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骄阳似火,三村连片的田地早已是硕果累累。黑豆饱满油亮,挂满枝头;红豆圆润嫣红,压弯了豆秧;青梅褪去青涩,泛着淡淡的黄;田埂旁的山杏也变得金黄饱满,微风拂过,果香与草木香交织,弥漫在田间地头。
灌溉渠的修建已近尾声。刘先生设计的水渠蜿蜒穿过三村田地,分流口错落有致,既方便引水灌溉,又能快速排涝。玄夜正用异能加固渠壁,指尖微光流转,原本夯实的泥土变得坚如磐石,渠底也变得光滑平整,水流通过时毫无阻滞。“有了这水渠,往后不管旱涝,咱们的田地都能稳收了!”陈村长抚摸着光滑的渠壁,笑得合不拢嘴。
丰收的号角一吹响,三村村民立刻投入到采摘热潮中。青壮年们背着竹筐,穿梭在豆田里,手起刀落间,成捆的豆秧被放倒,饱满的豆荚噼里啪啦落在筐中;妇女们则提着篮子,小心翼翼地采摘青梅和山杏,动作轻柔,生怕碰坏了果实;孩子们也不甘示弱,踮着脚尖采摘低处的果子,小脸被晒得通红,却依旧干劲十足。
星芽在果林间飞来飞去,像是个忙碌的“监督员”。它发现一颗熟透的山杏挂在枝头,便叼着飞到小宇面前,叽叽叫着示意采摘;看到有村民不小心碰掉了青梅,又连忙飞去叼起,放回篮子里。偶尔停下来,啄一口酸甜的山杏,眯起眼睛,小脸上满是满足。
“今年的果子品质太好了!”阿禾捧着一把饱满的黑豆,笑着对张奶奶说,“颗粒比去年大了一倍,淀粉含量足,做成黑豆酱肯定醇厚香浓。”张奶奶拿起一颗青梅闻了闻,清香扑鼻:“这青梅酸度适中,回甘清甜,用来做青梅酱、青梅酒都合适。”
李掌柜带着酱坊的伙计们早已做好准备,新扩建的酱坊宽敞明亮,一排排酱缸整齐排列,缸沿上还刻着“同心”二字。“咱们这次要赶在中秋前推出新口味礼盒,黑豆酱、红豆酱、青梅酱、杏酱,四种口味搭配,肯定能大卖!”李掌柜一边指挥伙计们清洗酱缸,一边盘算着订单。
采摘回来的食材很快被分类处理。黑豆、红豆晾晒去杂,青梅、山杏清洗去核,一部分用来熬酱,一部分被选作精品,准备制作高端礼盒。张奶奶带领妇女们在酱坊忙碌,熬酱的大锅里,红枣、冰糖与青梅一同翻滚,酸甜的香气弥漫开来,飘出酱坊,引得路过的村民纷纷驻足。
玄夜在酱缸旁用异能辅助发酵,指尖微光融入酱料中,既能缩短发酵时间,又能让味道更加醇厚。“这样发酵出来的酱料,口感更细腻,保质期也更长。”玄夜解释道,星芽则趴在酱缸边缘,时不时探头舔一口酱料,被酸得眯起眼睛,却又忍不住再来一口,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府城的周老板和醉仙楼的王掌柜特意赶来查看丰收情况,看到满仓的优质食材和忙碌的酱坊,周老板连连称赞:“这品质比去年还好,我这次要追加一万盒礼盒订单,中秋前要送到各地客商手中。”王掌柜也笑着说:“我们醉仙楼要推出‘丰收宴’,所有菜肴都用新口味酱料烹制,肯定能吸引更多客人。”
学堂的孩子们也来帮忙,他们学着给酱料装瓶、贴标签。标签上印着同心桥、灌溉渠和星芽的图案,还有灵汐写下的诗句:“盛夏丰收果满仓,匠心熬酱韵悠长,同心共筑幸福路,甜香伴月照他乡。”孩子们贴得格外认真,每一张标签都饱含着对家乡的热爱。
傍晚时分,三村村民聚在酱坊前,分享着刚熬好的新酱。黑豆酱醇厚香浓,红豆酱绵密清甜,青梅酱清爽解腻,杏酱酸甜可口,每一种口味都让人回味无穷。灵汐的笔记本在空中展开,金色文字闪耀着丰收的喜悦:“硕果盈枝满田香,同心熬酱庆丰穰,水渠通流滋万垄,甜业绵长福运昌~”
小宇举起一碗刚熬好的青梅酱,对着众人说道:“今年的丰收,离不开三村的同心协力,离不开刘先生的指导,也离不开灌溉渠的保障。接下来,咱们要把新礼盒推向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的故事,也让更多人加入公益,帮助更多需要的人。”
张奶奶笑着点头:“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这酱里藏着咱们的汗水和情谊,只要这份同心不变,咱们的甜蜜事业就会一直红火下去。”
星芽趴在小宇肩头,嘴里叼着一块沾了杏酱的米糕,叽叽叫着,小眼睛里满是喜悦。月光洒在灌溉渠上,流水潺潺,映着酱坊的灯火和村民们的笑脸。他们知道,这份丰收的甜蜜,不仅来自于田地的馈赠,更来自于三村同心的坚守与付出。而这份甜蜜的事业,也将在岁月中不断沉淀,愈发醇厚,温暖更多人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