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承煜的奏折送到京城时,皇帝正在御花园里批阅南方的救灾奏报。看到萧承煜的奏折,他皱起了眉头 —— 奏折里写得 “有理有据”:陆辰在北境与蛮族私下接触,用粮食换取蛮族 “暂不攻城” 的承诺,实则是 “通敌卖国”;同时,陆辰派人潜入南方,伪造账本、画像,煽动灾民闹事,意图 “借灾民之力,动摇朝纲”。奏折末尾,还附了几封 “证词”,有北境逃兵的 “亲眼所见”,也有南方官差的 “抓人记录”。
“陆辰通敌?” 皇帝放下奏折,心里有些疑惑。他前几日刚收到陆辰击退蛮族、北境粮食丰收的奏报,怎么突然就 “通敌” 了?可萧承煜的奏折写得详细,还有 “证词” 佐证,让他不得不重视。
“传旨,让户部、兵部派人去北境核查,看看陆辰是否真有通敌之举。” 皇帝对身边的太监说,“另外,让萧承煜在南方加强戒备,尽快平息灾民闹事,务必保证救灾顺利进行。”
萧承煜收到皇帝的回复时,正在江州的州府衙门里发脾气 —— 他派去追查揭发帖来源的人,只查到那些货郎是从北境来的,却抓不到陆辰的直接证据。听到皇帝派人去北境核查,他脸上露出了笑容:“好!只要能查出陆辰通敌的‘证据’,就算他有天大的功劳,也难逃一死!”
可他觉得还不够。陆辰在南方的手下还在活动,要是不除了他们,迟早会查出更多他贪污的证据。他叫来心腹谋士李修,低声吩咐:“去联系‘暗影楼’的人,给他们五万两白银,让他们把陆辰在南方的几个头目都杀了,尤其是那个负责截粮的陈七,一定要斩草除根!”
“暗影楼” 是江湖上有名的杀手组织,收钱办事,从无失手。李修不敢耽搁,当天就乔装成商人,去了江州城外的一处破庙,见到了暗影楼的楼主。楼主是个脸上带疤的中年人,接过李修递来的银票,冷笑一声:“太子殿下的生意,我们自然会办好。三日内,必取陈七等人的首级。”
陈七此时正在常州的灾民棚里,组织灾民分发刚截获的粮食。这些粮食是萧承煜准备运往京城的 “贡品”,实则是他从赈灾粮里克扣下来的,打算送给京城的官员,巩固关系。陈七带着人,在半路设伏,顺利截下了粮食,正忙着分给灾民。
“陈大哥,这次的粮食够咱们棚里的人吃半个月了!” 一个年轻的灾民兴奋地说,手里捧着刚领到的粟米。
陈七笑着点头,心里却有些不安。他收到陆辰的消息,说萧承煜可能会派人来报复,让他多加小心。“大家尽快把粮食运回去,注意警戒,晚上别单独外出。” 他叮嘱道,同时让人加强了棚子周围的守卫,还把陆辰之前送来的改良弩箭分发给了几个可靠的手下。
可他还是低估了暗影楼的速度。第二日深夜,陈七刚查完岗,准备休息,突然听到棚外传来一声惨叫。他立刻拿起身边的弩箭,冲了出去 —— 只见几个穿着黑衣、蒙着脸的人,手里拿着弯刀,正在砍杀守卫的灾民。
“有刺客!大家拿起武器反抗!” 陈七高声喊道,同时扣动弩箭,射中了一个黑衣人的肩膀。黑衣人惨叫一声,倒在地上,其他黑衣人见状,立刻围了上来,弯刀挥舞着,朝着陈七砍去。
陈七一边躲闪,一边让人去叫醒其他灾民。可黑衣人都是江湖高手,动作敏捷,灾民们虽然人多,却大多手无寸铁,很快就被黑衣人杀得节节败退。陈七心里清楚,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只能先撤退,再想办法反击。
他带着几个手下,边打边退,朝着棚子后面的树林跑去。黑衣人紧追不舍,眼看就要追上,陈七突然想起陆辰教他们的 “陷阱战术”—— 他之前让人在树林里挖了几个深坑,上面铺着树枝和干草,用来防备野兽。
“往树林里退!引他们进陷阱!” 陈七喊道,自己率先冲进了树林。黑衣人没多想,跟着冲了进去,只听 “扑通” 几声,几个黑衣人掉进了深坑里,惨叫着爬不出来。剩下的黑衣人见状,不敢再追,只能恨恨地退了回去。
陈七靠在树上,大口喘着气,看着手下们受伤的样子,心里又怒又急。他知道,这只是萧承煜的第一次反扑,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