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情愫渐生,烟火人家
万国医馆的生意日益兴旺,阿依莎的名字在北疆几乎无人不晓。她不仅医术精湛,性子也爽朗热忱,牧民们送来的奶酒、奶酪,她总是笑着收下,转头就酿成酸奶分给医馆的学徒;苏清月研究新药方遇到瓶颈,她能拿出波斯医典里的记载提供思路;连刘承算错了香料账,她都能笑着用算盘帮他理清。
李阳起初只当她是难得的人才,常与她讨论医馆的扩建、香料的种植。直到那次他巡查草原学堂,不慎被毒蛇咬伤,才真正看清这份爽朗背后的细腻。
当时毒液迅速蔓延,李阳的小腿肿得像木桶,随行的郎中束手无策。阿依莎闻讯赶来,二话不说跪在地上,用银柄小刀划开伤口,竟直接用嘴吸出毒液。
“你疯了!这蛇毒能致命!”李阳又惊又急,想推开她,却浑身无力。
阿依莎吐掉毒液,额头渗着细汗,脸上却带着笑:“放心,波斯有一种草药能解这毒,我随身带着呢。”她从药箱里取出黑色的药膏,仔细敷在伤口上,又用干净的布条包扎好,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一件珍宝。
回朔州的路上,李阳靠在马车里,看着阿依莎为他调整坐姿、喂水喂药,鼻尖萦绕着她身上淡淡的安息香气息,心中第一次泛起异样的涟漪。
那晚之后,两人的相处悄然变了味。
李阳会借口查看香料田,绕路经过医馆,只为看她专注诊脉的模样;会在她研究蒸馏术到深夜时,让人送去刚出炉的胡麻饼,饼里特意多加了她喜欢的蜂蜜。
阿依莎也会在李阳处理公务晚归时,端着一碗温热的草药汤等在县衙门口,汤里加了安神的香料;会在他因边境琐事烦忧时,拉他去医馆后的香料田,说“闻闻薄荷的味道,心就静了”。
情愫在日常的点滴里慢慢发酵。
初夏的一个傍晚,两人在香料田查看晚熟的迷迭香。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阿依莎弯腰采摘花枝,胡服的裙摆扫过草地,带起一阵清香。李阳看着她被夕阳染红的侧脸,突然开口:“阿依莎,留在北疆吧。”
阿依莎的动作顿住,转过身,眼波流转:“我本就没打算走。”她举起手中的迷迭香,“你看,它在这里扎了根,我也一样。”
李阳走上前,轻轻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因常年制药而带着薄茧,却很温暖。四目相对,无需更多言语,彼此眼中的情意早已明了。
秋分时,朔州城张灯结彩。李阳与阿依莎成婚的消息传开,百姓们自发在街道两旁摆上鲜花和香料,草原部落的药罗葛送来最肥的羔羊,苏清月亲手绣了鸳鸯戏水的锦被,周校尉带着护卫队在城外巡逻,笑得比谁都开心。
洞房花烛夜,红烛摇曳。阿依莎换上中原的红嫁衣,卸下银饰,长发松松挽起,少了几分干练,多了几分温婉。李阳看着她,想起初见时那个胡服女子的飒爽,心中满是温柔。
“在想什么?”阿依莎递过一杯合卺酒,脸颊微红。
“在想,幸好那天被蛇咬了。”李阳笑着举杯。
阿依莎嗔怪地看了他一眼,眼底却满是笑意。两杯酒下肚,暖意从心底蔓延开来,两人依偎在红烛下,说不完的话——从波斯的星空到北疆的雪原,从医馆的琐事到未来的打算,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
婚后的日子,平淡却温馨。李阳处理公务,阿依莎打理医馆,傍晚时分,两人常一起去香料田散步,他会听她讲波斯的故事,她会问他中原的习俗。有时李阳晚归,桌上总会留着温热的饭菜和一碗安神汤;有时阿依莎研究药方到深夜,李阳会默默坐在一旁,为她添上一盏灯。
次年开春,阿依莎怀孕了。孕吐严重时,她吃不下东西,李阳就按她教的法子,用薄荷和蜂蜜煮水,一点点喂她喝下;夜里她腿抽筋,他再累也会起身帮她按摩。苏清月送来安胎药,打趣道:“以前只见过李司马处理公务的样子,如今才知道,你还有这么细心的时候。”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产房里传来婴儿响亮的哭声时,李阳在门外攥紧了拳头,手心全是汗。当稳婆抱着襁褓出来,笑着说“是个大胖小子,眉眼像极了司马”时,他冲进产房,看着脸色苍白却带着笑的阿依莎,眼圈瞬间红了。
“你看,他在笑呢。”阿依莎虚弱地说,声音里满是母性的温柔。
李阳小心翼翼地抱起孩子,小家伙的手紧紧攥着他的手指,温热的触感让他心头一软。他低头吻了吻阿依莎的额头:“辛苦你了。”
窗外,春风拂过香料田,送来阵阵清香。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一家三口身上,温暖而宁静。
【“文化融合”支线完成度100%,奖励:“跨种族医学手册”(提升各族孩童存活率)、“幸福值永久加成”(北疆百姓满意度提升)。】
系统的提示音仿佛成了背景音,李阳早已不在意。他看着怀里的孩子,看着身边的阿依莎,再望向窗外生机勃勃的北疆,心中明白,这便是最好的奖励——不是系统赠送的任何道具,而是身边的人,是安稳的家,是这片土地上,正在悄然绽放的盛世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