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云海观星台一事后,青云山的日子重归平静。但这份平静之下,暗涌从未停歇。星儿在观星台与天地共鸣的场景,像一颗投入修真界湖面的石子,涟漪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散。
这日午后,碧瑶在竹林小筑为星儿梳发。小家伙趴在窗台上,看一只花斑蝶停在竹枝上,指尖无意识地泛起微光——那是星辰之力在与蝶翼上的磷粉共鸣。念瑶端着茶盏进来,轻声道:“娘亲,田师叔派人送了信。”
信是宋大仁写的。字迹依旧方正,却藏着几分焦虑:“近日天音寺在西南设下‘大日莲台’,说是为安抚南疆灾后民心,实则…似在追踪某种星象异动。焚香谷的商队也在往苗疆运送‘离火晶石’,用途不明。”
碧瑶指尖一顿,木梳在星儿发间卡住。她抬头望向窗外的青云山脉,山雾缭绕处,仿佛有双眼睛在窥伺。
“他们还是不肯罢休。”张小凡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刚从山门外回来,衣襟沾着松针,“道玄师兄说,最近青云外围的巡逻弟子频遭袭扰,伤口残留着佛门‘金刚咒’的余韵——是天音寺的人。”
念瑶攥紧茶盏:“他们想抢弟弟?”
“不。”碧瑶将木梳放下,目光落在星儿身上,“他们想确认,他是否真的能与天地共生。若不能…便要毁了他。”
入夜,星儿在竹榻上睡熟了。碧瑶守在他床边,指尖凝着星辉,为他护法。张小凡坐在案前,擦拭着诛仙剑。剑身映出他的脸,比往日更沉郁几分。
“凡哥哥,”碧瑶轻声开口,“若有一日,星儿的力量引发天地异变,正道会如何?”
张小凡手一滞:“他们会以为是灾劫。当年万蝠古洞的蝙蝠王现世,不也被当成不祥之兆?”他放下剑,握住妻子冰凉的手,“但我们会护着他。就像当年护着你。”
窗外传来细微的响动。两人同时抬头,见念瑶抱着一床薄被站在门口,小脸上满是担忧:“爹爹,娘亲,我听见外面有声音。”
三人迅速出门。竹林深处,一道黑影正试图潜入小筑。张小凡挥剑斩出,剑气劈散黑影的伪装——竟是天音寺的“密宗院”弟子,腕间戴着与影僧同款的沉香串。
“交出星儿!”弟子嘶吼,掌心亮起金刚咒,“否则我佛降罪!”
碧瑶将念瑶拉到身后,星辰泪在胸前泛起微光:“你们若敢动他,便是与天地为敌。”
弟子冷笑:“天地?老衲已见过星象,这孩子分明是‘灾星降世’!”他扑向星儿的房间,却被一道无形屏障挡住。碧瑶站在廊下,指尖轻点虚空:“这是母亲留下的‘星垣’,专为护他周全。”
弟子撞在屏障上,口吐鲜血:“你…你会星宫秘术!”
“因为我姓上官。”碧瑶的声音冷若冰霜,“你们要的,从来不是星儿,是能操控一切的力量。可惜…你们永远得不到。”
弟子踉跄退走。念瑶望着他的背影,小声问:“娘亲,他会再来吗?”
“会。”碧瑶将她搂入怀中,“但下次,我们会更强大。”
三日后,焚香谷的“离火晶石”运抵青云山脚。烈炎长老亲自押送,说要“赠予青云,共抗蛊灾余波”。道玄真人客客气气收下,转身便命人将晶石封入混元石旁的地下。
深夜,碧瑶带着星儿来到后山。她将一块星辰泪碎片埋入土中,与离火晶石遥相呼应。星儿的小手按在地面,体内星辰之力流淌而出,与晶石中的火元交融,竟生出几分温驯的暖意。
“娘亲,这是在做什么?”
“在教它们和平相处。”碧瑶望着天上的星子,“就像教你和姐姐,永远不吵架。”
星儿似懂非懂地笑了。他忽然指着东方:“娘亲,那里有颗星星在笑。”
碧瑶抬头,见启明星下,一道身影正立在云海观星台上——是鬼厉。他望着这边,玄衣在风中猎猎作响,却没有靠近。
“他在看你。”张小凡不知何时出现,“他说,南疆的蛊师残部在策划‘血祭’。需要我们帮忙。”
碧瑶望着鬼厉的背影,又看了看怀中的星儿。她终于明白,所谓守护,从不是困在青云山的一亩三分地。星辰之力既已与天地相连,他们便注定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告诉他,我们明天出发。”她轻声道,“但这次…不是为了躲,是为了让所有人知道——星辰,是守护的光。”
夜风拂过竹林,传来若有若无的琴声。那是碧瑶母亲当年最爱的曲子。星儿在睡梦中呢喃:“外婆…星星…亮了…”
碧瑶握紧丈夫的手。前路或许荆棘密布,但有彼此,有孩子,有这片愿意接纳星辰的土地,他们终将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