞同尽如以忠者爲必报与则伍员不沈於江苌

弘不化爲碧如以孝者爲必达与则孝已不忧其逐而曾参

不悲其伤岂惟人事不可必木非火也木与木摩则火生而

然金非水也以火而守金则金熔而流犹爲顺也如阴阳错

行则天地大骇雷雨交作水中有火大槐可焚此天地之水

火也而人心忧甚则水生焉溺於渊犹可游也两陷於方寸

之水无所逃也栋宇焚於祝融犹可救也利害相摩心火生

焉焚和甚多月中之水不能解人心之火听其无可救药而

生理绝矣庄周家贫往贷粟於监河侯监河侯欲候邑金以

三百贷之庄周作色曰周昨来视车辙中有鲋鱼曰我东海

之波臣也君安得升斗之水而活我哉庄周曰我将游吴越

之王激西江之水而活子可乎鲋鱼作色曰我失其常处得

升斗之水则活耳与其远而待西江之水来不如早索我於

枯鱼之肆近而得生之爲愈也然则养生家身中有眞水不

能醍醐灌顶而五气朝元也惜哉任公子爲大鈎巨缁五十

犗以爲饵投竿东海大鱼食之海水震荡任公子得若鱼而

腊之以爲後世讽说者之惊吿况矜小说以干县令者不如

大道以经世也又明矣诗礼古人之陈迹也而所以迹非诗

礼也精神也今人诵读古人之诗礼者何异於发古人之冡

得其臭腐而不能得其精神也小儒曰未解裙襦是未见其

典藉也口中有珠卽诗礼也小儒有诗讥大儒曰青青之麦

生於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爲是嘲其生不能救世而仅

以诗礼传後也千古而下有读其书者曰无伤口中珠是摹

其陈迹而遗其神理也可乎哉老莱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

於途反以吿曰有人於彼修上而趋下未偻而後耳视若营

四海不知其谁氏之子老莱子曰召而来仲尼至老莱子曰

??也去而矜躬与容知斯爲君子矣仲尼曰夫子之业可得

进乎老莱子曰夫不忍於一世因而忧万世者非其命之穷

也乃其知之不及此也不知以利买人之欢者中民以爲德

之进也以名引人以隐结人者是誉尧而非桀也吾以爲不

如两忘而无毁无誉故急欲反斯世爲唐虞者适以凿人之

眞性急欲以仁义而动人者适以启仁义之邪径惟圣人能

无爲而後能无不爲彼泽不及一世而欲齐万世徒劳而无

功也宋元君夜半梦人诉之曰予爲清江使者至河伯之所

适有余且获予觉而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因访渔者余且

召之至曰渔何得且对曰得白龟焉命献之杀之以卜七十

二钻而无遗筴仲尼曰神龟能见梦於元君而不能避余且

之网数也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筴而不能避刳肠之患亦

数之无所逃也如是则知有所通必有所困神有所及必有

所不及也故一人之知不如万人之谋亦犹鱼之知畏鹈鹕

而不知畏网耳何也小知者大知之害故去小知则明有善

者反爲善之累故去善则愈善婴儿不必学言而自能言与

能言者处也何也不能言者大言之根也无用者大有用之

基也足之所践其地几何其不及践者乃践者之大用以爲

壮行之本也无用顾不重与庄子曰人之根器有利钝出世

之士游于方之外且得拘于方之内乎入世之人志在方之

内且得游于方之外乎夫云游卽流遁之志决絶之行非至

知而有觉厚德而有道气者不能非覆坠而不反火逸而不

顾者不能吾观尘世一时之君臣有贵贱而易世何贵何贱

故庙堂之上无至人之辙迹夫古之不能不今亦犹水之无

平不波也惟至人可方可员正行而不倚旁行而不流非一

彻尽彻者安能目明耳聪鼻颤口甘心智知德乎彻则不壅

故道不欲壅壅则犹噎者之哽而不通其食必爲人所跈而

百病集也一呼一吸人之一息也一升一降气之上下也天

固与之人固塞之何哉胞无重阆此一气不能周流心无天

游则六凿相攘而不安不然神扰者何喜得??山之善地若

吾神果静世途自闹吾心自寂何善之有哉德不欲溢名之

溢者必自累也谋贵容与稽乎誸者必其御下急也知识出

於争竞执滞生於拘守司事者宜於一人不如宜於众人之

果决也春雨日时阴阳和也草木之兴沛然何异於怒而生

乎种植者固多而倒植者过半草木无知尙可移接莫知其

然而然人知接木之理当知接命之道我命由我不由天矣

静功可以却病灭恣可以休老大定可以止遽劳人之所务

也逸者未尝过而问焉神圣不同者迹贤人君子不同者才

其未尝过而问者均以德言也君子小人则以义利分矣其

未尝过而问者道不同也宋人居丧有善毁而得爵者党人

因毁而死者半许由务光均闻让天下之语一洗耳一投渊

纪他与申徒狄闻之因而踆水沈河皆名爲之崇也孰知至

人无名乎筌蹄所以取鱼兎旣得鱼兎则筌蹄可忘立言所

以达意大意已得则言语亦可相忘安得忘言之人而与之

崇无言之教哉

杂篇寓言第二十七

此庄子自叙其作经之旨人当以闻道而先人如颜成子游学道九年而臻大妙之境不可如影之待形甲蜕之离

而不复合则影灭然待之中又有待焉不可如影之必待火日须臾而阴夜代之则影又灭矣人之形体犹影也生

犹火日也死犹夜阴也元神去而躯壳存何异蜩甲与蛇蜕乎而强阳安在哉庄老此喻提醒人当急急觅侣伴访

仙师而求长生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音支言日出和以天倪此篇先生自叙立言之意寓言犹诗

之比体所言在人事而所指多在大道卽孟子言近而旨远之意郭象谓托之他人寓言非也所言者浅故十言而九见

信重言谓借重上古帝王大圣大贤之言以取信者十居其七也巵言犹巵酒易於入人之口以况巵言易於入人之耳

也和者和合也天倪者人天性之端倪也以巵言和合天倪而出令人鼓动其性天耳寓言十九藉外

论之亲父不爲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

人之罪也谈性谈玄人多不悟故不得不爲寓言藉外物论之卽下根钝器闻之必悟矣故谈道不可以直言犹亲

父之不可誉其子也非吾之好爲寓言之咎乃下根钝器者之自取其咎耳与已同则应不与已

同则反同於已爲是之异於己爲非之重言十七所以已止也言

也喜同而恶异人之常性是同而非异亦人之常情故借重古人之言以止之是爲耆艾年先矣而

无经纬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人而无以先人无人道也

人而无人道是之谓陈人我以耆年爲重者以所闻先於我非以年也经纬天经地纬也本末大道

之本末也此而先人则人信之人而不闻道则是无以先人也太上云识得人跳出尘无人道也之道乃天何以生人人

何以完其精气神而爲眞人也不然则亦一陈人而已犹古诗所谓陈死人何重之有巵言日出和以

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穷年巵巵酒也以美言入人之耳曰巵言日出日新而不重复之谓和如和羹

之和曼衍如草曼水衍生息不竭以此言而消??月也不言则齐是非同异惟此言则归於一理齐与

言不齐齐者一也一则忘言矣若一而有言则不一矣言与齐不齐也不言则一设涉於言则一而不

一矣故曰无言彼我之见原自不齐故不若不言以待其自齐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

圣人有有言之言有无言之言此则言其无言故如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终身不言非缄

默也圣人有无言之教卽无言若有言也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

然有自也而不然天下之可不可然不然皆有自恶乎然然於然我无然然於物之所然

恶乎不然不然於不然我无不然因物不然恶乎可可於可恶乎不可不

可於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非巵

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凡人所谓可不可然不然皆有自来因其所然所可则物之无不然

无不可者可得而齐所以能久也若非我以自然之言调和众口而与之同爲是非寍能要诸久远哉万物皆

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

倪也又自物理而论胎卵湿化物种有万形虽不同然皆自无始以来形形相禅始终循环莫可得而比拟者要皆以气

聚而生气散而死於不齐之中有至齐在焉是之谓天均庄子谓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

而六十化始时所是卒而非之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

非也惠子曰孔子勤志服知也勤志卽敏求之意服知谓行其所知庄子曰孔子

谢之矣已谢去此事而其未之尝言此不足以言之孔子云夫受才乎大本

复灵以生鸣而当律言而当法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

人之口而已矣夫才受於大本是天降之大才非小有才之才也且其才皆由性灵以生德以济乎才也时而

有鸣以彰志皆合於音律时而有言以范世皆中乎法则利义陈前不能淆好恶是非不能混皆是以言教也止能服人

之口不能服人之心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音悟迕也立定天下之定已

乎已乎吾且不得及彼乎不以口服人能使人心服而不敢违逆者是必无言之教也而人心乃定

矣吾立定以心服而定天下之定道其止於此乎止於此乎吾且不得而及彼至人心服之教乎已上皆孔子言曾

子再仕而心再化谓心化於禄也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三釜之粟禄之薄也

亲及而亦乐後仕三千锺不洎音计及也谓以厚禄不及其亲也吾心悲亲不及禄虽厚

而亦悲弟子问於仲尼曰若参者可谓无所县其罪乎县音玄曰

旣已县矣夫无所县者可以有哀乎彼视三釜三千锺如鹳雀

蚊虻相过乎前也林希逸曰弟子问曾子此言有系累之罪否疑其前後两变有悲喜也旣已县矣言只此

悲喜便是有系若无系则外物过前犹蚊虻而已岂足悲喜乎必进此一步然後爵禄不入於其心而一尘不挂矣颜

成子游谓东郭子綦音其曰自吾闻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从

三年而通四年而物五年而来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

而不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大妙野返其朴也从顺也是非好恶无所逆也通者无我无人无障

碍也物如槁木无情识也来谓非幻非灭如往之有来也释氏之如来本此鬼入与鬼同其屈伸天成与天同其造化然

又有个未始有天未始有人未始有物未始有始也者故八年九年工夫愈细不知有死不知有生乃入於妙入於大妙

则与道合眞矣不知死是不死也不知生是不生也释氏不生不灭本此生有爲死也劝公以其

死也有自也而生阳也无自也而果然乎恶乎其所适恶乎其

所不适生则有爲死则无爲有死生之见自私者也若劝之以公而无私则不知有死矣生而爲死之所自故圣人外

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能成其私所以劝公也夫人皆以其死也有自也谓有大司命以宰之也而生阳也俄而自无而

有疑其爲无自也而果然无自乎不知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必然之理夫人惟听造化爲陶冶耳适者往也恶乎以生爲

得所当往而适其生乎恶乎以死爲不得所不当往而不适其死乎不敢与造化争衡也天有厯数地有

人据吾恶乎求之此以造化之不可知者反复徵问厯数谓日月星辰之数人据谓图书禹贡地理之可据

者二者犹不足以尽天地之理莫知其所终若之何其无命也莫知其所始

若之何其有命也有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无鬼邪无以相应也

若之何其有鬼邪以爲无命耶穷之不知其所终以爲有命耶遡之不见其所始以爲无鬼耶屈伸往来气

机不爽以爲有鬼耶善未必福仁未必夀造化之妙不可知者如此众罔两影边淡薄者问於景音影

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括括发而今也被发向也坐而今也

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景曰叟叟也影称罔两之词奚稍问也汝何必稍

稍而问予有而不知其所以我之俯仰行止皆有所待汝独不知其所以然耳予蜩音条

甲也蛇蜕音脱也似之而非也甲蜕一离不复联属形影则离合有时火与日吾屯

屯聚有影也阴无日与夜无火吾代代之而去也众罔两故称曰叟叟若隐若显之谓罔生於影影生

於形俯仰行止随人而已寍知所以哉譬之蜩已化而甲在蛇已化而蜕在以此爲比亦近似之而非也影得日与火则

屯聚而显遇阴与夜则代去而隐彼形也吾影也所以有待耶无形则无影故影必待形而况

乎以有待者乎影待形也而形则何所待乎有待者必有待待者待者形操其权而况待待者又有所以主张

乎形者非彼之所待乎彼来则我与之来彼往则我与之往彼强阳犹言

强健则我与之强阳强阳者又何以有问乎彼形也我影也影不能自来往必待

形以爲来往影不能自强健必待形以爲强健及问强健者谁爲之强健乎又问强健者果能长强健否乎知此则知形

亦影也影亦罔两也皆爲幻相而非眞实也有志之士何不访眞人.跳出有待之外自爲解脱而步日月无影乎阳

子居姓阳名戎字子居列子作杨朱南之沛老聃西游於秦邀於郊至於梁而

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爲可教今不可也阳子

居不答至舍进盥音管潄音??巾栉脱屦户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弟

子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间音闲是以不敢今间矣请问其故不可教之

故老子曰而睢睢音疽仰目盱盱音虚张目皆傲状而谁与居人将畏难而疏远也大

白若辱道高之人心中无一毫点染内怀玉也而外被褐和光同尘使人不识若辱也盛德若不足道愈

高而心愈下德盛而志愈谦不自满足也阳子居蹵然变容曰敬闻命矣其往也

舍者迎将其家公主人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音阳炊也者避

竈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同一杨朱也一舍者也始而避不止於不争旣而争不止於不避曷

以故始而露其丰頴故人见而敬之旣而深自韬晦故人视之以爲寻常矣

复圭子曰南华老仙自揆立言旣多恐人殉迹而失眞宗乃

自说破其立言之法有三寓言重言巵言也使人知寻其正

脉耳凡言人事寓言大道十中有九欲人保全性天也凡言

帝王圣贤有徵而可信十中有七欲人之不疑也巵言如巵

酒在手和天倪而出令人爽口因以爽心不觉鼓舞而兴起

也此何以故以人之根有上下器有利钝也故就性天而言

性天不若藉外物而论性天之易明也卽亲父不誉其子之

说也寓言也就庸言而醒庸人不若借圣谛而耸庸人之悦

从也卽是同而非异之说也重言也人之以年先人而闻道

不先吾终谓之陈人而不谓之先人不如以美言曼衍使人

知穷其根源也巵言也道有言乎无言乎言者齐乎不言者

齐乎吾以不言爲齐则言而愈不齐矣吾以言与不言俱不

齐也毋寍不言乎毋寍言而同不言乎终身言未尝言言齐

不言也终身不言未尝不言不言齐言也可不可然不然均

之有所自吾无然不然因其物之然不然也吾无可不可因

其物之可不可也物物有天物物有倪吾以巵言和而出之

则天下之言齐而久远之情得矣号物之数谓之万形不一

也而相禅同造化之所循环形不伦也而天均同天均者卽

天倪也人之所以成性物之所以成物不外乎此耳庄子与

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不惟渣滓化而是非亦化声爲律言

爲法利义不淆好恶是非合宜服人之口非难而服人之心

爲难也曾子再仕而心再化其先仕而心乐乐亲之与养也

非乐三釜之粟也其旣仕而心悲悲亲之不与养也非悲千

锺之粟也卽此犹系心於悲喜也其去哀乐不能入而爵禄

不介怀者尙隔一膜矣颜成子游进乎东郭子綦之道一年

而复还乎太朴二年而与道不违三年而撤人我之障四年

而情识不着五年而独往独来释氏之如来本此也六年而

役使鬼神与鬼神合其吉凶也七年而天卽我我卽天与天

地合其德也八年而忘死生心经之不生不灭本此也九年

而大妙与道合眞卽太上无欲以观其妙也生则有爲犹有

私而不爲者死则无人不然乃大公也死阴也人之死不死

於死之日其来盖有自矣而生阳也以爲无自者不知死生

同途阴阳一理恶乎适恶乎不适也在天有厯数之可按在

地有图书之可据天文地理甚爲彰着也昭昭生於冥冥终

无其终而始无其始故谓之无命不可谓之有命亦不可有

伦生於无形体物不遗谓之无鬼不可不见不闻谓之有鬼

亦不可罔两生於影影生於形俯仰行止皆随形也影外微

阴非一故曰叟叟予影自谓也予虽有影而不知其所以然

之故形之有影犹之蜩已化而甲在蛇已化而蜕在以此爲

比亦似之而非也火与日则影生阴与夜则影灭吾之所待

者非火日耶而况乎又有所待者火日乎形体乎彼火日有

来往吾亦与之爲来往彼形体有强阳吾亦与之爲强阳形

影且爲幻也况强阳亦非眞也又何必问其孰爲眞乎孰爲

幻乎阳子遇老子於中道老子仰天而叹曰吾始以汝爲可

教今不可教也阳子至舍盥洗潄巾栉膝行而前曰请问其

所以不可教者何也老子曰善观人者不於动容而於眉睫

而睢睢盱盱目中无人人谁与之居者大白若辱不露一锋

頴也盛德若不足不矜一知识也吾教子止於此矣阳子敛

容易色曰谨受教当其未受教之时此一阳子也公与妻胡

爲而执席执巾栉舍者焬者胡爲而避席避竈及旣受教之

後亦此一阳子也舍者胡爲而与之争席岂止不执席而已

哉良由太上数语默化卽良贾深藏若虚盛德不足若愚之

意也可见道德扬於外不若藏於内与其使人知之者浅不

若使人不知者深也阳子一言而顿悟易悟也哉

杂篇让王篇第二十八

苏长公谓让王以下数篇非庄子所作予谓中有数段非庄子不能作恐有汉儒窜入语不全是而亦不全非也其

曰道之眞以治身其绪余以爲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乃庄子内圣外王之学三语可以蔽全部南华此篇厯引薄

富贵而重生者安贫贱而乐志者第惟北人无择卞随瞀光三人藐天下寍赴渊而不悔爲吾儒所不取不知此三

人逆知今日有揖让他日必有征诛有征诛必有簒弑有簒弑必有屠灭有屠灭必有改封建旣改封建必有华犁

夷庭夷乱中华之渐高士先觉故预赴渊以杜其渐耳卽南华所谓絶圣弃智而民不乱剖斗折衡而民不争之意

也此等远见非学有渊源而大有道气者安足以语此後有闻风而兴起者自伯夷叔齐而後不多见也

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於子州支父音甫支父字也卽支伯也子

州支父曰以我爲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幽隐也犹云隐忧病

只是爲物累耳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夫天下至重也而不

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惟无以天下爲者可以托天下也无心於天

下者而治天下方不爲天下所累舜让天下於子州支伯子州支伯曰予适

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

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上言不以重务伤生此言不以外物而易吾生总重

养生上所以爲道德之书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於宇宙之中冬

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歛身足以休

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於天地之闲而心意自得吾何以

天下爲哉悲夫子之不知予也遂不受於是去而入深山莫知

其处今常德府武陵县南苍山有善卷坛宋政和中赐号遁世高蹈先生郡守李焘爲坛记坛之近仍有其坟自适其适

故不适人之适舜以天下让其友石户之农石戸地名农农夫也石戸之农曰卷卷音权卷卷

勤劳貌乎后之爲人葆力之士也以舜之德爲未至也葆力谓穷力以

养人非以德者故德爲未至於是夫负妻戴携子夫以背负物妻以首戴物手携其子乃隐士之

风以入於海终身不反也太王亶父音甫居邠狄人攻之事之

以皮帛而不受事之以犬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狄人

之所求者土地也太王亶父曰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

父居而杀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爲吾臣与爲狄人臣奚

以异且吾闻之不以所用养土地害所养人也因杖筴而去之民相

连而从之遂成国於岐山之下夫太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尊生

以身爲重外物爲轻也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

累形有身不能无养有生不能无累富贵者乐於养养过伤生贫贱者迫於利利失则累形免此二患乃所谓尊生也

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

越人三世弑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南戴曰爲丹穴而越国无君

求王子搜不得从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薰之以艾乘以

王舆王子搜援绥登车仰天而呼曰君乎君乎独不可以舍我

乎王子搜非恶爲君也恶爲君之患也若王子搜者可谓不以

国伤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爲君也搜无意於国故可托以国韩魏相与

争侵地子华子魏人见昭僖侯韩侯昭僖侯有忧色子华子曰今使

天下书铭誓约於君之前书之言曰左手攫音却之攘而取之也则右手

废断而去之也右手攫之则左手废然而攫之者必有天下君能攫

之乎昭僖侯曰寡人不攫也子华子曰甚善自是观之两臂重

於天下也身亦重於两臂韩之轻於天下亦远矣今之所争者

其轻於韩又远君固愁身伤生以忧戚不得也僖侯曰善哉教

寡人者众矣未尝得闻此言也子华子可谓知轻重矣攘其铭而可以

有天下忧断臂者且不攘之何则臂重而天下轻也韩轻於天下而韩之所争又轻於韩乃以其故而愁身伤生是亦重

於失一臂矣爲至轻而伤至重可不谓惑乎鲁君闻颜阖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币

先焉颜阖守陋闾苴布之衣而自饭牛喂牛食也鲁君之使者至颜

阖自对之使者曰此颜阖之家与音余颜阖对曰此阖之家也使

者致币颜阖对曰恐听者谬误也谓误听也而遗使者罪不若审之使

者还音旋反审之复来求之则不得已故若颜阖者眞恶富贵者

也富贵非可恶也亦顾其时何如耳如尧舜在御则庙堂之上不可无皋夔而犹然爲颜阖之行吾恐其非恶富贵也或者

祗以藏拙耳故曰道之眞以治身其绪余以爲国家其土苴以治

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

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吕祖云万物皆是假惟有一道

眞此眞字学者不得草草读过在天地爲太极在人身爲先天眞一之气自情窦开则眞气丧故玄门有采眞之游眞以

治身也其绪余土苴则皆有爲之法故圣人用之以治家国天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所谓糠粃糟粕陶铸尧舜者土

苴粪草也凡圣人之动作也必察其所以之与其所以爲今且有

人於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

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夫生者岂特随侯之重哉陆西星曰所以之谓心之所往

所以爲谓事之所爲如人意在得雀则虽以珠弹而不顾世人笑之而彼不以爲非也其所以之之者差也子列

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於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

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爲不好士乎郑子阳卽令官遗之

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

音抚心曰妾闻爲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色君过而

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子列子笑而谓之曰君非自知

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

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子阳爲人严酷舍人折弓畏子阳怒责因国人逐猘

狗而杀子阳祸不及列子可谓有见几之明者矣楚昭王失国屠羊说音悦走而从於

昭王昭王反国将赏从者及屠羊说屠羊说曰大王失国说失

屠羊大王反国说亦反屠羊臣之爵禄已复矣又何赏之有王

曰强之屠羊说曰大王失国非臣之罪故不敢伏其诛大王反

国非臣之功故不敢当其赏王曰见音现之屠羊说曰楚国之法

必有重赏大功而後得见今臣之知不足以存国而勇不足以

死寇吴军入郢说畏难而避寇非故随大王也今大王欲废法

毁约而见说此非臣之所以闻天下也王谓司马子綦曰屠羊

说居处卑贱而陈义甚高子其爲我延之以三旌之位诸侯之三卿也

屠羊说曰夫三旌之位吾知其贵於屠羊之肆也万锺之禄吾

知其富於屠羊之利也然岂可以贪爵禄而使吾君有妄施之

名乎说不敢当愿复反吾屠羊之肆遂不受也居屠肆而守义若说者不当以

屠羊目之矣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盖屋草不芟蓬戸不完桑

以爲枢而瓮牖一室破瓮爲牖褐以爲塞以褐衣塞牖上漏下湿匡坐而

弦鸣琴也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

华冠縰音洗履冠裂如花开曰华履不着根曰縰杖藜而应门子贡曰嘻先生何

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

贫也非病也子贡逡音皱巡而有愧色原宪笑曰夫希世而行比

周而友学以爲人学当爲已而反以爲人教以爲已教当爲人而反以爲已仁义之

慝依仁义以爲奸舆马之饰宪不忍爲也原宪所言语语皆规子贡也子贡卽善辨亦不能不愧屈

矣曾子居衞緼袍无表顔色肿哙虚浮之貌手足胼胝音支三日不

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絶冠久而敝捉衿而肘见言袖之短纳履而

踵决见履之敝曳縰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有节奏也天子不得

臣诸侯不得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忘形

忘利凡有志者皆可能也至於忘心非心斋坐忘不能故下文云顔回孔子谓顔回曰回来家

贫居卑胡不仕乎顔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

以给飦音坚糜也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爲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

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

回之意??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足乎已无待於外也审自得者失

之而不惧在我者有以自得则外物之失不足喜惧行修於内者无位而不怍不以人不

知爲愧??诵之久矣今於回而後见之是??之得也不知者以回之不仕

爲回之有所得而夫子用行舍藏与回同心故不曰回之得而曰??之得也中山公子牟魏之公子封中

山君名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魏阙王之象魏门也

志在富贵则不能忘奈何瞻子曰重生重生则利轻知生之爲重则生之外无足重者

中山公子牟曰虽知之未能自胜也牟虽知生可重物可轻然其心不能自胜也瞻

子曰不能自胜则从神无恶乎不能自胜而强不从者此之谓

重伤重伤之人无夀类矣瞻子教之曰汝不能胜则从之乎盖人有元神有识神元神好清净识神

则见境生情所以学道之人先要降此识神不然则清净之中不胜扰扰而元神恶之所不免矣夫我之元神不能以胜

欲又强不从而使之从是谓重被其伤分明神受伤之甚故去人而死也魏牟万乘之公子也其

隐岩穴也难爲於布衣之士虽未至乎道可谓有其意矣一念不起

万缘皆空而後眞性始得牟以公子学道视韦布之士薰习犹深故胜之愈难所谓身虽隐而心不隐也孔子穷

於陈蔡之闲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音伞不糁纯菜而无米也顔色甚惫音败

而弦歌於室顔回择菜子路子贡相与言曰夫子再逐於鲁削

迹於衞伐树於宋穷於商周围於陈蔡杀夫子者无罪籍凌轹之意

夫子者无禁弦歌鼓琴未尝絶音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顔回

无以应入吿孔子孔子推琴喟然而叹曰由与赐细人也召而

来吾语之子路子贡入子路曰如此者可谓穷矣孔子曰是何

言也君子通於道之谓通穷於道之谓穷今??抱仁义之道以

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爲故内省而不穷於道临难而不失其

德天寒旣至霜雪旣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於??

其幸乎孔子削然孤高之貌反琴复鼓琴而弦歌子路扦音讫然执干而

舞子贡曰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仰夫子之道如天地古之得道者

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於此则穷通爲寒暑风雨

之序矣故许由娱於頴阳山名而共伯名和得乎??首山名共伯修行及周厉王

之难诸侯请以爲天子卽位十四年大旱屋焚卜于太阳兆曰厉王爲崇召公乃立宣王共伯复归於宗逍遥得意共山

之首舜以天下让其友北人无择北人无择曰异哉后之爲人

也居於??亩之中而游尧之门不若是而已又欲以其辱行漫

我吾羞见之因自投清冷之渊不若是而已犹言不寍惟是此段居乎卞随瞀光之首者以投

渊爲二人之望也汤将伐桀因卞随而谋卞随曰非吾事也汤曰孰

可曰吾不知也汤又因瞀音务光而谋瞀光曰非吾事也汤曰孰

可曰吾不知也汤曰伊尹何如曰强力忍垢徂兵须力弑君须忍辱吾不

知其他也汤遂与伊尹谋伐桀克之以让卞随卞随辞曰后之

伐桀也谋乎我必以我爲贼也胜桀而让我必以我爲贪也吾

生乎乱世而无道之人再来漫我以其辱行吾不忍数音朔闻也

乃自投稠音周在頴阳水而死汤又让瞀光曰知者谋之武者遂之

仁者居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立乎瞀光辞曰废上非义也杀

民非仁也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吾闻之曰非其义者不

受其禄无道之世不践其土况尊我乎吾不忍久见也乃负石

而自沈於庐水按三自沈乃慕洗耳与污牛口之风而过焉者也君子之所不取昔人谓三代之後士惟恐不

好名孰知三代之前士有好名如此之甚者乎昔周之兴有士二人处於孤竹曰伯

夷叔齐二人相谓曰吾闻西方有人似有道者试往观焉至於

岐阳武王闻之使叔旦往见之与之盟曰加富二等倍其禄就官

一列重其爵血牲而埋之二人相视而笑曰嘻异哉此非吾所谓

道也昔者神农之有天下也时祀尽敬而不祈喜其於人也忠

信尽治而无求焉乐与政爲政乐与治爲治不以人之坏自成

也不以人之卑自高也不以遭时自利也不以人坏三段乃上圣至德之事作一冒

下正明周之不然所以箴万世之爲人臣者今周见殷之乱而遽爲政上谋而下

行货上则用谋而下则用货阻兵而保威阻挠人之兵以自固其威割牲而盟以爲信

不能以德爲信而割牲以代之扬行以说众不能见而民莫不说而必自陈功德以悦之杀伐以

要利是推乱以易暴也推尊乱德之周以易暴虐之殷吾闻古之士遭治世不

避其任遇乱世不爲苟存今天下闇周德衰其竝音傍乎周以涂

涂炭吾身也不如避之以洁吾行二子北至於首阳之山遂饿

而死焉若伯夷叔齐者其於富贵也苟可得已则必不赖高节

戾行如管仲之事桓公魏徵之事太宗独乐其志不事於世此二士之节也世至

殷末臣弑其君者国有子弑其父者比肩簒逆之风将何底止故夷齐不饿於他山而饿於首阳者何也盖君明臣良百

姓熙皞阳舒用事之世也主暴臣逆世界愁苦阴惨用事之世也夷齐之饿首阳而死之心祈圣主当阳反斯世爲唐虞

回阴惨爲阳舒耳岂止愧万世天下爲人臣之怀二心者

复圭子曰此以让王名篇轻富贵也盖其所重者不在富贵

而在生也人苟知生之爲重卽天子可藐天下可轻矣昔尧

以天下让许由而许由不受者不以天下之大入其耳也让

子州支父而支父不受者不以天下害其生也舜让天下於

子州支伯而支伯不受者不以天下易其生也以天下让善

卷而善卷逃入山者自适其适而不适人之适也又以天下

让石户之农而农携妻子以入於海者谓至德之士知有其

身而不知有天下嗣是太王弃邠迁岐无以养人而害人不

惟自尊其生且知百姓之生尊也惟尊生者可以富贵不以

外物而贼生惟尊生者可以贫贱不以贪得而损生胡今人

两者胥失终身不解也越人三世弑其君王子搜逃乎丹穴

迫而後起不得已而後爲君非恶爲君也恶爲君之患也韩

昭侯寍不有天下而不肯废左右手者知两臂重於天下也

身又重於两臂韩又轻於天下君胡爲争其所轻愁身伤生

而不顾也颜阖不受鲁君之币使者复至而先逃此岂惟轻

富贵且直恶之矣若颜阖者可谓得好恶之眞也由此观之

万物皆是幻惟有一道眞此眞乃人生先天眞一之祖炁学

者须寻侣伴访仙师觅外护以返还此眞炁乃可以长生久

视若帝王之功家国天下之事业儒者以爲奇觏而眞人视

之特绪余与土苴耳完身养生者之所不屑也视富贵虽可

欲也不啻如一雀生尤可欲也不啻如随珠世人舍所重以

徇所轻何异以随侯之珠而弹千仞之雀乎列子不受郑子

阳之馈粟非恶粟也恶其不出己见而信人言以馈遗安知

他日不以人言而罪我此其所以不受也故後郑子阳之难

作而祸亦不及焉楚昭王失国屠羊说从之游後昭王返国

赏及屠羊说讵知屠羊说之所见有超乎爵禄之外者曰大

王失国彼失屠羊大王反国彼反屠羊以故业爲爵禄而不

以外加爲爵禄若而人也不敢任受失国之罪故亦不敢任

受反国之功耳昭王嘉其品欲常常而见之屠羊说以王爲

废法而轻下士也不闻命焉王谓司马子綦曰屠羊说居处

卑贱而陈义甚高子爲我延以三旌之位屠羊说曰以三旌

较屠羊其贵贱悬矣以万锺较屠羊之利其贫富又悬矣然

而终不可贪富贵而致吾君有妄施之名不受寍以屠羊终

焉原宪居鲁茅茨而桑枢瓮牖而褐塞匡坐而弦歌其自得

可知矣子贡轩车往见原宪曰噫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

闻之无财之谓贫学而不能行之谓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宪

独愧希世比周者学不能爲已敎不能爲人借仁义以文其

奸而饰舆马以骄人者吾不忍也子贡其何词以对曾子居

衞袍緼形劳烟火希举冠缨断絶曳縰而歌商颂声彻天满

天彻地满地其声锵疑出於金其声确又疑出於石天子得

而慕之不得而臣之诸侯得而师之不得而友之故养形者

忘利炼精还气也养志者忘形炼气还神也至於致道而忘

心则炼神还虚矣孔子以颜回之贫而劝之仕不知回不知

其贫也有负郭之田五十亩飦粥之所给郭内之田十亩丝

麻之所资鼓琴足以自娱所学有夫子之道其乐在性天而

不在仕进也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知足也不以利而

伤行善哉回之自得也不以外失而有惧善哉回之内修也

不以无位而取怍用行舍藏吾与回有同心不惟回之得而

亦??之得也中山魏公子牟慕道而居江海心犹未忘魏阙

求禁止之术於瞻子瞻子曰子能知生之爲重则外物皆轻

矣胡牟明知之而以生与外物较其数不胜也瞻子曰夫人

神好静而欲牵之神不胜扰欲必爲元神之所恶子强不从

者而从之不能自胜一伤也强而抑之又一伤也故曰重伤

重伤之人无夀类矣孔子穷於陈蔡七日不火食弦歌鼓琴

未尝絶音子路子贡以爲君子之无耻孔子曰君子当其通

时非通也通於道之谓通当其穷时非穷也穷於道之谓穷

今??有其道而无其遇何以爲穷当穷而道在遇难而德见

??寒霜雪然後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子以爲忧而??以

爲幸也孔子反琴弦歌如故子路执干而舞其所得犹浅也

子贡乃抚然曰吾今而後始知夫子之道犹天地吾安知天

之高也地之下也道之有穷通犹天地之有寒暑风雨古之

得道者无往而不乐所乐非穷通也视穷通爲寒暑风雨之

序耳故许由娱於頴阳而共伯得乎??首古之人又有甘穷

死而不甘於通者一见於北人无择谓居??亩者胡爲而游

岩廊羞受舜禅而寍投於清冷之渊再见於卞随谓汤伐桀

而与我谋必以我爲贼也胜桀而让我必以我爲贪也乃自

投稠水而死三见於瞀光以不义之禄爲不可受无道之土

爲不可践况肯尊居民上乎乃负石而沈於庐水若而人也

非惟不知有穷通且不知有死生三人之心何心哉逆知揖

让者征诛之渐也放伐者篡弑之始也目不忍见耳不忍闻

故以一死而挽愈趋愈下之頽风後有闻风兴起者伯夷叔

齐是也其始而之西周也以西周有有道之人也已而不受

周之爵禄也犹不能忘情於神农之世祭尽敬而不祈福治

尽信而无所求不以人之坏自成也则不利其坏可知不以

人之卑自高也则不乐其卑可知不以遭时自利也则不愿

逢时又可知今周独不然殷好乱而周好整殷无识而货聚

周用谋而财散殷人畔而心离周人联而信结其作誓以要

众也征伐以市利也何爲推尊乱德之周以易暴虐之殷乎

独不闻上古之士其遭治世也以一身任天下而不辞其遇

乱世也欲苟存於旦夕而不忍吾与其傍周以辱吾身也何

如远避之以洁吾行乎於是逃之首阳之山遂饿而死焉二

子之於富贵可已则已非爲苦节不可贞也亦非耻爲含垢

以立虚名也身处商周之交世界缺陷君臣分絶吾欲以??

然之躯率天下诸侯西向返周爲商力旣有所不能吾欲隐

忍以商臣而践周之土食周之毛义又有所不可惟有死之

一字可以赞化育扶纲常俾当时後世簒臣凛凛然而改心

易虑则夷齐非圣之清也实圣之任也非啻圣之任也实圣

之时也卽至人上圣居夷齐之地处夷齐之时不得不爲夷

齐之饿也後有作者弗可及已

杂篇盗跖第二十九

意浅语弱展卷便知爲汉儒所作古德喝佛骂祖爲报深恩丹霞烧木佛以求舍利无乃效尤而过者乎首段诋毁

帝王讥侮圣贤处无大意味中段托爲满苟得谓矫饰以全忠信不如直情之爲愈末段托爲知和不贪不廉之说

平爲福有余爲害之语可谓窃南华之皮相而未窃其精神识者以爲何如

孔子与柳下季爲友姓展名获字季禽居柳下諡惠至孔子生八十余年至子路之死百五六十??是寄

言也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

诸侯穴室枢戸穿人之屋启人之户枢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

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

之孔子谓柳下季曰夫爲人父者必能诏其子爲人兄者必能

教其弟若父不能诏其子兄不能教其弟则无贵父子兄弟之

亲矣今先生世之才士也弟爲盗跖爲天下害而弗能教也??

窃爲先生羞之??请爲先生往说音税之柳下季曰先生言爲人

父者必能诏其子爲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子不听父之诏弟

不受兄之教虽今先生之辩将奈之何哉且跖之爲人也心如

涌泉意如飘风强足以拒敌辩足以饰非顺其心则喜逆其心

则怒易辱人以言先生必无往季言跖之强暴非礼义所能化诲孔子不听颜

回爲驭子贡爲右往见盗跖盗跖乃方休卒徒太山之阳脍人肝而

餔日申时食也之孔子下车而前见谒者曰鲁人孔??闻将军高义

敬再拜谒者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曰

此夫鲁国之巧僞人孔??非邪爲我告之尔作言造语妄称文

武冠枝木之冠枝木之冠皮爲冠谓华饰如枝繁也带死牛之胁以牛皮爲带卽革带也多

辞谬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

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徼幸於封侯富贵者也

子之罪大极重疾走归不然我将以子肝益书餔之膳孔子复

通曰??得幸於季谓与下季相亲求以自适也愿望履幕下一见於幕下而望其履也谒

者复通盗跖曰使来前孔子趋而进避席反走再拜盗跖盗跖

大怒两展其足案剑瞋音甸目张目也声如乳虎曰??来前若所言

顺吾意则生逆吾心则死孔子曰??闻之凡天下有三德生而

长大美好无双少长贵贱见而皆说音悦之此上德也知维天地

知可以包罗天地天地不能出其知之外能辨诸物才能可辨名物此中德也勇悍果敢

聚众率兵此下德也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今将

军兼此三者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音

中黄锺而名曰盗跖??窃爲将军耻不取焉将军有意听臣请

南使吴越北使齐鲁东使宋衞西使晋楚使爲将军造大城数

百里立数十万戸之邑尊将军爲诸侯与天下更始罢兵休卒

收养昆弟共祭先祖此圣人才士之行而天下之愿也盗跖大

怒曰??来前夫可规以利而可谏以言者皆愚陋恒民之谓耳

今长大美好人见而说之者此吾父母之遗德也??虽不吾誉

吾独不自知邪且吾闻之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今??吿

我以大城众民是欲规我以利而恒民畜我也安可长久也城

之大者莫大乎天下矣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汤武立

爲天子而後世絶灭非以其利大故邪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

而人民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

曰有巢氏之民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音样之故命

之曰知生之民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

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

也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於涿音卓鹿之野流血百里神农

之後第八帝曰榆罔世蚩尤氏强与榆罔争王逐榆罔榆罔与黄帝合谋击杀蚩尤涿鹿之战征伐之所自起也尧

舜作立羣臣汤放其主武王杀音弑纣自是之後以强凌弱以众

暴寡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

以教後世缝衣缝掖之衣大袂单衣浅带缝带使浅狭矫言僞行以迷惑天下

之主而欲求富贵焉盗莫大於子天下何故不谓子爲盗??而

乃谓我爲盗跖子以甘辞说音税子路而使从之使子路去其危

高也冠解其长剑而受教於子天下皆曰孔??能止暴禁非其

卒之也子路欲杀音弑衞君而事不成菹音葅於衞东门之上是子

教之不至也诋毁夫子教人非子自谓才士圣人邪则再逐於鲁削迹

於衞穷於齐围於陈蔡不容身於天下子教子路菹此患上无

以爲身下无以爲人子之道岂足贵邪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黄

帝尙不能全德而战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尧不慈舜不孝禹偏

枯汤放其主武王伐纣文王拘羑里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孰

论之皆以利惑其眞而强反其情性其行乃甚可羞也世之所

谓贤士伯夷叔齐辞孤竹之君而饿死於首阳之山骨肉不葬

鲍焦饰行非世抱木而死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於河爲

鱼鼈所食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音嗣文公文公後背之

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音烦烧也死尾生与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

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此四者无异於磔音翟张其尸曰磔犬流豕

言其身之自杀如杀犬豕也操瓢而乞者皆离名离丽也泥着於名也轻死不念本

不知本眞之性养夀命者也世之所谓忠臣者莫若王子比干伍子

胥子胥沈音沉江比干剖心此二子者世谓忠臣也然卒爲天下

笑自上观之至於子胥比干皆不足贵也??之所以说音税我者

若吿我以鬼事则我不能知也若吿我以人事者不过此矣皆

吾所闻知也今吾吿子以人之情目欲视色耳欲听声口欲察

味志气欲盈人上夀百??中夀八十下夀六十除病瘦死丧忧

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天与地无

穷人死者有时操有时之具而托於无穷之间忽然无异骐骥

之驰过隙也不能悦其志意养其夀命者皆非通道者也??之

所言皆吾之所弃也亟去走归无复言之子之道狂狂汲汲诈

巧虚僞事也非可以全眞也奚足论哉孔子再拜趋走出门上

车执辔三失目芒然无见色若死灰据轼低头不能出气归到

鲁东门外适遇柳下季柳下季曰今者阙然数日不见车马有

行色得微往见跖邪孔子仰天而叹曰然柳下季曰跖得无逆

汝意若前乎孔子曰然??所谓无病而自炙也疾走料音聊虎头

扁音鞭虎须几不免虎口哉须作须此战国策士之言若庄子所作必能代夫子折伏盗跖而岂作此

状耶子张问於满苟得亦是寓言之名但求苟得以满其欲者子张学干禄故复托之曰盍不

爲行无行则不信不信则不任不任则不利故观之名计之利

而义眞是也若弃名利反之於心则夫士之爲行不可一日不

爲乎满苟得曰无耻者富多信者显夫名利之大者几在无耻

而信故观之名计之利而信眞是也若弃名利反之於心则夫

士之爲行抱其天乎满苟得盖亦盗跖之徒观其寓言谓但求苟得以满其欲者子张之意主於爲名苟

得之意主於爲利盍不爲行言汝何不修行以爲名利之媒乎苟反於心岂眞有见义之当然而不可一日不爲者乎分

明是爲名利而修行也苟得则以爲名利者不在於修行而在於无行故名利之大者其几在无耻而多信故观名计利

而信其眞在于是也若弃名利而反之心以自审则夫士之爲行也岂眞一无所爲而抱其天乎抱如抱一之抱言与之

相守而不离也子张曰昔者桀纣贵爲天子富有天下今谓臧聚曰

盗跖窃聚之人汝行如桀纣则有怍色有不服之心者小人所贱也

仲尼?翟穷爲匹夫今谓宰相曰子行如仲尼?翟则变容易

色称不足者士诚贵也故势爲天子未必贵也穷爲匹夫未必

贱也贵贱之分在行之美恶以臧聚而比之桀纣则怍以宰相而比之孔?则辞可见势爲天子

未必贵穷如匹夫未必贱士而能修则所贵在我如之何其不修耶满苟得曰小盗者拘大盗

者爲诸侯盗贼之行人之所贱小盗则小利大盗则大利行之恶者果足贱乎不足贱乎诸侯之门义

士存焉苟得以言行之贵贱卒无定论昔者桓公小白杀音弑兄入嫂而管仲爲

臣田成子常杀音弑君窃国而孔子受币论则贱之行则下之则

是言行之情悖战於胸中也不亦拂乎故书曰孰恶孰美成者

爲首不成者爲尾小白不义而管仲爲之臣田常不义而孔子受其币使夷吾孔子立论必贱二君之所爲

而行则臣而下之言与行大相悖戾也行之恶者果足贱乎子张曰子不爲行卽将疏戚

无伦贵贱无义长幼无序五纪五伦六位君臣父子夫妇将何以爲别乎

满苟得曰尧杀长子舜流母弟疏戚有伦乎汤放桀武王杀纣

贵贱有义乎王季爲适音的周公杀兄长幼有序乎儒者僞辞?

者兼爱五纪六位将有别乎且子正爲名我正爲利名利之实

不顺於理不监於道满以仁义之名求得我但爲利而已不假矫饰之名也爲名爲利皆非眞实道理故

不顺不监吾曰与子讼於无约讼质成之意无约假设之名也曰小人殉财君子

殉名其所以变其情易其性则异矣乃至於弃其所爲而殉其

所不爲则一也殉利殉名虽清浊不同然舍其所当爲而爲其所不当爲则一而已故曰无爲小

人反殉而天小人殉财必逆乎天旣无爲小人则必反殉乎天矣无爲君子从天之理眞君

子必不背理而殉名若殉时而获名则寍毋爲此君子从天之理而不得名也若枉若直相爲天极

面观四方与时消息人事之有枉直君子相之爲天极之有阴阳四方之有生杀四时之有消息也虽尧

舜之世不能皆直而无枉若是若非执而圆机独成而意与道徘徊有枉直则

君子因而是直非枉无成心也执圆机以爲是非不随世而是非故谓之独成而意与道徘徊虽有是非也犹然无是非

矣无转而行不改其操无成而义不以一节立行将失而所爲将失自然本眞无

赴而富无殉而成将弃而天趋赴於富求狥其成将失其自然之天矣比干剖心子

胥抉音决眼忠之祸也直躬证父尾生溺死信之患也鲍子名焦立

乾弃蔬而槁洛水之土申子不自理申徒狄抱瓮之河廉之害也孔子不见母幼而

失恃匡子不见父义之失也此上世之所传下世之所语以爲

士者正其言必其行故服其殃离罹同其患也比干至此皆言立节尙行之患正谓

以忠信廉义之言爲实必期必也苟得之意谓矫饰以求利达不如直情之爲愈无足问於知和曰

人卒到底也未有不兴名就利者彼富则人归之归则下之下则

贵之夫见下贵者所以长生安体乐音洛意之道也今子独无意

焉知不足耶意知而力不能行耶故推正不忘耶无足志在兴名就利以安

体乐意此亦苟得之徒故知和告以富者贵积而能散惠众周物贫人倚之以爲命乃能全身无患耳陶朱三积三散意

固如此以我一身而见人之下我贵我则安体乐意之道而子独无意於富贵岂知有不足耶抑行有不力耶将故推正

理以遏求富贵之心而不能忘耶知和曰今夫此人以爲与己同时而生同

乡而处者以爲夫绝俗过世之士焉是专无主正所以览古今

之时时变是非之分分别也与俗化世去至重弃至尊天爵以爲其所

爲也此其所以论长生安体乐意之道不亦远乎察其胸中无定主则随俗

治化同流合污以媚世去其至重至尊之天爵以爲傥来之名利岂长生安身乐心之道舍其重且贵而爲世俗之爲非

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乎惨怛之疾恬愉之安不监於体怵惕之恐欣

懽之喜不监於心求富贵之人其身其心或安或否或悲或喜迷而不觉不能自见故曰不监知爲

爲而不知所以爲是以贵爲天子富有天下而不免於患也知有

人爲而不知有天理虽至贵爲天子犹有损身之患况其下乎无足曰夫富之於人无所不

利穷美穷势至人之所不得逮圣人之所不能及侠人之勇力

而以爲威强秉人之知谋以爲明察因人之德以爲贤良此设爲贪

者之言无足者谓其不知足也穷美极势谓语其美利之极虽圣贤有所不能及何者无所用力而力者至焉无所用谋

而谋者至焉无所用德而贤良者至焉皆富之利也非享国而严若君父富者无君父之尊而有君

父之威严且夫声色滋味权势之於人心不待学而乐之体不待

象而安之夫欲恶避就固不待师此人之性也天下虽非我孰

能辞之夫声色货利与权势人心乐而身安意向此性也以此爲性正谓认贼作子天下之人虽不似我之贪着然亦

未见其超然而独辞者知和曰知者之爲故动以百姓不违其度是以

足而不争无以爲故不求有余不足之分内外之辨不足故求之争四处而

不自以爲贪有余故辞之弃天下而不自以爲廉在我有所不足则穷极四

端而争求之亦不以爲贪谓求在我也德足有余则身外之物皆辞之虽辞天下亦不以爲廉谓弃其在外也廉贪

之实非以迫外也反监之度势爲天子而不以贵骄人富有天

下而不以财戏人计其患虑其反以爲害於性故辞而不受也

非以要名誉也陆西星曰有余而弃不足而求贪廉之实非在外也反而监之天理自然之法度虽贵如天子

富以天下直外物耳以傥寄之物骄人戏人岂常度哉故计其违度而虑其反害於性命辞而不受非要誉也尧舜

爲帝而雍非仁天下也不以美害生也雍揖逊也不以美名而害其身所谓有天下而

不与也善卷许由得帝而不受非虚辞让也不以事害己也此

皆就其利辞其害而天下称贤焉则可以有之彼非以兴名誉

也若此者可谓知利害之原审去就之义而天下称贤焉则可以有是名而无黍矣然其有之也非以兴名誉也圣人不自

名而天下之名自归之无足曰必恃其名苦体绝甘约养以持生则亦

久病长厄而不死者也必恃贤知之名苦肢体绝甘旨俭约以养生纵得长生亦如久病长厄而不死

者虽生何益知和曰平爲福有余爲害者物莫不然而财其甚者

也平则能保满则必溢物皆然财爲甚今富人耳营钟鼓管龠之声口嗛於刍豢

醪醴之味以感其意遗忘其业可谓乱矣无足之意自安体乐意上来知和推诸物

理以吿之耳营於声口嗛於味违其常度忘其本业可不谓乱乎侅碍溺於冯气若负重行

而上也可谓苦矣气失其平或咽於上而爲侅或泄於下而爲溺行负重而登高可不谓苦乎贪财

而取慰贪权而取竭静居则溺体泽则冯可谓疾矣贪财以慰无穷之求

贪权以竭天下之势居静则数溲而溺体泽则冯气而懑可不谓疾乎爲欲富就利故满若堵

耳而不知避且冯而不舍可谓辱矣积聚多财满於阿堵暴於耳目而不知避冯於心志

而不能舍可不谓辱乎冯恃也恃此以爲夸也财积而无用服膺而不舍满心戚醮

求益而不止可谓忧矣满心戚戚憔悴形神可不谓忧乎内则疑刦请之贼外

则畏寇盗之害内周楼疏外不敢独行可谓畏矣居则疑刦盗之至行则防

杀伤之祸内则周其楼疏外则盛其仆御可不谓畏乎请取也疏窓也此六者天下之至害也

富者犯此六害体亦不安意亦不乐矣皆遗忘而不知察及其患至求尽性竭

财单以反一日之无故而不可得也此而尙不觉悟及祸患之成求尽其生理竭其财货

单求一日之无故不可得也故观之名则不见求之利则不得缭意絶体

而争此不亦惑乎当此之际名利俱失纒缚其身心而争此贾祸之物非惑而何此篇所设三段鄙而浅至

其破市井之见语货财之患亦有可观处

复圭子曰天下有圣狂虽兄弟不能以相及如柳下季之与

盗跖是也以下季之圣百世之下闻风犹足以兴起胡有一

弟曰盗跖不能才养不才任其爲盗聚卒横行贪得忘亲不

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诸侯震恐万民愁苦孔子谓柳下季

曰父诏其子兄教其弟理也今先生有一跖而不能诲??请

爲先生说之柳下季曰先生所言乃父子兄弟之常也如季

之所遇则兄弟之变也且跖之爲人也强足以拒敌辨足以

饰非可顺而不可逆先生卽往说亦无益也夫以圣人犹不

能化其弟况中才而涉季世之末流安能奈不听父诏之子

不受兄教之弟何哉孔子不听徃见盗跖谒者入通盗跖曰

此夫鲁国之巧僞人孔??非耶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擅生是

非妄作孝弟而徼幸於封侯富贵者也谒者复通孔子曰凡

天下有三德生而长大美好少长贵贱见而皆悦此上德也

知维天地能辩诸物此中德也勇悍果敢聚众率兵此下德

也今将军兼此三者有意听臣请爲将军帅天下诸侯爲将

军造城数百里与天下更始罢兵休卒此天下之愿也盗跖

大怒曰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今??吿我以大城众民

欲规我以利而恒民畜我也安可长久城之大者莫大乎天

下尧舜汤武皆有天下而後世子孙今将何如有巢氏之民

不知衣服神农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耕食织衣无有相

害之心今子修文武之道矫言僞行以迷惑天下之主盗莫

大於子而乃谓我爲盗跖何耶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黄帝尙

无全德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汤放主武伐纣文王拘此六

子者其行甚可羞也夷齐饿鲍焦槁申徒狄沈介子推燔尾

生溺比干剖子胥抉若告我以人事者不此过矣天地无穷

人死有时操有限之时而托於无穷之闲何异骐骥之过隙

也??之所言皆吾之所弃也奚足论哉孔子趋走出门归到

鲁东门外柳下季曰跖得无逆汝意乎孔子曰??所谓无病

而自炙也疾走料虎头扁虎须几不免虎口哉子张问於满

苟得曰士惟修行则人信而任之不任则不利故名利皆假

物也独有一义眞尔若弃名利而反之於心则士几无行矣

满苟得曰藏垢纳污者富行孚於人者显无耻之人多爲名

利之魁如以旦昼之所爲反於日夜之所息则士又无心矣

子张曰以臧聚而比之桀纣则怍以宰相而比之孔?则辞

可见势爲天子未必贵也穷如匹夫未必贱也非以贵贱爲

贵贱乃以行之美恶爲贵贱也满苟得曰桓公小白田成子

常士论所不齿而士行则下之故书曰孰恶孰美成者爲首

不成者爲尾止论成败不论美恶也子张曰子不爲行必将

混疏戚紊贵贱乱长幼五纪六位将安所分辩乎满苟得曰

长子可杀母弟可流尧舜安在疏戚有伦也桀可放纣可杀

汤武安在贵戚有义也季子可适管叔可杀王季周公安在

长幼有序也儒饰辞?兼爱五纪六位安在有别也殉利殉

名虽清浊不同然舍其所当爲而爲其所不当爲则一而已

故曰无爲小人反殉乎天则易无爲君子从天之理则难若

枉若直自有天极若是若非自有圆机非独成而意者安能

与道徘徊无转而行无成而义乎自古忠信皆有祸患廉义

悉有害失况於士者规规於言行安能免其患也无足问於

知和曰名利二字夫谁能解之使去而子独无意於富贵岂

知限之抑力制之而终难忘之耶知和曰今夫有人於此中

无专主时有古今而我无古今分有是非我无是非和其光

同其尘止知有世俗之爲而体之若逸有不知心之悲喜迷

而不觉虽至贵爲天子犹有损身之患况其下乎无足曰富

之於人无往不利若究竟富之美处与势力至人让能圣人

逊通无勇力而勇力至无知谋而知谋集无懿德而懿德归

无君父之尊而有君父之威声色权势心不待学而乐焉欲

恶避就儿不待师而辨焉知和曰知者明其有余不足之分

内外之辨天下之至足莫足於我故不争天下之至无莫无

於我故不求不足故求之非求其在人惟求其在我所争在

四端而不自以爲贪有余故弃之非弃其在我诚弃其在人

虽捐天下而不自以爲廉故以贪廉之实而反监之凡傥来

之外物皆害性也古之人有辞天下而不受者善卷许由是

也无足曰如必苦肢体以爲高絶甘旨以养生则虽生犹死

也知和曰平爲福水平则不流有余爲害水满必溢也物莫

不然而财尤甚多聚者必多散也今富人穷其口耳之欲奢

於意而荒於业则性乱矣气失其和平之度逆於上而溺於

下则情苦矣纵其贪於财势之求溺於色而懑於气则形疾

矣闻知足者不辱聚财满於阿堵知利而不知避能贪而不

能舍不求辱而辱自至矣闻财行当如流水必欲积至於无

用念兹在兹释兹在兹知进而不知止无忧而戚忧必聚焉

广积招贼贿盛寇至居则严爲防衞行则盛爲仆御无畏而

惧畏必集焉凡此六者而能先觉犹可救也及其患至虽倾

宿昔之所积聚以利而易性此必不得之数也自古丧国丧

家亡身亡命之俦往往坐此弊也哀哉

一部南华专爲性命而作此旣以盗跖名篇吾以爲跖不得

盗之道也犹小盗也非大盗也阴符经云天地万物之盗万

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旣宜三才乃安故善爲盗者盗

天地阴阳之中气以爲人复盗先天祖一之炁以全生所谓

掘地寻天是也庄老岂见不出此而乃区区如和之所云而

已哉其爲战国策士之僞笔也又奚疑

杂篇说剑第三十

此篇卽非庄子所作亦战国时人文也汉儒无此笔力若爲庄老手笔必云天地闲有三尺之剑第一武夫之雄耳

有纯阳之剑非至人不能操也世人欲保全性命必自筑基炼己始其名曰铸剑剑成先斩自己妄念所谓魄灭则

魂昌也而道乃成

昔赵文王喜剑剑土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於前死伤

者??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音里患

之募左右曰孰能说音悦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

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

太子曰太子何以教周赐周千金太子曰闻夫子明圣谨奉千

金以币从者以此爲从者之奉天子弗受悝尙何敢言庄子曰闻太子

所欲用周者欲絶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音税大王而逆王意下

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尙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音税大王下

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

子曰诺周善爲剑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鬓谓不里其

头故鬓发皆突然而上垂冠束发之冠低垂於会撮也曼胡之缨缨粗无文理者短後之衣

衣短于後便作事也瞋目而语难瞋音甸勇士愤气积於心胸言不利王乃悦之今夫子

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

太子太子乃与见王王脱白刃待之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

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使太子先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

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王大说音悦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爲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

利诱其进也後之以发先之以至鸷鸟将击其势必作也愿得试之王曰夫子

休就舍待命令设戏剑戏也请夫子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

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於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

敦剑治剑也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

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惟王所用请先言而後试王曰愿闻

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

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爲锋剑突也齐岱爲锷剑刃也晋魏爲脊剑中

厚处背也周宋爲镡剑口也韩魏爲铗剑把也包以四夷里以四时绕

以渤海带以常山剌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

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

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自燕谿齐岱以至勃海恒山喻天子之剑

以天下爲之自五行刑德以至下绝地纪喻神之无时无方也唯神人可以御神器故匡诸侯而天下服此天子

之剑也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

士爲锋以清廉士爲锷以贤良士爲脊以忠直士爲镡以豪杰

士爲铗诸侯以一国爲剑言士者民之望也智勇居先故爲锋清廉居次故爲锷贤良国之干故爲脊忠直国之纪故

爲镡豪杰所恃以行者故爲铗爲国者观其所以爲锋锷镡铗者合与否则器之利不利国之安危可知矣此剑

直之亦无前举之亦无上案之亦无下运之亦无旁上法圆天

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

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此诸侯

之剑也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窔鬓垂冠曼胡

之缨短後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於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此

庶人之剑无异於鬬鸡一旦命已絶矣无所用於国事今大王

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爲大王薄之指赵文之所好而救其失有王

请大之意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三环其所上之食以示敬也庄

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於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

士皆服毙其处也

复圭子曰天地闲之武艺惟剑爲长技有有形之剑欧冶所

铸制以金水配以柔刚万里诛妖一电光也况吾身有无形

之剑系天地之根阴阳之骨乃吾身之眞金眞水煅炼而成

内斩三尸外灭百魔愚者以此剑杀其身眞人以此剑飞其

神何赵文王智不出此卽喜剑何爲哉门下有三千客止知

击剌之剑耳好之三年而国衰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

悦王之意止剑士者左右曰庄子当能乃以千金奉庄子与

使者俱往见太子太子曰吾王所见惟剑士也庄子曰请治

剑服治服三日太子乃与见王王曰子何能禁制曰臣之剑

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爲

剑者示之以虚不敢轻击剌也开之以利诱之使入也後之

以发迫而後动也先之以至令其应接不暇也愿得试之王

校剑士七日得五六人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

子曰臣有三剑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

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天下爲之非金非锡非铜非铁其锋

甚巨以燕谿石城爲之其锷甚锐以齐岱爲之其脊甚厚以

晋魏爲之其镡甚利以周宋爲之其铗甚壮以韩魏爲之非

四夷在外不能包非四时在内不能里渤海常山其绕带也

五行刑德其刺论也其开也以阴其阖也以阳前後畏威上

下四旁披靡以此正万邦何诸侯之不匡以此尅海内何天

下之不服此天子之剑也若诸侯之剑非镆鎁非干将其锋

不在剑而在智勇其锷不在剑而在清廉其脊不在剑而在

贤良忠直其剑之镡也豪杰其剑之铗也此剑所制不惟前

无其前上无其上而下亦无下旁亦无旁上法圆天而与日

月星争光下法方地而与春夏秋冬并行中和民意而四邻

之民无不安堵此剑一挥如雷霆之震惊四封之诸侯无不

宾服而从命矣此诸侯之剑也至於庶人之剑不知有剑术

卽剑法虽善其锋甚易折也况剑法有善者有善之善者善

者曰吾能制人之死命善之善者亦曰吾能制人之死命两

善相持一击一刺必有一人失利而命殒於三尺矣果何补

於国事剑事已毕矣大王以诸侯而好庶人之剑吾窃爲大

王不取也

杂篇渔父第三十一

此篇以全眞爲主身非天子诸侯大夫庶人四者之分则不可忧四者之忧独有守眞爲无累一眞不惟可以保命

亦可以动人天下至人爲能下人不积不精不得其眞大哉眞乎人物所由以生死世人不务眞而趋假者天下皆

是也毋亦读南华者有人而学南华者无人耶

孔子游乎缁帷黑林名之林休坐乎杏坛坛植有杏故云杏坛之上弟子读

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

发揄音愉挥也袂音寐衣衿也行原以上距至也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

颐以听渔父闻弦歌而听欲以申其说也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对立客

指孔子曰彼何爲者也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客问其族子路

对曰族孔氏客曰孔氏者何治也子路未应子贡对曰孔氏者

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拣选其理以教人上以忠於世主

下以化於齐民平等之民将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又问曰有

土之君与音余子贡曰非也侯王之佐与音余子贡曰非也客乃笑

而还行言不吿而去且行且言也曰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

危其眞呜呼远哉其分於道也谓其离道之远危眞二字乃立言根宗子贡还报

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其圣人与音余乃下求之至於泽畔方将

杖挐挠也而引其船顾见孔子还乡音向而立孔子反走退行数步而後进

再拜而进客曰子将何求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绪言卽微言也而去

??不肖未知所谓窃待於下风幸闻咳音核唾音叱之音以卒相??

也卒终也谓终其言以教我也摹写逼眞客曰嘻甚矣子眞好学也孔子再拜而

起曰??少而修学以至於今六十九??矣无所得闻至教敢不

虚心客曰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

而经予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以子之所以爲子经略此下正经子之所以处天

子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离位而乱莫大

焉官治其职人忧其事乃无所陵离位相侵其事也一官各治一职人人各忧其所事不相

陵夺也故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徵赋不属音烛谓不继也妻妾不和长

少无序庶人之忧也庶人有身者故以身爲忧能不胜任官事不治行不清

白羣下荒怠功美不有爵禄不持守也大夫之忧也廷无忠臣国

家昏乱工技不巧贡职不美春秋後伦伦序也後伦谓朝觐失其序也不顺天

子诸侯之忧也诸侯以国爲忧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以伤庶物诸侯暴

乱擅相攘伐以残民人礼乐不节财用穷匮人伦不饬百姓淫

乱天子有司之忧也天子以天下爲忧今子旣上无诸侯有司之势而

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

乎且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非其事而事之谓之总

非己事而强爲之莫之顾而进之谓之佞不使之言而强进其言逞口才者希意道

言谓之謟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好言人之恶谓之谗析交离

亲谓之贼离析人之交亲而贼害之称誉诈僞以败恶人谓之慝包藏祸心口佯以誉

之而其实所以毁之使人堕其诈而不觉所谓口有蜜腹有剑也故不曰恶而曰慝乃恶之匿於心者不择善

否两容颜适偷拔其所欲谓之险以颜色投人之所好曰颜适无善无否皆欲其悦已曰两

容揣人之所欲而濳引拔之以长其恶曰偷拔此八疵者外以乱人内以伤身君子

不友明君不臣所谓四患者好经大事变更易常以挂功名谓

之叨喜爲非常之事以立莫大之功所谓叨也专知擅事侵人自用谓之贪专用私智独擅

其事侵他人之权而喜於自用者也见过不更闻谏愈甚谓之狠狠愎拒谏者人同

於己则可不同於已虽善不善谓之矜他人有善以其不同己也亦以爲不善此自矜

夸者此四患也能去八疵无行四患而始可教已正所谓经子之所以者

孔子愀然而叹再拜而起曰??再逐於於鲁削迹於衞伐树於宋

围於陈蔡??不知所失而离罹也此四谤者何也客凄然变容曰

甚矣子之难悟也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音朔而

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爲尙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

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处阴处静以爲进道之喻也愚亦甚矣子审

仁义之问辨析仁义不同之理察同异之际是非之分也观动静之变随时之宜适

受与之度辞受之节理好恶之情和喜怒之节讲明性情之理而几於不免

矣谨修而身愼守其眞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今不修之身

而求之人不亦外乎渔父之意以夫子爲人而不爲己所以得谤孔子愀然曰请问

何谓眞客曰眞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

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状假如画人能辨假者方能辨

眞也眞悲无声而哀眞怒未发而威眞亲未笑而和眞在内者

神动於外精诚在内而有诸己必能感动於外而通诸人是所以贵眞也其用於人理

也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忠贞以

功爲主饮酒以乐爲主处丧以哀爲主事亲以适爲主功成之

美无一其迹矣功乐哀适四者俱全得主则不必有形迹事亲以适不论所以矣饮

酒以乐不选其具矣无择味也处丧以哀无问其礼矣丧与其易寍戚之意礼

者世俗之所爲也眞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礼者文饰于外

故曰世俗之爲眞者天命自然之理故不可易故圣人法天贵眞不拘於俗愚者反

此不能法天而恤於人忧不与人合也不知贵眞不知天爵之贵禄禄而受变

於俗禄禄与碌碌同此亦同流合污之意故不足惜哉子之早湛音沈於人僞而晚

闻大道也孔子又再拜而起曰今者??得遇也若天幸然先生

不羞而比之服役而身教之敢问舍所在究其居也请因受业而卒

学大道客曰吾闻之可与往者与之至於妙道不可与往者不

知其道愼勿与之身乃无咎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乃刺

船而去延绿苇闲延迎颜渊还车子路授绥孔子不顾待水波定

不闻挐音而後敢乘子路旁车而问曰由得爲役久矣未尝见

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

庭抗礼夫子犹有倨音据傲之容今渔父音甫杖挐逆立而夫子曲

要磬折再拜而应得无太甚乎门人皆怪夫子矣渔父何以得

此乎孔子伏轼而叹曰甚矣由之难化也湛於礼义有间矣言其

沈酣於礼义之学有日矣而朴鄙之心至今未去进吾语女夫遇长不敬

失礼也见贤不尊不仁也彼非至人不能下人下人不精不得

其眞下人又必要精诚庶得眞人之教益故长伤身人而未闻眞人之教终身有损而无益惜哉不

仁之於人也祸莫大焉而由独擅之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

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爲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故道之所在

圣人尊之今渔父之於道可谓有矣吾敢不敬乎万物之生死皆在一道之

中吾尊其道所以敬之不尊敬则不足以得其眞

复圭子曰道之所在不庙廊而尊无江海而闲自适其适吾

以保全吾眞而已昔孔子与弟子游乎缁帷之林弦歌鼓琴

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客

指孔子曰彼何爲者也子贡曰孔氏者佩服忠信躬行仁义

修饰礼乐明察人伦上有益於世主下默化乎齐民固非有

土之君亦非侯王之佐客乃且行且言曰仁则仁矣吾恐其

身之不免也丈夫惟心逸形适者而後其眞不摇彼孔氏苦

心劳形只以危其眞耳呜呼其涉世日深者乃其与道日远

也子贡还报孔子孔子曰其圣人与乃下求之渔父引其船

顾见孔子孔子再拜而进客曰子将何求孔子曰先生有绪

言而去??不肖未知所谓窃待於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

相??也客曰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去吾

之所有而就子之所爲者以经纶之可乎天下之人不过天

子诸侯大夫庶人四者而已故田畴不治公私不给长少无

别则庶人之忧官有旷职下犹懈怠绩未就绪大夫之忧忠

臣不在廷贡献不供职天子未悦媚诸侯之忧也阴阳未爕

理诸侯未怀柔人伦未整饬天子有司之忧也今子旣非其

人不在其位而谋其政毋乃泰多事乎且人有八疵事有四

患不可不察也总佞謟谀谗贼慝险谓之八疵叨贪狠矜谓

之四患人有八疵四患内外交病穷通之所疾也故必去此

疵患而始可教已孔子愀然再拜曰??之不得志於鲁衞宋

陈不知所失而离此四谤者何也客凄然变容曰甚矣子之

难悟也人有畏影恶迹而去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

疾而影不离身犹以爲行之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

阴可以休影处静可以息迹愚亦甚矣今子之所审者人事

也而几於不免莫若谨修而身全吾形也愼守其眞完吾性

也人物还之人物何所适而爲吾累乎请问何谓眞客曰眞

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精诚不尽於哭怒笑而

哭怒笑亦足露精诚之一端也强哭者虽悲不哀而徒悲不

能令人戚也强怒者虽严不威而貌严不能令人畏也强亲

者虽笑不和而虚笑不能令人悦也故眞悲无声而哀眞怒

未发而威眞亲未笑而和故有其眞於内者其神辄动於外

君子之所以贵眞也若人也以之事亲必爲慈孝之子以之

事君必爲忠贞之臣以之饮酒必爲懽乐之宾以之处丧必

爲悲哀之主礼者世俗之所爲也眞者所以受於天也故圣

人法天贵眞不拘於俗惜哉子之早溺於人僞而晚闻大道

也孔子曰敢问舍止所在客曰是吾徒之可与者吾与之同

臻於妙道卽无欲以观其妙之妙也非吾徒不可与者愼勿

轻与之以漏泄道妙庶免天谴乃刺船而去颜渊还车子路

授绥孔子待水波定而後乘车子路问曰万乘之君见夫子

未尝不分庭抗礼今渔父杖挐逆立而夫子曲要磬折渔父

何以得此乎孔子伏轼而叹曰夫遇长不敬失礼也见贤不

尊不仁也彼渔父若非至人不能下人而与之言妙道吾下

人若不精不诚不能得眞诠而身名之不全大哉道乎万物

之所由以生死人事之所由以成败今渔父之闻道先乎吾

吾非尊渔父也尊道也敢不敬乎

杂篇列御寇第三十二

此篇以韬晦爲主故巧者劳而知者忧知道易勿言难中言人心之险不可测度有谦者有骄者有投渊而取珠者

有衣文绣以入庙者有不夺彼而与此者前言无能者虚而遨游末言愚者恃其所见止知用功於外亦见人非有

知不能入道非无知不能得道耳

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音务人伯昏瞀人曰奚方道也而

反曰吾惊焉见人感己卽违道故惊也曰恶音乌乎惊曰吾尝食於十[将\/食]浆同而

五浆先馈以卖浆之家止取其半价而以其半馈之可谓敬贤矣列子惊之盛德若愚恐人知也伯昏瞀

人曰若是则汝何爲惊己曰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鎭人

心解化也列予自谓诚积中而未化谍动也谓举动不能光而不耀故人得而见之以鎭服我也至人不乐表见类如此

使人轻乎贵老贵者老者人之所敬今移贵贵之心以贵老我是贵老居下而我反居上矣而??音齎

其所患??积也积而久之名迹愈露必不能逃当世之患矣夫浆人特爲食音嗣羡之货多

余之嬴音盈其爲利也薄其爲权也轻而犹若是而况於万乘之

主乎身劳於国而知尽於事彼将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正??所患

处吾是以惊浆人以饮食之故求刀锥之利犹见而敬之况万乘之主见之其有不以国从者乎此所以惊

也伯昏瞀人曰善哉观乎汝处已人将保汝矣无几何而往

则户外之屦满矣观谓汝於此具只眼矣处止也保师保也言汝止矣不必出游也人将归向於汝爲师保

矣未几履满户外则从之者众所谓保汝矣伯昏瞀人北面而立敦音顿??也杖蹙之

乎颐??立其杖而拄之於颐也立有闲不言而出宾者以吿列子列子提屦

跣而走古人席地而坐必脱屦而入急於迎瞀不暇穿也暨乎门曰先生旣来曾不发

药乎谓不发言以救正我曰已矣吾固告汝曰人将保汝果保汝矣非汝

能使人保汝而汝不能使人无保汝也而焉用之感豫出异也

使人保汝易使人无保汝难汝焉用保爲哉人之感动豫悦汝者由汝不能自晦卓异表见於外而致然也必且

有感摇而本性又无谓也必且有所感发以动摇其本性无谓谓无人言之者与汝游者

又莫汝吿也彼所小言尽人毒也莫觉莫悟何相孰也且与汝游者莫

能以大道之言而尽忠吿细巧之言尽爲人患汝又不自觉悟孰谁何也相问之词言莫有能觉悟者何取其爲相问也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虚而遨游者也人之巧者必自劳智者必自苦惟爲道日损者去智巧而无能故于外物无求饱食喜游心无

系着而游於无物之初也归结在一虚字郑人缓名也呻吟诵读声裘氏之地祗音支

三年而缓爲儒河润九里河润润泽也得其儒道而泽及之广泽及三族使其弟

?儒?相与辩其父助翟父爱弟翟而助之十年而缓自杀其父梦之

曰缓见梦於父使而子爲?者予也阖胡尝视其良良善也缓自谓也谓?不良於

儒欲父至墓视己旣爲秋柏之实矣谓旣能自化爲儒又化弟令?弟由己化而不能顺己己以良

师而便怨死精诚之至故爲秋柏之实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

人之天彼故使彼造物於人自有报应学懦学?者人也学儒必性之近儒学?必性近?乃其人之天也

故造物不以人之初学爲报应而以儒成?成之天爲报应彼翟之学?非缓使之也乃彼之性所使自近?也夫

人以己爲有以异於人以贱其亲缓美儒有亲亲之杀异於人之贱其亲如路人者盖指弟

之学?而言也齐人之井饮者相捽也故曰今之世皆缓也齐人卽齐民犹

言众人也陆德明曰穿井者谓已有造泉之功而捽饮者不知泉之出乃天也缓以使弟?爲功而怨其父不知翟之能

?亦其天也今人凡有我相而市私恩者皆缓之徒也自是有德者以不知也而况有

道者乎古者谓之遁天之刑至仁无恩上德不德尙不自知况有道乎不务道德而贪天功爲己

力则弃天矣弃天我之罪也故曰天刑圣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众人安

其所不安不安其所安所安者自然之理天也所不安者有爲之迹人也庄子曰知道

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

人天而不人道者无心自然知之易勿言难难者谓忘言也知道而至忘言则与天爲徒矣知道而未免於言则

未离於人爲矣古人纯乎天而不人所以行不言之教也朱泘音乎漫学屠龙於支离益单

音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用其巧无龙可屠故巧无可用寓言道不可学学之至

有伎俩则终无用矣圣人以必不必故无兵事之可必者犹以爲不必故於人无所争众

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众人行险侥幸以不可必之事爲可必故多争顺於兵故行有

求兵恃之则亡顺於兵之道而行则有求矣兵者不祥之器不戢将自焚也小夫之知不离

苞苴竿牍苞苴有苞里也竿牍谓竹??爲书苞苴以遗竿牍以问遗问之具小知所殉敝精神乎蹇

浅而欲兼济道物太一形虚若是者迷惑於宇宙形累不知太

初小知之夫敝精神于蹇浅而欲与道合眞游乎太一之虚以彼之憧憧迷惑于宇宙之闲爲形累耳寍知太初之无有哉

太初卽太一也彼至人者归精神乎无始而甘?乎无何有之乡水

流乎无形发泄乎太清悲哉乎汝爲知在豪毛而不知大寍归精

神于无物之治安处乎无爲之地其应物也如水之流过而不留物而能化至人之所爲若此豪毛卽小知也大寍卽太

初也此欲学者断缘??事意宋人有曹商者爲宋王偃王使秦其往也得车

数乘王说之王惠王说音悦益车百乘反於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厄

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项无肉而槁瘦曰槁项耳不润而黄薄曰黄馘者商之所短也

一悟万乘之坐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

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

愈多子岂治其痔耶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非庄老人品之高不能形容骂此辈

如此子毒鲁哀公问於颜阖曰吾以仲尼爲贞干贞桢通易以贞爲事之干犹云

栋梁也)国其有瘳乎曰殆哉圾乎仲尼方且饰羽而画从事华

辞以支爲旨忍性以视民而不知不信受乎心宰乎神夫何足

以上民以文物之美爲饰以枝果之言爲旨矫饰其自然之性以示民而不知其无实其心盖已着於此其神盖已主

於此何足以长民乎彼宜汝与音余予颐养也与音余误而可矣今使民离实

学僞非所以视民也爲後世虑不若休之彼指夫子汝指哀公言谓彼有益於汝与

必以彼爲贤而养之则其误犹之可也今以爲贞干则使民离其实而学爲僞非所以视民也爲後世虑不若休之言勿

用也难治也施於人而不忘非天布也民难以有心治之也施惠於人而不能无心非

天之云行雨施布濩万物而无心也商贾音古不齿虽以事齿之神者弗齿商贾有心

求利固大道之所不齿虽因事偶有关涉闲亦有齿之之时然有心求道亦圣神之所弗齿也爲外刑者金

与木也爲内刑者动与过也宵人之离罹也外刑者金木讯音信之

离内刑者阴阳食之夫免乎内外之刑者惟眞人能之金谓斧?木谓

桎梏动谓心不静而多过愆者金与木刑人之体故曰外动与过刑人之心故曰内宵人卽昼人之过少夜人之过多也

阴阳食之卽内篇阴阳之患也眞人则寂然而爲缘於不得已内外之刑安能累之孔子曰凡人心险

於山川难於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

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顺懁而达有坚而缦有缓而钎

音汉故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人之情貌不可测度有外若谨悫而内质盈溢者有

内挟偏长而外若不肖者有巽顺儇急而类达者有外若坚持而内反纒绕者有外若和缓而内实钎急者有始进若锐

而终退反速者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

而观其能卒焉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

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

而观其色九徵至不肖人得矣凡此九徵者皆南华之绪余土苴也君能仿此以用人而天下

不足平矣正考父音甫宋之公族孔子十世祖一命士也而伛曲背再命大夫而偻曲腰

三命卿也而俯身伏循墙而走不敢当路考父之谦如此孰敢不轨谁敢不取以爲法如

而夫凡夫者一命而吕钜骄矜貌再命而於车上儛乘车而轩儛三命而

名诸父呼诸父以名孰协唐许孰能同唐时之许由哉德与之不协贼莫大乎德有心

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内视内视而败矣有心爲德未免害德德旣有心复露

之於眉脻而德愈僞矣然後从事内视欲以眞易僞是秃而施髢只见其败而已凶德有五眼耳鼻舌心

中德爲首何谓中德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呲音鄙其所不爲

者也言眼耳鼻舌之害不如中心之害故曰中德爲首有以自好者言我有所能也以我之能而诮人之不能则此心又

不可学道穷有八极极究言之谓八者穷之极也达有三必必决言之谓三者达之必也形

有六府形谓六者表暴於外府藏蓄於中也美髯长大壮丽勇敢八者俱过人也

因以是穷美貌修髯身长躯大气壮词丽勇力果敢因以是穷此个病根全在过人上大抵过人者人恒忌之取於

造物者多则造物亦必忌之此穷之所不免也缘循偃佒音鞅困畏不若人三者俱通

达缘循不能自立之貌偃佒随起随倒之义心不能通曰困心有所歉曰畏三者之人俱不若人而??有必达之理亦是必

谦而受造物之益非谓八者皆穷而今之达者皆此三等人也知慧外通勇敢多怨仁义多

责达生之情者傀达於知者肖达大命者随达小命者遭知慧一府

也则多明通於外勇敢一府也则取怨愤仁义一府也则多责任达生一府也则造於实际傀然而大解矣达知一府也

则知天知人天之肖子也达命一府也大达则曰吾随之小达则口吾遭之盖遭犹有委命之意随则无容心矣或问达

生达命何所分别生则性也命则天也而气数行乎其中矣文子曰道有知则乱德有心则险心有眼则眩何者有眼必

有见学道者每患於无见而不知见爲德之贱也释氏说五种眼惟天眼肉眼在面慧眼法眼佛眼皆在心心眼者德之

成此心眼者德之败知其所以败则知其所以成无二理也然则达於知者非眼乎而何以言肖曰老子不云乎夫道大

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穉其色骄如

穉子庄子庄子曰河上有家贫恃纬萧以织苇爲业者而食者其子没

於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音段碎其珠也之夫千金

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音犁龙颔音??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

也使骊龙而寤子尙奚微之有哉言必爲骊龙所攫无有遗类也今宋国之深

非直九重之渊也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子能得车者必遭其

睡也使宋王而寤子必韲粉矣喻人之求富贵皆危机也或聘於庄子庄子

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菽及其牵而入於

大音泰庙虽欲爲孤犊其可得乎与彘龟之之喻同意庄子将死弟子欲厚

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爲棺椁以日月爲连璧星辰爲珠玑万

物爲齎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

夫子也庄子曰在上爲鸟鸢食在下爲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

偏也至人不有其身等爲逆旅视犹旦暮梦幻泡影石火电光欲破生死关头鸟鸢何疏螋蚁何亲哉以不平

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徵其徵也不徵万物之理本平我以不平之心平之则其平者

亦不平矣万物之理可验我以不验之心验之则可验者亦不验矣陆西星曰巵言日出和以天倪则非不平之平矣寓

言十九藉外论之重言十七以爲耆艾则非不徵之徵矣明者谁爲之使神者徵之且人之聪

明谁爲之使耶毋亦其天性之神自然之徵验也夫明之不胜神也久矣而愚者恃

其所见入於人其功外也不亦悲乎夫明与神何所分别第用明者以察察爲明而神则

无心先觉况愚者恃其所见则逞聪明矣入于人未免穿凿知识上增知识其功夫全在外而乏内照安能反其性命之

情哉是可悲也

复圭子曰至人被褐怀玉其道愈高而其迹愈晦列御寇之

齐惊於食浆之家使卖浆主人知其贤以一半馈遗必其锋

頴太露故人知贵之重之况万乘之主必以彼爲贤劳而不

以国从者乎伯昏瞀人曰善哉观乎汝能欲自晦则人将以

汝爲师保无所往而不可戸外之履常满矣伯昏瞀人不言

而出列子暨乎门曰先生旣来曾不发一药石之言乎伯昏

瞀人曰使汝爲师保易使汝不爲师保难已不表异人孰感

而豫之已不震撼人孰从而称之知者不言莫汝吿也言者

不知又爲人患也世有莫觉之人而後有大觉世有莫悟之

人而後有大悟世有巧劳知忧之士而後有无知无能之士

心旷神怡不以口食爲累泛若一虚舟而遨游於宇宙者也

其不令人喜亦不令人惊者乎有郑人缓者学儒三年而道

成?其泽者河润九里仁及三族使其弟习学?一日儒?

不相下其父助翟十年而缓自杀异日而缓见梦於父曰使

而子爲?者予也良莫良於儒吾之良不可见而精神已化

爲秋柏之实矣故视秋柏卽视予也夫学儒学?者人也而

所以学儒而儒学?而?者其人之天也造物不责成於人

而责成其人天性之所近缓以使弟?爲功何异穿井者自

矜其有造泉之劳至仁无恩上德不德况有道者乎人各有

安有不安圣人安於天众人安於人圣人不安於人众人不

安於天故曰知道易不言难知者不言天道远也言者不知

人道迩也所以古之人人也而与天爲徒也大道尙自然不

尙神奇朱泘漫学屠龙於支离益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君子

不取也天下事有可必者有不可必者圣人寍尽其在人之

可必而不敢必之於天众人人事未尽以不必於已者而必

之於天此其所以有招兵与不招兵之异也寍知兵不虚动

也必有所求於人而不戢将自焚乎吾独鄙夫末世小夫之

知不离苞苴以相馈遗竿牍以相通问敝蹇浅之精神而欲

行经济万物之道不知太一形虚无物也有物者安能物物

上善若水至人返精神於无何有与水流乎无形发泄乎太

清者何以异宋人有曹商者说秦王得车百乘夸於庄子曰

夫以守困而安於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以立谈而悟万

乘之主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有人於此爲秦王

医病一也破痈溃痊者得车不过一乘舐痔者得车百乘子

非治其痔耶何得车之多也鲁哀公问於颜阖曰吾以仲尼

爲贞干国其有瘳乎颜阖曰君子与其貌胜情也不如实胜

华也仲尼之爲人文掩乎质枝叶伤乎本根若以爲贞干恐

民已雕已琢难返其朴矣民之不可以有心治也犹施惠於

人不可不忘也犹商贾之不见齿於有道也刑有内外金木

之讯凡怀刑之君子倶能免之阴阳之患非眞人能陶铸阴

阳者安能跳出其外而免之哉孔子曰山川犹可升而航也

人心之险过之天犹可以步数推也人心之不测更难知焉

天犹有四时旦暮之期人之厚貌深情安有定期哉故非远

使之不能观其忠非近使之不能观其敬非烦使之不能观

其能非卒然问焉不能观其知急与之期则言易爽而信可

见委之以财则守易夺而仁可徵告之以危则操易变而节

可知醉之以酒人之所不暇检点人而有法则者自不淆离

之以色尤人之所不能强制者也而有道气者自不乱九徵

至则人之贤不肖得矣正考父爵弥高而弥下一命而伛再

命而偻人犹或可能也至三命而俯循墙而走非甚盛德不

可及也其孰敢不轨亦宜矣如凡夫职益升而气益骄一命

而自矜有吕钜之状再命而於车上儛三命而名诸父其视

许由不受尧禅者大悬絶矣何也德不可不爲也又不可有

心爲也德不可不内视也待其露於眉睫而後内视恐眞不

胜僞只见其败耳凶德有五眼耳鼻舌心是也然四者之害

不如中心之害故曰中德爲首故君子不可不愼所好也八

极之穷三必之达六府之不常一珠九渊之仅得所以喻处

道应物之多端贪名逐利之多患也人能惩牺牛之不得爲

孤犊鉴治棺椁之疎乌鸢而亲蝼蚁也则必不夺彼而与此

无人我相无众生相无夀者相何非平者亦至有徵验也若

有人我众生夀者相是持不平之心而平之愈不平矣是持

不徵之心而徵之愈不徵矣且人之聪明谁不如我以我之

神合人之神因以人之神徵我之神然则至人非用明也用

神也离人入天故登彼岸

杂篇天下第三十三

此篇庄子後序也厯叙古今道术渊源之所自後列诸子而庄生自爲一家末辟惠子其祟正之意见矣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道术之局於一方者皆以其有爲不可加矣又皆自以

爲至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音乌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

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神谓人之本性降衷於天者明是人心之

灵觉圣卽内圣之德王卽外王之业其用无乎不在其体原於至一此道术之大也下文曰宗曰精曰眞卽所谓一也

不离於宗谓之天人以无爲爲宗畸於人而侔於天者曰天人不离於精谓之神人

聚精会神出无入有与神相合不离於眞谓之至人本眞纯粹无以复加故曰至人以天爲

宗以德爲本以道爲门兆於变化谓之圣人三句言天人神人至人之事以无爲

爲体有爲爲用以上所谓具有内圣之德者也以仁爲恩以义爲理以礼爲行以乐

爲和薰然慈仁谓之君子以仁义礼乐爲事薰然纳天下於慈仁之中神明而爲圣卽内圣之德首

出而爲王卽外王之业君子也下言君子之业以法爲分法谓法度有所区别曰分以名爲表名谓

名器有所标准日表以参爲验参者三也三生万物以万物爲徵验以稽爲决考古以准今其

数一二三四是也一二三四者五行之生数也不言五者以五爲土旺於四季也百官以此相

齿百官之相序者此也以事爲常事有常职以衣食爲主民有常业蕃息畜藏养民之政

老弱狐寡爲意恤民之政皆有以养民之理也葢仁义礼乐皆失道而下之事贤人君子

治世之法无过於此自此以下至此所谓外王之业民之理也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醕天

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於本数系於末度天德王道兼该并举六

通四辟小大精麤其运无乎不在古之道术其大如此所谓以其眞治身而其土苴亦足以

理天下其明而在厯数者旧法如帝王传心之法世传之史尙多有之

其在於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音导

下同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

名分其数散於天下而设於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有道之时道德一而异术不能鸣其在厯数者有司出其法国史记其迹散在六经者邹鲁之士能明之此皆古之道术

在度数者先王以此施於政故百家众技时或称述之亦不出於道术之外以上设古之道术天下以下设後世之方术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剖而爲三教分而爲诸子百家天下多得一察

焉以自好抱偏见以自矜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

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徧音遍一曲之士也判

天地之美天地有大美而判之析万物之理万物有成理而析之察古人之全观古之人

其备若彼寡能备於天地之美百家各执其一曲以自喜如耳目口鼻各适一用而不能兼纯全之

道备之者寡矣称神明之容容指道之在外者而言是故内圣外王之道闇而

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爲其所欲焉以自爲方悲天百家

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

大体道术将爲天下裂内圣体也外王用也道不明不发人各爲所欲爲迷而不反则知方术之多道

术之裂也而朴始散而爲器矣不侈於後世不靡於万物不晖於度数以绳

?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於是者?翟宋大夫禽滑厘

?翟弟子闻其风而说音悦之此上论理此下卽事以实之不道以侈不饰以靡不以礼乐度数爲晖耀

惟以绳?自检束而俭以备急用古之道术有如此者翟之徒乃闻而说之爲之大过大过过於俭也已

之大顺已止也已止於俭啬爲顺於人情也作爲非乐命之曰节用非乐节用?子书中

篇名言其着书立教生不歌死无服?子泛爱兼利而非鬬其道不怒

又好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养生送死皆主於薄以争鬬爲非以

不怒爲道推广其说以爲博主於不立异而亦与先王之道不同也此其所以毁古之礼乐黄帝有咸池

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文王有辟音辟雍之乐

武王周公作武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榔七重

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自黄帝以来礼乐皆有定则今?子独生不歌

是毁乐死不服是毁礼桐棺三寸而无椁以爲法式以此教人恐不

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已未败?子道虽然歌而非歌哭而非

哭乐而非乐是果类乎薄道固不可教人亦不可自处不必待其道之败然当歌而不歌当哭而不哭

当乐而不乐哀乐之不近人情如此是果同类者之所当爲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

觳音忽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爲也恐其不可以爲圣人之道反

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於天下其去

王也远矣生勤死薄其道太朴使人忧悲反天下之常?子独能任之如天下何非王天下之道也?子称

道曰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

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音托耜而九纠同杂天下之川纠率庶工

杂治天下之川腓音肥无[月*?-扌]音拔胫无毛沐甚风栉疾雨置万国禹大圣人

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使後世之?者多以裘褐爲衣以跂蹻

爲服木履曰跂麻履曰蹻服用也日夜不休以自苦爲极曰不能如此非

禹之道也不足谓?相里里名勤人名之弟子五侯之徒散出於五侯之门

南方之?者苦获一人已齿一人邓陵子一人之属俱诵?经而倍谲

音厥不同相谓别??学之别派以坚白同异之辞相訾音紫相反而訾以觭

音欺偶不仵音午之辞相应以巨子爲圣人?家号其道成者爲巨子若儒家之硕儒皆

愿爲之尸谓已乃?学之别派相訾则相反相应则相合巨子者卽法嗣也尸主也冀得爲其後世

至今不决絶也?翟禽滑厘之意则是同於圣人之勤苦其行则非也爲之

太过已之太甚将使後世之黑者必自苦以腓无[月*?-扌]胫无毛相进而已

矣乱之上也治之下也虽然?子眞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

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不累於俗不饰於物不苟於人不

忮於众愿天下之安甯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

心古之道术有在於是者宋鈃音刑尹文皆齐宣王时人闻其风而说音悦

之作爲华山之冠华山上下均平作冠象之以自表接万物以别宥爲始别善

恶宥不及语心之容形容此心以语人命名也之曰心之行以?音而合驩心之用以

和意而合懽於人以调海内请欲置之以爲主见侮不辱救民之鬬禁

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音税下教虽天下不取强

聒音括而不舍者也故曰上下见厌而强见也上下皆厌而强以此自见虽然

其爲人太多其自爲太少曰请欲固置五升之饭足矣先生恐

不得饱弟子虽饥不忘天下日夜不休曰我必得活哉图傲乎

救世之士哉爲人意多自爲意少虽忘食自苦以爲天下而亦爲之我岂必以此升斗求活哉葢以矫夫托名救

世而自利之人耳图谋也傲矫之也曰君子不爲苛察不以身假物以爲无益

於天下者明之不如已也苛察则非别宥矣故不爲事事皆自爲而不假借於人以自助以身无益

於天下而求备於天下则不如其已也以禁攻寝兵爲外以情欲寡浅爲内其

小大精粗其行适至是而止其学之大旨外之欲其戢兵内之欲其寡欲大?如此公而

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不先立主意趣物而不两万物理趣归於一致不顾

於虑不谋於知於物无择与之俱往古之道术有在於是者彭

?田骈愼到音广闻其风而说音悦之齐万物以爲首曰天能覆之

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

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徧教则不至道则无

遗者矣天地亦万物中之一物故齐物而天地其首也天大地大道大皆有能有不能则知物之有可有不可矣若择

而选之则有不徧教而使之则教有不至与之同归於道则道体物而未始有遗矣是故愼到弃知去已

而缘不得已泠汰於物泠者清其浊汰者去其扰以爲道理曰知不知虽知止作

不知将薄知而後邻伤之者也知识之开混沌之凿凿则伤矣故人皆曰知而我不知者将薄夫发

知之後邻於凿混沌而伤之者也謑百系无耻髁音课独行无任而笑天下之尙贤也纵

脱无行而非天下之大圣謑髁纵脱皆无能之貌椎拍音魄輐音远断与物宛

转椎以拍之輐以断之随其材而断之使各适其用舍是与非苟可以免不师知虑不

知前後魏音危然而已矣无是非无知虑无先後魏然不动而已无他能也絶圣弃知故能魏然推

而後行曳而後往若飘风之还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若风若羽若磨

石与物宛转而无心全而无非动静无过未尝有罪是何故夫无知之

物无建已之患无用知之累动静不离於理是以终身无誉是以

自全於世而无非动静自如而无罪此何以故葢物惟无知则无是已之患无容心之累动静皆顺不离於理不求知於

人惟无誉故无咎乃所以自全也故曰至於若无知之物而已无用贤圣夫

块不失道豪杰相与笑之曰愼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

之理适得怪焉田骈亦然学於彭?得不教焉故常自言曰人之处世何用圣

贤之名但块然如土而不失其常行之道彼豪杰笑之以爲犹死人也适怪焉耳田骈学於彭?不待教诫而自相契合

也彭?之师曰古之道人至於莫之是莫之非而已矣其风

窢音域逆风过物之声然恶可而言常反人不见观而不免於魭音抗无圭角也

断其所谓道非道而所言之韪不免於非彭?田骈愼到不知

道虽然槩乎皆尝有闻者也古之有道者无是无非言而无言辟飃风之过其前窢然而已乌可

而言乌不可而不言哉是以所见常与人相反而人不见取则不免宛转迁就所言虽是而不免於世人之非佥曰田骈

愼到不知道虽然槩乎其尝有闻者也葢世人虽以爲非而庄子犹有取焉者也以本爲精以物爲

粗以有积爲不足淡然独与神明居本谓道未谓器道器虽不相离而有精粗之别故以

道爲精以物爲粗道未始有物有积则不足之心累之故致虚极必至无积而止常守自然淡然与神明居已古之

道术有在於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说之关令尹喜字公庆建之以

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爲表以空虚不毁万物爲实

建立也常无有卽本也未始有始也太一卽有始万物之母也万事万化皆从此出故以爲主道虚而用之或不盈是故

以濡弱谦下爲表焉表谓应事接物见之於外者道之用也物各归根体自空虚毁坏万物则断灭顽空矣故不坏世用

而成实相实卽眞空不空谓实相关尹曰在已无居形物自着其动若水其

静若镜其应若响芴音忽乎若忘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

未尝先人而常随人居卽住心也言已之心一无所住而形形物物莫非已心之所显着所谓无所住而

生其心者水之动镜之静空谷之响应皆无心者芴乎者恍惚中若有物而又无物也若清无所淆也以同於物爲和以

无所得爲得未尝先而常随者迫而後动不得已而後起也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爲天

下谿知其白守其辱爲天下谷人皆取先已独取後曰受天下

之垢人皆取实已独取虚无藏也故有余岿音魁然而有余其行

身也徐而不费无爲也而笑巧人皆求福已独曲全曰苟免於

咎谿谷在下而能容所谓有容乃大也未尝先人而常随人卽取先取後也受垢卽知白守辱也不以实爲实以虚民实所

谓取虚也无藏而有余卽以有积爲不足也舒徐容与常自俭啬所谓不费也人皆以巧爲巧已独以无爲爲巧人皆以

福爲福已独以无祸爲福以深爲根以约爲纪曰坚则毁矣锐则挫矣常

宽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谓至极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眞人哉

根者根极之义纪法纪也观其言曰古之爲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测得非以深爲根之谓乎治人事天莫如啬所谓约

也太刚则折太锐则剉故常破其坚挫其锐以容物爲量而不过爲刻削之行其道可谓至矣夫博大眞人尊之之辞

寂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音余生与音余天地并与音余神明往与音余

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於是

者庄周闻其风而说音悦之清通无象往来无住以无相爲宗以无爲爲行万物一府死生同状直与

天地并神明俱芒乎不知何之芴乎不知所适古之道术在是南华闻而悦之以谬悠之説荒唐之

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音羇见之也以天下爲沈

浊不可与庄语以巵言爲曼衍以重言爲眞以寓言爲广虚远旷大

莫之终始故其言恣纵而不党同於人不炫奇立异以自表见於已谓天下之沈溺混浊不可以端庄之言语之故因之

以曼衍质之以重言广之以寓言必以此三言者非我之罪不信我者之罪也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而不敖倪於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天地无弃物与道爲体者亦无弃物敖倪

卽傲睨也不敖倪则与物无竞得者同於得失者同於失不谴是非而与世俗同处相安相忘而不知玄同之德有如此

其书虽?玮而连犿音汴无伤也瓌玮竒特之状连犿相从之貌言其书虽若惊世骇俗而郤善

体物情连环宛转与物不违是以虽瓌玮而不伤其辞虽参音叅差音痴而諔音竹诡可观

辞虽抑扬参差不一而滑稽诡谲之中却有深思可得之理故曰可观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一书

之中皆道理充塞世不可无者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爲

友其於本也宏大而辟深闳而肆其於宗也可谓调适而上遂

矣与造物游与无终始者友此等见解不出老氏所谓道术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者建之以常无有故其於本也宏

大而辟深闳而肆主之以太一故其於宗也可谓调适而上遂矣宗主宰也调养也养性之功有作有爲已而无爲则自

适矣上遂犹言上达也遂其上升之志而与天爲徒矣虽然其应於化而解於物也其

理不竭其来不蜕芒乎昧乎未之尽者顺天地自然之化以解万物之县结所谓不坏

世法而成实相者其理不竭其出无穷也其来不蜕谓形不待蜕而後解也此书深远未易窥测可与诸者究难以芒昧

之见尽其义也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翟宋尹彭田

愼到之徒犹爲见道之一偏惠子则主於好辨而已多方犹云方言也多方未免夸多鬬靡其所阅之书虽有五车之名

而其道则舛驳不合於道其言不中不当於理亦不能成一家也厤音厯物之意曰至大无外

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厯考其辨物之意曰大无外小无内似矣而又曰大一小一於

一之中而有大小之分此便是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启辨端矣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无厚

则薄积则厚矣积之不已其大可至千里是千里之大卽无厚之积也此言大与小同也天与地卑山与

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天高地卑其位定矣而天道下济亦可言卑山高泽深其象陈

矣而山下有泽亦可言平日方中也而睨视之亦可谓睨物方生而归根复命亦可谓死大同而与小同

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一物各具一太极大以成

大小以成小此谓小同异万物统体一太极统同之中有辨异者在此谓大同异盖大不出小之积而合小亦可以爲大

则无同无异矣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天地

东南滙爲巨浸芒手不知其涯岸不知旣谓之方则滞於有形又地不足於东南不足非穷乎适越者启行虽在今日而

其神昔日已先往矣非今日适越而昔来乎连环所贯贯於无环非贯於环也若知环之所以连则识环之所以解释氏

参禅云猛虎项下金铃谁人解得曰解铃还用系铃人卽此意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

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惠施以此爲大观於天下而

晓辩者天下之辩者相与乐之世之中央不知在何处然燕越人各以其所处爲中则燕之北

越之南亦可以爲中矣天地虽大而以泛爱观之则天地亦万物中之一体耳惠施以此爲大观而晓天下之辨者天下

人亦乐而宗之卵有毛鸡三足郢有天下犬可以爲羊毛生於卵中是卵有毛鸡

本两足而必有主张是足者是爲三足郢本侯国而僭王自郢始是有天下之号犬羊惟人所命若未有名称之先而呼

犬爲羊亦可矣马有卵丁子有尾火不??山出口形之所托名之所寄皆假耳非眞也

故犬羊无定名胎卵无定形故乌可以有胎马可以有卵也夫万物无定形形无定称在上爲首在下爲尾世人谓右行

曲波爲尾楚人呼虾募爲丁子今丁子二字虽左行曲波亦是也人知天下有温泉而无寒火不知有萧邱有凉焰又

有火生之虫则火不??也山无口而空谷传声非口乎轮不展地目不见指不至至不

絶龟长於蛇矩不方规不可以爲圆不围枘天下之物方则滞而不动圆则

活而不滞轮圆也故不展地而行之速目不能自见指不能自指目目指指者至则指目不至穷絶矣蛇形虽长而短

龟形虽短而命长规矩爲方圆之至而其体则不方不圆者枘形圆而凿形方枘虽在凿之中而枘之旋转非凿可止故

不围枘圆卽凿之枘也飞鸟之景未尝动也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

之时狗非犬黄马骊牛三鸟飞於天影落於地但可谓鸟动而不可谓影动镞矢之去虽疾其离弦

则行其中鹄则止然离弦而未到不止也鹄而已中不行也非不行不止之时乎北人呼犬爲细狗谓其身之瘦也而其

实狗不可以爲犬黄马一也骊牛二也文始经曰形可合亦可分一夫一妇二也合之共生一子非合乎马牛合可生一

骡非黄马骊牛三乎白狗黑孤驹未尝有母失母一尺之棰音垂日取其半

万世不竭辩者以此与惠施相应终身无穷黑白之分一定也第白者易污故曰

白狗黑驹生於母言孤驹可谓有母乎一尺之棰不爲长也其数之穷折而爲二今日取其半明日取其半展转数之则

万世不竭亦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楼意此皆学於惠子者推广其说相与强辨无穷已者桓团公孙龙

辩者之徒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

者之囿也囿者聚天下之辩而不能剖也惠施日以其知与人之辩特与天下

之辩者爲怪此其抵音底也然惠施之口谈自以爲最贤曰天地

其壮乎施存雄而无术施日以其辩与人相持而不相下竞爲谲诡以相胜其说大抵如此且自以爲

贤而曰天地爲我壮其辩施知存雄而不能守雌无道术者也南方有倚人异人焉曰黄缭音了

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惠施不辞而应不虑而

对徧爲万物说说而不休多而无已犹以爲寡益之以怪以反

人爲实而欲以胜人爲名是以与众不适也施自恃其才辩之过人旁引曲证犹

爲不足益之怪诞以欺人耳目之所不及其说虽长而与众不协也弱於德强於物其涂噢矣

夫有德者必有言惠子徒以雄辨与物相竞故日弱於德而强於物究竟於道亦终幽昧而不自明故曰噢音奥由

天地之道观惠施之能其犹一蚉一?之劳者也其於物也何

庸夫一尙可曰愈贵道几矣由天地之无言观惠施之多言何异蚊?之聚声成雷亦不能

惊蛰而震动万物也故曰其於物也何庸吾於其多言之中摘其一言而充之尙可使之不叛於道而曰愈於贵道者不

几於失惠子乎惠施不能以此自甯散於万物而不厌卒以善辩爲

名惜乎惠施之才骀音殆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是穷响以声

形与影竞走也悲夫盖贵道之人自以多言数穷爲戒惠子不能以此道甯一其心志以其精神散於万

物而不厌其烦徒以善辨名惜乎其才而不能善用骀荡而不得於心逐於而不反其本譬之响出於声影出於形欲息

响而振其声欲息影乃与形竞走不休也惠施学昧根原逐物生辨影响之见而已

复圭子曰道何在乎混沌未开道在天地混沌旣开道又在

人散之爲万而统之於一神得之以降明得之以出内圣得

之以生外王得之以成大哉一乎天下之治方术者虽多而

未有不原於一者也世有天人倚之以爲宗世有神人聚会

其元精世有至人完保其眞纯世有圣人领略其道德失道

德则仁义礼乐矣非君子乌能胜其任乎故有名法以整齐

之有参稽以考证之官有常度民有常业天德王道兼该并

举有道之时道德一而异术不能鸣道之在歴数者有司守

其法太史纪其实道之散在六经者邹鲁之儒接其统百家

之学扬其波孰知道术每与治术相升降者也故天下大乱

而道德亦不一矣得一察以自好之士犹耳目鼻口之不相

通何以知天地之美万物之理古人之全乎人各爲其所欲

爲迷而不反方术之多道术之裂也於是有?翟禽滑厘也

者矫侈靡之风而过焉者也养生送死皆以薄爲道仿上古

礼乐未备之时而不与中古帝王之礼乐同其生不歌而死

无服也使人忧悲反天下之常王天下者可如是乎奈何以

禹自方不知禹当水土之未平不得不以身先天下而?翟

之时非禹之时也後有论?经者以得其道者爲巨子之圣

人虽腓无胈胫无毛而不恤也则道之一裂也於是大宋鈃

尹文也者好爲人之风而甚焉者也作爲华山之冠以自表

别善恶宥不及上説其主以禁攻下教其民以寝兵其爲人

而不知自爲也虽饥不忘天下未常苛察以求人亦不假物

以自益谓戢兵犹爲外而寡欲乃爲内也其大小精粗总之

有人无已之学也则道之又一裂也於是有彭?田骈愼到

也者闻不虑不谋之学而往焉者也谓天地覆载犹不能兼

岂万物而无可不可其弃知去已也恐知爲凿混沌之窍也

其笑天下之尙贤也恐有是非而适以啓争也故必推而後

行曳而後往甯爲员毋爲方求以自全足矣故故咎无誉虽

其道不尽合於古人然无是无非言而无言犹有古意也不

可因其不韪於人而谓其无所闻也则道之又一裂也岂知

道无形也而未常无本末物有象也而不能离精粗天地闲

无有余也故无积而常足惟至人独往独来与鬼神合其吉

凶得道术之精神者其关尹老聃乎彼其道以无有爲体太

一爲主濡弱谦下爲表空虚不壤爲实其心无物而能物物

可动可静非水之善下镜之忘形不能状之空谷之传声不

能似之且清且和不失爲得甯随人而母先人甯守雌而母

雄甯守辱而母白甯取虚而母取实不以多藏爲有余不以

无积爲不足不以有爲爲巧不以无爲爲拙人皆以福爲福

已独以无咎爲福自治不厌其深根而甯极治人不厌其简

约而易遵太刚则折坚可不破乎太锐则钝锐可不挫乎其

藏垢愈多其容物愈宽其道术可谓至极而莫以加矣关尹

老子眞古之博大眞人哉嗣是有闻其风而兴起者庄周是

也以无相爲宗无爲爲行万物一府死生同状知天下之言

非悠谬而虚远则荒唐而旷大非无端而莫终始则恣纵而

不羁不可与庄语也故不得不托爲巵言曼衍如草之繁曼

必有根水之流衍必有源也天下凡物皆假其眞独有性命

故托古大圣大贤之言以爲重使人知性命之爲眞寓者寄

也所言虽近而其旨则远故不嫌於广譬曲喻使人深思而

自得其正意以天地爲精神万物爲逆旅上与造化爲徒而

下与外死生者爲友穷其本则弘而深究其宗则达而上奚

必脱其形骸而後上升乎此可与诸者道难与芒昧之人言

也道术至惠施岂止分裂且舛驳矣其言虽多而不中以大

无外爲大一小无内爲小一犹近似也谓千里爲无厚之积

也可乎谓天有时而卑山有时而平亦近似也谓睨视爲日

方中也可乎物方生者爲方死非无理也谓小同异者而淆

於大同异也可乎无穷必有穷不必定在南方也身未至而

神先往不必定适越也连环非五金之环乃人身中之玄牝

其白如绵其连如环大修行人必知解此之环而後可以解

脱惠子与庄子善亦道德而涂说也燕北越南可以爲中而

不必爲天下之中万物当爱不必泛爱也天地同体不必一

体以爲大观也毛不生於毛而生於卵鸡二足而有使足者

存郢非天下而僭称王则有天下犬羊无定名胎卵无定形

首尾无定称火有虫则不??矣山出泉则有口矣轮员也转

之速则不展地矣目不能自见指不能自指短长不以形则

龟可使之长於蛇方圆亦不以形则规矩无方圆之体而有

方圆之用凿不必围枘而无枘则不成其爲凿飞鸟有影第

可谓之鸟动而不可谓之影动矢行甚疾而亦有不行不止

之时同中有异故狗不可以爲犬合中有分故黄马骊牛三

皎皎者易污则白狗可黑天下无无母之驹而孤驹则不可

以言有母万物无有不竭而以尺棰平折之日展其半则无

穷尽之时此皆学於惠子者也亦犹桓团公孙龙止能以其

辨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也惠子自以其善辩爲最贤曰

天地且爲我辩生色止知守雄而不知守雌有道术者固如

是乎观其答黄缭之间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所以

或翕或张也彼非知道者安能洞彻之而惠子何如人也矢

口而对恣意而谈止能欺人之耳目而不能屈人之心志出

天地之无言观惠施之多言何异聚蚊成雷而必不能震惊

万物也有其才而不能善用其才是欲息响而振声欲息影

而走形不知本也以强辩止辩亦犹是耳有道术者必不如

南华眞经注疏传神集後序

复圭子曰千古以来知道德者未有不透南华南华者所以筌

蹏道德也晚近文人不惟不究道德卽南华眞经四字鲜有知

其说者先哲云湛爲道德浮爲英华也南华卽道德之英华也

又何以云眞经天地以南北爲经东西爲纬丹经云天上太阴

一月一度而与太阳会此常经也人间少阴一月一经而癸水

至此眞经也丹经又云度人须要眞经度夫南者火也华亦火

之精神也此南华在天爲太阴晦王朔癸之火候在人爲眞经

期前期後之火候庄老题爲南华眞经者所以点破流戊就已

取坎塡离之妙窍耳非得天仙口诀者安能知之非眞有道气

者安肯信之彼其出入造化洞彻人物达生死之变明内圣外

王之道以有物之後而追穷无物之始不过欲人知性命之渊

源始觉天地间凡有形质者皆爲幻惟有一道眞耳胡爲含齿

之伦与搢绅先生悉恋恋朝露之滋润不知人生寄蜉蝣於天

地旣无长绳系白日当求大药以引年自古神仙留有接命法

第非大德大行之人知法财两用者不可与口传耳予观世儒

止知爲利禄以养臭腐不思化臭腐爲神奇坐待无常之至甘

就木而不悔者天下皆是也予甚悯之故作南华之注其先哲

所已注而可存者人事也十之一二其发前人所未发者性命

也十之八九然於精神筋骨脉落尙未融贯故不得不作疏於

各章之後疏者通也彼其精神有隐藏处吾爲通而露之其筋

骨有屈曲处吾爲通而直之其脉落有闲断处吾爲通而联之

俾後之读南华者一展卷咸识上升之有路登彼岸之有筏卽

儒者有以諔谲议之者莫不翻然悟庄老思返有爲於无爲进

仁义爲道德乃还古之美意也曷常与吾儒异哉然则五经四

书者世人之先师也道德南华者祖宗也二经注疏者子孙也

子孙象貌不必尽肖祖宗然而精神血脉未常不肖者此可与

眞儒道难与俗儒言也

崇祯十年八月将望日程以甯拜序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穿越自带超市,村长让我来当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唐朝好地主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大唐再起大明国士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张逸风姜凤小说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女友都想捅死我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