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年,大秦帝国迎来了上一年的年度总结朝会。
经济方面,与1904年的72亿相比,增加了将近37亿,整个大秦帝国在1905年的财政收入为109亿龙元。
当然这其中自然不包含通过战争手段从东瀛以及沙俄手上获取的财富,否则这个数字至少得翻一番。
毕竟沙俄皇室数百年来收集的黄金就价值一百多亿龙元了。
当然,财政收入增加的多,那开支也是少不了的。
不说其他,光是1905年五大战区的军费总开支就超过了十五个亿。
毕竟去年的大秦帝国,四处征战,各种资源的消耗肯定少不了。
所以,国防开支,教育,交通,工业,农业以及各种商业的补贴林林总总的加起来足有96.3亿龙元。
虽然开支数额巨大,但比1904年来说要好很多了。
因为1905年的财政支出总算不是赤字了,产生了将近13亿龙元的盈余。
帝国的财政在立国以来首次出现了盈余,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凸显出了大秦帝国发展之快。
教育方面,全国各地开花,中小学的数量从1904年的9万余所增加至17万余所,差不多快翻了一倍。
而大学方面,则是在帝京市成立了帝国理工大学,帝国政法大学以及上沪市建立的上沪工商大学。
别看只增加了三所大学,但这三所大学的地位却是仅次于帝国军事学校,不在在炎黄民族大学与西南大学之下。
帝国理工大学,顾名思义就是培养为工业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的学校。
而帝国政法大学则是为了顺应帝国扩张的脚步,为帝国培养治理国家人才的大学。
至于上沪工商大学则是一所相对来说综合性发展的大学,其地位不言而喻。
而交通方面的发展成果也是十分喜人,大秦帝国本土23个省份的省会城市之间相连的公路和铁路已全面贯通。
这让大秦帝国各省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也为大秦帝国的工业和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大秦帝国与远东地区和西西伯利亚地区之间,仅仅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便建设了两条总长度加起来超过3500千米的铁路。
对此,秦政只能感叹,用东瀛人来充当劳动力,实在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不过修建这两条铁路就是有点废人,修了3500千米的铁路,被拉到远东地区和西西伯利亚地区的东瀛男性劳动力死亡超过了20万人。
相当于修建一公里的铁路就死了将近60个东瀛人,不过对此秦政并不介意。
他的本意就是消耗东瀛男性的同时还能加快帝国建设的步伐,而且这样一来还能让东瀛更快的被大秦帝国所同化。
毕竟东瀛男人死的差不多了,东瀛女性总不能单着吧,所以,大秦帝国的男人就成了东瀛女人的依靠。
只要按照这个节奏下去,用不了二十年,整个东瀛就会被大秦帝国彻彻底底的同化。
届时,东瀛这个国家和民族就将完全的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而这,也是秦政此举的初衷。
结束朝会,秦政将政务院总理陈乾安,建设部长赵宪华,工业部长余良,财政部长宋克明留下。
因为按照这个进度走下去,要不了多长时间,整个大秦帝国将会成为整个水蓝星的主宰,所以,秦政觉得有些事情该尽早提上日程了。
“各位,你们以为,帝国如今的发展之中有哪些不足之处?”秦政看向四人,抛出了一个问题。
“陛下,臣以为,所谓国富民强,就意味着要让国家强盛之时也要藏富于民,让民间也得到更快的发展。
否则,帝国间的贫富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如此发展下去,帝国势必就会发展成一个畸形的巨人。”老丈人宋克明沉思片刻之后开口。
“仔细说说!”秦政认同的点了点头。
他见识过前世的美国的状态,巨大的贫富差距导致国内富人阶层与平民阶层长期处于对立状态。
因此,想要面对这个问题,就要尽早做起。
当然,贫富差距是消除不了的,只能尽可能的缩小贫富差距。
“如今的帝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只要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如今整个帝国的经济至少有95%以上都是由帝国牵头的企业或者工厂所提供的,来自民间的贡献寥寥无几。
因为,臣以为,对于民间的企业,帝国可以适当的进行扶持,以让民间的事业加快发展的速度。”
“臣附议,如此一来,将会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也就意味着底层的平民百姓的收入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最终都会反哺到帝国身上。”陈乾安也是适时的站出来补充道。
“可以,对于民间的各种中小企业,帝国的几大银行都可以进行资金方面的支持。技术方面,由你们建设部和工业部可以提供支持。
而对于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可以采取上市制度,可以由私人或者民间企业以及帝国给予注资支持……”秦政将前世的金融证券制度搬了出来。
前世的他学的不是金融,但对于这一方面也算有点理解,而在场的几个人也不是什么平凡之辈,秦政一点便通了。
安排好大中小企业发展扶持的计划,秦政便决定与赵宪华和余良谈谈接下来大秦帝国重工业的发展规划。
因为如今的大秦帝国虽然工业发展的也可圈可点,但各个工业基地的分布实在是太零散了,这样的发展模式会大大掣肘帝国工业的发展。
“你们认为,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秦政不仅仅是在问赵余二人,还包括陈乾安与宋克明。
“回禀陛下,臣以为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以及劳动力。”工业部长余良想了想后说道。
在他看来,工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因此这两个方面对工业发展的影响最大。
“对也不对,你们几个呢?”
秦政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随后看向其他三人。
被秦政目光扫到,赵宪华一时语噎,他本来想先说的,可他要说的被与良抢先一步说了。
“臣认为,工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区位,这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都有很多民众向政府投诉。
原因是那些重工业工厂的发展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如环境污染,噪音污染等。”
陈乾安说的同时,看了一眼赵宪华和余良二人,这让二人一时之间有点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