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阅书 >  魏砥 >   第471章 秦淮夜宴

---

建业的夏夜,秦淮河上流光溢彩,画舫如织,丝竹管弦之声随着温润的夜风飘荡,似乎要将前些时日的烽火硝烟尽数涤荡干净。狼山之战的胜利,如同给这座日渐繁华的吴国都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市井之间,谈论的都是贺齐将军的悍勇,文聘都督的水师之利,以及吴公陈暮的英明决断。

然而,在这片升平景象之下,暗流依旧在不易察觉的角落涌动。

河畔一座不甚起眼,却颇为雅致的私人别院内,一场小范围的夜宴正在进行。与河上画舫的喧嚣不同,此处显得格外安静,唯有偶尔传出的低语和杯盏轻碰之声。

在座的有数人,主位上的是一位年约四旬、面容富态的中年人,姓全名瑞,乃是江东大族全氏在建业的主事人之一,与贺齐家族关系密切。下首作陪的,有丹阳本地的一位豪强代表,有在江北经营矿产生意失利后悻悻而归的商人,还有一位身着文士衫、眼神却颇为精明的中年男子,乃是顾氏旁支的一位管事。

“……说起来,此次平定山越,贺公苗将军居功至伟啊。”丹阳豪强抿了一口酒,感慨道,“只是,手段也未免太酷烈了些。那些山越,说到底也是人命,迁出深山,分田编户,本是好事,可这过程……唉,听说死了不少人,怨气怕是结下了。”

全瑞放下酒杯,澹澹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贺将军也是为了永绝后患。只是……”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些,“如今江北那位陆都督,行事之风,与贺将军相比,只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这话立刻引起了在座几人的共鸣。

那江北商人立刻抱怨道:“全公说的是!那陆伯言,眼里只有他的新政,什么矿脉、盐利,统统收归官营!我们这些早年投入本钱,打通关节的,如今血本无归!说什么‘法不阿贵’,可这法度,也不能断了大家的生路啊!”

顾家管事也慢悠悠地开口:“陆都督年轻气盛,欲行王道,其志可嘉。然,治国如烹小鲜,操之过急,恐适得其反。听闻其在江北,因盐铁之事,连贺齐将军的颜面都未给,杖责其侄,申饬全绪……长此以往,只怕寒了江东旧臣之心呐。”

全瑞眼中闪过一丝阴霾,贺景被杖责,全绪被申饬,这不仅是打了贺齐的脸,也是拂了全氏的面子。他叹了口气:“陆都督深得主公信重,我等又能如何?只是如今朝廷用度日增,各处都要钱粮,若能将部分矿藏、盐井交由民间承办,抽取税赋,岂非两便?何必一定要官府垄断,与民争利?”

“与民争利?”那商人嗤笑一声,“全公说得委婉了,这是断人财路!”

几人低声议论着,言语间充满了对陆逊新政的不满和对自身利益受损的愤懑。他们并非想要造反,但那种被排除在权力和利益核心之外的失落感,以及家族势力可能被逐渐削弱的危机感,让他们聚集在一起,寻求某种程度的共鸣和可能的转机。

“听说……曹魏那边,最近有些新的动向?”顾家管事忽然若有所指地问了一句,目光扫过全瑞。

全瑞眼神微动,摆了摆手:“此事关乎重大,不可妄议。我等只需做好本分,静观其变便是。” 他虽未明说,但语气中的暗示,却让在座几人心领神会。曹魏的威胁,在某些时候,或许也能成为向建业施压的筹码。

夜宴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结束。送走客人后,全瑞独自站在庭院中,望着秦淮河上的灯火,眼神闪烁。他手中摩挲着一枚温润的玉佩,心中盘算着。家族的利益必须维护,陆逊的势头必须加以制衡,或许……是时候动用一些在朝中的关系,以及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力量了。

汉中,丞相府。

与江东秦淮河的温软不同,此地的夏夜带着一丝蜀地特有的潮闷。诸葛亮坐在书斋内,羽扇轻摇,面前摊开的,是马良刚刚整理好的关于近期天下局势的详尽分析。

“丞相,江东经此一役,虽有小挫,但根基未损,反而借此整合内部,威望更隆。”马良沉声道,“陈暮用贺齐平山越,用文聘破海寇,用陆逊稳江北,用人得当,调度有方。其‘固本培元’之策,正在逐步见效。尤其是陆逊在江北推行之新政,虽引发内部些许波澜,然若能持续,假以时日,江北必成其北伐坚实基地。”

诸葛亮微微颔首,目光落在荆州边界部分:“李严处,近来可有异动?”

马良回道:“自上次商船事件后,李将军收敛了许多,边境暂归平静。然据我方细作观察,其营中练兵愈发刻苦,且与江东边境守将的私人书信往来并未完全断绝,信中虽无非议朝廷之语,但对江东戒备之意,溢于言表。”

“李严……其心难测。”诸葛亮轻叹一声,“他镇守荆州交壤处,关乎大汉东线安危,用之,则需防之。” 他沉吟片刻,“季常(马良字),你以为,眼下之势,我大汉当如何自处?”

马良显然深思熟虑过,立即答道:“丞相,亮有三策,供丞相斟酌。”

“其一,稳守益州,内修政理。继续巩固陇右,发展生产,积蓄国力。与江东保持面上盟好,然需暗中加强边境武备,尤其是对李严所部,既要倚重,亦需有所制衡,可增派得力参军,或调整其部分防区。”

“其二,另辟蹊径,经略南中。南中诸郡,蛮夷混杂,久不服王化。若能趁江东吸引曹魏主要注意力之时,以精兵良将,辅以怀柔之策,平定南中,则可获得稳定之后方,以及人口、物资之补充,更可自南中窥视交州,对江东形成战略包围之势。”

“其三,”马良顿了顿,声音更低,“结好辽东,以牵制曹魏。公孙渊虽已降魏,然其首鼠两端,未必真心。我可遣密使,许以重利,诱其叛魏自立,或至少令其在北方制造事端,使曹魏首尾不能相顾。”

诸葛亮静静听完,手中羽扇停顿了片刻,眼中露出赞许之色:“季常之策,老成谋国。三策并行,可保我大汉立于不败之地。”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蜀中的夜空:“稳守益州,是根本;经略南中,是奇招;结好辽东,是远略。然此三策,皆需时日,尤以南中为甚。眼下,曹魏新败于江东,必不甘心,其下一步动向,尤为关键。令细作加紧打探许都司马懿之动向,我要知道,他接下来,会从哪里出手。”

“良明白。”马良躬身领命。

许都,魏国皇宫。

相较于江东的复苏和西蜀的谋划,此地的气氛要压抑得多。跨海奇袭的惨败,如同一记沉重的耳光,扇在了刚刚称帝不久的曹丕脸上,也扇在了主导此计的司马懿脸上。

曹丕的脸色依旧阴沉,连日来的朝会都弥漫着一股低气压。挥退侍从后,他只留下了司马懿一人。

“仲达,江东之患,如今已是心腹之疾!”曹丕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陈暮小儿,其势已成!难道就任由他坐大不成?”

司马懿深深一揖,神色依旧平静如水:“陛下息怒。江东虽胜一阵,然其隐患已露。陆逊新政,触及江东旧族利益,内部矛盾已生。此乃我大魏可趁之机。”

“哦?”曹丕目光一凝,“计将安出?”

“陛下,明攻不易,可暗图之。”司马懿缓缓道,“陈暮、陆逊倚重者,无非‘法度’、‘新政’。那我们就从这‘法度’入手,让其自乱阵脚。”

他走近几步,低声道:“其一,可派遣更多精干细作,携带重金,潜入建业、寿春,重点接触那些对陆逊新政不满的江东士族、豪强,如全氏、贺氏旧部等。不必劝其归降,只需资助其财力,煽动其不满,鼓励其在内部掣肘陆逊,散播流言,诸如陆逊‘拥兵自重’、‘欲效周郎故事’等,离间其与陈暮之关系。”

“其二,可在其新政推行关键处制造事端。例如,其既行盐铁专卖,我可令人伪造吴国官盐凭证,组织私盐大规模冲销其市场,扰乱其盐政,败坏其官府信誉。或在江北屯田区,散布谣言,称官府欲强征民田,或加重赋税,引发民变。”

“其三,”司马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行刺虽为下策,然若能成功,亦可收奇效。可招募死士,目标不必直指陈暮,可选其推行新政之关键干吏,或……陆逊本人。即便不成,亦可造成其内部恐慌,使其疑神疑鬼,人人自危。”

曹丕听着,眼中的怒火渐渐被一种冰冷的算计所取代:“此计……甚毒。然,能有效否?”

司马懿笃定道:“陛下,此乃攻心之战。陈暮欲行王道,必重秩序。我则反其道而行之,乱其秩序,耗其心力。待其内部纷争不休,精力分散之时,我便再寻战机,或自淮南,或自荆北,雷霆一击,方可竟全功!眼下,我大军新挫,正需时间休整,此策最为适宜。”

曹丕沉吟良久,终于缓缓点头:“便依卿之所奏。所需钱财、人手,朕一力支持。只是,务必小心,不可再如上次般,损兵折将!”

“臣,遵旨!”司马懿深深低下头,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正面战场暂时难以取胜,那就将战场转移到阴影之下,用阴谋和诡计,一点点侵蚀对手的根基。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江东从内部出现裂痕的那一天。

寿春,江北都督府。

陆逊并不知道许都正在酝酿针对他和新政的毒计,但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内部的阻力。贺景事件后,表面上的直接对抗少了,但那种无形的掣肘和消极怠工,却如同附骨之蛆,难以根除。

一份关于盐政的公文送到他的案头。有御史弹劾江北某盐官贪渎,克扣盐工饷钱,中饱私囊。涉事盐官,与江东某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陆逊面无表情地看完,提笔批复:“查!一查到底!无论涉及何人,严惩不贷!着监察司即刻派员,锁拿该盐官及一应涉案人员,彻查!所得赃款,尽数补偿盐工,余者充公。”

命令下达,又是一场风波。有人求情的书信很快送到,言辞恳切,甚至暗示若网开一面,必有厚报。陆逊看也不看,直接投入火盆。

“都督,如此是否太过……”长史有些担忧。

“太过什么?”陆逊抬眼,目光锐利,“法度之威,在于公平。今日为此人网开一面,明日法度便形同虚设。新政之基,必将崩塌。此风,绝不可长!”

他走到窗前,看着都督府外正在兴建的官营作坊和远处郁郁葱葱的屯田,语气坚定:“我知道,很多人骂我酷吏,骂我不近人情。然,非常之时,需用非常之法。江北之地,乃主公未来北上之基石,绝不容许虫蛀鼠窃!纵使千夫所指,我陆伯言,亦一力担之!”

然而,就在这片肃杀的氛围中,一些新的萌芽,也在悄然生长。

由徐庶推动,经陈暮批准,在江东各郡试点的官学,终于有一批在江北落地。虽然只是简陋的乡学,聘请的也多是不得志的寒门士子为师,但终究是给那些贫寒子弟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的窗户。

在历阳,一个名叫石三的少年,父亲是屯田兵,原本他的人生轨迹注定是子承父业,继续耕种或者从军。但官学的设立,让他有了识字读书的机会。他天赋不错,学习刻苦,深受老师喜爱。

这一日,他拿着老师推荐的文书,忐忑不安地来到历阳城守府,报名参加即将举行的、面向寒门子弟的吏员选拔考试。守门的兵卒见他衣衫褴褛,本想驱赶,但看到那盖着官学印信的文书,犹豫了一下,还是放他进去了。

石三不知道,他这一步,迈出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命运,更是这个新生政权试图打破阶层固化、从更广阔的范围汲取人才的一次微小却意义深远的尝试。

新旧交替,利弊交织。固本培元的道路上,既有顽固的礁石,也有新生的涓流。而来自外部的狂风恶浪,也正在酝酿之中,随时可能扑来。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