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眼见试探队伍在铜旗阵前铩羽而归,那惨烈之景,仿若一记千钧重锤,狠狠砸落在他心间,震得他心神俱颤。
非但未能窥探出阵中虚实,反而折损了诸多精锐兵力,每一声倒下士兵的凄厉惨叫,都似锋利无比的利刃,无情地割在他心头,让他痛彻心扉。
刹那间,他又气又急,恼羞成怒的情绪如汹涌的潮水般将他彻底淹没。
他的双眼瞬间变得赤红似火,好似那燃烧正旺的炭火,熊熊怒火在眼中疯狂跳跃,几乎要将他整个人都吞噬殆尽。
此时的他,整个人仿佛一头被彻底激怒、陷入疯狂的野兽,理智在这一刻如风中残烛般摇摇欲坠,最终荡然无存。
他猛地扬起手中那寒光凛冽的长刀,刀刃在炽热阳光下闪烁着森冷刺目的光芒,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即将到来的血腥杀戮。
他声嘶力竭地大声咆哮着,那声音如炸雷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轰然回荡,震得周围空气都为之颤抖:“全军出击,给我冲垮这个破阵!谁若退缩,军法无情处置!”那咆哮声中满是决绝与疯狂,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撕裂。
在他的命令下,剩余的兵力如汹涌澎湃、不可阻挡的潮水般,毫无章法、一股脑地全部冲进铜旗阵。
他们气势汹汹,如一群被困已久的猛兽,呐喊着,那声音杂乱而刺耳,好似要将心中的恐惧都通过这呐喊宣泄出来。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好似这般声嘶力竭的呼喊与疯狂的挥舞,就能驱散内心深处那如影随形的恐惧,就能让他们在这绝境中寻得一丝生机。
然而,这铜旗阵乃是杨林殚精竭虑、精心布置而成,每一处机关都暗藏杀机,每一面旗帜都蕴含玄机,又岂是亚当斯这般莽撞之徒能轻易攻破的。
杨林稳稳地站在高台上,身姿挺拔如苍松傲立,任凭战场上喊杀声震天,他的眼神依旧冷静而坚定,透露出睿智与从容不迫,仿佛这激烈的战场在他眼中不过是一场早已预料到的棋局。
他密切注视着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如同一位高明的棋手掌控着棋局,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透露出他对局势的精准把握。
待时机成熟,他一声令下,大秦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以排山倒海之势奋勇杀敌,锐不可当。
他们从各个方向如潮水般向敌人发起攻击,配合默契无间,将敌人分割成无数个孤立无援的小块,然后逐一消灭,动作干净利落,如秋风扫落叶般毫不留情,毫不拖泥带水,瞬间将敌人的防线撕得粉碎。
伍云召手持那杆寒光凛凛的银枪,身姿矫健灵动得恰似一只在云端轻舞的飞燕,轻盈地在敌阵中左冲右突。
他步伐如风,身形变幻莫测,所到之处,敌人的防线如薄纸般被轻易撕裂,真可谓如入无人之境。
他的银枪宛如一条灵动至极的银蛇,在密集的敌人之间穿梭自如,每一次刺出都带着凌厉如刀的风声,快若闪电,精准无误地直取敌人要害,瞬间便带走一条敌人的性命。
那些敌军士兵但见银光一闪,便已命丧黄泉,一时间,敌军闻风丧胆,纷纷惊恐避让,如惊弓之鸟般四处逃窜。
熊阔海则怒目圆睁,大吼一声,挥舞着那对沉重如山的板斧,大开大合之间,气势磅礴如雷霆万钧。
那板斧带着呼呼的风声,似有千钧之力,每一次落下都地动山摇。
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如被狂风卷起的落叶般倒地,鲜血飞溅当场,惨叫之声此起彼伏,在战场上空久久回荡。
裴元庆更是威风凛凛,他挥舞着那对银光闪闪的银锤,如同一颗划破夜空的流星般在敌阵中迅猛穿梭。
那银锤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带着排山倒海之势砸向敌人。
锤到之处,敌人血肉横飞,肢体残缺不全,惨叫之声不绝于耳,令人毛骨悚然,仿佛置身于地狱之中。
亚当斯眼见大势已去,心中惊恐万分,仿佛瞬间坠入了无尽的黑暗深渊,四周没有一丝希望的曙光。
他声嘶力竭地试图组织残部进行反击,扯着嗓子呼喊着指挥,那声音中充满了绝望与不甘,好似一头被困在绝境中的野兽在哀嚎。
但在大秦士兵如狂风暴雨般强大而猛烈的攻势下,他的所有努力都如同石沉大海,徒劳无功,恰似螳臂当车般不自量力。
大秦士兵们士气高昂,越战越勇,呐喊着将图依汤加帝国的残部紧紧包围,不断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让他们插翅难逃,如同瓮中之鳖。
最终,图依汤加帝国的七万援军被全歼,战场上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鲜血汇聚成一条条触目惊心的小溪,缓缓流淌,血流成河,仿佛一片人间炼狱。亚当斯本人也在混战中被十几个大秦士兵乱刀砍死,命丧当场,血溅沙场。
他的尸体倒在血泊中,双眼圆睁,眼神中充满了不甘和难以置信,仿佛到死都不相信自己会败得如此惨烈,死不瞑目,成为了这场惨烈战争的一个悲凉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