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洒在菜畦上。那株带年轮的幼苗周围,泥土微微隆起,像是有什么在底下涌动。小安揉着惺忪的睡眼跑过来,看到泥土里探出无数嫩绿的芽尖,芽尖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在晨光下闪着剔透的光。
“快看!”小安惊喜地喊道。我凑过去,发现这些芽尖长得极快,眨眼间就抽出了细小的茎秆,茎秆上舒展开嫩黄的叶片,叶片边缘还带着细细的绒毛。更神奇的是,每片新叶上都印着个小小的音符,和之前幼苗、根须发出的声音对应的音符一模一样。
重症病房的孩子今天又来到菜畦,他的精神好了很多,自己推着轮椅靠近幼苗。新长出的茎秆似乎有感应,纷纷朝着他的方向弯曲,叶片上的音符也亮了起来,发出轻柔的颤音。孩子伸出手,轻轻触碰一片叶子,叶子上的音符突然飞离,钻进他的袖口。他愣了一下,然后笑着抬起手臂,袖口处传来细微的、和那音符同调的声响。
李医生拿着检测仪器在一旁观察,仪器屏幕上,代表孩子身体各项指标的曲线变得平稳且有规律,像在随着新叶的音符轻轻摆动。“他的生命体征在好转,和这些植物的‘互动’,似乎真的有积极作用。”李医生的声音里满是欣喜。
瘦小男孩提着个小水桶过来,桶里装着他刚从自家番茄藤下接的露水。“我妈说,这露水沾了番茄藤的歌声,能让新苗长得更好。”他小心翼翼地给新苗浇水,水珠落在新叶上,音符被浸润得更亮了,发出的声音也更清晰了些,像多了层水润的回响。
扎辫子女孩则带来了她用蝴蝶花编的花环,花环上的每朵花芯里,都嵌着个她用草茎刻的小音符。她把花环轻轻放在新苗旁边,花环上的小音符和新叶上的音符相互呼应,发出一阵和谐的共鸣,震得花环上的蝴蝶花微微颤动,像是在跳舞。
星蜜河的方向,渔排阿叔的船也靠了岸,他手里拿着个用海草编的小筐,筐里是些奇形怪状的贝壳。“孩子们捡的贝壳,我把它们串起来,放在根须旁边,能收集更多声音。”阿叔把贝壳串挂在靠近河岸的新苗茎秆上,贝壳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和根须在水里的低鸣、新叶的音符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段全新的、充满生机的旋律。
小安的生长表在口袋里震动起来,他掏出来一看,表页上自动生成了一幅画:画面里,无数新苗朝着天空生长,叶片上的音符化作飞鸟,衔着孩子们的笑脸,飞向远方。画的下方,用根须的形状写着一行字:“新苗是希望的音符,我们是奏响希望的人。”
太阳越升越高,菜畦里的新苗沐浴在晨光中,叶片上的音符持续闪烁,将欢快的旋律传向四面八方。重症病房的孩子笑着对我们说:“我觉得,我好像能跟着这些声音,一直好起来。”他的话语,和新苗的音符、根须的低鸣、贝壳的脆响,一起融入了清晨的空气里,仿佛在宣告,一场关于生命与希望的乐章,才刚刚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