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子是想与我辩论道理吗?”
孟胜轻轻眯起双眼,随即神情严肃而自信地说道:“我墨家的主张,可以用十个词来概括。”
“兼爱、非攻、非命、尚贤、尚同、非乐、天志、明鬼、节用、节葬!”
“这是我墨家弟子始终坚守的信念。”
“也是墨家流传至今的核心思想。”
“天下纷扰、战火连连、百姓困苦,若各国都能践行墨家之道,便可天下安宁、万民和乐。”
“可惜人心难填,各国视我墨家如洪水猛兽,殊不知,这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道。”
“不论世人如何看待墨家,我们弟子都将坚持弘扬墨家信念,为了理想中的世界不断前行!”
孟胜眼神坚定,语气铿锵。
不被理解又如何,遭到排斥又如何!
墨家子弟从不求他人认同,他们只为心中的信念、心中的光芒而奋斗。
哪怕倾尽一生,哪怕付出性命。
也要实现那个理想中的太平盛世!
听完孟胜的话,扶苏心中也升起一股敬意。
墨家的理念没有错。
只是它太超前,也太理想化,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巨子可愿听听我的看法?”
扶苏望着孟胜,嘴角含笑。
既然是辩论,孟胜自然不会拒绝,于是点头应允:“公子请讲,胜愿聆听。”
经过短暂相处,孟胜觉得扶苏并非浅薄之人,也想听听他对墨家的看法。
扶苏凭什么认为,能说服墨家为秦国效力?
“墨家的理想无法实现。”
“原因有三。”
扶苏语气平静,伸出三根手指。
“第一,要实现天下大同,前提必须是天下统一。”
“只有统一,才能政令一致,墨家的主张才能真正落地。”
“若只是某一个国家实行墨家之法,不出十年,国家必会陷入混乱,巨子以为然否?”
孟胜沉默。
这点他无法反驳。你讲非攻,别国却会来攻;你讲兼爱,别人却不会以爱待你。
乱世之中,不进则退。
“第二,人生而平等,但现实中的身份从不平等。”
“阶级自古便存在,贵族之子生来尊贵,平民百姓难以企及。墨家提倡人人平等,等于与整个权贵阶层对立。”
“如此,各国贵族怎会容许墨家存在?”
扶苏抛出了一个锋利的观点。
人人平等,是后世才逐步实现的理念,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时代提出,无异于挑战整个统治阶层。
这正是墨家难以立足的根本原因!
“第三,你们根本没看清这个时代的走向,像盲人摸象一样,找不到真正该发力的方向。”
“这些年来,墨家为了坚持理念,牺牲了多少子弟?可换来了什么?”
“天下依旧不容墨家。”
“所以,你们所做的一切,真的有价值吗?你们可曾改变过这个世界一丁点?”
扶苏一连串的问题,像刀子一样刺出。
每一句都锋利无比,直插人心。他不仅揭开了孟胜内心深处不愿面对的疑问,还把它撕裂开来,摆在光天化日之下。
血淋淋的现实。
说完这些,孟胜的脸已经没有一丝血色,眼神中满是迷茫。
“难道……我们真的错了?”
他的声音微弱,目光空洞。
这位墨家巨子,第一次对自己的信念产生了动摇。
他开始质疑,这些年墨家的努力,究竟有没有意义?
并不是因为他不够坚定。
而是扶苏站在未来的视角,看清了墨家的局限。他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是孟胜心底隐约认同却又不敢承认的事实。这种共鸣,才真正动摇了他的信念根基。
辩论不是强词夺理。
而是用事实与逻辑,击碎对方的信念壁垒。
“错的不是你们。”
“是这个世界,是这个时代!”
扶苏站起身,直视孟胜,语气坚定有力。
“本君的志向,是终结这乱世,让天下归于一统,属于大秦!”
“各国都在愚弄百姓,却不知,唯有百姓觉醒,国家才能真正强大,人才才会不断涌现。”
“若我掌权,必将兴教育、重科技、促生产。”
“百姓思想开化,技术才会进步,生产力才能提升,社会福利体系才能建立。”
“老有所依,少有所教,病有良医,阶层之间的差距才能被压缩到最低,墨家的理念才能被广泛接受。”
“那,才是你们应该追求的方向。”
“那,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
扶苏言辞激昂,充满力量。
随后,他向孟胜伸出手,语气诚恳:“我父王确实不喜墨家,但本君愿意接纳。”
“巨子,是否愿意暂时隐忍,换取未来的光明?”
孟胜望着扶苏伸出的手。
久久没有动作。
扶苏的意思很清楚,嬴政不会给墨家舞台,但他会。
只要墨家愿意等他掌权,就能得到全力支持,共同实现理想中的大同之世。
“这提议,太难让人抗拒了……”
孟胜轻叹一声。
扶苏为他们指明了一条新路。
先求天下统一,再推动百姓思想觉醒,用科技带动生产力,墨家的理念才有实现的可能。而这一切之外,还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
唯一的可能,是必须有一位真正懂得他们、愿意支持他们的君主!
而这个人,就在面前。
他怎能抗拒来自盛世的召唤?
孟胜伸手握住了扶苏递来的右手,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说道:“我以墨家巨子之名起誓,愿助大秦一臂之力!”
“不需要公子做任何承诺,只盼公子牢记今日之言,莫忘你心中那片盛世蓝图!”
孟胜语气沉重。
这一步迈出,也许会将墨家推入深渊。
但同样,也可能是墨家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转折点!
“本君言出必行。”
扶苏回握着他的手,清俊的脸庞终于浮现出笑意。
他是墨家巨子。
拿下他,等于拿下了整个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