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阅书 >  魏砥 >   第432章 波澜初平

---

镇南将军府的书房内,灯火通明,却弥漫着一种压抑的寂静。陈暮端坐在主位之上,手中拿着庞统紧急呈上的两份卷宗——一份是记录着恶毒流言的密报,另一份是留赞关于交趾发现魏谍煽动的急报。他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眼底深处掠过的一丝冰冷寒芒,显示着他内心的波澜。

徐庶坐在下首,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椅背。庞统则站在地图前,小眼睛精光闪烁,语速极快地将两件事的关联与分析道出。

“……司马懿此计,毒辣异常。散播此等谣言,无论真假,皆可在我江东内部种下猜疑的种子。若主公因此疑子龙、汉升,则自断臂膀;若子龙、汉升闻此谣言心生芥蒂,则君臣相疑,联盟必生裂痕!交趾之事,恐非孤立,乃是其整体谋划之一环,意在使我边疆不宁,内外交困!”庞统的声音在寂静的书房里格外清晰。

陈暮将卷宗轻轻放在桉上,目光扫过两位心腹谋士,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砥儿在子龙处,安然无恙,此事唯我四人(陈、徐、庞、赵)及少数绝对可靠之心腹知晓。子龙之忠,天日可鉴。汉升等将领,亦是我江东柱石。”

他顿了顿,语气转冷:“曹丕、司马懿,欲以宵小手段乱我心神,毁我根基,徒劳耳!”

“然流言可畏,”徐庶接口道,面色凝重,“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此等谣言若任其传播,虽动摇不了核心,却难免惑乱中下层军心民心,亦可能被别有用心者利用。需即刻应对。”

陈暮颔首:“元直所言极是。士元,对流言,你有何策?”

庞统早已成竹在胸,立刻答道:“双管齐下。其一,强力肃清:命暗卫加大力度,揪出散播流言者,无论涉及何人,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同时,令各级官吏于坊市、乡里辟谣,言明公子乃因病需静养,居于安全之处,绝非谣言所诬。”

“其二,”他话锋一转,“亦可借此机会,敲打一些潜在不安分者。主公可明发一道钧令至各军、各郡,申明军纪,严斥魏谍离间之诡计,并重申对诸将之信任。尤其要点明,凡有妄议上官、传播谣言、动摇军心者,视同通敌,立斩不赦!如此,既可稳定人心,亦能彰显主公明察与决断。”

陈暮沉吟片刻,看向徐庶:“元直以为如何?”

徐庶点头:“士元之策甚妥。此外,臣建议,可密令子龙,让其在适当时机,于荆南都督府内,安排一次非正式的露面,让部分核心将领或官员‘偶遇’公子,但范围需严格控制,仅止于消除核心圈子的疑虑,切勿扩大,以免暴露公子具体行踪。”

“可。”陈暮果断拍板,“便依此议。士元,肃清流言、发布钧令之事,由你负责。元直,密信子龙之事,由你执笔。”他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东关的位置,语气沉凝,“前线吃紧,内部不容有失。此等鬼蜮伎俩,乱不了我江东大局!”

荆南,赵云都督府的后园练武场。

陈砥刚刚完成一套导引术,气息匀长,面色红润。经过数月的调养和锻炼,他原本有些羸弱的身躯明显结实了许多,眼神也更加清亮有神。

赵云在一旁看着,微微颔首,随即道:“公子近日身体渐愈,根基亦稍稳。今日,我们不再练枪,换个科目。”

他引着陈砥走到场边一处石锁旁。这些石锁重量不等,从数十斤到百余斤皆有,是军中常用的打熬气力的器械。

“为将者,虽不必然有万夫不当之勇,然体魄强健,气力悠长,乃统军之基。于乱军之中,多一分气力,便多一分生机。”赵云说着,单手握住一个约六十斤的石锁,轻松提起,然后缓缓平举,动作稳定如山,“力,源于腰马,贯于臂指。非是猛然发力,而是需调动周身之气,绵绵不绝。”

他示范了几种不同的提、举、扛、走之法,讲解着发力要领与呼吸配合。陈砥认真观看,然后尝试去提一个最小的三十斤石锁。他咬紧牙关,额头青筋微显,虽略显吃力,竟也稳稳提了起来,坚持了数息时间方才放下。

“很好。”赵云赞许道,“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每日坚持,自有进益。”

下午的文课,桓阶今日讲授的内容更为深入,乃是荆南与交州的财政收支与粮秣转运。

“……是故,江陵虽为西线枢纽,然其粮赋多赖洞庭湖周边及湘水流域供给。一旦西线有战事,粮道畅通至关重要。而交州七郡,钱粮丰足,然北运艰难,五岭阻隔,水路转运耗费巨大,此乃制约我江东潜力之一大瓶颈。”桓阶在巨大的舆图上指划着,将一条条物资输送的路线、沿途关卡、消耗比例娓娓道来。

陈砥听得入神,忍不住问道:“桓先生,既然如此,为何不效仿秦时开凿灵渠之举,沟通湘水与漓水,缩短交州与荆南之漕运?”

桓阶闻言,眼中露出惊讶之色,看向赵云。赵云亦是面露异色,没想到陈砥竟能联想到灵渠。

桓阶抚须叹道:“公子竟知灵渠?此议甚高!然开凿运河,工程浩大,非一日之功,需动员民力数十万,耗费钱粮无数。昔秦皇举国之力方成。如今我江东虽据有荆交,然北有强魏,西有伪蜀,强敌环伺,实难有余力行此等旷世工程。不过,此确为长远之策,若他日天下一统,或国力大盛时,或可考量。”

陈砥恍然,意识到自己想法虽好,却忽略了现实的制约,不禁有些赧然:“是晚辈思虑不周了。”

赵云却温言道:“公子能想到此节,已属难得。为政者,既要脚踏实地,亦需放眼长远。知其不可为而思之,方能于时机到来时,把握先机。”

正说话间,亲卫送来建业的密信。赵云阅后,神色不变,将信纸就着烛火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

“公子,”赵云转向陈砥,语气平和,“建业有些许流言,关乎公子,乃魏国离间之计。主公已有处置,公子不必挂心。只是,近日或需公子在府中一些特定场合,偶露行藏,以安少数重臣之心。”

陈砥聪慧,立刻明白其中关窍,肃然道:“晚辈明白,一切听凭将军安排。”

东关城下,短暂的平静再次被打破。

魏军显然也察觉到了江东军补给困难的窘境,满宠下令加大了骚扰和试探性攻击的力度。数架重新打造改良过的攻城锤,在厚重的盾车掩护下,再次逼近城门。同时,数以千计的魏军弓弩手在土山和箭楼上,与城头守军展开激烈的对射,箭矢如蝗虫般漫天飞舞,钉在城楼、盾牌和偶尔躲避不及的士卒身上。

“瞄准攻城槌的撞头!火箭准备!”邓艾在城头奔走指挥,声音嘶哑。守军士卒冒着箭雨,将浸满火油的布团点燃,用弓弩射向那些缓慢而坚定的攻城槌。

魏延则负责应对试图攀城的敌军。他亲临一线,手持长刀,如同猛虎般巡视着城墙。一旦有魏军借助云梯冒头,他便如闪电般扑上,刀光闪过,必有人头或残肢落下,血溅城墙。他浑身浴血,状若疯魔,极大地鼓舞了身边士卒的士气。

“杀!让这些魏狗知晓我江东儿郎的厉害!”魏延的怒吼声压过了战场的喧嚣。

关羽坐镇城楼中心,冷静地观察着整个战局。他注意到魏军此次攻击,虽然声势不小,但主力并未全力压上,更像是一种消耗和试探。

“文章不可过于突前!”关羽下令,“敌军意在消耗,勿要中了诱敌之计!各部依城固守,节省箭矢,滚木礌石待其近前再放!”

他的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狂躁的魏延虽然杀得性起,但对关羽的将令却不敢违背,只得压住性子,指挥士卒更有条理地防御。

战斗从午后持续到黄昏,魏军在城下留下了数百具尸体和数架燃烧的攻城槌,再次无功而返。但城头的守军也付出了代价,伤亡百余人,箭矢消耗巨大。

看着魏军如潮水般退去,城头守军都松了口气,随即被疲惫淹没。关羽走下城楼,亲自巡视伤兵营,查看损失。

“君侯,”邓艾跟在他身后,低声道,“箭矢…恐难支撑半月。若魏军持续如此强度的骚扰…”

关羽望着西方最后一抹残阳,映照着血色城墙,沉声道:“文聘将军处,还能送来多少?”

“下次补给,最快也需五日后,且运量…恐怕不及此次。”邓艾语气沉重。

关羽沉默片刻,缓缓道:“传令工匠营,搜集一切可用之材,日夜赶制。另,从即日起,收缴城内所有民间弓箭,登记在册,战后加倍补偿。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

“诺!”邓艾领命,知道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许都,魏王府。

曹丕看着来自东关前线的战报,眉头微蹙。战报上详细描述了东关守军的顽强,以及己方攻坚的困难和损失。

“满宠、张辽皆言,东关城坚,关羽善守,急切难下。长期围困,虽可耗其物资,然我大军久顿于坚城之下,钱粮损耗亦是巨大。”曹丕将战报递给下首的司马懿,“仲达,你之前所言流言之事,进展如何?可能速见成效?”

司马懿恭敬接过,并未细看,从容答道:“大王,流言如毒,需时间渗透发酵,乱其心志,非立竿见影之策。然臣相信,此刻江东内部,陈暮与其将领之间,已因此生出嫌隙之芽。即便陈暮能暂时压制,猜疑之种既已播下,稍遇风雨,便可破土而出。”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东关战事,关羽虽勇,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物资日渐匮乏,军心士气终有衰竭之时。大王可命前线继续施压,不断消耗,同时广布疑兵,佯攻历阳、濡须等地,使其不能全力支援东关。待其疲敝至极点,一举可克。此外,交州方面,既已埋下钉子,亦可适时再添一把火,令其首尾难顾。”

曹丕手指敲着王座扶手,沉吟道:“刘备那边呢?诸葛亮可有动静?”

“据报,诸葛亮忙于稳定蜀中内政,调配粮草支援五丈原曹真将军对面之刘备大营,暂无暇东顾。且其与江东因关羽之事,嫌隙已深,短期内不会插手我等于东关之战。”

曹丕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好!那就继续给孤困死关羽!孤倒要看看,他陈明远能撑到几时!还有,那散播流言之事,给孤加大力度!不仅要让江东军民听闻,最好能‘不经意’地,传到那赵云、黄忠的耳朵里去!”

“臣,遵旨。”司马懿躬身,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夜幕下的荆南都督府,安静而祥和。陈砥在灯下认真记录着今日所学——石锁练力的要领,桓先生所讲的漕运瓶颈与灵渠旧事,以及赵云关于“长远与现实”的教诲。

他搁下笔,轻轻吹干墨迹,看着自己日渐工整有力的字迹,心中有种充实的满足感。在这里,他接触到的不再是深宫高墙内的繁文缛节,而是实实在在的军政事务、民生经济。他看到了父亲治下疆域的广阔与复杂,也体会到了维持这份基业的艰难。

他知道建业有流言针对自己,更知道这流言背后是曹魏险恶的用心。但身处赵云羽翼之下,感受到的是绝对的安心与毫无保留的教导。这份信任,沉甸甸的,让他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的决心。

与此同时,赵云也在自己的书房内,再次阅读了徐庶的密信。信中将陈暮的决断、对流言的定性与应对之策详细说明。

“主公明见万里,信任不疑。”赵云心中感慨。他深知,为主君者,面对如此恶毒的离间,能如此迅速定策,并毫不迟疑地信任外将,是何等不易。这更坚定了他护卫、教导好陈砥的决心。

他走到窗前,望着荆南的夜空。星子疏朗,月色朦胧。东关的战火,建业的暗流,许都的阴谋,似乎都离此很远,但又与这片土地的命运息息相关。

潜龙仍在渊,但爪牙渐利,鳞甲日丰。而守护着潜龙的他,以及远在建业运筹帷幄的主公,都需要在这纷乱的棋局中,小心翼翼地拨开迷雾,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明枪暗箭。

希望的微光在荆南悄然生长,而笼罩江东的暗影,也并未散去,仍在悄然蔓延。未来的路,注定充满荆棘与挑战。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