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8日,省委会议室的巨幅地图前,省委书记李卫国用竹鞭轻点康安版图,鞭梢划过青河乡的等高线:“这五年,康安的每寸进步都是攥指成拳的见证。”秦宇轩与陈景明的目光在空中交汇——一个带着省里交付的重托,一个含着市里攻坚的决绝。
当西康高速最后一段隧道贯通时,爆破声震落市委文件柜顶的积尘。谢意江扶正金丝眼镜,将财政报表推到秦宇轩面前:“省里拨的专项、市里配的资金,如今都化作了这条穿山越岭的巨龙。”报表边缘密密麻麻的签批意见,记录着二十三次省市联合调度会的汗水,省发改委的朱批与市财政的蓝章早已晕染成同心圆。
青河乡地质灾害预警中心落成当日,瓢泼大雨如约而至。但这次站在监测大屏前的不只是康安班子,还有省委工作组的专家团队。当预警系统准确预报出宁陕县滑坡风险时,省应急厅厅长用力握住秦宇轩的手:“你们市里创新的‘平战结合’模式,明天就要在全省推广!”
在江北新区的建设工地上,陈景明身后跟着省规划院的总工程师——这位三年前曾质疑康安新区规划的老人,如今亲自带着修改方案从省城赶来:“老陈,你们把防灾体系植入城市肌理的思路,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
五年总结会的茶歇时分,谢意江特意泡了林致远最爱的云雾茶。茶香袅袅,氤氲水汽中,省审计组组长正翻阅着康安的账本,忽然他轻笑出声:“你们看——省里拨的救灾款、市里筹的配套金,最后都变成了百姓兜里实实在在的增收。”他的指尖停在那页着名的“零死亡”记录上,茶汤恰好漫过联合签章的边缘,仿佛是在为这完美的成绩盖章。
当《康安模式白皮书》送往国务院时,装订线的最后一针由省市领导共同完成。秦宇轩托着线轴,陈景明引针,林致远则在扉页上题写书名。这一刻,三个人的影子在灯下交叠成山峦的形状,就像那幅挂在墙上的康安五年发展曲线图一样——每条昂扬向上的线条,都跃动着省市两级领导的心血与期待。
庆功宴摆在青河乡新建的会议中心,这里原本是一片荒芜的河滩地,如今却矗立起一座现代化的建筑。宴会厅里灯火辉煌,欢声笑语,人们举杯欢庆康安的辉煌成就。落成的小学操场。孩子们用采药的背篓盛满绞股蓝花,撒向台下那些曾并肩作战的身影。老药农周大山颤巍巍捧出祖传药典,扉页新添的一行字墨迹未干:“此卷传世,当记壬午年至乙酉年,省市同心,山河重光。”
月光漫过汉江大桥时,秦宇轩收到林致远的短信。点开只见八字:“上下同欲,其利断金。”他转身望去,谢意江正与省厅同志核对明年计划,陈景明指着江北新区的沙盘比划划,王守仁教授的白发在夜风中与年轻技术员的黑发交缠。
四年后的西康高速通车典礼上,省市领导共执金剪。彩带飘落时,第一辆驶出隧道的货车载满葛根花——那是青河乡今年新摘的第五茬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