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定澜之决
东陲营第二次击退亳邦进攻、并缴获\/摧毁两辆青铜战车的消息,由最快的信使昼夜兼程送回了龙城。
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汉部落的核心层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元老会议事厅内,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绘正在详细汇报前线送回的兽皮战报,上面不仅记录了战斗过程,还有勐对亳邦战车威力的描述以及深深的忧虑。
战报念毕,厅内陷入短暂的死寂,随即爆发出激烈的争论。
“王上!”司农稷第一个站起身,他脸上满是忧色,“亳邦竟有如此骇人之物!战车冲击,若非壕沟与弩箭侥幸,东陲营恐已陷落!此次他们受挫,下次再来,兵力必倍之,战车必多之!东陲营孤悬在外,兵力薄弱,恐难久守。是否……是否应考虑让勐队长暂时后撤,避其锋芒?我等当以龙城防务为重,集中力量固守根本啊!”他的主张代表了稳妥派的想法,农业出身让他更倾向于保守和保存实力。
“后撤?稷司农,你说得轻巧!”司马岩灵立刻反驳,声音铿锵有力,带着军人的决绝,“东陲营是我们好不容易才钉进东南的钉子!是王上战略的关键!一旦后撤,之前所有努力付诸东流,开拓的土地、建立的营寨皆会落入敌手,更会助长亳邦气焰,让他们以为我汉部落可欺!下次他们来的方向,就可能是龙城脚下!况且,勐和近百战士还在那里苦战,我们岂能不战而弃袍泽于不顾?我主张立刻增兵!派主力过去,与亳邦痛痛快快打一场,让他们见识见识,我汉部落不仅有铁器,更有敢战之兵!”她的话引得几位军方出身的元老纷纷点头。
“打?怎么打?”内务总管坚骨皱着眉头,语气现实,“岩灵司马,我知你救子心切,亦知我军勇武。但亳邦体量巨大,如石带回的消息各位都清楚,其巨城、其青铜工业、其人口,远非我现在可比。一旦开启大战,恐成旷日持久之消耗战。我部落新立,百废待兴,龙城建设、春耕在即,库房粮秣器械经得起多大消耗?若亳邦大军源源不断,我等可能抵挡?”他的担忧不无道理,战争打的是综合国力。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勐他们被困死,然后等亳邦打上门吗?”岩灵怒视坚骨。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需权衡利弊!”
“好了。”一个平静却不容置疑的声音响起,打断了逐渐升温的争执。
众人目光聚焦于一直沉默倾听的定澜王阳歌。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深邃,仿佛早已穿透眼前的争论,看到了更远的未来。厅内瞬间安静下来,等待他的决断。
阳歌缓缓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地图前,手指先点在东陲营的位置,然后划过河流,指向东南方亳邦可能的腹地。
“稷的担忧,有道理。岩灵的战意,亦可理解。坚骨的现实考量,更是至关重要。”他先肯定了各方观点的合理之处,让众人的情绪稍稍平复。
“但是,”他话锋一转,手指重重地点在东陲营上,“后撤,绝无可能。东陲营不仅是一片土地,更是我汉部落的意志前沿。一旦后退,失去的不仅是土地,更是我们刚刚凝聚起来的信心和外部部落对我们的观望信任。亳邦会将我们的忍让视为怯懦,进而得寸进尺。届时,战火必将烧至龙城,我们连缓冲的余地都没有。”
他目光扫过岩灵和军方将领:“然而,一味增兵硬拼,亦非上策。正如坚骨所言,我们耗不起一场与庞然大物的全面战争。东陲营的作用是前哨、是眼睛、是试探的触角,而非与敌主力决战的战场。我们不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将宝贵的兵力无限投入那里的消耗战。”
他的分析让众人陷入沉思。既不退,又不全力硬打,那该如何?
阳歌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几条线路,声音沉稳而清晰,做出了战略部署:
“第一,增兵,但要精,要强。岩灵,由你亲自挑选一百名最精锐的老兵,披备全军最好的铁甲,携带二十张最新式的蹶张钢弩(需要脚踏和全身力量上弦的重型弩)和充足的箭矢,即刻出发增援东陲营。你的任务不是与敌寻求决战,而是协助勐稳固防御,震慑敌军,让他们不敢再轻易发动小规模进攻。要让东陲营变成一根啃不动、砸不烂的铜钉,死死钉在那里!”
岩灵闻言,精神一振,立刻抱拳:“领命!必不让亳邦再越雷池一步!”
“第二,”阳歌的目光转向如石,“情报是决策的基础。我们对亳邦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如石,你亲自带领你的精锐斥候小队,绕过正面战场,渗透进去。我要知道亳邦更深层的东西:他们的城池防御、兵力调动规律、粮食产地、内部是否有矛盾、等级制度究竟如何、那些奴隶和底层平民的真实状态。尤其是,查探是否有与我们语言可能更相近的群体,或者……其他可能对亳邦统治不满的势力。记住,你们的任务是眼睛和耳朵,非万不得已,绝不暴露,安全第一。”
如石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如同嗅到猎物气息的猎豹,无声地点了点头。
“第三,”阳歌的声音放缓,却带着一种更深远的考量,“我们不能只有战争一手准备。亳邦并非铁板一块,任何庞大的体系内部必有缝隙。我们需要尝试寻找沟通的渠道,至少要让亳邦更高层知道我们的存在和……态度。”
他看向绘和坚骨:“绘,你负责整理一份文书,用我们双方的象形文字结合图画,表明我们的身份——西方‘汉’部落,无意侵犯亳邦,仅为开拓无主荒地以求生存。强调我们愿和平共处,互通有无,而非战争。坚骨,准备一份礼物:五斤雪白的细盐,一匹最光滑的棉布,还有……一把精心锻造但未开刃的钢刀。要让他们看到我们的诚意,也要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实力和技艺。”
“王上是想……示好?可他们刚刚才攻打我们……”坚骨有些不解。
“不是示好,是表明态度。”阳歌纠正道,“这叫‘以战促和,以和备战’。我们要让亳邦内部知道,与我们战争,他们即便胜也要付出惨重代价,而和平,他们或许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这未必能阻止战争,但至少可以在他们内部制造分歧,为我们争取更多时间。这份文书和礼物,由如石的小队伺机寻找机会,设法传递给亳邦境内可能有分量的、非极端主战的人物手中,或者……至少散播出去。”
三条命令,清晰明确,涵盖了军事、情报、外交三个层面,既强硬又灵活,充满了远见。
元老会众人听完,脸上的焦虑和争执渐渐化为信服和坚定。这就是他们的定澜王,总是在纷乱中抓住关键,做出最冷静也最有力的决断。
“诸位,”阳歌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凝,“与亳邦的较量,将是长期而复杂的。这不仅是武力的对抗,更是意志、智慧和制度的比拼。东陲营是前沿,龙城是根基。从今日起,全军进入战时戒备,加快龙城防御工事建设,工师营全力生产军械。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同时争取最好的可能。”
“谨遵王命!”
众人齐声领命,迅速散去执行。岩灵大步流星前去点兵,如石的身影悄无声息地融入阴影,坚骨和绘则开始筹备那份特殊的“国书”与礼物。
阳歌独自站在地图前,目光再次落在那片代表着未知与危险的东南区域。
风暴将至,他已布下应对之策。汉部落这艘新舟,将第一次真正驶入惊涛骇浪之中。
第三百二十七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