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着锅里粘稠的糊糊,想了想,又转身,从装盐的粗陶罐里捏了一小撮盐粒,均匀地撒进锅里。
白色的盐粒迅速消失在糊糊里。
她不断地搅动着,直到糊糊变得均匀顺滑,咕嘟咕嘟地冒着泡。
她熄了灶膛里大部分的火,只留一点微弱的余烬温着锅。
她拿过两个粗瓷碗,用葫芦瓢舀了小半瓢凉水,简单地冲洗了一下。
然后,宋晚柠拿起大勺,小心地将锅里滚烫的玉米糊糊盛进碗里。
金黄色的糊糊盛满了两个碗,冒着腾腾的热气。
“过来,小心烫。”宋晚柠招呼小翠。
小翠立刻站起身,小步跑到灶台边。
宋晚柠把其中一碗塞到她手里。
碗很烫,小翠被烫得“嘶”了一声,却舍不得撒手。
两只小手紧紧捧着碗沿,小口小口地吹着气。
“坐那儿吃。”宋晚柠指了指灶膛边一个小矮凳。
小翠捧着碗,小心翼翼地坐到矮凳上。
她先凑近碗边,深深地吸了一口那热气,小脸上露出一丝满足。
接着,她再也忍不住,顾不上烫,低下头,沿着碗边小心地吸溜了一口。
她满足地叹息了一声,又迫不及待地低下头,小口小口,却吃得飞快。
宋晚柠也端起自己那碗,没坐,就倚在灶台边。
她没有立刻吃,只是看着小翠狼吞虎咽的样子。
小翠吃得专心致志,仿佛全世界只剩下这碗热乎乎的糊糊。
宋晚柠的目光扫过小翠身上明显不合身的旧衣服,最后落在她脚边那个一直被她紧紧抱在怀里的包袱上。
那包袱不大。
宋晚柠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她低下头,也慢慢地吹着碗里的热气,小口喝了起来。
第二天清晨,薄雾还没散尽,院门就被推开了。
江知衡率先跨进来,后面跟着脸色不豫的沈菲儿。
两人裤腿上还沾着露水和泥点。
江知衡一眼就看到了蹲在灶房门口,正用小树枝在地上划拉着什么的小翠。
他脚步一顿,浓眉微蹙,看向宋晚柠,语气疑惑,“晚柠,这孩子是?”
没等宋晚柠开口,沈菲儿的目光便扫过小翠,嘴角先是习惯性地往上弯了弯,“哟,家里来客了?这小妹妹看着怪面生的,哪家的亲戚呀?”
她声音放得轻柔,可那眼神却十分不善。
小翠被她看得浑身一哆嗦,下意识地往宋晚柠身后缩了缩。
同时,紧紧抱住了那个破包袱。
宋晚柠没理会沈菲儿,直接对江知衡解释,“昨儿碰见的,她老家遭了灾,家里人都没了,一路逃荒过来的。”
她顿了顿,看了一眼瑟缩的小翠,“我看她实在可怜,又没处可去,就带回来让她缓口气。”
沈菲儿脸上瞬间挂不住了。
她见宋晚柠压根没接她的话茬,还自顾自跟江知衡解释,几步走上前,声音陡然拔高。
“宋晚柠,你脑子没病吧?逃荒的,你知根知底吗?谁知道她身上干不干净,有没有病,你就敢往家里领?”
“这可不是你们老宋家的祠堂,你想发善心,别连累我们大家伙儿。”
她指着小翠,装都装不下去了,“赶紧让她走,看着就晦气!”
小翠被她吓得脸色煞白,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死死咬着嘴唇不敢哭出声。
宋晚柠一把将小翠护在身后,“沈菲儿,你嘴巴放干净点,这屋子我住着,只要我没偷没抢,带什么人回来,轮不到你指手画脚,她干不干净,有没有病,我眼睛不瞎,看得见。”
她不再看气得浑身发抖的沈菲儿,转身蹲下,平视着小翠,语气严肃:
“小翠,你听着,我这里不是善堂,日子也紧巴,你暂时可以住下,但口粮得自己挣。灶房的柴火,院子里的打扫,挑水浇菜,这些活儿你得学着干。”
“干得好,有饭吃,偷懒耍滑,或者惹是生非,我立马送你走。听明白了吗?”
小翠抬起泪眼朦胧的脸,看着宋晚柠,用力地点头,声音带着哭腔,“姐……姐姐,我明白,我能干活,我啥都能干,我不偷懒!”
她把怀里的破包袱抱得更紧了。
江知衡看着这一幕,眉头拧得更紧,对沈菲儿的无理取闹显然很不满。
他沉声开口,打断了还想叫嚣的沈菲儿:“行了,少说两句,这孩子看着是可怜,宋同志既然愿意帮一把,也讲清楚了规矩,没什么不妥。”
他转向宋晚柠,“下次去镇上,叫上我一起,你一个人,又带菜又买东买西的,不方便。”
宋晚柠看了他一眼,没拒绝,点了点头,“嗯,好。”
沈菲儿气得一跺脚,狠狠剜了宋晚柠和小翠一眼,扭身冲回了自己屋里,“砰”地一声甩上了门。
时间一晃而过。
又到了给镇上食堂送菜的日子。
天还没亮透,宋晚柠就悄悄起身。
她没惊动还在熟睡的小翠,轻手轻脚地来到院子里。
借着朦胧的天光,她意念微动,空间里那些品相极佳的蔬菜,瞬间替换掉了院子里原本普通的菜。
做完这一切,她像往常一样开始打水,扫地。
江知衡也起得很早,两人默契地没多话,一起把摘好的菜分门别类,小心翼翼地装进垫了湿稻草的箩筐里,用扁担挑好。
宋晚柠挎着篮子跟在旁边,里面放着她的钱票,和一个准备装东西的空布袋。
到了镇上后,赵大海已经等在那里了。
看到江知衡也来了,他愣了一下,随即热情地招呼,“哎哟,快请进快请进!”
两人把菜担子挑进后厨。
赵大海一边招呼人过秤,一边亲自检查。
他拿起一根黄瓜,手指一掐,“咔吧”一声脆响,汁水就溅了出来。
“嘿,这黄瓜,绝了。”
他又拿起一个西红柿,饱满红润,皮薄得几乎透明。
他忍不住大声赞叹,“小宋同志,你这菜种得真是这个!”
他朝着宋晚柠竖起了大拇指。
后厨里其他洗菜切菜的工人也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
“这豆角真嫩,一点筋都没有。”
“这土豆个头匀称,削皮肯定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