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这日,鬼王宗学堂里墨香氤氲。十一岁的念瑶端坐在书案前,小手执狼毫笔,在宣纸上工整地临摹《百鬼夜行图》。七岁的星儿挨着姐姐坐着,肉乎乎的小手还握不稳笔,朱砂在纸上晕开,倒像极了盛放的曼珠沙华。
手腕要轻。念瑶放下笔,耐心地纠正弟弟的握笔姿势,执笔如执剑,重意不重形。
星儿仰起小花脸,奶声奶气地学舌:重意不重形~
执教的是鬼王宗长老墨先生。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踱步至姐弟案前,拈须颔首:念瑶这笔勾魂线,已得三分鬼道真意。他的目光落在星儿歪歪扭扭的画作上,突然凝住,这朱砂...怎会自带星辰轨迹?
话音未落,学堂外传来嘈杂声。三个身着各派服饰的学子闯进来,为首的天音寺小沙弥合十道:小僧慧明,特来请教鬼王宗高徒。
焚香谷的红衣少年傲然道:听说贵宗有弟子能笔落星辉,特来领教。
南疆的苗女把玩着银铃:看看是不是真如传闻所说,是什么星君转世。
念瑶机警地将弟弟护在身后。小丫头看似怯生生地行礼:诸位师兄师姐说笑了,我们不过是初学乍练。
何必谦虚。慧明指尖弹出佛珠,珠串在空中结成字压向星儿,让小僧试试小公子的修为。
星儿吓得往姐姐身后躲,慌乱间打翻砚台。墨汁泼洒在《百鬼图》上,诡异的事发生了——墨迹自动流转,竟化作星空阵图将佛珠吞没!
星辰御墨!墨先生骇然失色,这孩子竟能借墨通灵!
苗女银铃急摇,蛊虫如黑雾涌来。念瑶急忙咬破指尖,血珠滴在弟弟手背:以血为引,万墨归宗!
星儿无意识地抬手蘸血,在案上划出一道血符。霎时间,学堂内所有墨迹都活了过来,化作无数墨色星子将蛊虫尽数净化!
够了!墨先生拂袖震开三方学子,鬼王宗学堂,岂容尔等放肆!
风波暂息后,念瑶细心为弟弟擦拭手上的墨渍。星儿仰着小脸:姐姐,为什么他们总想和星星玩?
因为星星特别。碧瑶的声音自门外传来。她执着一盏灯笼走进学堂,目光扫过狼藉的案几,不过以后要记住,笔墨不是用来争斗的。
张小凡随后步入,混沌之气掠过地面,墨迹中浮现出隐藏的追踪符:三派连稚子课堂都不放过,看来是铁了心要试探星儿。
是夜,碧瑶在书房检查儿女的课业。当她展开星儿那幅被墨染的《百鬼图》时,星辰泪突然发烫——墨迹深处,竟隐着一行小字:星君临世,万法归宗。
凡哥哥。她轻唤丈夫,你看这字迹...
张小凡指尖拂过墨迹:是岳母的笔迹。她早料到星儿会显现异能,特意在《百鬼图》中留下警示。
这时念瑶捧着茶盏进来:娘亲,这是星儿给您泡的安神茶。小姑娘迟疑片刻,其实...今日墨先生教我们画符时,我在弟弟的朱砂里发现了这个。
她摊开手心,是半粒被碾碎的噬魂蛊。
碧瑶将儿女揽入怀中。原来在这场看似寻常的学堂风波背后,早已暗流汹涌。而最令她心惊的是,孩子们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了相互守护。
很多年后,当念瑶成为执掌鬼王宗典籍的,星儿修成以画入道的丹青仙君,他们总会想起这个霜降日。课堂上的墨香,同窗间的暗涌,还有十指紧扣的温暖。
砚台易干,墨痕长存。正如血脉相连的守护,历经岁月洗礼,反而愈发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