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邺城,大将军府邸深处,陈琳的府衙内,烛火彻夜未熄。

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一种近乎狂热的创作激情。陈琳,这位建安文坛的翘楚,此刻并非在吟风弄月,而是将毕生的才情,都倾注于一方素帛之上。他的笔,就是袁绍麾下最锋利的先锋,其威力,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了颜良、文丑的万马千军。

他时而伏案疾书,笔走龙蛇;时而掷笔起身,在铺满地图与文牍的室内踱步,口中念念有词,眼神锐利如鹰隼。他在脑海中勾勒着曹操的画像——非是战场上的枭雄,而是一个卑鄙、残忍、僭越的国贼形象。他要将这张画像,通过最华美也最恶毒的文字,烙印在天下人的心中。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他落笔的开篇,便是将自己置于忠臣明主的高地,占据道德的制高点。紧接着,笔锋急转直下,如同毒蛇出信,直刺曹操的出身与家族: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匄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壁,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僄狡锋协,好乱乐祸……”

字字如刀,句句见血!将曹操宦官之后的出身、父祖的“不光彩”行径,赤裸裸地公之于众,极尽轻蔑与羞辱。这已不仅是政治攻击,更是最恶毒的人身毁灭。

陈琳的笔并未停歇,他历数曹操的“罪状”:徐州屠城、擅权废立、欺凌君上、残害忠良(如马腾之子)、发掘梁孝王陵墓……一桩桩,一件件,或确有其事,或夸大其词,或凭空构陷,皆被渲染得淋漓尽致。他将袁绍描绘成匡扶汉室的忠臣,而将曹操钉在祸国殃民的耻辱柱上。

“……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害民,毒施人鬼!”

“……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

最终,他以雷霆万钧之势,宣告了袁绍的正义性与必胜信念:

“……幕府奉汉威灵,折冲宇宙,长戟百万,胡骑千群……若举炎火以焫飞蓬,覆沧海以沃熛炭,有何不灭者哉!……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宣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逼之难。如律令!”

最后一笔落下,力透纸背。陈琳掷笔于案,长吁一口气,额角已有细汗。这篇檄文,耗尽了他的心力,文采斐然,气势磅礴,更兼歹毒犀利,堪称他生平巅峰之作。他相信,此文传至许都,足以让那位“赘阉遗丑”心惊胆裂!

翌日,这篇被后世称为《为袁绍檄豫州文》的雄文,被连夜抄录数百份,盖上袁绍大将军的金印,由精锐轻骑、秘密信使、乃至乔装商旅,携带着袁绍集团的意志与杀机,如同无数支离弦的响箭,射向中原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也精准地射向了风暴的中心——许都。

檄文如同瘟疫,以惊人的速度在许都传播开来。最先接到抄本的,自然是曹操的司空府。然而,更精妙、也更恶毒的是,几乎在同时,数份檄文抄本,通过袁绍细作的秘密渠道,被直接送入了皇宫,摆在了汉献帝刘协的御案之上,也流散于许都的朝堂百官之间。

这一手,堪称绝杀!

皇宫,德阳殿侧殿。

年轻的汉献帝手指颤抖地捧着那卷帛书。他早已习惯了傀儡的身份,但檄文中那句“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害民,毒施人鬼”,以及历数的曹操种种“罪状”,依旧像一根根钢针,刺入他敏感而脆弱的内心。他身边的伏皇后、董贵人,亦是花容失色,眼中既有恐惧,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看到压迫者被公然抨击的复杂快意。

“陛下……”近侍太监声音发颤,“此等悖逆之言,是否要……要召司空……”

“不必了!”刘协猛地打断,将檄文掷于地上,仿佛那上面有滚烫的烙铁。他无力地靠在龙椅上,闭上双眼,声音充满了疲惫与无奈,“司空……自有决断。”他知道,这檄文看似在为他这个天子张目,实则是将他置于更危险的炉火之上。无论曹操如何反应,他这位天子,都将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朝堂之上,暗流汹涌。

以孔融、杨彪为首的一批汉室老臣,私下聚会时,虽不敢公开赞同檄文,但眉宇间难掩一丝激荡。孔融甚至私下对友人感叹:“陈孔璋之文,虽过于酷烈,然……亦非全然虚言啊!”这种情绪在非曹氏嫡系的官员中悄然蔓延,一种离心离德的暗流,开始在许都的宫墙内外滋生。

市井巷陌,人心惶惶。

檄文的内容被口耳相传,迅速在民间发酵。普通百姓或许不懂高深的政治,但“屠城”、“挖坟”、“欺凌君上”这些字眼,足以在他们心中勾勒出一个可怕的权奸形象。加之袁绍“百万大军”的威慑,许都城内,开始出现小规模的士民外逃现象。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恐慌,笼罩了这座都城。

司空府内的反应,则更为直接和暴烈。

当曹操再次展读那篇已被揉皱、又抚平的檄文时,尤其是看到“赘阉遗丑”四个字,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太阳穴突突直跳,那日头风发作的剧痛似乎又要卷土重来。他猛地将檄文拍在案上,发出一声野兽般的低吼:

“陈琳老贼!吾誓杀汝!!”

堂下,夏侯惇、曹仁等武将更是怒发冲冠,纷纷请战:“主公!末将愿率一支轻骑,北渡黄河,直捣邺城,取陈琳首级,以雪此耻!”

“袁绍匹夫,安敢如此辱我主公!当与之决一死战!”

群情激愤,战意高昂到了顶点,却也带着一丝被羞辱后的狂躁。

然而,就在这片沸腾的怒火中,荀彧和郭嘉却异常冷静。

荀彧上前一步,沉声道:“主公,诸将!此正乃袁绍所愿!彼欲以此文,激怒我军,乱我军心,诱我仓促出战!若我军此时贸然北渡,正堕其彀中!”

郭嘉嘴角依旧带着那丝慵懒的笑意,但眼神冰冷:“陈琳之笔,固然犀利,然,刀剑终需战场上见真章。此文传遍天下,看似袁绍占尽大义,实则亦将其逼上绝路——他已自诩为汉室忠臣,天下楷模,此战,他只能胜,不能败!一旦受挫,其虚伪面目,不攻自破。”他顿了顿,看向曹操,“主公,此文虽如箭穿心,然,亦可为我所用。”

曹操剧烈起伏的胸膛渐渐平复下来,他毕竟是曹操。他深吸几口气,强行将那股几乎要焚毁理智的怒火压入心底最深处,转化为更冰冷、更坚定的杀意。

“文若、奉孝,言之有理。”他的声音沙哑,却恢复了枭雄的冷静,“匹夫之怒,徒惹人笑。袁本初欲以笔墨胜我,我便以刀兵回敬!”

他目光扫过众将:“前日军议已定,战略不变!各安其职,加紧备战!官渡,便是吾等雪耻之地!”

他又看向荀彧:“文若,朝中暗流,由你弹压。凡有敢借此檄文生事、动摇军心者,无论身份,一律以通敌论处,严惩不贷!”

“至于这篇檄文……”曹操再次将其拿起,这一次,他的手指稳定而有力,“便留在吾处。它日擒获袁绍、陈琳,吾要亲口问问他们,这‘赘阉遗丑’,可能执天下牛耳否?!”

檄文的影响力,绝不仅限于许都。它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天下诸侯与士林之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荆州,襄阳。

刘表拿着檄文,召集蒯越、蔡瑁等心腹商议。他本就性格迟疑,优柔寡断,此刻更是犹豫不决。蒯越认为袁绍势大,且檄文占据大义名分,或可与之结盟,南北夹击曹操。而蔡瑁等人则更倾向于保守,认为应当坐观成败。刘表最终的决定,依旧是——“保江汉间,观天下变”。但檄文无疑在他心中投下了一颗倾向北方的石子。

江东,吴郡。

年轻的孙策,刚刚平定江东,锐气正盛。他读完檄文,对周瑜、张昭等人笑道:“袁本初空有大义名分,却无雷霆手段。陈琳文章虽好,奈何袁绍非其主也!曹操,枭雄也,此战胜负犹未可知。我江东新定,当务之急是巩固根基,扫除内患(如严白虎、祖郎残余),而非急于北上掺和。”檄文并未让孙策改变其战略方向,但他对北方的局势,观察得更为仔细了。

徐州,下邳。

已与臧霸联合的陈登,自然也接到了檄文。他于府中细细品读,对身旁心腹道:“袁本初以此文邀买人心,然其麾下谋士倾轧,将领骄矜(如新近败亡的麴义),此其败征已显。曹公虽处劣势,然上下同心,智谋深远,更兼……用兵如神。”他心中那杆天平,在武原之战后,已悄然向曹操倾斜了几分。檄文的大义名分,并未动摇他基于现实利害的判断。

益州、关中、凉州…… 各地诸侯,无论心怀鬼胎还是静待时机,都因这篇檄文,将目光聚焦于即将爆发的官渡之战。袁绍凭借此文,确实在战前,于舆论和道义上,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大义”的名分,如同一声号角,召唤着所有对曹操不满、或意图从龙之功的人。

檄文的传播,达到了袁绍集团预期的效果,甚至犹有过之。它成功地打击了曹操集团的士气,扰乱了许都的民心,并在天下人面前,将曹操塑造成了一个人人得而诛之的国贼,将袁绍烘托为代天伐罪的正义之师。

然而,“大义”是一柄双刃剑。当袁绍在邺城,接到各地细作传回的、关于檄文如何引起许都震荡、天下瞩目的捷报时,他志得意满,畅饮三杯。他享受着这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俯瞰曹操的快感。却未曾深思,这顶“大义”的桂冠,是何其沉重。

它意味着,他不能再有任何“不义”之举,他必须成为完美的“圣人”,任何决策的失误、任何内部的污点,都会被无限放大。它更意味着,他失去了任何转圜的余地,此战,他必须赢得干净利落,不容有失。否则,这“大义”便会反过来,成为最辛辣的讽刺,将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而在许都,司空府的密室之内,曹操独自一人,再次展开了那篇檄文。烛光下,他的脸色阴晴不定。最初的暴怒已经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冰冷与……一种奇异的兴奋。

“赘阉遗丑……”他轻声念着这四个字,嘴角竟然扯出一丝扭曲的笑意,“好,骂得好!袁本初,你将吾逼至如此境地,无非是觉得吾出身卑贱,不配与你争这天下。”

他猛地攥紧拳头,骨节发出咯咯的声响。

“可这天下,从来不是靠祖宗的荫蔽和几篇华而不实的文章就能决定的!是靠这里!”他指了指自己的头颅,“和这里!”他又握紧了腰间的佩剑。

“你将大义扛在肩上,步履维艰。吾却一身轻松,可行非常之事,可用非常之手段!”曹操的眼神变得如同荒漠中的孤狼,残忍而坚定,“这‘大义’的重量,但愿你在官渡战场上,还能扛得起!”

檄文,如同一场盛大演出的序曲,已将舞台搭建完毕,灯光聚焦于官渡。双方主角均已登场,一个高举“大义”的旗帜,势在必得;一个褪去伪装,露出枭雄的獠牙,决死反击。

“大义在我”,是袁绍的信心,也是他的枷锁。

“赘阉遗丑”,是曹操的耻辱,也是他的动力。

这文字层面的交锋,已然结束。接下来,该由黄河的浊浪与官渡的鲜血,来书写最终的答案了。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大明熥仔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风起荆南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