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报复性扫荡的隆隆炮声,如同催命的战鼓,一声声敲打在清水根据地每一个军民的心头,不再是遥远的威胁,而是迫在眉睫的毁灭预告。天空中日机引擎的轰鸣和投弹的爆炸声,更是将巨大的恐惧和紧迫感,直接倾泻在这片刚刚还为胜利欢欣鼓舞的土地上。
生死存亡之际,任何的犹豫和迟缓都可能意味着万劫不复。清水根据地这台战争机器,在最高指令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决绝,轰然启动,进入了全面战备状态。其核心方针,早已由上级确定,并在此刻被陈征坚决地贯彻执行:“化整为零,主力跳出外线,留内线坚持斗争!”
一场紧急的、范围扩大到营级以上干部和地方党组织负责人的军事会议,在指挥部那间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的大屋里召开。煤油灯的光线摇曳,映照着一张张肃穆而坚毅的脸庞。墙上那张巨大的地图,已经被代表日军进攻方向的蓝色箭头和部队番号几乎层层覆盖,触目惊心。
陈征站在地图前,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声音沉稳却带着千钧之力,直接切入主题:
“同志们!情况已经明朗!鬼子动用了远超我们实力的兵力,其目的不再是简单的报复,而是要彻底毁灭清水根据地,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硬碰硬,死守硬扛,只有死路一条!我们必须按照上级指示,立刻转变斗争策略!”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地传入众人耳中: “我们的总方针是:‘化整为零,主力跳出外线,留内线坚持斗争!’”
“具体部署如下!”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 “一、主力部队化整为零,以营、连为单位,由我、政委、参谋长分别率领,趁日军合围圈尚未完全扎紧之前,利用夜间和复杂地形,分多路秘密、迅速地向敌占区或日军结合部薄弱地带转移跳出去!跳到外线去!”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凌厉:“跳到外线不是逃跑!是进攻!是到敌人的肚子里去闹!去打他的交通线,端他的小据点,夺他的补给,迫使扫荡根据地的鬼子主力回援!这叫‘敌进我进’!”
“二、内线坚持斗争!”他的手指收回,点在地图中心代表根据地的红色区域,“主力跳出去后,根据地内部不能放弃!留下精干的指挥小组、部分武装工作队、所有民兵组织、以及隐蔽下来的地方党组织,统一由副政委和区委的同志负责指挥。你们的任务不是和鬼子硬拼,而是依托群众,依托熟悉的地形,开展麻雀战、地雷战、伏击战!不断袭扰、疲惫、消耗敌人,保护群众,配合外线主力行动!”
“三、全民动员,坚壁清野!”陈征的声音陡然提高,“这是反扫荡成败的关键!动员一切力量,帮助和掩护群众,向深山密林、秘密洞穴转移疏散!粮食、物资、军工设备(特别是‘铁砧’基地),能带走的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彻底藏匿或破坏!水井投掷脏物堵塞,磨盘砸毁,锅碗瓢盆全部隐藏!一句话,绝不能给鬼子留下一粒粮、一口干净水、一件有用的东西!要让鬼子在这片土地上饿死、渴死、寸步难行!”
“四、情报通讯网必须保持畅通!”他看向老周和常超,“老周,你的情报网要像蜘蛛网一样撒出去,严密监视日军的一举一动,及时为内线坚持部队和外线主力提供情报!常超,你们的通讯部门任务最重!必须确保跳出去的主力部队与总部、与内线、以及各外线部队之间,能够保持最低限度的无线电联系!这是我们的生命线!”
“五、保卫科和锄奸队!”陈征的目光变得冰冷,“非常时期,必须确保根据地的纯洁和稳定!严密监视可疑人员,坚决打击敌特汉奸的破坏活动,确保疏散和坚壁清野的秩序,防止内部出问题!”
一条条命令,清晰、果断、周密,如同一张精心编织的大网,应对着敌人毁灭性的攻势。会场里鸦雀无声,只有陈征的声音和远处隐约传来的炮声。
没有人提出异议,所有人都深知这是目前唯一正确的、也是最艰难的选择。主力跳出去,意味着将根据地的腹地暂时让给敌人,需要极大的魄力和勇气。内线坚持,则意味着无比的危险和艰苦。而全民动员坚壁清野,更是需要极大的组织力和牺牲精神。
“同志们!”陈征最后环视全场,语气沉重而充满期望,“这一次,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扫荡。将会异常残酷,异常艰苦。我们可能会失去很多,牺牲很大。但是,只要我们保存了主力,保住了群众,保住了抗战的种子,我们就有了希望,就有了将来反击的本钱!”
“各部队,各单位,立即按照部署行动!时间就是生命!散会!”
命令既下,雷厉风行。
会议一结束,整个根据地仿佛被注入了最后的肾上腺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运转起来。
部队营地中,战士们紧急收拾行装,轻装简从,只携带必要的武器弹药和数日干粮。连排长们在进行最后的动员和路线确认。一种临战前的肃杀和离别的不舍气氛弥漫着。
村庄里,景象更是悲壮。干部和民兵们挨家挨户动员,帮助老乡们收拾仅有的家当,扶老携幼,牵着牲口,组成长长的转移队伍,向着深山老林艰难行进。哭声、叮嘱声、催促声交织在一起。
“铁砧”兵工厂的工人们,含着泪将无法带走的笨重机器拆解、涂抹黄油、深深埋入地下或者沉入潭底。李铁锤抚摸着那巨大的铁砧,最终狠狠一跺脚,带着技术人员和核心设备转移。
田野间,民兵和群众一起,疯狂地挖掘地洞,藏匿粮食和物资。一口口水井被用石头泥土填塞,或者倒入污物。
根据地边缘,地雷被密密麻麻地埋设起来,挂上路旁的树梢,布成死亡的陷阱。
一张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的死亡之网和生存之网,在日军大军压境的阴影下,被飞快地编织起来。每一个军民,都成为了这张网上的一个节点。全民皆兵,不再是口号,而是血淋淋的现实。
战争的巨轮,碾压而至。而清水根据地,已然绷紧了每一根神经,做好了迎接最残酷冲击的准备,无论是跳出去,还是留下来,都将是一场用生命和意志书写的壮烈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