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没散,乐乐就被菜畦边的动静吵醒了。推开窗一看,陈奶奶正蹲在塑料布旁,手里捏着几株冒头的野草,旁边放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挖的野蒜——翠绿的蒜叶沾着泥土,白色的蒜头小巧圆润,凑近闻能闻到股清冽的辛香。
“这是昨天在田埂边挖的野蒜,比种的大蒜更鲜,中午炒年糕正好。”陈奶奶把野蒜递给乐乐,又指了指塑料布,“刚才掀起来看了看,白菜苗又长高了些,再过半个月就能间第二次苗了。”乐乐接过野蒜,刚剥了颗蒜头尝了尝,辛辣里带着微甜,比普通大蒜多了股山野的清香。
正说着,手机“叮咚”响了——是小虎发来的快递单号,配文:“野蒜我也挖了些,晒成了蒜干,寄给你们煲汤!山里奶奶说野蒜能去腥,做腊肉年糕时加一把,香得能多吃两碗饭!”乐乐赶紧回复:“我们刚挖了新鲜野蒜,中午就炒年糕,等你的蒜干到了,就做野蒜腊肉年糕!”
上午,乐乐把新鲜野蒜洗净切碎,和腊肉丁一起下锅翻炒。野蒜的辛香混着腊肉的油香,瞬间飘满了厨房,引得小安围着灶台转:“乐乐姐,今天的年糕肯定比昨天的还香!”陈奶奶则在揉面团,往糯米粉里加了些小米粉:“加把小米粉更筋道,吃着也更养胃,老人孩子都爱吃。”
中午,野蒜腊肉年糕刚蒸好,乐乐就切了块尝了尝——野蒜的清香中和了腊肉的油腻,小米粉让年糕多了份嚼劲,一口下去满是滋味。她赶紧装了些,给村里的老人送去。李爷爷咬了口年糕,眯着眼睛说:“这野蒜比大蒜香多了,吃着不冲,还带着股清甜味,下次挖野蒜记得叫上我!”
从李爷爷家回来,乐乐就看见院门口放着个小竹篮,里面装着几颗红皮萝卜,旁边压着张字条,是村西的王爷爷写的:“萝卜刚拔的,脆得很,煮水喝能润肺,也能切成丝拌年糕。”乐乐拿起萝卜,擦干净咬了一口,清甜多汁,比之前的白萝卜更爽口。
下午,乐乐和陈奶奶把王爷爷送的萝卜切成丝,用盐腌出水分,和糯米粉揉成面团,蒸了些萝卜丝年糕。刚出锅,就给王爷爷送了过去。王爷爷尝了一口,笑着说:“这萝卜丝年糕真鲜,比煮水喝还好吃!”
回到菜药园,乐乐翻开“救命菜笔记”,在新的一页写下:“新鲜野蒜+腊肉=野蒜腊肉年糕,鲜香不腻;野蒜干煲汤,去腥提鲜;红皮萝卜切丝+糯米粉=萝卜丝年糕,清甜爽口”,旁边画了颗带着蒜叶的野蒜,还标着“王爷爷的红皮萝卜惊喜”。陈奶奶则把小虎寄的蒜干收进罐里:“留着冬天煲汤,暖和又开胃。”
夕阳西下时,乐乐和陈奶奶坐在菜畦边,看着塑料布下的白菜苗。微风拂过,野蒜的清香和萝卜的清甜混在一起,让人满心都是期待。乐乐掏出手机,给小虎发了张野蒜腊肉年糕的照片,配文:“新鲜野蒜炒年糕超香,你的蒜干到了记得告诉我,咱们一起做野蒜腊肉年糕!”
没过多久,小虎就回复了:“好呀!我们山里的野猕猴桃熟了,摘些晒成干,寄给你们做猕猴桃年糕,酸甜可口!”乐乐看着屏幕,嘴角忍不住上扬。菜畦里的白菜苗在悄悄生长,跨山而来的食材还在继续赶路,这份藏在食物里的牵挂,像冬日里的暖阳,让每个平凡的日子都充满了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