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伊此时的经济非常困难,正缺资金,否则心高气傲的他怎么可能向张角低头呢。
但张角的回应并没有满足他的要求。
他气愤的说道:“要我国进口一点油还要让我们降价,并用伊安币结算,什么好处都让伊安国占了。”
“石油是先知赐给我们的礼物,又不会坏掉,我们会将石油优先出口那些给我们合理价格的国家。”
身边幕僚急忙说道:“那我们的外债怎么办?”
萨姆想了一下,说道:“中东国家的先拖着,先还其它国家的。”
幕僚摇了摇头道:“这下我们把伊安帝国彻底得罪了。”
萨姆道:“伊安帝国是在中东唯一驻扎的军队,是我们的敌人,也是我们统一阿拉伯目标的障碍,所以,我们以后注定会发生冲突的。”
“石油是工业血液,哪个国家都离不开石油,我们不卖伊安帝国,也可以卖给别人。”
萨姆作出这个决定后,就没有搭理这件事。
张角日理万机,自然也没有将这件事放在眼里。
他此时正在处理黎巴嫩的事情。
随着撒冷人建国,被约旦驱逐出国的四十万撒冷人陆续回到了撒冷国,但长期战争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除了造成四万人死亡,十多万人受伤,还有几十万人逃离到别国。
到了中间阶段,黎巴嫩分成了三块,一块是由黎巴嫩政府军控制的北部地区,由基督马龙派控制的海岸地区和激进派和撒冷解放组织控制的南部。
解放组织以此为基地,不停的袭击圣城国, 而圣城国为了消灭撒冷解放组织,在1978入侵了黎巴嫩南部地区,虽然联合国介入了调停,通过了决议,但各派不知是故意还是理解有偏差,曲解了联合国425号决议。
关键问题就是双方对解放组织是否有权居留在黎巴嫩上争执不下。
马龙派认为联合国明确规定,决议明确了取消撒冷人解放武装,但其它教派却认为,联合国决议并没有废除69年黎巴嫩政府和解放组织达成的开罗协议。
圣城国撤离时,圣城人扶持马龙派在黎巴嫩独立建国,虽然没有获得承认,但却让局势更加复杂。
因为马龙派的独立要求,政府开始偏向了穆教左派势力,政府军和马龙派的武装开始了冲突。
而圣城国则支持马龙派,双方打的不可开交时,解放组织又对政府开战,夺得南部大部分土地。
这让纷乱的黎巴嫩局势更加混乱。
再加上圣城国和叙利亚国的掺和,又引发了毛熊和鹰国的下场。
这中间经历了圣城国再次攻入黎巴嫩,以鹰国为首的联军进驻,贝鲁德大屠杀,后来受到极端组织的报复,维和部队被炸,被迫撤出了黎巴嫩。
虽然鹰国为首的联军和各派签署了和平协议,但因为无法有效获得执行,只是达成了停火协议。
不过,身在其中的几派又相互开火,之后双方签了几个协议,但因为无法有效执行,这些协议只能变成废纸一张。
这中间各派的立场不同,矛盾重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甚至同一教派的也并不一定是同盟军,政府中又夹杂着马龙派和伊派,伊派中又分什派和逊派。
圣城国和中东各国的参与,联合国的掺和,让黎巴嫩的局势搅成了一团乱麻。
签下的任何协议都不能让所有派别满意,更别说执行了。
政府选出的总统频繁遭到暗杀,这里面的各派别成份复杂,一个派别就代表一个利益组织。
甚至有些派别的主张就是相互矛盾甚至敌对的。
要说中东混乱之最,黎巴嫩就是一个缩影。
不过,随着两国方案的执行,让黎巴嫩人看到了和平的曙光。
不少派别希望伊安帝国驻军,平息黎巴嫩复杂的局势。
当然,有的派别是希望真的和平,有的派别却是别有用心,希望伊安帝国陷入黎巴嫩的这混乱的沼泽。
张角心中犹豫了一下,就作出了决定。
如果能解决黎巴嫩的局势,那说明伊安帝国有能力解决纷杂情况下事务的能力。
黎巴嫩问题真的从自己手中解决,那么伊安帝国在世界上的威望将会大大提升一个台阶。
既然他要立志领导全球,那么黎巴嫩问题就是对他的一个考验。
有利的局面是撒冷人此时已经建国,导致黎巴嫩最大的乱源没了存在的基础。
解决问题时相对会轻松一些。
不过派出的这个人必须要有一定的才能,而且做事细腻,不能如那些大老粗一般,一味的靠杀解决问题。
如今的伊帝帝国今非昔比,还是靠杀戮那一套难以服众。
除了靠实力威慑,更多的是要靠软实力。
为此,张角专门在军队内部召开一次会议,让各大军头推荐人选。
各大军头自然踊跃的很,纷纷将他们的得力干将推荐给张角。
张角自然不会听各军头的吹捧,他要对这些人选好好的考察一番。
所以,他命令推荐的人每一个人写了一篇对黎巴嫩的看法,上交给他。
他要看一下这些人的水平之后再作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