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柱集团”的第一次公开招聘,在张家沟及周边地区掀起了一阵小小的波澜,也总算为这个初创的“草台班子”补充了一些新鲜血液。二牛、孙小海等人经过几天“下地锻炼”后,开始逐渐融入各自的岗位,虽然生涩,但干劲十足。
然而,铁柱肩上的担子却丝毫没有减轻。作为集团总裁,他需要处理的事情千头万绪:要应对宋思明越来越刁钻的商业打压,要协调农业公司和商贸公司之间的运作,要盯着新员工的成长,要应付各种突如其来的琐事……他感觉自己就像个救火队员,哪里需要往哪扑,常常忙得脚不沾地,连口水都顾不上喝。
王翠花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现在是总裁助理,名义上协助铁柱,但实际上,她还要兼管着财务、内部协调,甚至食堂采买等一堆杂事,能分摊给铁柱的实在有限。她看到铁柱常常深夜还在会议室对着地图和账本发呆,看到他因为压力过大而紧锁的眉头,看到他吃饭越来越凑合……一种心疼和更深层次的情感,在她心底涌动。
她意识到,铁柱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助理,更需要一个能真正为他分忧解难、将他的指令高效落实、并能查漏补缺的“自己人”。一个能够理解他天马行空的想法,又能用细致和耐心将这些想法落地的“稳定器”。
这天傍晚,铁柱刚送走一个前来洽谈(虽然希望渺茫)的潜在客户,疲惫地揉着太阳穴回到他那间简陋的总裁办公室。还没坐下,就看到王翠花站在门口,神情有些异样,似乎下了很大决心。
“翠花?有事?”铁柱随口问道,拿起桌上的凉白开咕咚咕咚灌了几口。
王翠花走进来,反手轻轻带上了门。这个细微的举动让铁柱微微一愣,平时他们谈事很少关门的。
“铁柱,”王翠花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我想换个岗位。”
“换岗位?”铁柱有些错愕,“你现在干得不是挺好的吗?财务、内勤这一摊子,离了你可不行。”
“不是离开。”王翠花抬起头,目光直视着铁柱,脸颊微微泛红,但眼神却十分坚定,“我想应聘……总裁秘书。”
“秘……秘书?”铁柱差点被口水呛到,这个词对他来说太陌生、太“城里化”了。他脑海里瞬间浮现出电视里那些穿着职业套装、端着咖啡、说着流利外语的精致女性形象,再看看眼前穿着朴素花衬衫、扎着麻花辫、身上还带着淡淡泥土和炊烟气息的王翠花,这……这反差也太大了!
“翠花,你别开玩笑了。”铁柱摆摆手,“咱们这小庙,哪供得起……秘书啊?再说,你现在干的活,跟秘书也差不多嘛。”
“不一样。”王翠花摇了摇头,向前走了两步,双手有些紧张地绞在一起,但语气却越发坚定,“我现在做的太杂,什么都管,但什么都不精。你身边需要一个专门的人,帮你安排日程,过滤电话,整理文件,接待来访,在你做决定前帮你把信息理顺,在你忙不过来的时候,替你去处理一些不那么重要但又必须有人出面的事情。”
她顿了顿,看着铁柱的眼睛,声音轻柔却带着力量:“我知道你担心什么。觉得我土,不会用那些洋玩意儿,不会说漂亮话,对吧?可是铁柱,我比你更了解张家沟,更了解合作社的每一个社员,我知道每一笔账目的来龙去脉,我知道你什么时候是真的累了,什么时候只是在硬撑。”
她的声音有些哽咽:“我看着你一个人硬扛,我心里……难受。我想站在离你更近的地方,帮你把肩膀上的担子,挪一点到我这里来。别人当秘书,可能图的是轻松、体面。我王翠花当这个秘书,图的是……是能让你稍微轻松一点,能让咱们‘铁柱集团’走得更稳一点。”
这番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像一股暖流,瞬间击中了铁柱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怔怔地看着王翠花,看着她因为激动而泛红的脸颊,看着她眼中那份毫不掩饰的关切和决心,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夕阳的余晖透过没有窗帘的窗户照进来,在王翠花身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
铁柱的心跳莫名地加快了几分。他忽然发现,眼前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姑娘,不知何时,已经变得如此坚韧、如此聪慧,如此……动人。
【叮!检测到优质管理人才主动请缨!王翠花,忠诚度mAx,执行力A+,协调能力A,对宿主理解度S!建议立刻录用!】砖爷的声音不带感情,却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连砖爷都肯定了!铁柱不再犹豫。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又带着点感动的笑容:“好!翠花!这个总裁秘书,就是你了!”
他站起身,走到王翠花面前,本想拍拍她的肩膀,手伸到一半又觉得有些不妥,尴尬地收了回来,挠了挠头:“不过……咱们这可没啥咖啡端,也没高跟鞋穿,活儿可能比现在更累更杂,你可想好了?”
王翠花见他答应,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如同雨后的山花,用力地点了点头:“我不怕累!只要能帮到你,帮到咱们集团,干啥都行!”
于是,“铁柱集团”人事任命史上最特殊的一项任命,就在这间简陋的总裁办公室里,以这种非正式却又无比郑重的方式决定了。
王翠花走马上任总裁秘书的消息,很快就在集团内部传开了。李狗蛋第一个跑来,笑嘻嘻地打趣:“哟,翠花秘书好!以后还请多在总裁面前美言几句啊!”
王翠花脸红了一下,随即板起脸,拿出秘书的架势:“李总,您上个月招待客户的票据还没整理好报销呢,请尽快交到财务室。”
李狗蛋顿时笑不出来了,讪讪地溜走。
二牛、孙小海等新员工,对这位新上任的“王秘书”更是敬畏有加。他们发现,王秘书虽然依旧和气,但安排工作条理清晰,检查进度一丝不苟,而且对集团的大小事务了如指掌,谁也别想糊弄她。
王翠花的角色转变,立刻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她将铁柱那杂乱无章的日程整理得井井有条,用一个小本子清晰地记录下每天需要处理的事项和会见的人,并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无关紧要的电话和来访,她会礼貌地挡驾,为铁柱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她将各类文件分门别类,重要的及时呈送,普通的自行处理或转交相关部门。她还开始学着使用那台黑白显示器电脑,用笨拙的“一指禅”打字,尝试建立简单的客户档案和资料库。
更重要的是,她成了铁柱最可靠的“信息过滤器”和“情绪稳定器”。她会将下面反映上来的问题先梳理一遍,提炼出关键点再向铁柱汇报;当铁柱因为压力而焦躁时,她会默默地递上一杯温水,或者用几句朴实的话宽慰他;当铁柱做出一些冒险决策时,她会从执行层面提出务实的建议,帮助完善细节。
铁柱很快就体会到了有一个得力秘书的好处。他终于可以从繁琐的事务中稍微解脱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思考集团战略和应对宋思明的大方向上。他发现自己和王翠花之间的默契度极高,往往他一个眼神,一个模糊的想法,王翠花就能心领神会,并迅速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步骤。
一种微妙的变化,也在两人之间悄然发生。一起加班到深夜时,王翠花会默默地去食堂煮两碗面条端来;铁柱衣服扣子掉了,她会顺手缝上;讨论工作时,彼此的距离在不经意间拉近……一种超越同志和伙伴的情愫,在共同奋斗的汗水和相互扶持的温暖中,慢慢滋长。
当然,闲言碎语也少不了。村里有些长舌妇开始在背后嘀咕:“看把翠花能的,还当上秘书了,天天跟铁柱关在一个屋里,像什么话!”
赵有财更是恶毒地散布谣言:“哼,什么秘书?就是个小蜜!张铁柱现在有钱了,也学会玩这一套了!”
但这些风言风语,传到铁柱和王翠花耳朵里,两人只是相视一笑,并未放在心上。他们太忙了,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彼此的信任和正在共同为之奋斗的事业,远比那些无聊的猜测重要得多。
王翠花成为总裁秘书,看似只是集团内部一个普通的人事变动,但实际上,它极大地提升了“铁柱集团”这个草根班子的运转效率和凝聚力。铁柱这艘在风浪中航行的破船,终于有了一位能干的、全心全意的“大副”。
而这一切,都被暗中观察的赵来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成为了他需要向赵有财和宋思明汇报的“重要情报”之一。宋思明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只是不屑地冷哼:“土鳖配村姑,倒是绝配。就让他们再得意几天吧。”
他并不知道,这个他看不起的“村姑秘书”,正在成为“铁柱集团”抵御他狂风暴雨般打击的重要支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