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渐紧,彤云低垂。金玉妍与贞淑闲话着年节琐事,魏嬿婉垂手侍立一旁,眼角的余光却不时瞟向殿外。
她心中默默计着时辰,那刘宫女在雪地里跪了已近一个时辰,再冻下去,只怕真要魂归地府了。若大年节在启祥宫里冻死,没得落人口实,反而不美。
时机正好。
她悄然上前半步,对着金玉妍柔声道:“娘娘,奴婢瞧着外头风雪越发紧了。那刘宫女跪了这许久,想必也得了教训。如今又是除旧迎新的大好日子,不如…赏她一碗姜汤,驱驱寒气,也显得娘娘慈悲,给她留条生路,让她感念娘娘恩德,日后也好用心当差?再者,若真冻出个好歹,大过年的,也怕冲撞了宫里的喜气不是?”
金玉妍闻言,正拈着一枚蜜饯的手微微一顿,瞥了魏嬿婉一眼:“罢了,你倒会替本宫周全。这点子小事,你去办吧。省得真死了人,徒惹晦气。”
“是,娘娘仁德,泽被下人。”魏嬿婉深深福了一礼,声音里满是感佩。
她捧着一个青花缠枝莲纹盖碗,碗中盛着滚烫扑鼻的姜汤,踏入那方风雪肆虐的庭院。
刘宫女早已冻得失了知觉,蜷缩在厚厚的积雪中,形同雪偶,唯口鼻间一点微息化作白雾,尚存一丝活气。
魏嬿婉款步走到她面前,居高临下,声音却温煦如三月春风:“刘姐姐,快醒醒。娘娘心慈,念你受罚辛苦,又值年节,特命我送碗姜汤来给你驱寒。这可是娘娘的恩典,莫大的体面,快趁热用了吧。”
刘宫女被这声音激得睁开浑浊的眼,费力地凝在魏嬿婉脸上:“魏…魏嬿婉..你..你这个贱人!”
“快用吧,姐姐。”魏嬿婉只将碗又往前递了递,那滚烫的碗沿几乎要烙上刘宫女冻裂的嘴唇,“娘娘的赏赐,不喝..可是大不敬呢。若是失手倾覆了御赐之物,更是罪上添罪。”
“我…我当初…就应该…就应该打死你这个…你这个蹄子!贱人!来日,来日…我不会…不会放过你…”
魏嬿婉笑容未变,微微俯身,将声音压得极低,几近耳语:“噤声吧,好姐姐。你此刻骂得痛快,若惊动了娘娘出来,瞧见你这般形容,听见这些腌臜言语…姐姐,你道娘娘是怜你,还是愈发着恼呢?”
这句话如同冰针,瞬间钉穿了刘宫女最后一点反抗的意志。求生的妄念和对金玉妍刻骨的恐惧压倒了一切。
她簌簌颤抖着,伸出青紫僵硬的手,抖抖索索地去碰那灼人的碗壁。
“啊——!!!”
就在她冰冷僵木的手指触碰到滚烫瓷碗的瞬间,皮肉竟似粘连其上。
“小心!”魏嬿婉惊呼,手却稳如磐石地托着托盘,将那碗口死死抵在刘宫女嘴边,“这可是娘娘的恩赏!”
“早说了,洒了不好,莫非姐姐还想长跪下去?”
滚烫的姜汤灌入刘宫女冰冷麻木的口腔,在喉间胸腹猛烈冲撞。如同吞下了一块烧红的烙铁,瞬间灼穿了她的脏腑。
“呃..嗬..嗬嗬…”刘宫女双眼暴瞠,剧痛与这焚心蚀骨的刺激让她喉头一窒。
她痛苦地蜷缩痉挛,双手死死扼住自己的脖子,恨不能将那灼烧五脏的‘火炭’抠出。眼珠子死死瞪着魏嬿婉,似要择人而噬。
魏嬿婉探出手,带着暖炉熏香的玉指,带着一丝怜悯替刘宫女掠开额前被黏住的几缕乱发:“姐姐这般瞧我作甚?可是还有什么委屈想向娘娘陈情的?噢…”她忽作恍然状,微微侧首,“我倒忘了,此刻姐姐怕是难发一言了。且回去好生将养着,留待来日吧。倘若…姐姐还有来日的话。”
她的眼睛弯作两钩新月,随即,直起身,脸上的温柔倏然敛尽,恢复了惯常的恭肃,对着旁边侍立的小太监吩咐道:“娘娘仁德,宽仁待下,不忍见人受苦。姜汤已饮,寒气已驱。大年下若折在咱们启祥宫终是不祥,烦你辛苦一趟,亲将她送回花房安置。”
暖阁内,烛影摇红,笑语晏晏,年节的喜庆气氛愈浓。
花房那间低矮潮湿的耳房里,被拖回来的刘宫女蜷缩在冰冷的土炕上,滚烫的姜汤如同毒药,在她极度虚寒的体内翻江倒海,绞痛难忍,体温短暂诡异的回升后,又迅速跌入更深的冰窟。
她再发不出成声的哀鸣,唯在无边的寒栗与彻骨的灼痛中,无声地抽搐着,神志渐趋涣散。
未及子时,当更鼓声隐约透入六宫时,花房里最后一丝微弱的搐动也寂然了。
魏嬿婉正低眉敛目为金玉妍奉上一盘新剥的蜜橘,烛光映着她柔婉温顺的侧脸,仿佛庭院中那场无声的杀戮,从未发生。
翌日,长春宫。
皇后端坐主位,正与几位低位嫔妃闲叙家常,语声温和。她目光转向下首的金玉妍,似不经意般提起:“嘉妃,昨儿听说你宫里发落了个花房的宫女?本宫晨起理事,见内务府呈报,道是撤换了花房管事,那被罚跪的宫女…夜里竟没了?”
金玉妍闻言,执茶盏的手微微一滞,眼中掠过一丝茫然——她只知罚跪,却不知人已死了。
目光倏然转向侍立在侧的魏嬿婉,护甲在光滑的盏壁上轻轻一叩。
魏嬿婉立刻趋前半步,对着皇后深深一福:“启禀皇后娘娘,奴婢斗胆回话。昨日之事,原委奴婢最是清楚。那花房宫女刘氏,当差实在懈怠轻狂。她送来启祥宫的年节花卉,花色枯败,枝叶萎靡,非但全无喜庆祥瑞之意,反倒透着一股子衰败晦气。我们娘娘也顾念着年节,不欲计较,本想着换些新鲜体面的也就罢了,谁知那刘宫女非但不知感恩请罪,反倒…竟敢搬出皇后娘娘您来推搪!”
“口口声声说,这些花木‘皆是奉了皇后娘娘您的意思’。这等行径,岂非是对皇后娘娘的大不敬?我们娘娘听她竟敢如此攀扯、编排,这才动了真怒,责她跪在庭院里,只为让她长长记性,明白宫规森严,谨言慎行乃是本分。”
“一个时辰后,娘娘想她跪久了,还特特命奴婢送了温和的姜汤去驱寒,唯恐她冻坏了身子。然那刘宫女满心委屈,还险些失手将娘娘恩赏的姜汤打翻。奴婢瞧着实在不成体统,又恐她再冲撞了娘娘们,便赶紧令小太监好生护送她回花房歇着,这事儿便了了。”
“不曾想,竟…竟出了这等不幸之事。皇后娘娘明鉴,此事皆因奴婢未能周全,未能及时开解于她。若论责罚,都是奴婢的不是。娘娘若要降罪,便请责罚奴婢一人吧,万莫因此事烦扰了娘娘们的清净。”
魏嬿婉深深拜伏下去,然那‘不敬’、‘推卸’、‘编排’等罪名,都已牢牢地钉在了死无对证的刘宫女身上,更将金玉妍摘得干干净净,反倒是仁至义尽。
金玉妍放下茶盏,盈盈起身,福礼复起时,眼中已蕴了一层薄薄水光:“此事臣妾处置失当,惊扰了娘娘,是臣妾之过。臣妾原想着,若只是对臣妾不敬,倒也罢了,臣妾合该忍下,全了这年节的和气才是。”
“可娘娘待六宫宽厚慈爱,岂容这等小人肆意编排?若任由她这般胡言乱语传扬出去,岂不让阖宫上下误会了娘娘?臣妾方才一时情急,要立时刹住这等歪风邪气,以正视听,才下令罚跪,小惩大诫。”
“如今想来,纵使她言语不当,罪该万死,臣妾也该忍着,将她捆了,即刻送来长春宫,交由娘娘您亲自发落才是正理!”
皇后本就不欲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宫女大动干戈,深究下去,徒惹是非,如今有了这现成的说法,正好顺水推舟。
她轻轻拨了拨手边茶盏的盖子:“罢了。都起来吧。”
魏嬿婉如蒙大赦,立刻叩首:“谢皇后娘娘恩典!”这才小心翼翼地起身,垂手退至金玉妍身后侧。
金玉妍也缓缓直起身,眼角那点水光适时收起:“谢娘娘宽宥。”
“那宫女言语失当,攀扯主子,是她的不是。嘉妃你维护本宫之心亦是好的。”皇后顿了顿,“既如此,念在那宫女也曾当差一场,又值年节,着人好生发送了,莫要声张,只报个‘急病’便是。别让外头嚼舌根,坏了宫里的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