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栖文创的技术演示厅内,气氛热烈而庄重。陆砚辞站在演示台前,身旁摆放着一台高性能电脑,屏幕上显示着“文娱数字版权平台”的内部测试界面。台下坐着项目组的核心成员、邀请来的创作者代表、法律专家,还有专程前来调研的国家文旅部专员,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屏幕上,期待着平台的首次公开演示。
“传统的版权登记,对创作者来说,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陆砚辞拿起话筒,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演示厅,“创作者需要准备纸质材料,包括作品样本、身份证明、登记申请表等,然后邮寄或亲自递交到版权登记部门,审核周期通常在15个工作日左右,甚至更长。期间如果材料不全,还需要补充提交,耗时耗力。”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对于侵权维权,更是难上加难。创作者发现作品被盗后,需要自行收集证据,去公证处进行公证,然后提起诉讼,整个过程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维权成本高昂,让很多创作者望而却步。今天,我们的‘文娱数字版权平台’,就要用科技改变这一切。”
说完,陆砚辞开始操作电脑。他随意打开一篇自己刚写的短文,点击“版权登记”按钮。屏幕上立刻出现进度条,显示“正在生成版权哈希值”“正在对接国家版权局数据库”“正在生成电子备案文件”。台下的观众屏住呼吸,注视着屏幕上的每一个变化。
“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优势,就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技术总监在一旁补充道,“作品上传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串独一无二的版权哈希值,这个哈希值包含了作品的内容、上传时间、作者信息等核心数据,同步存储在多个节点上,任何人都无法篡改,确保了版权归属的唯一性和真实性。”
短短五十分钟后,屏幕上已然弹出提示:【版权登记成功!您的作品已获得国家版权局电子备案号:xxx-xxxx-xxxx】。同时,系统自动生成了一份电子版的版权登记证书,上面清晰地标注着作品名称、作者信息、登记时间、电子备案号等内容,与传统的纸质证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效率提升了360倍。”台下一位创作者代表低声惊呼,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他之前为了登记一部小说的版权,前后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而现在,不到一小时就完成了,简直是革命性的突破。
“这还只是开始。”陆砚辞笑着说道,继续演示“侵权监测”模块。他输入那篇短文的标题和核心关键词,点击“开始监测”。系统立刻开始自动全网扫描,包括各大网文平台、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几分钟后,屏幕上出现了三个疑似盗载的链接,系统自动截取了盗载内容的片段,并与原创作品进行比对,生成了详细的比对报告,标注了相同内容的比例、盗载发布时间等关键信息。
“系统会自动生成包含时间戳、侵权内容比对图、版权归属证明、国家版权局电子备案号的‘存证报告’。”陆砚辞点击下载按钮,一份完整的pdF报告出现在屏幕上,“作者可以直接下载这份报告,作为法律证据使用,无需再自行花费时间金钱去公证处取证。如果需要提起诉讼,平台还可以对接合作的律师事务所,为作者提供法律援助,降低维权成本。”
他还演示了“智能合约结算”功能:“创作者与平台或合作方签订授权合同后,合同条款会被写入智能合约。当作品产生收益时,系统会按照合同约定的比例,自动将稿费结算到作者的账户中,实现t+1到账,杜绝人为拖欠、克扣的情况。作者可以在平台上实时查看收益明细,每一笔收入都清晰透明。”
前来调研的国家文旅部专员看得连连点头,不时拿出笔记本记录。演示结束后,他站起身,语气中充满了赞赏:“这个平台,精准地击中了文娱版权领域‘登记难、维权贵、结算慢’的核心痛点。技术成熟,流程高效,操作便捷,具有极大的行业推广价值。”
他进一步评价道:“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建设,而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激发原创活力,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这个平台的出现,不仅为创作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行业树立了规范,完全有潜力成为未来文娱数字版权领域的行业标准。”
随后,国家文旅部专员当场宣布,给予“文娱数字版权平台”2000万的专项技术扶持资金,用于平台的后续优化、功能升级和全国推广。同时,鼓励平台与各地版权局、文旅部门开展合作,扩大覆盖范围,让更多创作者受益。
在场的创作者代表们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欢欣鼓舞。那位曾遭遇版权纠纷的网文作者激动地说:“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创作者终于可以安心创作了!再也不用为版权问题焦虑,再也不用因为维权难而放弃自己的作品。感谢云栖文创,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