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姜砚山屈膝跪地,面色却露出几分坚定。
“末将与二弟手足情深,从未红过脸,更没有争吵过,继安怎么会做出这种污蔑末将之事?这其中定有误会,还请陛下明察!”
说罢,他弯腰重重磕了一个头。
惠殇帝看着他,语气沉沉,“砚山啊,朕知道你不愿意相信,可事实便是如此,这一切的确都是你的亲弟弟所为。”
“陛下,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末将愿以人品担保,继安绝对不会作出此事!”姜砚山痛声道。
惠殇帝眯了眯眼,“所以你的意思,是朕查错了?”
姜砚山一顿,沉声开口,“末将......并无此意,请陛下降罪。”
“行了,起来吧!”惠殇帝皱了皱眉,“朕找你来,不是看你来下跪的。”
姜砚山却仍旧跪在地上不肯起身。
王公公看了眼惠殇帝的脸色,连忙劝说,“姜国公,您快起来吧,莫要惹得陛下不快......”
姜砚山动了动身子,哑声开口,“谢陛下。”
他缓缓站起身,低头看向地面,脸色十分难看,似乎还无法相信流言之事是自己的亲弟弟动的手。
惠殇帝见状,无奈叹息一声,“砚山啊,朕明白你心中难过,朕也没想到姜继安竟是这种人,你们两人之间近来可有矛盾?”
姜砚山握了握拳头,沉声开口,“若说真有矛盾......可能是末将没能及时接二弟一家回府吧。”
惠殇帝眉心一皱,一时间没明白他说的话。
王公公在一旁解释,“陛下,是先前姜大人之子所犯罪行......”
听完王公公所言,惠殇帝恍然回想起来,原来是因为安平郡王世子的事......
可知晓姜继安从事的目的后,惠殇帝更生气了。
“分家是他自己所为,无人逼迫他,怎么到头来反倒成了你的不是?”惠殇帝冷哼一声,“难不成他以为自己这一招以退为进,能让你心甘情愿接他回府?”
“如今一计不成,又想煽动民愤逼你接他回府,他真当朕的百姓们都是傻子吗?!”
惠殇帝气得一拍扶手,殿内呼啦啦跪了一片。
“陛下喜怒,此事是末将家风不严所致,请陛下责罚。”姜砚山语气沉沉。
惠殇帝收敛怒容,“好了,此事不怪你,朕明白这是你的家事,所以才要同你商量。”
“虽说是家事,可此事已在京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朕并未打算轻饶姜继安,你有何想法?”
姜砚山低头拱手,语气却是沉重,“末将但凭陛下裁决。”
惠殇帝点点头,“朕会下旨革去姜继安官职,并在京中昭告其恶行,让京中百姓们都知晓此人是何等歹毒之人,你可有异议?”
姜砚山身子晃了晃,有些艰难地开口,“末将......末将并无异议,只是昭告之事......”
“陛下,近日镇国公府之事已被当作谈资多日,末将不想再扰乱民心......且末将母亲年事已高,万一知晓此事,恐怕难以承受......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惠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
虽然姜继安是姜砚山的弟弟,可若是姜砚山仗着有军功在身同他谈条件,他自然是不满的,好在姜砚山提出的请求无关痛痒,他也不想坊间四下议论臣子家事,如此也可省下许多麻烦。
“也好,便依你的吧!不过这流言还是要澄清的,以免日后被有心之人利用此事。”惠殇帝说道。
姜砚山俯身,郑重磕头,“末将,谢陛下隆恩!”
“好了,退下吧。”惠殇帝抬了抬手。
“末将告退。”
姜砚山撑着身子站起来,身形不受控地晃了晃,竟差点摔倒。
王公公看得心惊,“姜国公您可还好?还是让小太监送您出宫吧?”
姜砚山稳住身子,闻言虚弱一笑,“多谢陛下体恤,末将无事,末将告退......”
他拱了拱手,转身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离开。
望着姜砚山颓丧的背影,惠殇帝幽幽叹息一声:
“老镇国公为我大晏忧心一生,恐怕也不会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如今会成为截然相反的两种人吧......”
真是家门不幸。
“陛下莫忧,有了今日之事,姜国公定会看清姜继安的为人,不会再上当受骗。”王公公宽慰道。
“但愿如此吧......”
惠殇帝点点头。
“研墨,下旨。”
——
礼部。
姜继安坐在位子上,双眼直直地盯着案上的卷宗,心思却全然不在公事上。
昨夜他给公主殿下传了信,可为何一直没能收到回信?明明之前每一次殿下都会很快给他回信......
这种情况从未出现过,姜继安不免心中发慌。
难道是殿下她......不打算帮他了?
想到这,姜继安面色沉了沉。
打算甩掉他?可没那么容易!他手里还握着她的把柄......
“姜大人?姜大人!”
旁边几声呼唤,唤回了姜继安的神思。
姜继安正正神色,抬头看向对方,微微一笑,“赵大人,有何事?”
对方将一摞厚厚的卷宗放到他的桌案上,语气冷淡,“这是先帝在世时的卷宗,麻烦姜大人仔细查看,找出不妥之处。”
姜继安神色一僵,眼底闪过一抹阴沉。
整个礼部的官员都在忙先太子祭奠大典之事,只有他自己一个人被安排在这小角落里,看着这些没有用的陈年烂账......
“姜大人,可有异议?”对方问道。
姜继安勉强一笑,“没有......下官会好好审查的。”
“那便好,辛苦姜大人了。”对方不咸不淡的客气一句,转身离开。
姜继安阴沉着脸,狠狠盯着对方的背影。
你们就得意吧!早晚有一天他会重新回到户部,到时候他要让这些欺负过他的人统统拜在他的脚下......
“圣旨到——”
一道尖锐的声音打破了礼部的平静,众官员纷纷放下手中的事务,起身前去听旨。
姜继安也忙放下卷宗,跟着众人去往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