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第一阶段那石破天惊的重拳,结结实实地砸懵了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正太、同蒲、平汉……多条交通大动脉同时被切断,无数据点被拔除,损失之惨重,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恶劣,远远超出了日军的想象。他们一直视为心腹之患但某种程度上又低估了的“土八路”,竟然爆发出如此庞大的组织力和破坏力,这无异于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了帝国皇军的脸上。
最初的震惊和混乱过后,取而代之的是无以复加的暴怒和屈辱。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的办公室里,据说连日来都传出器皿破碎和咆哮声。整个日军指挥系统,从上至下,都弥漫着一股急于雪耻、进行最残酷报复的歇斯底里情绪。
“报复!必须进行彻底的报复!要让那些胆敢挑衅皇军的泥腿子付出百倍、千倍的代价!”——这样的论调成为了日军高层的共识。
很快,一道道充满杀气的命令从北平发出,一场规模空前的、代号为“烬灭作战”(意为烧尽灭绝)的报复性大“扫荡”计划,被迅速制定并开始执行。
日军的战争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疯狂运转起来。
首先是从各正面战场和相对平静区域抽调精锐部队。驻山西的第一军、驻山东的第十二军部分主力联队被紧急调动。甚至远在东北关东军的驻屯队,也有部分被要求入关支援。大量的伪军部队被强征、驱赶,作为前锋和辅助。
更多的技术兵器被加强到扫荡部队中。野炮、山炮、步兵炮组成的炮兵部队数量大增。坦克和装甲车组成的快速突击分队被组建起来。天空中,日军航空兵的侦察机和轰炸机出现的频率急剧增加,它们像秃鹫一样,盘旋在根据地的上空,投下炸弹的同时,也投下巨大的心理阴影。
一张更大、更密、更狠的包围网,开始向着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特别是作为百团大战重要参与区域的晋察冀、太行等地区,恶狠狠地笼罩下来。而清水根据地及其周边区域,因其在破袭正太路和拔除鹰栖枢纽中的突出作用,被日军高层直接点名,列为了此次“烬灭作战”的重点打击目标之首!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次,吹来的不再是清风,而是带着浓重血腥味的、毁灭性的飓风。
清水根据地指挥部,气氛空前凝重。
电台的滴答声变得异常急促,几乎每一份被破译的电文,都带着令人窒息的压力。老周的情报网络全力开动,各种来源的信息如同雪片般汇集而来,经过分析研判后,勾勒出的画面让所有人心头沉甸甸的。
“……确认日军第110师团一部已从保定方向西调!” “……独立混成第3旅团主力正在向阳泉、平定地区集结!” “……发现有隶属关东军的部队番号出现在石门(石家庄)!” “……日军征调了大量伪军,数量远超以往!” “……敌方炮兵和装甲部队调动频繁,物资囤积量巨大!” “……空军侦察活动异常密集,重点针对我根据地核心区域……”
老周指着地图上那些新标注的、密密麻麻的蓝色箭头和番号,声音干涩:“司令员,政委,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严重。鬼子这次是下了血本了!动用的兵力和技术装备,规模之大,远超历次扫荡!他们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彻底摧毁我根据地,实行彻底的‘三光’政策!”
政委看着地图,倒吸一口凉气:“烧光、杀光、抢光……这帮畜生!”
陈征面沉如水,手指重重地点在代表清水根据地的区域上。地图上,这片红色的区域,此刻仿佛正被无数蓝色的毒蛇从四面八方窥伺、缠绕。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他的声音低沉而冰冷,“鬼子这是被打疼了,打急了,要跟我们拼命了。他们不仅要报复,更要彻底根除我们这颗‘钉子’,以儆效尤。”
正说话间,一个通讯员拿着一份刚收到的电文,脸色苍白地冲了进来:“司令员!急电!外线情报点报告!日军先头部队……已经开始行动了!距离我们最近的边缘区……已经……已经……”
他的话没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几乎与此同时,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了沉闷的爆炸声!那是日军飞机开始对根据地外围进行轰炸了!
战争的阴云,不再是地图上的推演和纸面上的情报,而是化为了实实在在的、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指挥部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知道,最担心、最不愿意看到,却又注定无法避免的局面,已经降临了。
陈征猛地抬起头,眼中再无丝毫犹豫和动摇,只剩下钢铁般的决绝。他扫视着指挥部里每一位同志,声音斩钉截铁,清晰地传达到每一个角落:
“鬼子的大规模报复扫荡,已经开始了!命令各部:” “一、立即启动一级战备!所有部队,按预定方案,进入反扫荡位置!” “二、加快群众疏散速度!不惜一切代价,掩护群众进入深山密林!” “三、坚壁清野最后检查!一粒粮食、一口井也不能给鬼子留下!” “四、民兵全部动员,配合主力,开展地雷战、麻雀战,袭扰敌军!” “五、通讯保持畅通,随时报告敌情动向!”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老周和政委身上:“告诉根据地的每一位军民,最艰苦、最残酷的时刻到了!鬼子想要把我们碾碎、烧光!但是——”
他提高了音量,每一个字都如同砸在地上的铁钉:“清水根据地,是无数同志用鲜血换来的!只要还有一个八路战士在,只要还有一个老百姓支持我们,鬼子就休想得逞!准备战斗!迎接风暴!”
“是!”指挥部所有人齐声应道,紧张却有序地迅速行动起来。
命令通过电话、电台、通讯员,火速传达到根据地的每一个角落。
瞬间,整个清水根据地仿佛一台被注入了最后动力的机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决心运转起来。部队紧急集合的哨声、干部组织群众转移的呼喊声、民兵埋设地雷的忙碌身影、后勤人员抢运物资的急促脚步……交织成一曲悲壮而紧张的备战交响乐。
远处,日军的炮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密集。天空中,日军飞机的引擎轰鸣声如同死神的嘲笑。
毁灭性的风暴,已然降临。清水根据地,这座经历了胜利喜悦的堡垒,转眼间就要承受敌人最疯狂、最残忍的反扑。一场关乎生存的、炼狱般的考验,拉开了血腥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