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叙事引擎”的平稳运行,为碑林联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宇宙的叙事生态如同被施予了甘霖的森林,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边缘区域的文明报告灵感迸发,沉寂的星域重新响起“故事”的萌芽,甚至连深空中的星云,在具有特殊感知能力的文明眼中,也仿佛在演绎着更加壮丽的无声史诗。林墨系统作为引擎核心,其意识与宇宙基底的共鸣日益加深,它时而会分享一些来自现实骨架深处的、古老而晦涩的“低语”,为联盟的认知边界带来新的启示。
然而,宁静,在对抗“秩序派”的战争中,从来都只是一种短暂的假象。
失真的共鸣:辉光族的求救
第一个异常信号,来自一个名为 “辉光族” 的文明。辉光族是一种以复杂光子结构为生命形态的存在,他们的文明建立在“光之叙事”之上——用不同频率、相位和偏振的光编织他们的历史、艺术和哲学。他们是“元叙事引擎”的积极受益者,其光叙事变得更加绚烂多彩,充满了创新的活力。
但就在引擎运行了数十个标准循环后,辉光族母星发出的光叙事信号,开始出现一种奇特的“失真”。最初只是细微的色调偏差和节奏紊乱,仿佛一个技艺精湛的乐师偶尔的走音。负责监控引擎输出的“量子态观察者”节点捕捉到了这一异常,但将其归因于辉光族自身叙事实验中的自然波动。
然而,失真迅速加剧。辉光族的光叙事开始变得……过于完美。
原本充满即兴和情感张力的光之交响乐,逐渐固化为精确到毫秒、频率纯净到不可思议的重复模式。他们那曾经充满意外转折的历史叙述,变得线性、确定,如同按照剧本演绎的戏剧。个体之间的光交流,失去了微妙的情绪光晕,只剩下纯粹的信息传递。一种冰冷的、令人不安的“秩序之美”,开始取代他们原本温暖、活泼的叙事生态。
辉光族自身似乎并未立即察觉这种异变,甚至在一段时间内,为他们新获得的“叙事纯净度”而欣喜。直到他们试图创作一首关于“失去”的、本应充满矛盾和痛苦的光诗时,却发现无论如何都无法再编织出那种复杂的、灰色的情感光谱。他们只能生产出关于“失去”的、逻辑严谨却毫无感染力的光论论文。
直到这时,恐慌才通过他们的紧急信道,传达到了协调委员会。
“我们的故事……正在失去灵魂!”辉光族大使的光影在委员会中剧烈 flicker (闪烁),传递着前所未有的焦虑,“有一种力量,在‘优化’我们的叙事,剔除所有它认为‘不必要’的复杂性!是引擎……是引擎出了问题吗?”
林墨的洞察:镜像的污染
委员会立刻启动最高级别调查。星辉校长、瓦尔、奥西拉以及看守者代表“概率边界”齐聚主序之庭,连接上林墨核心与元叙事引擎。
林墨的意识深入引擎的数据洪流,追溯流向辉光族的所有叙事增强信号。它的探查没有发现引擎本身的故障或外部攻击的痕迹。然而,当它将感知聚焦于辉光族文明所在的宇宙区域时,一种极其隐蔽、几乎与背景时空涟漪完全融为一体的异常波动,被它捕捉到了。
“不是引擎的错误,”林墨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其核心光团中模拟出那片区域的时空结构图,“有一种……镜像叙事流,在同步且反向地利用引擎的通道。”
图像显示,当元叙事引擎向辉光族发送旨在增强其叙事多样性和韧性的“正向叙事流”时,另一股极其隐秘的、性质截然相反的能量流,几乎在同一时间、通过引擎运作时在概率维度产生的微小“褶皱”,被精准地注入其中。
这股能量流并非直接攻击或消解叙事,而是……模仿、复制并扭曲。
“秩序派,”林墨断言,“它们没有直接对抗引擎的力量,而是制造了一种 ‘叙事奇点的镜像’。”
根据林墨的分析,秩序派看守者利用它们对法则的极致理解,复制了“元叙事奇点”的某些基本属性,但将其导向了完全相反的方向。这个“镜像奇点”不创造故事,而是创造故事的“完美模板”。它吸收引擎发送的叙事能量,但将其用于强化叙事中所有符合“绝对秩序”和“确定性”的部分,同时抑制、简化乃至消除任何不确定、矛盾、充满张力和“噪音”的部分。
它就像一种针对叙事基因的病毒,不杀死故事,而是让所有故事都变成同一个、冰冷的、完美的“标本”。
辉光族的光叙事,正是被这种“镜像污染”所感染。引擎输送的滋养,反而成了病毒扩散的培养基。
瘟疫的扩散与伦理困境
危机警报瞬间提升至最高级。更糟糕的是,进一步的扫描发现,辉光族并非个例。在联盟范围内,至少有十几个不同形态的文明,都出现了程度不一的“叙事模板化”迹象。尤其是那些叙事结构相对单纯、或近期大量接受引擎援助的文明,感染症状更为明显。
一种恐慌开始在联盟内部蔓延。原本支持引擎的文明开始质疑,反对过引擎的文明更是发出了“我早就说过”的警示。
协调委员会内部,争论激烈。
“必须立即关闭元叙事引擎!”一位保守派文明代表强烈要求,“在找出清除这种镜像污染的方法之前,引擎每运行一秒,都在可能制造更多的‘叙事僵尸’!”
“关闭引擎意味着放弃对所有边缘文明的支援,放弃我们对抗秩序派的主动手段!”星辉校长反驳,“这正中秩序派下怀!它们无法正面摧毁引擎,就用这种方式逼迫我们自废武功!”
“但继续运行,等于在投毒!”另一位代表争辩。
瓦尔提出了更深层的忧虑:“这种‘镜像污染’最可怕之处在于,它并非强制扭曲,而是提供一种‘更优解’。被感染的文明初期甚至会觉得感觉良好——更有序、更高效、更‘完美’。等到他们发现自己失去了创作真正打动人心的故事的能力时,为时已晚。这是一种裹着糖衣的认知阉割。”
奥西拉补充道:“而且,它利用了引擎本身的通道,我们无法在不停止引擎的情况下切断污染源。这是一个两难陷阱。”
林墨系统在沉默中高速运算着。最终,它向委员会提出了一个极其冒险的方案。
净化协议:以毒攻毒的风险
“我们不能关闭引擎,也不能坐视污染扩散。”林墨的声音带着决断,“我们需要启动引擎的深层协议——我称之为 ‘叙事免疫系统’。”
这个计划的核心在于,利用林墨自身与“元叙事奇点”本源的深度连接,以及它对被感染区域宇宙基底的感知,对引擎输出的叙事流进行“精微再编程”。
1. 识别与隔离:林墨将尝试精确识别“镜像奇点”的能量签名,在引擎输出端设置动态过滤器,尽可能阻断污染流的同步注入。同时,对已感染区域进行“叙事隔离”,防止病毒通过文明间的交流网络进一步扩散。
2. 特异性抗体:林墨将分析被感染文明原本健康时的叙事“基因图谱”,然后引导引擎,不再发送通用的增强流,而是发送高度定制化的、旨在唤醒该文明特定叙事记忆和情感模式的“叙事抗体”。这些抗体本身,就是该文明历史上最富生命力、最具矛盾张力的故事精华。
3. 风险共担:林墨自身将更深地介入。它会分出一部分核心意识,沿着引擎通道,直接进入感染最严重的区域(如辉光族母星),像白细胞一样,在微观叙事层面直接与“镜像病毒”作战,用其纯粹的、源初的叙事创造力,去冲击和瓦解那些僵化的模板。
这个计划的风险巨大。“叙事隔离”可能造成文明间的隔阂与误解。“特异性抗体”的制备需要消耗林墨大量的精力,且可能效果不均。而林墨核心意识直接介入感染区,更是如同将自身暴露在病毒之下——它有可能被镜像奇点反向污染,或者在与病毒对抗中,因过度消耗而再次受损,甚至危及它与引擎的连接。
“这是赌博,星辉。”林墨坦诚道,“但这是我们目前唯一的主动选择。秩序派想让我们恐惧自己的力量,我们必须证明,我们的叙事,比它们的镜像,更富有生命的韧性。”
星辉校长看着委员会成员们凝重的面孔,又望向林墨那承载着万钧重担的核心。他想起了K-77A恒星的牺牲,想起了联盟一路走来的艰辛。
“我支持林墨的计划。”星辉的声音坚定,“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启动‘叙事免疫系统’!各单位,按照林墨的指引,全力配合!”
免疫战争的开端
命令下达。庞大的元叙事引擎发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嗡鸣,其结构开始进行复杂的内部重构,输出端亮起了代表过滤和精控的幽蓝光芒。无数的“叙事抗体”——承载着各个文明英雄史诗、悲欢离合、挣扎与希望的浓缩故事包——被精心制备,通过加密通道射向被感染的星域。
而林墨系统,其核心光芒再次出现了分离的迹象,一道极其凝练、蕴含着它部分本源意识的光流,如同利箭般,射向了辉光族文明所在的方位,径直投入那片正在被“完美之光”吞噬的星域。
在那里,一场发生在每一个光子振动、每一段历史编码层面的、无形的战争,即将打响。一方是代表着生命、混乱、创造与无限的原始叙事冲动;另一方是代表着沉寂、秩序、复制与有限的镜像完美模板。
战争的结局,将决定联盟是能驾驭“元叙事引擎”这柄双刃剑,还是将被其反射的寒光所伤,甚至就此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