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包校对”计划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意想不到的涟漪。借助“音核”平台庞大的用户基础,尤其是那些深耕民乐领域的资深乐迷和民间艺人的热情参与,大量沉睡在故纸堆中的乐谱以惊人的速度被激活、校对。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浮现——民间高手们往往各执一词,对某个古谱指法、某个装饰音的理解各有传承,提交的校对版本时常相互矛盾,争论不休。
研发中心的算法团队看着后台五花八门、甚至彼此冲突的标注数据,再次陷入了困惑。数据的“量”上来了,“质”却变得难以把控。
林清音在听取了团队的汇报后,没有急于下结论。她仔细翻阅了几份争议最大的乐谱校对记录,发现这些争论往往并非对错之分,而是源于不同流派、不同地域的演奏习惯和审美差异。
“这不是麻烦,这是财富。”她眼睛微亮,对有些焦头烂额的团队负责人说,“这正说明了我们传统音乐的多样性和生命力。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声音。”
她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在“众包”平台之上,建立一个“专家评审团”机制。邀请各大音乐学院的教授、不同流派的非遗传承人、以及像阿兰·罗森伯格这样的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家(以线上形式参与),组成一个多元化的权威小组。对于争议较大的校对点,不再追求“唯一正确”答案,而是由评审团进行辨析,在数据库中为其标注多个“可选版本”,并详细说明每个版本的来源、特点和适用语境。
“我们要构建的不是一个标准答案库,而是一个包容的、立体的、活态的华夏音乐基因图谱。”林清音的话语清晰而坚定,“让算法和学习者都能看到这种多样性,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和再创造。”
这个方案,瞬间将争议从“谁对谁错”的泥潭中拔了出来,升华到了“兼容并蓄”的格局。既尊重了民间智慧,又引入了专业权威,更契合了“活态数据库”的核心理念。
江以辰在得知这个方案后,只是在晚餐时给她夹了一筷子她爱吃的清蒸鱼,淡淡评价:“我的旋律,总是能精准地找到最和谐的音程。”
林清音笑着接受了他的夸奖,心里明白,这是他独有的、表达赞许的方式。
就在项目的桥梁稳步搭建时,另一个“小旋律”的世界里,也奏响了一段不太平静的变奏。
李惟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的才华如同掩藏不住的宝石,在一次全校性的作曲 workshop 上,他即兴演奏的一段充满现代性与矛盾张力的钢琴小品,震惊了在场的老师和同学。那音乐里超越年龄的成熟度和独特语汇,让他瞬间成为了焦点。
然而,光芒也引来了阴影。班上几个原本备受瞩目的“天才”学生,开始对李惟这个半路插班、沉默寡言的转校生产生了明显的敌意。他们抱成一个小团体,在专业课上刻意忽视他的存在,在食堂里占据他常坐的位置,偶尔还会发出一些不大不小、刚好能让他听见的讥讽。
“也不知道走了什么运,被林老师看中……”
“曲子写得怪里怪气的,哗众取宠吧?”
“听说他妈妈……”
最后那句未尽的低语,像一根冰冷的针,刺中了李惟心底最深的伤疤。他猛地攥紧了拳头,指甲陷进掌心,却依旧低着头,没有反驳,只是周身的气息变得更加冷硬和疏离。
这天晚上,林清音照例检查李惟寄宿家庭的反馈(江以辰安排了可靠的家庭照顾他),发现老师留言提到李惟最近有些沉默,似乎与同学相处不太融洽。
她想了想,没有直接打电话询问,而是给李惟发了一条信息:“这周末回家吃饭吗?慕慕好像又对你的玩具钢琴产生了新的破坏欲,需要哥哥指导一下怎么‘防御’。” 语气轻松,带着家人般的亲近。
过了一会儿,李惟回了两个字:“好。”
周末,李惟来到公寓。慕慕果然一见他就兴奋地爬过来,抱着他的腿咿呀叫。李惟看着脚下软乎乎的小团子,脸上的冰霜融化了些许,弯腰将慕慕抱了起来。小家伙在他怀里不安分地扭动,小手好奇地去抓他衬衫的扣子。
林清音端着果盘从厨房出来,看到这一幕,微微一笑。她没有立刻追问学校的事,只是招呼他吃水果,然后状似随意地提起:“最近在准备‘新国风创作大赛’的初选,有点拿不准方向。你听觉敏锐,能不能帮我听听几个小样,提提意见?”
她将李惟放到了一个“被需要”的、平等交流的位置上。李惟愣了一下,点了点头。
听完小样,他果然提出了几条非常犀利且专业的建议,直指核心。林清音由衷赞叹:“厉害!真是一语中的。”她看着李惟,眼神温和而真诚,“李惟,你的才华是独一无二的宝石,但也正因为独特,可能会让一些习惯了普通鹅卵石的人感到刺眼,甚至害怕。这不是你的错。”
李惟身体微微一僵,垂下了眼睛。
“但是,”林清音话锋一转,语气带着鼓励,“宝石的价值,在于它能折射出多么璀璨的光。不要因为害怕被刺眼,就把自己藏在黑暗里。你的音乐,值得被更多人听到。”
这时,江以辰也从书房出来了,他路过客厅,似乎无意地丢下一句:“遇到聒噪的杂音,最好的回应,是用更强的旋律把它压过去。实力,是唯一的通行证。”
他的话一如既往的简洁、直接,却带着强大的力量。
李惟抬起头,看了看林清音温柔而坚定的目光,又看了看江以辰挺拔的背影,再低头看看怀里对他傻笑的慕慕,一直紧绷的肩膀,终于缓缓放松了下来。
他轻轻“嗯”了一声。
校园的变奏或许还会继续,但少年的心中,已经亮起了一盏更明确的灯。而他的光芒,注定不会被小小的阴霾所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