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砚倾洒,将蜀地深山染成一片浓得化不开的幽暗。罗恩立在一处刀削般陡峭的悬崖之巅,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山谷,谷中雾气翻腾,如同沸腾的墨汁,偶尔有枯木断裂的脆响从谷底传来,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风声在崖边盘旋往复,如同无数鬼魅在耳畔低语,卷起崖边的枯草与碎石,如乱蝶般肆意飞舞,打在他的衣袍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他择此处传信,自有深意:一来,此地位于唐门外围的原始老林,藤蔓缠绕古树,荆棘密布山路,连常年穿梭山林的猎户都不敢轻易涉足,更别提唐门的暗哨,隐秘性极佳;二来,悬崖之巅地势高耸,视野开阔,能借山间罡风之势助推信符,更可引天地灵气汇聚于周身,如同一层无形的屏障,掩盖信符传递时逸散的灵气波动,避免被沿途巡查的异人截获或察觉。
罗恩望着远处青城山模糊的轮廓——那轮廓在夜色中如同蛰伏的巨兽,仅能从云层缝隙中透出的微弱星光,辨出大致的山形。他心中的紧迫感,如同崖下呼啸的狂风,愈发浓烈。他比谁都清楚,仅凭一己之力,想要扭转“三十六贼结义”这场被历史烙印为悲剧的事件,难度堪比以卵击石:结义地点尚是推测,即便找到,面对三十六个来自不同门派、各怀绝技的年轻精英——他们中,有精通暗器的唐门翘楚,有擅长符箓的龙虎山弟子,有修炼硬功的少林僧人,更有旁门左道的奇人异士——再加上背后可能存在的唐门高层默许,他未必能顺利干预。更让他忧心的是,一旦结义之事泄露,整个异人界的围剿便会如潮水般涌来,到那时,不仅参与结义的年轻人会沦为刀下亡魂,连那些无辜的门派弟子、甚至山间百姓,都可能被卷入这场血雨腥风。
“不能孤身犯险,必须让异人界的‘定海神针’提前警觉。”罗恩心中暗忖。在他尘封的记忆里,有两位人物,堪称异人界的泰山北斗,他们不仅修为深不可测,更兼具远见卓识与担当,若能让他们提前感知危机,或许能在动荡来临之时,为异人界稳住一丝局面——他们便是三一门掌门左若童,与龙虎山天师府当代天师张静清。
左若童之名,在异人界如雷贯耳。他一身“逆生三重”修为已臻化境,能逆转气血,返璞归真,传闻其肉身强度堪比金石,灵气运转之精妙,连老一辈的隐士都自叹弗如,被誉为“百年一遇的修行奇才”。更难得的是,他性情温和如春风,却极有原则,对异人界的秩序极为看重,曾多次调解门派间的纷争,让无数流血冲突消弭于无形。若能让他提前知晓“劫气将至”,以他的胸襟与影响力,定会严令约束三一门弟子,甚至可能暗中联络武当、少林等名门正派,提前做好应对动荡的准备。
而张静清,作为龙虎山天师府的掌舵人,更是异人界的精神支柱之一。他不仅精通龙虎山秘传的“金光咒”“雷法”,更深得“天师度”传承,能观天象、卜吉凶,对天地间的“劫气”感知极为敏锐,曾多次提前预判天灾人祸,救龙虎山于危难之中。龙虎山作为道教祖庭,在异人界的影响力无需多言,若能让张静清提前警觉,他定会以天师之名,号令龙虎山弟子加强戒备,甚至可能借助卜算之术,找到动荡的源头,从根本上减少杀戮。
但罗恩也有顾虑,他绝不能将“三十六贼”“八奇技”“甲申之乱”等具体信息写入信中。其一,这些信息是历史的核心轨迹,如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丝线,一旦泄露,极有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蝴蝶效应”——或许会让参与结义的弟子提前暴露,招致更早、更猛烈的围剿;或许会让某些觊觎“八奇技”的邪道人物提前布局,引发更惨烈的争夺;甚至可能导致比原本悲剧更不堪的后果。其二,他深知“天机不可泄露”的道理,强行干预历史的走向,往往会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轻则自身受损,重则引发天地反噬,他不敢冒这个险。
因此,他只能用最隐晦、最郑重的语气,以“劫气”“动荡”等词语点出危机,让左若童与张静清凭借自身的智慧与修为,去感知即将到来的风暴。
打定主意,罗恩不再犹豫。他缓缓抬手,掌心朝下,周身瞬间展开一层肉眼难辨的“Room”空间——这空间如同一层透明的琉璃罩,将他与外界隔绝开来,同时开始缓缓旋转,引动周围的天地灵气汇聚而来,灵气在空间内流转,如同奔腾的溪流,为制作信符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
紧接着,他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紫檀木盒,盒内铺着柔软的锦缎,锦缎上平放着两张特殊的符纸。这并非普通的黄纸,而是用“千年桐木”的树皮为原料,经三蒸三晒去除杂质,再混合朱砂、雄鸡血反复捶打,最后掺入金箔碎屑,制成的符纸呈暗黄色,质地如锦缎般坚韧,隐约可见金色纹路在纸间游走,不仅能承载浓郁的灵气,更能抵御外界的侵蚀,是传递绝密讯息的绝佳载体。
他又取出一个小巧的墨砚,砚台是用“端溪老坑”的砚石制成,色泽温润,上面雕刻着繁复的云纹。砚台中盛着早已调好的“灵墨”——这墨以陈年松烟为基,混合天山雪莲汁、百年人参露、甚至还有一滴他自身凝练的精血调制而成,墨色乌黑发亮,如同上好的黑曜石,且蕴含着淡淡的灵气,书写时能与符纸的金色纹路相融,让字迹长久不褪,更能避免被外力篡改。
罗恩的神情愈发专注,双目微眯,目光如炬,紧紧锁定符纸。他指尖凝气,一缕淡蓝色的灵气在指尖凝聚,如同握着一支无形的毛笔,轻轻蘸取砚中的灵墨。他并未采用此界常见的符箓画法,而是将自身的“Room”空间之力与符箓术巧妙融合——每一笔落下,指尖都会微微颤动,将一丝空间之力注入墨迹之中,使得符纸表面泛起一层微不可查的涟漪,如同水面被风吹过的纹路。
这种融合之法,是他独有的创举:空间之力能让信符在飞行过程中进入“半空间”状态,既不会被寻常异人察觉,又能规避山间的猛兽、恶劣天气等危险;同时,空间之力还能为信符提供强大的推进力,使其速度远超普通信符,哪怕隔着千山万水,也能在三日内抵达目的地。
笔尖在符纸上缓缓移动,墨色的字迹如同游龙般跃然纸上。罗恩的动作不快,却极为稳定,每一个笔画都力透纸背,蕴含着他对危机的担忧与对两位掌门的期许。片刻后,两张信符便制作完成。他拿起其中一张,凑到眼前仔细检查——符纸之上,字迹工整有力,墨色均匀饱满,金色纹路与墨色字迹相互缠绕,隐隐有灵气流转,空间之力与符箓术融合得天衣无缝,没有丝毫破绽。
他满意地点点头,随后以同样的方式,在信符右上角写下收信人:“三一门左若童掌门亲启”。那字迹苍劲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郑重。接着,他拿起另一张符纸,写下“龙虎山天师府张静清天师亲启”,字迹同样工整,却多了一丝对道教祖庭的敬重。
做完这一切,罗恩深吸一口气,将两张信符平放在掌心。他闭上眼睛,眉头微蹙,口中开始默念晦涩的咒语——这是此界传递绝密信符时专用的“通灵咒”,源自上古道教秘法,能让信符生出“灵智”,在飞行过程中自动规避危险,且能精准锁定收信人的气息,哪怕收信人不在府中,也能追踪而至。
与此同时,他将一丝自身的精神力注入信符之中——这丝精神力如同他的“印记”,既能确保信符在抵达目的地前不被外力破坏,又能在信符被开启时,让他隐约感知到对方是否顺利接收。
“异人界恐将生变,劫气已显,动荡将至,波及深远。望早做准备,约束门人,慎之,慎之!”
这短短二十八字,便是信中的全部内容。没有提及“三十六贼”,没有提到“八奇技”,更没有透露“甲申之乱”的任何信息,只以“劫气”点出天地间的不祥之兆,以“动荡”暗示即将到来的危机。罗恩坚信,以左若童的远见与张静清的卜算之能,必然能从这简短的话语中,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尤其是张静清,他对“劫气”的感知远超常人,一旦接到信,定会立刻观天象、卜吉凶,进而发现异人界即将到来的风暴。
念完咒语,罗恩缓缓睁开眼睛,掌心的两张信符开始微微发烫,表面泛起一层淡淡的金光,金光如同活物般游走,将符纸包裹其中。他抬手一挥,两张信符如同两片被罡风托起的金叶,缓缓飘向空中。紧接着,信符上的金光骤然暴涨,化作两道耀眼的流光——一道朝着东北方向疾驰而去,那是三一门所在的方向,流光如同一道金色闪电,劈开夜色;另一道朝着东南方向飞去,那是龙虎山天师府的方位,流光如同一颗流星,划破天际。
两道流光速度极快,转瞬便消失在浓墨般的夜色之中,只留下两道淡淡的金光轨迹,如同天空中划过的泪痕,片刻后便被夜风抹去,没了踪迹。
罗恩立在悬崖之巅,望着两道流光消失的方向,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对信符能否顺利送达的忐忑,有对左若童与张静清应对之策的期许,更有对改变历史走向的不安。他不知道这两封信能否起到作用,不知道两位掌门接到信后,会是严阵以待,还是将其视为危言耸听;更不知道这一举动,是否会引发不可预测的“蝴蝶效应”,让原本的悲剧朝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
但他不后悔。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能减少这场悲剧带来的伤害,能让那些怀抱着理想的年轻人多一线生机,能让异人界少一些流血牺牲,他也要试一试。这不是鲁莽,而是作为“知情者”的责任——他既然知晓未来的走向,便不能眼睁睁看着悲剧重演。
风依旧在崖边呼啸,卷起他的衣袍,猎猎作响,如同战鼓在耳畔擂动。罗恩缓缓收回目光,重新望向青城山的方向,眼底的犹豫早已褪去,只剩下坚定的光芒。传信之事已了,接下来,他要做的,便是尽快潜入青城山后山,循着许新、董昌等人留下的蛛丝马迹,找到“三十六贼结义”的准确地点,为干预这场悲剧,做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准备。
他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杂念尽数驱散,转身朝着山下走去。崖边的枯草在风中剧烈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这场即将到来的动荡;而那两道飞向远方的流光,如同两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异人界平静的表面下,激起了一圈圈看不见的涟漪,成了暴风雨来临前,一丝微弱却又至关重要的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