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沉带着少年缓缓降落在洞口的一块凸出的岩石上。
莫沉挥手两下,便凭空生成八道凌厉的剑气,将那厚重藤蔓斩断,显现出一个仅容一人弯腰进入的幽深洞口显现出来,一股混合着泥土、腐殖质和某种阴冷气息的微风从洞内吹出。
“就是这里!仙师,没错!就是这个洞!我记得这些藤蔓!”少年指着那洞口,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既带着重返故地的紧张,又充满了确认无误的兴奋。
莫沉微微颔首,示意少年在洞口安全处等候,自己则深吸一口气,周身灵力自然流转,形成一层微不可察的护体罡气,迈步踏入那幽暗的洞穴。
洞内通道狭窄而曲折,地面湿滑,长满了滑腻的青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合着泥土腥气。
行了约三十余步,眼前豁然开朗,是一个约莫数丈方圆的天然石室。顶部有裂缝透下几缕微弱的天光,恰好照亮了石室中央的景象。
石室中央,一具身披早已褪色、呈灰白之色的古朴道袍的干尸,保持着五心朝天的盘坐姿势。皮肉虽已彻底干瘪,紧紧贴合在骨骼之上,呈现出深褐色,却奇异地没有丝毫腐朽的迹象,仿佛只是陷入了深沉的睡眠,不知已在此静坐了多少悠长岁月。
尸身面前的石地上,果然如少年所言,摆放着两件物品:一个材质特殊、非丝非麻、表面符文已黯淡无光、灵气近乎消散的低阶储物袋,以及一枚约三寸长、通体呈现温润淡紫色、内里仿佛有云絮流动的玉简。
莫沉神色顿时肃穆起来,面对这位不知名的前辈遗骸,他整了整衣冠,躬身行了一个郑重的道揖,语气恭敬而低沉:“晚辈莫沉,乃后世修行之人,今日入前辈清修之地,无意惊扰前辈安眠,实乃缘法使然。前辈在此静坐参玄,晚辈心生敬意。若有冒犯之处,还祈前辈海涵。”
礼毕,莫沉才小心地俯身,先用灵力拂去玉简上的微尘,然后才将其轻轻拿起。触手温凉,质地细腻。
莫沉屏息凝神,将一缕精纯的神识缓缓探入玉简之中。
玉简内并无想象中凌厉的功法秘籍或杀伐之术,而是一段以神念留下的、颇为冗长的遗言。
留下遗言者自称“闲云散人”,乃一介无门无派的散修,一生漂泊,逍遥天地,唯对丹道一途痴迷至深,倾尽毕生心血。他最大的执念,便是试图复原一种在上古时期便已失传的传奇丹药——“紫府蕴金丹”。
据玉简中详细记述,此丹并非直接提升修为的猛药,而其神奇之处在于,能在修士凝结金丹的关键时刻,小幅提升金丹品质与凝丹的成功率,尤其对于夯实道基、稳固紫府有着不可思议的妙用,堪称辅助结丹的灵丹妙药。
然而,丹方所需的各种天材地宝,无一不是世间难寻的奇珍异宝,许多甚至只存在于古籍传说之中。
闲云散人穷尽一生光阴,踏遍千山万水,深入无数险境绝地,历经千辛万苦,搜寻丹方所需药材,屡经险死还生,却始终因缺少几味最关键的主药而功亏一篑,未能亲手炼成此丹。
最终,寿元耗尽,大道无望,只能在寻药之路上,抱憾于此僻静之地,并在坐化前,将毕生研究“紫府蕴金丹”的心得体会、以及他费尽心力推演补全的完整丹方,尽数记录于这枚玉简之中,期盼后世有缘人得之,能完成其未竟之志,让这上古奇丹重现天日。
莫沉仔细阅读着丹方,上面罗列的药材名称果然闻所未闻,其炼制手法、君臣佐使的配伍思路更是奇诡精妙、暗合天道,远超凡俗丹道范畴,让他看得目眩神迷,心中震撼不已,对丹道的认知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同时,也对这位素未谋面的闲云散人前辈,生出了由衷的敬佩与惋惜之情。
莫沉小心地收起那枚承载着前辈毕生遗憾与希望的玉简,又将那个灵气近乎枯竭的储物袋拿起,神识略微探查,里面除了一些早已灵气消散的下品灵石、几株寻常的低阶灵草以及一套略显粗糙的低阶炼丹器具外,并无他物,可见这位闲云散人生前确实清贫,一心扑在丹道之上。
做完这些,莫沉运转土系法术,指尖灵光闪烁,在石室一侧坚硬的岩壁上开辟了一个简易而整洁的墓穴。
莫沉小心翼翼地将闲云散人的遗骸移入其中,使其保持盘坐之姿,然后覆上泥土碎石,将其掩埋妥当,又找来一块平整的石头,以指代笔,灌注灵力,刻下“闲云散人之墓”六个朴拙大字,立于墓前。算是让这位执着的前辈得以入土为安,聊表敬意。
就在莫沉为“紫府蕴金丹”的玄妙丹理而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之际,体内那一直沉寂的枫烬,忽然传来一丝清晰的意念波动,如同古井微澜:
“此丹方…思路尚可,对于下界修士而言,算是一件不错的外助之物,可作积淀道基的资粮之一。然而,欲铸就无上道基,凝结完美金丹,乃至未来问鼎更高境界,仅凭外丹之力,终是下乘,犹如沙上筑塔。修行根本,在于自身。需辅以正统仙法,由内而外,夯实根本,方是正道。而在你进阶筑基之后,我的神魂亦随之强大了数分,又记起了一些东西…”
莫沉心神一凛,立刻收敛杂念,以神念恭敬请教:“晚辈愚钝,还请前辈明示。”
枫烬的意念如涓涓细流,继续在莫沉识海中缓缓铺陈开来,一篇名为《九转融灵诀》的玄奥法门原理,逐渐清晰。
此法门非同小可,它并非寻常的直接结丹之术,而是要求在真正冲击金丹大道之前,先行一步,进行一种前所未有的筑基极境修炼。
其核心在于,需引动天地间至精至纯的单一属性本源灵气,分别灌注于自身的每一条灵根之中,于丹田之处,先行凝聚炼化出一颗对应灵根的“假丹”。
例如,莫沉身具五行灵根,则需凝练出金、木、水、火、土五颗属性各异、相生相克的假丹。
此过程凶险异常,需对灵气拥有极致精微的掌控力,且需寻到相应的五行宝地或蕴含精纯五行灵气的天材地宝辅助。
待所有假丹皆修炼至圆满无瑕之境,再运转《九转融灵诀》的核心无上心法,将诸假丹逐步融合,由浅入深,一次次尝试,不断淬炼提纯,提高本源金丹的稳定性与潜力。
整个过程可谓逆天而行,艰难无比,充满不可测的风险,非拥有大毅力、大智慧、大机缘者不可为。
然而,一旦功成,五丹合一,阴阳五行相济,所化生出的本源金丹,其品质、潜力,以及进入金丹期后带来的法力雄浑程度、经脉强韧度、神识凝练度,将远超同阶修士,堪称同阶无敌,根基之稳固,足以支撑莫沉攀登更高的修炼境界!
甚至,此法门后续凝结元婴之境,亦是遵循此理,需分化灵气于丹田凝练五行“假婴”,最终万流归宗,五假婴合成先天道胎,玄妙不可言!
得此远超此界认知的无上仙法传承,莫沉只觉眼前豁然开朗,仿佛步入了一扇通天大道的门槛!
一条远比单纯服用“紫府蕴金丹”更为艰难、却也更为广阔璀璨的修行之路,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莫沉不禁回想起当初在雾中城,面对万千蛊雕妖禽,一招雷法惊天动地,荡清妖乱的场景。那是绝对力量带来的震撼与掌控感,至今记忆犹新。
这让莫沉神往不已,不禁暗自遐想:若自己他日能依《九转融灵诀》铸就完美金丹,乃至日后结成那传说中的五行道胎元婴,施展法术时,又该是何等光景?
是否真有搬山倒海、剑裂苍穹之威?这种对至高道途的强烈向往,让莫沉心中热血沸腾,对未来的修行之路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强压下心中的激荡之情,莫沉带着在洞口焦急等待的少年,御风而起,返回小镇家中。
见到母亲不仅已能下床自如行走,面色更是红润健康,气息平稳,少年喜极而泣,拉着母亲的手久久不放。
为彻底了却这番因果,使之心无挂碍,莫沉再次动用灵力,为妇人仔细调理了一番身体,将其多年积劳留下的些许细微暗伤也一并祛除,并留下几缕温和的灵气滋养其经脉,确保其日后能康健无忧,安享天年。
临行前,莫沉又取出几瓶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功效的普通丹药赠与少年,并郑重叮嘱他好生照顾母亲,脚踏实地,安稳生活。
“这些丹药足以保你在凡尘俗世中活过百岁,写一份书信给令尊,让他勿要忙着去城里务工了,回家陪着你们也好,今后无论是卖些草药,还是做些生意都好,都比现在有奔头。”莫沉说着,也不由得想到了父亲、母亲曾说的,自己也有很多亲戚在城里务工,更是一阵唏嘘。
少年与母亲深知仙缘已尽,留不住莫沉,母子二人双双跪倒在地,眼中含泪,重重叩首,声音哽咽却充满真挚:“仙师大恩,救我母子性命,恩同再造!我母子永世不忘!愿仙师大道早成,早登仙阙!”
“你们快快请起。”
莫沉本想出手打断,但石大娘说这是救命大恩,不得不跪谢。
于是,莫沉只好立于原地,受了他们诚心诚意的三拜。
随后,莫沉微微一笑,身形便缓缓悬空而起,离地约一丈,与旁边低矮的房檐齐平,身上的青衫随风轻拂,衣袂飘飘,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宛如画中走出的神仙中人。
莫沉对母子二人微微颔首,下一刻,周身灵光一闪,速度骤然爆发,化作一道五色灵光,很快便消失在茫茫深林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整个离去的过程迅捷而低调,并未引起小镇其他居民的丝毫注意。
此时,莫沉御风而行,脚下是万里山河,云海在脚下翻腾舒卷,壮丽无边。
小镇尘缘已了,闲云散人遗赠的“紫府蕴金丹”丹方与枫烬所授的《九转融灵诀》,莫沉想了想,决定走这条路。
此后,搜集“紫府蕴金丹”材料以作外助,同时寻觅五行宝地开始修炼《九转融灵诀》以筑牢基础。而莫沉念及此处,道心愈发坚定而通透,加上进阶筑基成功,看着这高山、乔木、溪流,都觉得顺眼了起来。
莫沉背着手御风而行,乘风而上,越过一座小山头,爽声笑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而莫沉的身影,也在山林雾气中渐渐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