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主任邀约过了月余,秋意渐浓时,秦宇轩正在教室改作业。
系主任突然推门进来,语气格外客气:“宇轩,你出来一下。”
到了办公室,系主任递过文件,笑着说:“你走大运了!省委来调令,让你去办公厅秘书处当秘书!”
“这机会难得,秘书处离核心工作近,正好用得上你的好笔杆。”系主任凑近了些,“以后在省里站稳了,可得多关照咱们系和学校。”
秦宇轩接过调令一看,上面只写着调他去秘书处当秘书,没提具体对接谁,更没说“书记秘书”的事。他想起田主任的话——先培训试用,达标了才有机会当书记秘书,心里便有了数,忙摆手:“主任客气了,我就是去踏实做事的。”
做好工作交接,1987年9月8日清晨,秦宇轩换上整洁中山装,攥着调令往省委大院走。
传达室老师傅看了调令,笑着指引:“秦同志,秘书处在三楼西侧,里边请。”
到组织部报完到,小王热情领路:“秦秘书,张处长在秘书处等你呢。”
一路穿过走廊,往来的人都好奇地多看他几眼。
到了秘书处门口,综合处张处长已在等候。
他握着秦宇轩的手说:“欢迎加入。先在处里培训试用,熟悉流程后,再按表现安排分工。”
张处长领着他进办公大间,屋里瞬间安静下来。
几十双眼睛齐刷刷落在他身上:有人面无表情,扫一眼就移开;有人眼神带审视,嘴角扯出点弧度;还有几个年轻人,透着拘谨懵懂。
友好的目光没几个,空气里飘着股无形的张力。秦宇轩明白,自己一个“外来者”突然调入,难免让人心存戒备。
他定了定神,点头打招呼:“大家好,我是秦宇轩,刚从学校过来,以后请多关照。”
回应他的只有几声淡应,更多人收回目光,手上的活却没了之前的专注。
张处长把他带到靠窗的空位:“这是你的位置,桌上有工作纪要和政策文件,先熟悉着,缺文具去门口的耗材室领,下午带你对接基础工作。”
他压低声音补了句:“刚来都这样,沉下心做事,慢慢就融入了。”
张处长走后,秦宇轩发现桌上只有空文件夹和旧钢笔,便起身往耗材室走。
耗材室里,一个留着寸头的中年男人正低头整理货架,见他进来,头也没抬:“要什么?”
“您好,我是新来的秦宇轩,领一套办公文具。”秦宇轩客气地说。
寸头男抬头瞥了他一眼,嘴角撇了撇:“新来的?有领物单吗?”
秦宇轩一愣:“张处长说直接来领就行,没提领物单。”
“没单不行,规矩懂不懂?”寸头男把手里的本子往桌上一拍,语气硬邦邦的,“秘书处领东西都得部门领导签字,谁跟你说直接来的?”
秦宇轩解释道:“我刚到岗,张处长可能没来得及交代,能不能通融一下,我急用。”
“通融?规矩就是规矩。”寸头男抱臂靠在货架上,眼神里带着刁难,“要么拿单来,要么回去问清楚,别在这儿耽误我干活。”
周围几个来领东西的同事见状,都悄悄退到一边,没人吭声。
秦宇轩心里清楚,这是故意刁难,但他没急没恼,平静地说:“好,我这就去找张处长补单子。”
回到办公室,他找到张处长说明情况。
张处长皱了皱眉,随即写了张条子:“耗材室的老周就这样,你拿着这个去,他不敢再卡你。”
秦宇轩拿着条子回到耗材室,老周见了条子,脸色僵了一下,没再说话,从抽屉里翻出一套最简单的文具扔在桌上:“拿走吧。”
铅笔是断芯的,本子纸薄得透光,钢笔杆上还带着划痕。
秦宇轩没计较,拿起文具说了声“谢谢”,转身离开。
坐回办公位,他把断芯铅笔削好,翻开文件夹。
“七五计划”的细则清晰可见,耳边键盘声、翻页声、低语声搅在一起,让他真切感受到,这里比学校复杂多了。
他深吸一口气,指尖抚过文件字迹。
不管是试用培训,还是这些小刁难,初心没变——用文字助政策落地,用调研为决策添力。旁人的态度不用在意,踏实做事才能站稳脚。
渐渐的,秦宇轩静下心来,认真梳理工作重点。
办公室氛围慢慢恢复如常,只是偶尔投来的目光,仍带着探究。
他知道,履新之路才刚起步,往后的考验还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