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六日的晨光裹着霜气,秦宇轩坐在前往地区的班车里,指尖反复摩挲着口袋里的纸条——帆布厂技术员需求、食品厂面粉配额缺口,还有抄在边角的“863计划基层落实”字样,每一行都被他描得发黑。后来他在《关于1988年县域经济转型中政策适配性的实践报告》里写,那天车窗外的白杨树像极了当时的局面:“政策刚性与地方需求形成的张力,如光秃秃的枝桠般拧巴,县域工作者需在‘治理整顿’红线与企业生存需求间,走出一条平衡的钢丝路。”
这篇报告后登在《经济日报》,对国家的改革政策提供了实践支持。
地区科委的办公楼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老建筑,墙皮斑驳,走廊里飘着油墨和旧纸张混合的味道。秦宇轩刚走进主任办公室,就见李主任正对着一叠辞职报告皱眉——最上面那份,落款是地区农机研究所的工程师,理由栏写着“赴深圳创业”。
这一幕后来被他写进报告的“现实困境”章节:“1988年1-9月,地区级科研机构流失中级以上工程师12名,80%流向沿海开放城市,而本县帆布厂3条生产线因缺技术员,2条处于半停工状态,订单排至次年二月却无法释放产能,人才供需矛盾尖锐。”
“宇轩啊,不是我不给你面子。”李主任把搪瓷杯往桌上一墩,热气裹着苦茶香散开,“现在科技人员‘下海’跟赶潮似的,所里连老工程师都走了三个,哪还有余裕往基层派技术员?”
秦宇轩没急着接话,从包里掏出帆布厂的生产报表,指着“订单排至次年二月”的数字:“李主任,这帆布供本地基建,还能往沿海开放区送。缺技术员导致生产线开不满,不仅影响开放区建设支持,还会波及县里就业。”他顿了顿,话锋转向“863计划”——这个后来被他视作“政策接口”的关键:“您总说要让高技术研究成果商品化,帆布厂流水线改造正好当‘火炬计划’的试点,经验报上去,也是您的政绩。”
这段沟通,他在报告里总结为“试点思维的实践应用”:“不局限于‘索要人才’的单一诉求,而是将地方需求与‘863计划’的成果转化、‘火炬计划’的宗旨相绑定,既契合改革开放大方向,又兼顾部门政绩诉求,最终促成1名应届技术毕业生赴县支援,实现政策资源与地方需求的初步匹配。”
李主任的手指在报表上敲了敲,目光落在“沿海开放区”几个字上,沉默片刻才松口:“技术员我只能给一个,刚从省机械学校毕业,经验少点,但肯吃苦。要,今天就跟你回县;不要,我也没办法。”
秦宇轩心里一紧,知道这已是极限,连忙应下来:“要!怎么不要!有总比没有强,我们县里能教他实践,以后说不定还能成技术骨干。”
从科委出来,秦宇轩顾不上吃午饭,揣着两个凉馒头就往物资局赶。物资局的王局长是老熟人,见他来,直接把面粉配额台账扔在桌上:“全县计划内面粉就这么多,给食品厂加了,国营粮店就得断供,怎么批?‘价格闯关’刚停,老百姓对粮食价格最敏感,出了乱子谁担责?”
这正是秦宇轩在报告中分析的“物资配额矛盾”:“‘价格闯关’后,面粉实行‘计划内平价+计划外议价’双轨制,本县食品厂承担乡镇学校课间餐供应,却仅能获得30%需求的计划内配额,市场价采购使成本上涨45%,而县粮库储备结余达30%,结构性失衡凸显。”
他拿起台账翻到“县粮库储备结余”条目:“王局长,粮库有三成储备,先调一部分应急?食品厂按市场价买面粉快停产了,要是停了,孩子们的课间餐都成问题。”说着掏出供货协议,“这不是单纯企业盈利,是基层教育的事,总得通融下。”
后来他在报告里写下这段沟通的核心逻辑:“以‘民生导向’突破配额限制,将企业面粉需求与‘保障学生课间餐’公共服务目标绑定,同时用储备数据证明调拨安全性,最终争取到每月20吨计划内面粉,既解企业燃眉之急,又规避民生风险。”
王局长盯着协议看了半天,最终叹了口气:“最多加二十吨,按月拨付,多了没有。‘治理整顿’期间,凡事得按计划来,不能开这个口子。”
夕阳西下时,秦宇轩带着技术员小张和配额批文坐上返程班车。小张攥着崭新的工作证兴奋道:“秦县长,我早听说你们县帆布厂厉害,这次一定把流水线调试好!”秦宇轩看着他眼里的光,心里的石头稍落,却又想起科委和物资局的为难——这趟收获离县里需求还差得远。
车窗外夜色渐浓,他掏出钢笔在纸条上补充“再与地区沟通技术员、申请粮库储备调运”,笔尖划过纸页的声响在颠簸车厢里格外清晰。
半个月后的深夜,县政府办公室的灯还亮着。秦宇轩伏案坐在堆满文件的桌前,面前摊着那份未完成的实践报告,手边放着帆布厂送来的最新生产日志——小张已成功调试好一条生产线,产能提升了20%,还有食品厂的成本核算表,20吨计划内面粉让生产成本下降了12%。他拿起红笔,在报告“结论与启示”部分添了一段:“县域政策适配的关键,在于‘动态跟进’与‘数据支撑’。本次技术员支援后,通过跟踪生产线调试进度,证实‘应届人才+基层实践’模式的可行性;面粉配额落实后,以成本数据验证民生导向调配的实际效益,这些一手案例,为后续争取更多政策资源提供了实证基础。”
笔锋顿了顿,他又想起李主任提过的“下海潮”,在页边补了行批注:“建议后续研究‘县域人才留存机制’,如何将沿海开放区的创业活力,转化为基层技术人才的归属感——这或许是破解县域人才流失的核心。”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落在纸上,他把帆布厂的生产日志和食品厂的核算表按在报告里,轻轻压上镇纸,心里清楚,这份报告不是结束,而是为县里争取更多发展空间的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